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用线画人物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42 MB
- 文档页数:22
添画人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人像的基本结构与比例关系;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添画人像的五官和表情;3.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知识,为添画人像添加适当的颜色。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和形状描绘人像的基本轮廓;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独特的人像表情和特征;3.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人像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作品的态度,培养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像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人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实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人像绘画基础知识:介绍人像的基本结构与比例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的面部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绘画技巧。
- 教材章节:《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章“人物头像的表现”。
2. 线条与形状的训练: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形状描绘人像的基本轮廓,练习各种线条和形状的运用。
- 教材章节:《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章“线条与形状的表现”。
3. 表情与特征的描绘: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特征,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不同的人物表情和特点。
- 教材章节:《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四章“人物表情与特征的表现”。
4. 色彩的应用:教授色彩知识,指导学生为添画人像添加适当的颜色,使作品更具生动感。
《第2课探秘好朋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苏少版(2024)一、教材分析《探秘好朋友》是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延续了“我的好朋友”这一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表现好朋友。
本课重点在于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和活动,让学生探索好朋友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示例,包括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以及一些互动活动的建议,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描绘好朋友。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一课《我的好朋友》的学习,学生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好朋友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他们对好朋友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外貌,更渴望了解好朋友的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表达能力和艺术技巧还相对较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学生们在合作学习和交流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锻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好朋友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
2. 掌握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手工、拼贴等,来表现好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来传达好朋友的特点和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交流、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好朋友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友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挖掘好朋友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并能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
过程方法目标: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关心,关爱互助。
2 学情分析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比例准确,线条流畅。
4 教学过程活动 1【导入】情景导入情景导入(2′(板书:校园伙伴)师:这些是同学们喜爱的明星相片,现在将让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共同观察相片上人物的各种姿态和表情特征。
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我们班中的学习伙伴,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不是很有趣呢 ?你又想不想把它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呢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一下如何描画人物对象。
活动 2【活动】问题探秘2、问题探秘(8′)(一)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板书)教师在前台测量观察接近成人身高的同学,同学们也可以在下面测量,填写好下面两个表格:①、以下人体各部份的长度,相当于多少个该人体人头的长度呢?部位状态手臂大腿上半身全身直立坐盘地头长②你能说说人体各部位像一个什么形状吗?部位名称头上身臀手臂手掌脚掌形状各组同学自主探究,填写好表格后,教师再找个别代表到班上发言,讲述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再加以点拔。
(二)人物的动态与重心(板书)(3′)师:人体平衡靠重心的稳定,那么什么是重心呢?1、重心:指物体的重力的中心。
(人体重心大致在脐孔上下)2、重心线:指通过人体的重心向地面所引的一条垂直线。
3、支撑面:指支撑人体重量的面积。
师:什么是动态线?动态线:体现人体运动总趋向的主线。
人的脊柱线、四肢变化线往往就是人体动态线。
活动3【讲授】教师示范3、教师示范(5′)教师找学生摆出一两个人物姿态示范画速写,强调构图,人物动态的把握,重心要稳定,从整体着眼,不要拘泥于局部。
