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教材新大纲2015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教材(新大纲)内容变化2014年教材2015年教材内容变动整体变化经济学基础1-9章1-10章较大经济学基础部分新增一章财政10-15章11-16章很大(各章均有变化)6章财政内容,每年变化较大,会新加一些财政政策,整体结构不变,但实质每章都有调整货币与金融16-20章较大5章货币金融内容,其中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这章不变,其余4章都有变化或新增或删除。
统计21-25章22-26章很大(内部结构调整较大)较大调整,删除了较难的统计指数,内容有新加,删除,结构有较大调整,新增内容不多,但是难度增加会计26-30章27-31章无变化法律31-35章32-36章较小变动较小,有一章变动,其他没变化《中级经济基础》2015年教材各章具体变化各章名称2015年教材变化P2,新增“如前所述......因此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第二章无变化第三章第四章无变化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新增第六章无变化第七章无变化第八章P60全部为新增内容,即“(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含义和特征”。
第九章P65新增“(二)就业弹性系数”。
第十章删除2014年教材中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财政部分第十一章P73,新增“二、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第十二章2.p90,新增“(三)绩效评价范围与重点拓展”第十三章P101,新增“(七)国债市场的功能”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货币与金融第十七章P133新增“4.社会融资规模”。
第十八章第十九章P149新增“(五)存款保险制度”第二十章无变化第二十一章P169新增“四、人民币跨境使用”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描述统计新增的一章,但其主要内容来自2014年教材第21章及第23章。
具体包括:会计部分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无变化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无变化第二十九章会计报表无变化第三十章财务报表分析无变化第三十一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无变化法律部分第三十二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无变化第三十三章物权法律制度P266新增我国不动产登记的范围及类型第三十四章合同法律制度无变化第三十五章公司法律制度无变化第三十六章其他法律制度无变化。
★中级会计师教材电子版_共10篇范文一:2014一级建造师教材电子版2014一级建造师教材电子版-转摘14年一建《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教材链接:pan.baidu.s1c05rye8密码:ybh114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教材链接:pan.baidu.s1hqeeNnY密码:bb2114年一建《市政工程实务》教材链接:pan.baidu.s1jGmim5S密码:k7wd14年一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教材链接:pan.baidu.s1hqGEzzu密码:cds914年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教材链接:pan.baidu.s1bnH4A9x密码:5wgs14年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材链接:pan.baidu.s1o6obUPW密码:4v5k14年一建《建设工程经济》教材链接:pan.baidu.s1bnnIw1L密码:hqq9范文二: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变化-6寸电子书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变化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理论内容深化,增加了部分例题,与政策相关的内容注重时效性。
由2009版的32章扩充到2011版的35章,由344千字增加到544千字。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新增:第四章的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2、新增:第六章的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
3、调整新增: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其中第二节中的“经济波动”增加了新内容,第三节“经济发展”系全新内容。
4、删掉了2009版中的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5、2011新第八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系2009版的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内容有所调整,但变化不大。
第二部分财政本部分变化最大,增加新内容最多,相对于2009版,知识体系更完整,理论深度增加,与政策相关的内容新颖。
1、新增:第十章的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第三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第31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新增)第五部分法律---共5章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新增)第三十二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三十三章合同法律制度(简化)第三十四章公司法律制度(简化)第三十五章其他法律制度(简化并增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国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和调整经济的主要法律种类,并能够运用经济法基本原理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第二节经济法基础知识第一节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考试内容:法学中的"经济"概念,调整经济的法律,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一、“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一)法学中的“经济”概念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因此,从法学视角来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的三个阶段调整经济是法律的一项重要功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经历了三个阶段:1.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这种法律调整模式与当时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状态密切相关。
2.自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法律进入了大分化、大发展时期,从最初诸法合一发展为刑法、民法分离;以后又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一直发展到十几个法律部门。
这个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其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3.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新兴法律部门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概念1.“经济法”“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调整经济的法”“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它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保险专业练习题库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保险专业)题库【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目录•模块一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经济基础知识】•2019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2018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2017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2016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5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4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3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2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1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2010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模块二章节题库•【经济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十二章财政支出•第十三章财政收入•第十四章税收制度•第十五章政府预算•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第十七章财政政策•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第三十章会计报表•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第六部分法律•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保险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风险与保险•第二章保险的基本原则•第三章保险合同•第四章普通财产保险•第五章运输工具保险•第六章货物运输保险•第七章工程保险•第八章责任保险•第九章信用保证保险•第十章人寿保险•第十一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第十二章健康保险•第十三章再保险•第十四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第十五章保险市场与监管•内容简介本题库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保险专业)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两大模块。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难度分析一、中级经济基础各部分内容考试所占比例二、考试形式的特点自2010年开始中级经济基础考试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一套题目编排出多套题号顺序及备选项顺序不同的试卷。
