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画人像》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09 KB
- 文档页数:3
《画人像》教案及试讲稿[推荐5篇]第一篇:《画人像》教案及试讲稿《画人像》教案及试讲稿一、课题:画人像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验画头像的乐趣,敢于创作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头像的特征、特点。
教学难点:画出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情境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一)情境导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她”是谁,并请学生思考:“你们是从哪些地方辨认出来的呢?”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讲授新知1.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五官特点。
2.请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观察一下,你身边的同学他们的服饰、五官、发型有什么样的不同呢?(脸型:圆脸、长脸、瓜子脸;眼睛:大眼睛、小眼睛、圆圆的眼睛;发型:长发、短发、马尾辫等等;服饰。
)3.出示其它班小朋友的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同学用了哪些表现方式?”(线描、线的长短粗细变化不同)(三)教师示范请一名同学做模特①固定好张纸;②画稿,要先仔细观察(脸型五官特征)画,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部位开始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
并用流畅、概括的线条画。
③演示步骤(边画边讲)(四)学生练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接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试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教师巡回指导并演示(五)展示评价1、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前,投票选出画的较好的作品。
学员互评;2、提出在创作绘画中不足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评。
比如:脸型的特点,表情的特点,构图问题等。
(六)小结这节美术课,相信学生一定有了新的收获,因为学生学得认真,抓住了特征,线条也非常的流畅、画出了人物的神态,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多画多练,提高自己的速写能力。
第2课画人像(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学习如何画人像。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学习如何观察人物,寻找人物面部和身体上的特点;2.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基本形状画出人物的轮廓和比例;3.学习如何绘制人物的五官和头发;4.学习如何配合色彩运用,营造人物的形象气质。
二、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基本轮廓和比例;2.能够使用不同粗细、倾斜角度和颜色的笔画,表现人物面部和身体的细节;3.能够配合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气质;4.培养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寻找人物特点首先,介绍一些常见的人物特点,如人物的五官、身体比例、姿态、发型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找到其中的特点和区别,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和总结。
2. 画人物轮廓和比例让学生从中挑选一个人物仔细观察,再用简单的基本形状,如椭圆、长方形等画出人物的大致轮廓和身体各个部位的比例关系。
这一步是为后续的绘画打下基础。
3. 绘制五官和头发在掌握了人物基本轮廓后,让学生选择某个部位进行细节描绘,如五官的细节和头发的纹理等。
该步骤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注意集中观察所选部位的形态、线条和阴影的变化,以达到细节到位且符合实际的效果。
4. 营造人物形象气质最后,运用色彩手法,让学生在细节和轮廓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不同颜色、饱和度、暗度值和图案装饰,营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气质。
四、教学方法1.示范演示法:通过先画出一副人物素描,再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讲解方法,向学生展示每一步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2.向导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掌握人物的共性和个性,再辅以老师的讲解、点拨和解释,让学生掌握画人像的方法和技巧;3.互动交流法:通过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和评价,鼓励他们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自由创作,体验创作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2课画人像(教案)一、教学内容1.了解人物头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2.掌握人物头部的基本画法3.了解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4.掌握面部特征的基本画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头部构成的基本规律2.掌握画人物头部的基本技法和方法3.了解面部特征构成的基本规律4.掌握画面部特征的基本技法和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部和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2.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头部和面部特征的画法和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入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如何画人物头像。
你们知道人物头部有哪些特征吗?(询问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回答并补充:“人物头部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发型、等。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比较重要,在画人物头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人物头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1)头的构成人物头部由头颅和脖颈组成,头颅由颅骨、面颅、眼眶和牙齿组成。
而头顶分为上、下两半,下半部分由前额、眼眶、鼻子和嘴巴组成。
(2)头的比例关系人物头部的比例关系大约是头顶占头部的1/3,脸颊和下巴占2/3左右。
眼睛的位置在头顶的中线处,鼻子的位置是从头顶到下巴的下一半处,嘴巴则在下巴的下方约1/3处。
教学内容2:人物头部的基本画法(1)画头的轮廓用铅笔画出头部的大概形状和轮廓。
轮廓线遵循前述的比例关系,不要画得过大或过小。
(2)画头发根据人物的年龄特征、发型等,描绘头发。
头发质地不同,厚薄也不同,绘画时应注意画出头发的层次感。
(3)画眼睛眼睛是人物头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传感出角色的情感和精神特征。
描绘眼睛的方式主要是按顺序画出眉毛、眼眶和眼睛珠。
眼睛要表现出光影效果。
(4)画鼻子鼻子形状也是人物的标志性部分之一。
它的轮廓也比较复杂,画法要按照实际的结构绘制出来。
(5)画嘴巴嘴巴的形状不同,大小也不一样,要根据实际的特点进行绘制。
教学内容3:面部特征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面部特征是人物头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2课画人像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准确的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并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人物肖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演示和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生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写生画人物的快乐,感受人物画的美感,热爱艺术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线描写生的方法,对人物的特征有一定得分析能力。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描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神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画人像(一)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肖像艺术吗老师一直强调在画人物写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记得吗板书课题画人像生学生回忆,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2【讲授】探究实践(二)欣赏作品师刘文西《陕北女孩延琴》画家丁聪作品《女孩》国外生欣赏、倾听,与教师交流,激发兴趣。
(三)分析特征师1.出示学生会照片,请看示范图。
2.叫这两个学生来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服饰。
生学生分析、观察同学。
找出人物发型、脸型、五官、服饰的特点。
(四)教师示范师1. 边画边讲示范步骤。
2.师生总结写生步骤1)画发型与脸型2)画颈与衣服3)画五官4)整理细节。
生学生观看教师示范,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倾听写生要点。
活动3【练习】自主发展(五)组织同学开始练习,教师辅导。
师分两组每组四名同学到前面做模特。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装扮不同人物)生学生按要求进行写生练习。
(六)写生要求师1.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像写生。
2.用线肯定、流畅。
3.抓住人物神态。
(七)组织同学开始练习,教师辅导。
生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4【活动】评价延伸(九)展评作品画完在投影下展示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按照写生要求相互评价。
(十)教师总结欣赏不同材料的线描作品。
教师总结学习情况。
教案:第2课画人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画人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像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像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人像的比例和结构。
2. 人像表情的刻画。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人物头像图片、绘画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人物头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像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人像绘画的兴趣。
