定性资料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79
第8章定性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定性资料的统计推断常用( D )。
A. t检验B. 正态检验C. F检验D. 2χ检验E. t′检验χ检验自由度为(A)。
2. 两组二分类资料发生率比较,样本总例数100,则2A. 1B. 4C. 95D. 99E. 100χ检验中,2χ<1,05.02χ,可以认为(B)。
3. 四格表2A. 两总体率不同B. 不能认为两总体率不同C. 两样本率不同D. 不能认为两样本率不同E. 以上都不对4.等级资料比较宜采用(E)。
A. t检验B. 2χ检验C. F检验D. 正态检验E. 秩和检验5. 为比较治疗某病的新疗法与常规方法,试验者将100名患者按性别、年龄等情况配成对子,分别接受两疗法治疗。
观察得到有28对患者同时有效,5对患者同时无效,11对患者新药有效常规治疗无效。
欲比较两种疗法的有效率是否相同,应选择的统计分析方法为(D)。
χ检验 B. 独立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校正2χ检验A. 独立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2χ检验 D.配对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校正2χ检验C. 配对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2E. Fisher确切概率法二、思考题χ检验适用的数据类型。
1. 简述2答:提示:卡方检验是应用较广的一种定性资料的假设检验方法,常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
2. 两组二分类资料的设计类型有几类?其相应的检验方法是什么?)m n A n()m n A n()nm n nA m n A (n m n /n)m (n /n m n A A n/nm n /n)m n (A T )T (A χRi Cj ji ijRi Cj ji ij j i ij Ri Cj ji ij Ri Cj ji j i j i ij ij R i Cj j i j i ij R i Cj ijij ij 11222112112211211221121122-=+-=+-=+-=-=-=∑∑∑∑∑∑∑∑∑∑∑∑============答:提示:两组二分类资料的设计类型主要有2类,即完全随机设计和配对设计。
医学统计学1. 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如何选择适宜的指标定量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描述内容指标意义适用场合平均水平;均数个体的平均值·对称分布几何均数平均倍数取对数后对称分布中位数[位次居中的观察值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④分布不明众数频数最多的观察值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调和均数基于倒数变换的平均值正偏峰分布资料变异度全距观察值取值范围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标准差(方差)观察值平均离开均数的程度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四分位数间距?居中半数观察值的全距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④分布不明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均数的相对比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数量级相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定性资料:阳性事件的概率,概率分布,强度和相对比。
¥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防止概念混淆相对数的计算是两部分观察结果的比值,根据这两部分观察结果的特点,就可以判断所计算的相对数属于前述何种指标。
(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样本量较小时以直接报告绝对数为宜。
(3)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相对数,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水平。
(4)相对数间的比较须注意可比性,有时需分组讨论或计算标准化率。
3.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图形适用资料实施方法条图组间数量对比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直方图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定量资料的分布百分条图构成比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饼图构成比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定量资料数值变动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线图半对数线图定量资料发展速度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系散点图}双变量间的关联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箱式图定量资料取值范围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茎叶图定量资料的分布'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第3章概率分布(连续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离散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1. 服从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条件分别是什么二项分布成立的条件:①每次试验只能是互斥的两个结果之一;②每次试验的条件不变;③各次试验独立。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蔡旭东2013819024基于“流动子女教育问题”对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在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两者的概念,才能找准方向,但要我完整的解释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我是做不到的。
只能根据文献资料做一个简单粗浅的解释。
