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含氮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26
第十章生物碱一、名词解释1.生物碱2.两性生物碱3.亲水性生物碱4.生物碱沉淀反应5.Vitali反应二、填空题1.生物碱按生源途径结合化学结构分类通常可分为()、()、()、()、()、()、()等几大类。
2.大多数生物碱是()体,少数为();少数生物碱具有(),可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个别生物碱还具有()。
3.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为()性,一般能溶于(),尤其易溶于()。
4.生物碱因结构中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易接受()而显碱性。
生物碱根据pKa值大小可以分为()、()、()和()。
5.醇胺型小檗碱的碱性强是因为其具有(),其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α-羟基的C—O单键的б电子发生转位,形成()。
6.将生物碱总碱溶于酸中,加入碱水调节pH值,由()到(),则生物碱按碱性由()到()依次被有机溶剂萃取出来;若将生物碱总碱溶于有机溶剂中,用pH值由()到()的缓冲液依次萃取,生物碱按碱性由()到()被萃取出来。
7.Hofmann降解反应的必要条件是(),其次是()。
8.不同类型N上质子的δ值大小,酰胺(),脂肪胺(),芳香胺()。
9.在生物碱的13C-NMR谱中,生物碱结构中氮原子()产生的吸电诱导效应使邻近碳原子向()位移。
10.乌头碱水解后生成的单酯型生物碱叫()、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叫()。
三、单项选择题1.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A.分子中含N原子B.N原子多在环内C.具有碱性D.分子中多有苯环E.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2.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甲基麻黄碱B.小檗碱C.阿托品D.氧化苦参碱E.乌头碱 3.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吲哚类B.异喹啉类C.吡啶类D.甾体类E. 大环类 4.氧化苦参碱水溶性比苦参碱大的原因是( )A.呈离子态B.碱性较强C.属喹诺里西啶类D.具有酰胺键E.具有N →O 配位键5.下列碱性大小顺序( )(a ) (b ) (c )A.a >b >cB.c >b >aC.c >a >bD.a >c >bE.b >c >a 6.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碘化汞钾试剂B.碘化铋钾试剂C.饱和苦味酸试剂D.硅钨酸试剂E.碘-碘化钾试剂7.生物碱酸水提取液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A.阴离子交换树脂B.阳离子交换树脂C.硅胶柱色谱吸附D.大孔树脂吸附E.氧化铝柱色谱吸附8.水溶性生物碱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A.碘化汞钾沉淀法B.硅钨酸沉淀法C.雷氏盐沉淀法D.苦味酸沉淀法E.碘化铋钾沉淀法9. 不同碱性的生物碱混合物分离可选用( )NH 3CO H 3COH 3CO3N 3COOCH 3N CH 3ONCOOCH 3A.简单萃取法B.酸提取碱沉淀法C.pH梯度萃取法D.有机溶剂回流法E.分馏法10.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是利用()A.硫酸盐溶解度差异B.草酸盐溶解度差异C.硝酸盐溶解度差异D.酒石酸盐溶解度差异E.磷酸盐溶解度11.生物碱的薄层色谱和纸色谱法常用的显色剂是()A.碘化汞钾B.改良碘化铋钾C.硅钨酸D.雷氏铵盐E.碘—碘化钾12.麻黄碱可与下列哪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A.二硫化碳碱性硫酸铜B.碘化铋钾C.硅钨酸D.碘化汞钾E.苦味酸13.盐酸小檗碱可与下列哪项发生加成反应()A.甲醇B.乙醚C.丙酮D.乙醇E.氯仿14.Vitali反应阳性,氯化汞试剂反应呈白色沉淀的生物碱是()A.莨菪碱B.黄连碱C.药根碱D.东莨菪碱E.