2. 基本画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人像的基本画法,包括比例、结构、表情等,让学生对人像绘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人像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像绘画基本画法1. 比例:头身比例、面部比例2. 结构:头部结构、面部结构3. 表情:眼神、鼻子、嘴巴、耳朵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人像绘画作品,要求比例准确、结构清晰、表情生动。
2. 写一篇绘画心得,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培养绘画人才,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奠定基础。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接下来,我将对这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人物头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像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人像绘画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头像,如明星、画家、历史人物等,让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特征、表情、发型等。
《画人像》教案及试讲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人像作品,引导学生掌握人像绘画的基本步骤。
通过实践绘画人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人像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人像绘画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2.2 教学难点观察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
绘画人像时的比例和细节处理。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人像绘画教材或图片。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2 教学环境安静、明亮的教室。
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绘画空间和光线。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著名的人像作品,引发学生对人像绘画的兴趣。
4.2 讲解讲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比例等。
讲解人像绘画的基本步骤,如观察、草图、细化等。
4.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个人像,讲解每个步骤和要点。
4.4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示范,自己动手绘画人像。
4.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分析学生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标评估学生对人像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人物特征观察和表现的能力。
6.2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展。
评估学生的作品,关注其线条、色彩、比例等方面的运用。
6.3 评估指标绘画技巧的运用:线条、色彩、比例等。
人物特征的表现:表情、姿态、服饰等。
第七章:教学延伸7.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人像绘画展览或相关艺术活动,拓宽视野。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像绘画。
第2课画人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绘制人像,包括人物的基本比例、面部特征、发型、服装等方面的绘画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像绘制的基本比例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4.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人物比例的掌握和绘画技巧的应用。
2. 面部特征和表情的表现。
3. 人物动态和姿势的绘制。
教具学具准备:1. 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2. 人像绘制的基本知识挂图或示范图。
3. 人体模型或人像照片等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人像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人像绘制的基本知识。
2. 理论讲解:讲解人物的基本比例、面部特征、发型、服装等方面的绘画技巧。
可以通过挂图或示范图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演示,展示人像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可以邀请一位学生作为模特,进行现场绘制示范。
4.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人像绘制的练习。
可以提供一些人物照片或人体模型作为参考,让学生进行模仿或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1. 第2课画人像2. 主体部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人像作品,可以是模仿或创作。
2. 要求学生注意人物比例、面部特征、发型、服装等方面的绘画技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像绘制的技巧。
《画人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九册,第二课《画人像》。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六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这是继四年级《猜猜我是谁》之后的又一课人物画,目的是通过对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在欣赏、讨论、分析、观察、演示、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和人物造型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特点,在观察、了解不同人物发型的基础上,感受人物的脸型、五官、表情等不同的特点,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学会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表现。
为了让学生了解人像的不同特征和掌握在创作中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表现,所以,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以“欣赏”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逐步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也将在其中得到实现、解决。
二、学情分析学生们每天与亲人、朋友、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非常熟悉,但是,对于他们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入,常常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把握。
我校学生平时对美术的了解很少,面对这样美术基础较弱的孩子,我认为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术兴趣,让他们更广泛地了解美术,开阔美术视野是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本课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欣赏众多画家人像作品、漫画人像、变脸视频以及课件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并且在课堂人物创作中,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想要画的人物。
这样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充分自由选择地余地,打破了传统的一种绘画技法局限学生创作思维的形式。
给予了学生广阔的创作空间,从而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抓住人物的不同特征,包括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等,并能运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人像。
教案名称: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画人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绘画方法,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头像的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了解人物头像的绘画步骤。
2. 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和气质。
3. 欣赏经典的人物头像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绘画方法,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如何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和气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注意他们的外貌特征和表情。
2. 提问:你们能用简单的线条把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画出来吗?二、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10分钟)1. 讲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人物头像的绘画步骤。
2. 示例演示如何绘画人物头像,讲解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三、实践与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绘画一个人物头像。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板书设计:《画人像》1. 基本结构2. 绘画步骤3. 抓住主要特征作业设计:1. 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外貌特征和表情,用画笔把他们画出来。
2. 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名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然后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形象。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让他们学会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人物的外貌和表情。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