第2课画人像(教案)一、教学内容1.了解人物头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2.掌握人物头部的基本画法3.了解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4.掌握面部特征的基本画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头部构成的基本规律2.掌握画人物头部的基本技法和方法3.了解面部特征构成的基本规律4.掌握画面部特征的基本技法和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部和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2.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头部和面部特征的画法和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入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如何画人物头像。
你们知道人物头部有哪些特征吗?(询问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回答并补充:“人物头部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发型、等。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比较重要,在画人物头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1)头的构成人物头部由头颅和脖颈组成,头颅由颅骨、面颅、眼眶和牙齿组成。
而头顶分为上、下两半,下半部分由前额、眼眶、鼻子和嘴巴组成。
(2)头的比例关系人物头部的比例关系大约是头顶占头部的1/3,脸颊和下巴占2/3左右。
眼睛的位置在头顶的中线处,鼻子的位置是从头顶到下巴的下一半处,嘴巴则在下巴的下方约1/3处。
教学内容2:人物头部的基本画法(1)画头的轮廓用铅笔画出头部的大概形状和轮廓。
轮廓线遵循前述的比例关系,不要画得过大或过小。
(2)画头发根据人物的年龄特征、发型等,描绘头发。
头发质地不同,厚薄也不同,绘画时应注意画出头发的层次感。
(3)画眼睛眼睛是人物头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传感出角色的情感和精神特征。
描绘眼睛的方式主要是按顺序画出眉毛、眼眶和眼睛珠。
眼睛要表现出光影效果。
(4)画鼻子鼻子形状也是人物的标志性部分之一。
它的轮廓也比较复杂,画法要按照实际的结构绘制出来。
(5)画嘴巴嘴巴的形状不同,大小也不一样,要根据实际的特点进行绘制。
教学内容3: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面部特征是人物头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2课画人像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准确的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并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人物肖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演示和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生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写生画人物的快乐,感受人物画的美感,热爱艺术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线描写生的方法,对人物的特征有一定得分析能力。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描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神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画人像(一)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肖像艺术吗老师一直强调在画人物写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记得吗板书课题画人像生学生回忆,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2【讲授】探究实践(二)欣赏作品师刘文西《陕北女孩延琴》画家丁聪作品《女孩》国外生欣赏、倾听,与教师交流,激发兴趣。
(三)分析特征师1.出示学生会照片,请看示范图。
2.叫这两个学生来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服饰。
生学生分析、观察同学。
找出人物发型、脸型、五官、服饰的特点。
(四)教师示范师1. 边画边讲示范步骤。
2.师生总结写生步骤1)画发型与脸型2)画颈与衣服3)画五官4)整理细节。
生学生观看教师示范,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倾听写生要点。
活动3【练习】自主发展(五)组织同学开始练习,教师辅导。
师分两组每组四名同学到前面做模特。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装扮不同人物)生学生按要求进行写生练习。
(六)写生要求师1.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像写生。
2.用线肯定、流畅。
3.抓住人物神态。
(七)组织同学开始练习,教师辅导。
生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4【活动】评价延伸(九)展评作品画完在投影下展示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按照写生要求相互评价。
(十)教师总结欣赏不同材料的线描作品。
教师总结学习情况。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外国传世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懂得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的优秀美术作品一样,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多元文化有感性认识。
2.通过欣赏外国传世名作,研究用自己的感受和语言表达欣赏体会,评述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语言的应用能力。
3.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培养热爱艺术作品,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多元艺术,初步认识和了解外国经典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美术的多元文化。
懂得艺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著名的外国美术作品。
教师)课件(包括经典的美术作品的照片、视频等)等。
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大家说说外国著名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2)小结: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天下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3)交流:经典的外国传世名作有哪些?你会喜欢哪件美术作品?教师板书课题《外国传世名作》。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
①观看课件,结合教师讲解,相识外国美术作品的开展历史及艺术的品种。
②作品欣赏。
结合教材上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文字介绍说明。
2)让几逻辑学生说说平时看到最多的是哪一件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作品被命名为“传世名作”?2)请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说明自己的欣赏观点,并将资料汇编成一份文档。
3)学生整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回顾,研究拓展。
