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
- 格式:ppt
- 大小:1022.00 KB
- 文档页数:16
贺知章的资料一、背景信息贺知章(1899年6月20日-1947年8月26日),原名贺秋山,字晏阳,号寄微,别号秋野、湘波,湖南湘阴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
贺知章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作品以描写湖南风景、抒发愁绪而闻名于世。
二、主要作品1.诗集:–《乡思集》–《山中集》–《南国集》–《闲居集》2.散文集:–《中国文苑》–《秋野散稿》–《湘军其他》–《大雪》3.翻译著作:–《国际音标》–《英译唐诗集评介》4.文学评论和理论著作:–《文苑》–《文艺新论》三、代表作品1. 诗歌《早梅》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罗帐底。
2. 散文《湘军其他》贺知章的散文作品《湘军其他》以叙述湘军史为主线,揭示了湘军历史上的苦难与辉煌。
他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细腻的文字描写,展现了湘军将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让读者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震撼力。
3. 翻译著作《国际音标》贺知章在《国际音标》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国际音标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对于学习外语和语音学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通过准确的音标和生动的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音知识。
4. 文艺理论著作《文艺新论》贺知章的《文艺新论》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他在书中对于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文艺创作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文艺作品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阐述。
这本书不仅对于文学理论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对于文学爱好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四、影响和评价贺知章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以写实主义风格见长,创作了大量描写家乡风景和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
他的散文作品展示了湘军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此外,贺知章还在翻译和文学评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翻译著作为更多人了解外国文化和文学作品做出了贡献。
他的文艺理论著作对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贺知章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文学造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贺知章的资料贺知章(773年-847年),字贺兰山人,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章泉源”。
他以精湛的诗文才华,优美的诗句和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享誉一时,成为唐朝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甘州派”的代表人物。
贺知章早年就读于洛阳文学学府,师从当时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受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风的影响。
贺知章从小就展示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被誉为“诗童”。
他以才情犀利、机智敏捷的头脑以及对于人生深刻的思考而闻名,被人们称为“思辩之神”。
在进入官场之后,贺知章身兼诗人和官员两重身份,这让他在文化和政治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曾被推荐入朝,出任大理评事、观察刑狱、判江西、云南交州等职位,并多次被皇帝赞赏和嘉奖。
但贺知章并不满足于仅仅享受权力和声望,他更渴望将自己的才华用于社会改革和时代进步。
贺知章的诗词作品充满个人情感和对世事的思索,其中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风雅之作,呈现出了他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风以豪放灵动、雄浑奔放而闻名,被誉为“盘根错节、强健有力”。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广泛涉猎各个题材,包括山水、爱情、友情、宴会等多种主题,抒发了他对人生的领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贺知章的作品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他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力是深远而广泛的。
他的诗歌被称为“天人之际、自然为一”,体现出了唐代文人的旷达和豪情。
同时,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
他的创作思维和风格被后世文人不断吸收和借鉴,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
除了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外,贺知章还以其为官清廉和为民造福的政绩而闻名。
他注重反腐倡廉,聚焦百姓疾苦,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
他主张“君臣合一”的理念,通过改革政府机构和政策,为人民谋取福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贺知章的光辉生涯却不长久。
据史书记载,他因与皇帝在意见上的分歧而被贬谪到海南,并于847年离世。
贺知章贺知章,又名贺铸,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
他生于1899年,逝世于1948年,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生平简介贺知章出生在湖北江陵县的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文学的天赋。
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儒家学者,曾任教于当地的学校。
贺知章从小就接受了父亲的熏陶,饱读诗书,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贺知章早年就读于北京的大学,主修文学专业。
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文学社团的活动,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结识,共同追求文学的自由与创新。
他的诗作开始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创作风格贺知章的诗作以情感深沉、富有哲理的内容而闻名。
他的诗作中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和爱情等主题的深思熟虑,力图通过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他的诗作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常常使用婉约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贺知章的诗作中经常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他对传统礼教和旧有制度的约束感到厌倦,渴望通过文学的力量唤醒人们的心灵,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和改变。
代表作品贺知章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哲思诗等。
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咏鹅》。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贺知章对鹅的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一种愉悦的心境。
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学生们熟知的经典之作。
贺知章的另一部代表作《游子吟》也广受赞誉。
这首诗以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亲情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影响和评价贺知章具有深远的文学影响力。
他的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思想内涵,引领着当代文人进行了一场创作的革新运动。
贺知章的诗作也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赞誉。
许多文学评论家将他的诗作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相提并论,称其为“近代楚辞”。
他的文学才华和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被广泛认可,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贺知章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人物生平: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
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其间,写下《回乡偶卷》2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旧唐书·贺知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旧唐书·贺知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贺知章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
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
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在中书引荐也。