阿托品四、多项选择题1.多数生物碱()A.以结晶形固体、非晶形粉末或液体状态存在B.具挥发性C.无色D.其旋光性不受溶剂、pH等因素的影响E.生理活性与旋光性有关2.亲水性生物碱通常指()A.两性生物碱B.游离生物碱C.季铵生物碱D.仲胺生物碱E.具有N→O配位键的生物碱3.生物碱分子结构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正确的是()A.氮原子价电子的P电子成分比例越大,碱性越强B.氮原子附近有吸电子基团则使碱性增强C. 氮原子处于酰胺状态则碱性极弱D.生物碱的立体结构有利于氮原子接受质子,则其碱性性增强E.氮原子附近取代基团不利于其共轭酸中的质子形成氢键缔合,则碱性强4.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总生物碱时,一般()A.先用酸水湿润药材B.先用碱水湿润药材C.先用石油醚脱脂D.用氯仿、苯等溶剂提取E.用正丁醇、乙醇等溶剂提取 5.用吸附柱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为( ) A.纤维素 B.氧化铝C.硅胶D.聚酰胺E.硅藻土6.硅胶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为防拖尾可选用( )A.酸性展开剂B.碱性展开剂C.中性展开剂D.氨水饱和E.醋酸饱和7.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区别为( )A.分子式的不同B.极性的不同C.立体结构的不同D.碱性的不同E.草酸盐溶解性的不同 8.小檗碱( )A.是苄基异喹啉衍生物B.可溶于氯仿C.可与丙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黄色结晶D.其有机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E.有降压平喘作用 9.东莨菪碱具有的反应是( )A.碘化铋钾橙红色沉淀B.氯化汞试剂砖红色沉淀C.Vitali 反应阳性D.氯化汞试剂白色沉淀E.雷氏盐沉淀呈粉红色五、简答题1.用方程式表示离子交换法和雷氏铵盐沉淀法提取生物碱的原理。
第10章杂环化合物第10章杂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分类1、按照环的多少分类单杂环:常见的是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环上的杂原⼦有⼀个或两个。
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吡喃没有芳⾹性,⽣成盐后则具有芳⾹性。
稠杂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合⽽成的。
命名常见的基础杂环多数是具有芳⾹性的,命名时作为杂环化合物的母核。
1、⾳译法中⽂名称采⽤⾳译法,⽤带⼝字旁的同⾳汉字表⽰。
对于⽆特定名称的杂环化合物,中国化学会1980年颁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规定:采⽤“杂”字作介词,把杂环看作是相应的碳环母核中碳原⼦被杂原⼦置换后的衍⽣物来命名。
国外现在采⽤的Hantzsch-Widman系统,规范了10元以下⼀般杂环的词尾词⼲的书写格式。
为了正确表明取代基位置,需将杂环母核编号,编号规则主要有:(1)含⼀个杂环原⼦的单杂环,从杂原⼦开始编号。
有时也使⽤希腊字母,把靠近杂原⼦的位置叫做α位,其次是β位,再其次是γ位。
(2)含两个及以上相同杂环原⼦的单杂环,编号从连有氢原⼦的杂原⼦开始,并使另⼀杂原⼦所在位次保持最⼩。
(3)含两个及以上不同杂环原⼦的单杂环,编号从价数⼩杂原⼦开始,价数相同时则从原⼦序数⼩的开始。
因此,常见杂原⼦编号优先顺序为O、S、N。
⼀般常见的稠杂环有特定的编号,或是沿⽤习惯。
§五元杂环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1、结构这三种杂环上的原⼦都是sp2杂化,为平⾯结构。
每个碳原⼦垂直于环平⾯的p轨道有⼀个电⼦,杂原⼦垂直于环平⾯的p轨道有⼆个电⼦。
三种杂环π电⼦数都是6个,符合休克尔规则,都具有⼀定的芳⾹性。
结构特点:杂原⼦sp2杂化,未成键电⼦对在2p轨道上,参与共轭。
从吡咯的共振式看出,杂原⼦氮上部分负电荷分布到了碳原⼦上。
杂原⼦共轭效应是推电⼦的,诱导效应是吸电⼦的。
由于6个π电⼦分布于5个原⼦上,整个环的π电⼦⼏率密度⽐苯⼤,是富电⼦芳环。
因⽽⽐苯环活泼,亲电取代反应⽐苯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