1)学生报告自己研究和会商的成效,教师进行小结:今天我们进修欣赏的只是艺术宝库中的几颗宝石,但愿同学们课后继续追寻艺术开展的踪迹,走进艺术殿堂接收丰富的营养,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得到不断进步。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2课画人像课程目标1.了解人像画的基本构图和比例。
2.熟悉利用线条描绘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3.掌握用不同材料表现人像画。
要点回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自己。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化人画像的知识,包括人像的基本构图、比例、表情和动作。
同时,我们还会使用不同的美术材料进行绘画实践。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将会更深入地了解绘画的技巧和美感。
教学重点1.人像的基本构图和比例。
2.线条描绘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3.不同材料表现人像画。
教学准备1.花生米、针线、布、大头针、相框。
2.美术工具:铅笔、笔尖刀、橡皮、钢笔、毛笔、水彩笔、彩铅等3.课程资料:绘画教材、实例集。
教学步骤步骤一:人像构图1.在一张画纸上,先画一条水平线分割画面,将画面的上部区域划分为三等分,从而使素描人像的头部居于画面的上部区域,下部区域用来表现身体。
2.在头部区域内,画出头部的基本形状。
在头部形状框架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性别和年龄,画出不同的面部特征和鼻、眼、耳、嘴的位置。
3.在身体区域内,利用线条表现身体的姿态和动作。
绘画时要注意人物的体型和肢体运动姿势,同时可以用深浅的阴影来突出人物的表现。
4.最后,利用五官的性格、服饰和面部表情等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步骤二:线条描绘人物表情和动作1.观察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特点,利用线条来表现。
2.人物表情的描绘主要需要关注眼睛和嘴巴部位。
例如,笑容的描绘需要重点关注嘴角和眼神的描绘。
3.对于人物动作的描绘,需要从全身的运动角度来考虑。
例如,身体的姿势和填充的阴影可以使人物的动作更加生动。
步骤三:用不同材料表现人像画1.不同材料的画法不同,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以及搭配使用。
具体材料包括铅笔、钢笔、毛笔、水彩笔、彩铅等等。
2.铅笔画主要用于初步素描表现,以表现形状、轮廓和阴影等基本特征为主。
3.钢笔画方式和铅笔画类似,但是要求线条更加干净和稳定性,以获得更加清晰的表现效果。
水塘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总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5.3.19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一、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人,揭题。
这是一幅世界地图,红色圆圈里的是西欧,西欧主要有哪些国家?今天,我们准备由这里(浙江)出发,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2.欣赏建筑:巴黎圣母院。
(1)激发好奇。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法国。
这是深秋的上午,人们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休息。
你看那远处的三道大门,会是什么建筑?(巴黎圣母院,是一个教堂。
)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那么“巴黎圣母院”是一支什么样的交响乐呢?(2)感悟式欣赏。
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感受。
(高大、雄伟等,教师概括出“高”。
)(3)形式欣赏。
①这里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门或说钟楼部分,你能找到哪些线?最多的是什么线?大量的直线给人以什么感觉?(挺拔、高耸、严肃等,教师概括出“直”。
)②局部欣赏大门,这是一道值得惊叹的大门,哪些地方让你惊叹?门上面设计成拱起的样子,拱起的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形状,升腾、轻巧、高耸等,教师概括出“尖”。
)③尖尖的不仅是门的设计,更让人神往的是塔尖的设计,这样高耸如云的塔尖让你产生什么遐想?④小结三大特征。
巴黎圣母院正因为具备雄伟、挺拔、轻巧,即高、直、尖的三大特征,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引领了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建筑风格。
人们把这种具有“直、高、尖”特色的建筑叫做哥特式建筑。
⑤比较。
之前的教堂建筑往往低矮笨重,空间阴暗。
画人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九册教材第二课《画人像》(板书)。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7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说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
这是在前一课《肖像艺术》的基础上,也是在四年级《猜猜我是谁》之后的一个人物写生的内容,目的是通过对正面人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正面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线进行人物造型的能力。
二、说学情分析根据课标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第三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到小伙伴们相互之间较为熟悉,以及他们对同学的性格特点也十分了解。
因此,本课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也考虑到尽管学生之间很熟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特征的认识却不够深入,常常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把握人物的特点,所以即使是熟悉的伙伴,也很难细致入微的表现刻画。
以此确定了以下教学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身边每一个人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由此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难点是:能够准确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和神态。
五、说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主要采取“讲授法”和“演示法”。
“三庭五眼”是什么意思?如何按照“三庭五眼”的比例画人的五官?这些需要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才能使学生理解运用。
另外,运用问题引领法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简笔画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圆和长短的线条画简笔画人物。
2.掌握画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能画出不同动态的简笔画人。
3.培养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记忆、想象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圆和长短的线条画简笔画人物。
教学难点:掌握画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能画出不同动态的简笔画人。