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
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
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诸帝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
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
然礼成于三献①,亚终合于一处。
”上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
”于是敕:“三献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
”俄属惠文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②子弟喧诉盈庭。
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
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
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
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
”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
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
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
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
上许之,仍拜其子典。
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
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
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贺知章传》)解释①三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解释②门荫:又可称为恩荫、荫补等,指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贺知章诗词全集26首全
摘要:
一、贺知章简介
二、贺知章诗词创作背景
三、贺知章诗词特点
四、精选贺知章诗词赏析
五、贺知章诗词全集目录
正文:
贺知章,字季真,号东篱,唐代著名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盛世,与李白、杜甫等诗人并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诗狂人”。
一、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卒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12年)。
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监察御史、右补阙、著作郎等职务。
贺知章晚年辞官归乡,享年76岁。
二、贺知章诗词创作背景
贺知章生活在唐朝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以豪放、奔放、唯美为特点。
受此风气影响,贺知章的诗词作品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三、贺知章诗词特点
1.豪放奔放:贺知章的诗歌作品富有豪放、奔放的气息,表现了他热情洋
溢的性格。
2.善用典故:贺知章善于运用历史典故,使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诗画结合:贺知章的诗歌作品中,景色描绘与情感抒发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诗画意境。
四、精选贺知章诗词赏析
1.《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楼观远景,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凉州词》:这首诗以戍楼为背景,展现了边塞戍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五、贺知章诗词全集目录
1.《登鹳雀楼》
2.《凉州词》
3.《夜泊牛渚怀古》
4.《咏柳》
5.《回乡偶书》
……
26.《乌衣巷》
贺知章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贺知章个人的资料贺知章个人资料贺知章(660年-744年),字知章,号惠休,又号果山。
他是唐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贺知章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是贺德基的后代,是庐陵贺氏的一员。
他自幼聪明好学,天赋异禀。
贺知章的早年生活和教育贺知章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他的家族历代都有人才辈出。
贺知章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文学和历史作品。
他对古代文学和诗词鉴赏特别感兴趣,并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贺知章的经历和成就贺知章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先后在唐朝多个皇帝的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以政治家的身份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历史进程。
贺知章的文学成就是他最为人称道的地方。
他的诗词作品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和人民的热爱,被誉为“自然之旅者”。
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字句优美著称,广受赞誉。
他的代表作品有《游子吟》、《回乡偶书》等。
贺知章的人格魅力贺知章是一位礼貌、谦虚、随和的人。
他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合作和团结。
他对他人始终心怀感恩之情,他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他的人格魅力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敬佩。
贺知章的影响和价值贺知章通过他的文学和政治成就,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激发了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
他的政治智慧和才华为国家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一代政治家”。
贺知章的生平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他自幼热爱学习,努力追求卓越,通过勤奋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的才华和勤奋为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贺知章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贡献和影响深远。
他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智慧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他的一生是充满智慧和成就的,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和学习。
通过学习贺知章的生平事迹,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追求卓越,取得更大的成就。
贺知章最有名的20首诗《咏柳》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采莲曲》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晓发》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送人之军》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题袁氏别业》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答朝士》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望人家桃李花》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春兴》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泉疑横琴膝,花黏漉酒巾。
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
《太和》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肃我成命,于昭黄祇。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肃和》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黄祇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絜,匪遑宁舍。
《雍和》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寿和》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大和》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奉和御制春台望》 - 作者:贺知章(唐) - 诗文: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介绍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轶事
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
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
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
贺知章说:“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
”玄宗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
卿之子宜名为孚。
”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贺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
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
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