同一考场内,每人周围的试卷题目排列顺序同其他人都是不一致的,目的就是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
因此踏踏实实复习是硬道理。
三、考试内容的特点◆ 紧扣大纲、全面考核中级经济基础6大部分35章,每年几乎章章考核,因此考核非常全面。
正是通过全面考核的形式使得部分学员难以通过考试。
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的真题中只有第30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没有考核,因此复习中级基础时不能轻易放弃某一章。
所以全面考核就要全面学习。
针对此特点,应试策略:紧扣大纲,精读教材,至少二遍,进行地毯式的扫荡,看书时把重点比较突出,可考性较强的内容在教材相应位置标注出来,以备将来重点复习。
不要随意押题、猜题,这样才能够把教材中很细的考点看到,不留知识死角。
◆ 难度适中中级经济基础的考试难度并不大,每道题目不会深入考核,140分的总分,超过84分就能顺利通过经济师的考试,哇噻嗖wasai.wangxiao.so提示您:因此它是典型的不考难度考广度的考试。
真题中大部分题目属于理解记忆型题目,只要好好复习,外加环球网校的悉心辅导,相信您一定能顺利通过经济师的考试。
【应用举例:2014年单选】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是( )。
A. 货币供应量下降B.物价上涨C. 人均货币存量下降D. 人均货币所得下降【应用举例:2013年单选】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需要经过国家()的审查批准才能生效。
A.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权力机关D.审判机关◆ 历年真题的相关考点较多中级经济基础考核侧重于往年真题相关考点居多,因此往年真题有较高的参考性。
同一个考点采取多种形式考核,比如多选变单选,同样意思采取多种表达方式。
无论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知识点掌握透彻,形式都是浮云。
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关系的稳定与繁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鉴于这一点,法律体系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来调整和规范经济关系,以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首先,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公平竞争的环境,而经济法律可以确保竞争的公平性。
例如,反垄断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市场参与者在竞争过程中的合法行为和禁止行为,限制了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力的行为,保护了小型企业的利益,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其次,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律通过消费者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规范了经济活动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例如规定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明确退换货规定等,确保消费者在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也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法律通过合同法等法规,规范了企业之间的交易合同关系,保护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例如,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违约等事项,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经济交易的稳定和有序进行。
除了上述方面,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还有助于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经济秩序。
法律通过相关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参照和准则。
这种法治环境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经济法律的完善和定期修订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综上所述,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企业权益以及构建法治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经济法律,可以为经济活动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维护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引言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法律则是对这些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的工具。
法律的调整作用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保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包括法律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方面。
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目标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目标是通过规范和引导经济行为,确保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维护市场秩序:法律通过设立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防止市场垄断、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促进经济发展:法律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利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法律环境。
3.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防止虚假广告、欺诈行为以及不合理价格等对消费者的侵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保障劳动者权益: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调整财产关系:法律通过规定财产权利和合同制度,维护财产的合法权益,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原则在调整经济关系时,法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调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几个重要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法律应保证经济参与者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自由选择原则:法律应尊重个人和企业的自由意愿,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选择经济活动的方式和对象。
3.效率原则: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良性竞争,提高生产力和社会福利。
4.公共利益原则:法律调整经济关系应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如保护环境、绿色发展、扶贫等,而不仅仅以个人或企业的利益为重。
2018中级经济基础-押题班-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对经济关系调整的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2、关于“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概念内涵一致B、“经济法”的外延比“调整经济的法”的外延大C、“经济法”是与“调整经济的法”并列的法律部门D、“调整经济的法”包括了“经济法”3、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A、民商法B、婚姻法C、刑法D、民事诉讼法4、以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是()。
A、经济法B、民法C、商法D、行政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叙述有误的是()。
A、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法B、调整经济的法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C、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是两个相同的概念D、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E、调整经济的法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下列法律中,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有()。
A、物权法B、产品质量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合同法E、知识产权法3、下列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有()。
A、市场管理关系B、经济管理关系C、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D、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作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对经济关系调整的阶段。
第二阶段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该题针对““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2446194,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