教学流程:游戏导人1.拼摆游戏(1)你能用一个椭圆、五根长短不一的线条,组拼成什么形象呢?(学生上台组拼,教师评价)(2)看,老师用它们拼成什么了? (教师示范拼简笔画人)2.板书“简笔画人”掌握基本画法1.我们人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头、躯干、四肢)2.教师示范画站立的简笔画人。
(用圆表现头部,直线表示身躯和四肢)3.学生试画简笔画人,教师评价指导。
(提示脚比手长些)欣赏岩画1.远古的人们在岩石上用简笔画人记录生活事件。
谈谈图中的简笔画人分别在忙些什么?除了人还画了些什么?2.比一比:你能从《村落图》中找出几个不同动态的简笔画人?1.伴随音乐跟老师做做头部运动、四肢运动、腰部运动操。
2.在做操运动时,你们发现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小结:运动中的人,躯干和四肢会有变化。
3.添画游戏(1)展示生活中各种人物动态图片动态分析(2)试着模仿一下图片中人物的动作。
(3)在原图片上根据人物姿态用红笔添画简笔画人动态4.找朋友游戏(1)展示各种动姿的简笔画人,请你按照站、坐、蹲、躺四个动态分类找朋友。
(2)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从站到躺这四类动态有什么规律吗?动态练习1.小训练你能根据同一个头和躯干,添画四肢变成三个不同的动作吗?一个学生上台添画,其他学生在座位上添画完成。
2.教师展示作业并讲评。
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一画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动作,比一比谁画的动作数量最多、最生动、最有趣!2.教师巡视指导。
评价拓展简笔画人在现代也广为使用。
例如:交通标志、运动标志。
《简笔画人》教案二课题《简笔画人》课型新授课课时序号内容分析课标分析“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小二美术学习用线条简单的人物形象美术学习是一门能够培养创造力和艺术感觉的学科。
在美术学习的各个阶段中,学习线条简单的人物形象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通过掌握绘画线条的基本技巧,我们可以创作出生动形象的人物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习线条简单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一、线条的基本构成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能够表达出物体的形态和轮廓。
学习线条的人物形象,首先需要掌握线条的基本构成。
直线、曲线、斜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都可以用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不同部位,例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在绘画时应注意线条的长度、粗细和走势等因素,使之更贴近人物的实际形态。
二、人物形象的基本比例要绘制出简单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掌握正确的人物比例。
人物的身高通常可以按照头的长度作为基准,身体的比例也可以根据头部来确定。
头部的大小在绘画中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人物形象的核心。
头部可以根据具体要表现的人物特点进行调整,例如男性的头通常比女性大,儿童的头比成人小等。
学习人物的基本比例是绘画线条简单人物形象的基础。
三、线条的运用在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和表情。
例如,粗重的线条可以表现人物的力量感和稳定感;细腻的线条则可以表现人物的柔和和纤细。
此外,线条的方向和角度也能够影响人物形象的表达。
向上的线条可以表现人物的自信和向上的精神状态,而向下的线条则可以表现人物的低落和悲伤情绪。
因此,学习线条的运用是学习线条简单人物形象的关键。
四、练习方法和技巧为了掌握线条的基本技巧和运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练习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1. 使用素描本进行练习,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尽量捕捉到他们的轮廓和特点,用简单的线条进行勾勒。
2. 参考一些线条简单的人物形象的教程,例如小人形的绘画教程,尝试模仿并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3. 多观察绘画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学习他们的线条运用和构图方式,并进行实践和探索。
《画人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人物肖像画的方法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准确的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并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象人物肖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讨论、演示和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美术创作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领悟孝道、热爱自己的父母,做具有中华美德孝心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人像的画法和表情特征,在创作中领悟孝道,达到感情升华。
2.教学难点画自己父母肖像时能否准确地抓住特征和神态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趣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明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并和现在图片进行对比,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学习。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视频上的照片都是哪一些明星小时候的照片呢?请仔细观察他们都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并讨论。
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画人像二.自主探究,讲授新课。
1.探究人物脸形讲解三庭五眼的美术比例知识。
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同桌的五官,教师讲解“三庭五眼”的知识,出示示意图。
提问:你知道五官的位置是怎么确定吗?它对我们画人像有什么帮助吗?学生观看课件具体分析、观察人物的五官比例并得出结论,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绘画人物上。
2.教师出示人物表情的视频图片。
师:三庭五眼只是画人物的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去画人物肖像难免会千篇一律,因此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和表情,这样画出来的人物肖像就会不同,各具形态了。
引领进一步学生分析人像的表情特征(喜、怒、哀、乐、愁)3.教师出示画家的人像速写,并展示速写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肖像。
学生观察人物细节特征并领会其方法。
4.教师出示一些小朋友画自己的爸爸妈妈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观察。
5.出示第一个作业要求:仔细回想爸爸或妈妈的容貌,为他(她)画一张像,然后让同学们认一认你画的是谁,听一听他们对你画的作品有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