一、概念界定定性研究又叫质性研究,它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来对社会现象的质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社会现象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的深入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历史的、详细的考察,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定量研究又叫量化研究,它是指在数学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通过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以及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二、比较分析根据阅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定性研究)与《关于长沙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定量研究)这两篇关于流动子女教育问题主题的文献,以及结合“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我主要谈一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逻辑方面的区别:(一)研究方法关于两者研究的基本方式。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这篇定性研究文章主要是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式。
通过对已有统计资料及相关教育文献的研究,如它开篇就例举了5篇对一个城市( 如上海市、厦门市) 或城市中的某一个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总体状况的调查,也运用了一些文献中可以适用的数据来了解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的意向状况和民工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 的情况,探讨文献研究中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根据现有资料来发现目前此领域的研究趋势,最终分析研究所得的资料提出自己对于今后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方向应深入和发展的几点意见。
整篇文章作者都只是做一些总结和阐述,来描述性地解释流动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及解释一些问题的理解。
第8章定性资料的比较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定性资料的统计推断常用( D )。
A.检验B. 正态检验C.检验D.检验E. t′检验2. 两组二分类资料发生率比较,样本总例数100,则检验自由度为(A)。
A. 1B. 4C. 95D. 99E. 1003. 四格表检验中, <,可以认为(B)。
A. 两总体率不同B. 不能认为两总体率不同C. 两样本率不同D. 不能认为两样本率不同E. 以上都不对4.等级资料比较宜采用(E)。
A.检验B.检验C.检验D. 正态检验E. 秩和检验5. 为比较治疗某病的新疗法与常规方法,试验者将100名患者按性别、年龄等情况配成对子,分别接受两疗法治疗。
观察得到有28对患者同时有效,5对患者同时无效,11对患者新药有效常规治疗无效。
欲比较两种疗法的有效率是否相同,应选择的统计分析方法为(D)。
A. 独立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检验B. 独立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校正检验C. 配对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检验D.配对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校正检验E. Fisher确切概率法二、思考题1. 简述检验适用的数据类型。
答:提示:卡方检验是应用较广的一种定性资料的假设检验方法,常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
2. 两组二分类资料的设计类型有几类?其相应的检验方法是什么?答:提示:两组二分类资料的设计类型主要有2类,即完全随机设计和配对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和配对设计资料在假设检验方法上均采用卡方检验。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应用公式(8-1)或(8-4),配对设计资料应用公式(8-7)或(8-8)。
3. 什么资料适合用秩和检验进行检验?简述秩和检验步骤。
答:提示:进行有序资料的比较时宜采用秩和检验。
秩和检验步骤为:①建立假设,并确定检验水准;②根据不同的设计类型对资料进行编秩并计算秩和;③根据计算的秩和直接查表或计算相应的统计量再查表,确定值下结论。
进行有序资料的比较时宜采用秩和检验。
定性资料的⽐较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第8章定性资料的⽐较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案例8-1 某单位调查了4类⼈员⼄型肝炎表⾯抗体(HBsAb)的阳性率,想⽐较3种病⼈与健康⼈群的阳性率有⽆差别,数据见教材表8-14。
教材表8-14 4类⼈员⼄型肝炎表⾯抗体(HBsAb)的阳性率组别阳性⼈数阴性⼈数合计阳性率/%肝癌病⼈肝炎病⼈⾷管癌病⼈健康⼈1718531591601421511761781471549.6610.113.401.95合计43 612 655 6.56 请⼤家对本案例讨论如下问题:(1)若看成⼀个4×2列联表资料进⾏1次检验,是否能达到分析⽬的?(2)若将每⼀种病⼈与健康⼈群HBsAb的检查结果分别组成四格表,进⾏3次四格表检验,对否?(3)怎样达到分析⽬的?案例辨析(1)因为分析⽬的是“想⽐较3种病⼈与健康⼈群的阳性率有⽆差别”,进⾏1次检验,不能达到分析⽬的。
(2)独⽴地进⾏3次四格表检验是不妥的,因为那样做会增⼤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
正确做法(1)就本例⽽⾔,对于这个4组⼆分类资料,当⼩于5的理论频数的个数少于总格⼦数的 1/5 时,适合⽤⼀般检验进⾏总的分析。
其结果是 = 14.148 9, =0.002 7<0.05,4类⼈员HBsAb阳性率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接着作两两⽐较,原作者较关注3种病⼈与健康⼈的HBsAb⽐较,其阳性率是否有差异,因此只需⽐较3次。
但每次⽐较,对应的检验⽔准应作调整(见后)。
(3)为了达到前述的统计分析⽬的,⼜使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不增加,应当对每个四格表资料进⾏假设检验时降低检验⽔准,即取。
于是,肝癌病⼈和健康⼈⽐较=8.577 9,=0.003 4<0.008 3;肝炎病⼈和健康⼈⽐较= 9.288 3, = 0.002 3<0.008 3;⾷管癌病⼈和健康⼈⽐较=0.180 7, =0.670 7>0.008 3。
因此可以认为,肝癌病⼈、肝炎病⼈和健康⼈的HBsAb阳性率有差异,⽽不能认为⾷管癌病⼈和健康⼈的HBsAb阳性率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