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整经济的法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经济法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题针对““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2446202,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民商法。
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
一、“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
1、法学视角的“经济”含义
从法学视角来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第二个阶段始自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最初诸法合一发展为刑法、民法分离;以后又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致发展到十几个法律部门。
这个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新兴法律部门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辅助性法律部门。
3、“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关系。
(1)“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所谓“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它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例题1:单选】当代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A诸法不分,刑、民合一
B民商法主导模式
C行政法主导模型
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辅助模式【答案】D
二、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1.民商法
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
民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注】
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要完成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这种结合具体体现为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在法律上就表现为物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2.经济法
【注1】经济法与民商法协调互补,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调整经济关系的两大法律体系。
【注2】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调整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调整和规制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
如企业的市场准入、计划法、财税法、金融法、会计法、银行业法、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土地法等。
(2)调整和规制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活动。
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
(3)调整和规制国家直接从事的经济行为。
如政府采购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
3.其他法律部门
除了民商法和经济法,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法律部门还包括劳动法、环境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部门。
【例题2:单选】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要完成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这种结合具体体现为财产的支配关系,在法律上就表现为()。
A物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B所有权法律制度和支配权法律制度
C民事责任法律制度和刑事责任法律制度
D行政法律制度和经济法律制度
【答案】A
第二节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内容
经济管理关系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运用一系列手段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宏观领域的经济关系。
市场管理关系国家在市场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具体包括第一,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第二,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第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其一,国家通过政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如进行招标、定(购)货、发包、出让、信贷、担保等活动时发生的合同关系; 其二,平等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
【例题3:多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A经济管理关系
B市场管理关系
C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D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
E刑事责任关系
【答案】ABC
二、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作为法的一个部门,集中体现为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是由经济的社会化所导致的国家干预、参与经济之法。
1.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所谓平衡协调,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2.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经济法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立足社会整体,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属于社会本位法。
行政法强调上下隶属的行政关系,是权力本位法。
民法强调人人生来平等和自由,以个人权利为本位。
3.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
经济法通过具体制度和规范,分别细致地调整各种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在总体上对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综合的调整。
4.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我国颁布的经济性法律、法规,都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产物。
5.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规范国家公务的法为公法;
规定个人利益的法为私法(物权法、合同法)
经济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并对之进行平衡协调的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新型的法。
【例题4:多选】下列关于经济法的本质表述正确的有()
A经济法是权力本位法
B经济法是以私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C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法
D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的法
E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答案】CDE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
平衡协调原则平衡协调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经济法的制定及实施各个环节,都应体现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质公平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的统一、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统一,国家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统一这些价值和理念。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经济法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和理念的一
项核心的、基础性的原则,不仅直接体现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还体现在经济法的各项制度如规划和产业政策、财政税收中。
有限干预原则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合法、合理、合经济规律。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享受和承担的权(力)利、义务、职责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作为经济法灵魂的一项根本性原则。
【例题5:单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法灵魂的一项根本性原则是()
A有限干预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平衡协调原则
D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答案】D
【例题6:2011单选】下列法律原则中,属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是()。
A.合同自由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有限干预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C
【解析】经济法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有限干预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本章主要考点总结】
1、法律对经济关系调整的三个阶段
2、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3个)
4、经济法的本质(5个)
5、经济法的基本原则(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