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化学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作者:曹燕刘易林李莉孙烨钟利民刘科成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7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86例)和研究组(9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CRP、WB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TNF-α、IL-6、CRP、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SaO2、PaO2、PaO2/FiO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SaO2、PaO2、PaO2/Fi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F、PEF、PImax、PEmax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MMF、PEF、PImax、PEma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明显提高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肺炎炎症因子动脉血气肺功能[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Ulin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Method: A total of 176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86 cases) and study group (90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inastati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inflammatory factors,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 and lung function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5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4.88%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treatment, levels of TNF-α, IL-6, CRP and WBC in both group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levels of TNF-α, IL-6, CRP and WBC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aO2, PaO2 and PaO2/FiO2 in both group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s of SaO2, PaO2 and PaO2/FiO2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MMF, PEF, PImax and PEmax in the two group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s of MMF, PEF,PImax and PEmax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Ulinastatin is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nflammatory factor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level of arterial blood gas indicator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Ulinastatin Severe pneumonia Inflammatory factors Arterial blood gas Lung functionFirst-author’s address:Yue Bei People’s Hospital (The Affiliated Yue Bei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Shaoguan 512026, China重癥肺炎是常见的因感染而形成的炎症性疾病,是普通肺炎进展后的严重性阶段[1-2],其中以儿童和老年人居多[3-4],该病可引起患者休克或者循环障碍,除了具有普通肺炎呼吸系统特征外,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病情状况较微者可能会对肺功能损伤造成影响[5],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极大可能会造成患者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6-7]。
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乌司他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科室在近期内接诊的63例重症肺炎患者,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1例患者接受一般性常规治疗、B组32例患者在A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治疗。
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在治疗显效率方面,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
经过3天治疗后,B组患者除白细胞计数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而A组患者在经过6天的治疗后方有所降低,其在组间比对,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
在经过6天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组间比对,B组患者优于A组患者(P<0.05)。
结论:临床在面对重症肺炎患者时,给予其实施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乌司他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040-02临床上将伴有严重中毒症状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肺炎成为重症肺炎,该种疾病是临床呼吸科常见的危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常常伴有严重的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因此患者的病死率较高[1]。
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多采取的措施便是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一系列的常规治疗,因此往往就忽略了该病引起的全身性炎性反应所造成的损伤,从而导致疗效欠佳。
乌司他丁是广谱蛋白酶的抑制剂,其具有保护肺功能、降低肺损伤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
此次我科室对近期内接诊的32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了乌司他丁治疗,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科室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接诊的63例重症肺炎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经以下诊断标准择选[2],主要标准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摘要】本文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背景部分,介绍了重症肺炎的危害及乌司他丁的研究意义。
在详细论述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效果,并评价了其副作用和安全性。
还探讨了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机制。
在展望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前景,探讨了炎症反应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并展望了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全面分析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症肺炎、乌司他丁、临床效果、炎症反应、治疗效果、副作用、安全性评价、机制研究、前景、临床应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疾病背景、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治疗方案多样且效果不一。
目前,虽然抗生素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肺炎,但仍然存在很多患者因治疗无效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乌司他丁的治疗机制和具体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和炎症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评估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重症肺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目前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和对症治疗,但这些治疗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3 疾病背景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特点是急性起病、高热、呼吸困难和严重感染症状。
其病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微生物,且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他人。
重症肺炎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患儿42例疗效观察孙嵩;廖锋【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3(24)22【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调控的作用.方法将42例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病因治疗、机械通气支持和液体管理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PaO2/FiO2),呼气末正压水平(PEEP)以及治疗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第5天(T5)观察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3、5天观察组PEE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ICU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UTI治疗急性肺损伤能改善低氧血症和肺顺应性,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PICU住院时间;UTI能有效阻断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利于急性肺损伤治疗.【总页数】2页(P3378-3379)【作者】孙嵩;廖锋【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海南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海南海口 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乌司他丁联合大黄胶囊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张玉梅2.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扈林;张燕;孟令沂;张元会3.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王春波;唐颖;李佳;夏彩秋4.乌司他丁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J], 王克民;孙艳红;侯永强5.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伟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ICU收住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
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综合救治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RR、WBC、APACHEⅡ评分及PaO2、PaO2/FiO2等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第3天,对照组患者PaO2、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RR、WBC、APACHE 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HR、RR、WBC、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
经治疗后第6天时,两组患者PaO2、PaO2/FiO2、HR、RR、WBC、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个指标改善程度均更为明显(P<0.05)。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乌司他丁能促进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乌司他丁;重症肺炎;ICU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危重病,容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以肺部损害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虽然抗菌及其他基础治疗如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重症肺炎临床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其病死率仍高达24%~76%,需要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2]。
作者单位: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急救中心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疗效观察陈海东 卓 越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设立对照组及治疗组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的PaO 2、SPaO 2和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AL I 患者的病情,减轻了肺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提高组织氧摄取,改善组织氧获得及肺脏氧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通过清除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成功的保护肺组织,从而提高了AL T 抢救的成功率。
所以在急诊时早期应用对肺损伤具有防治功效。
急性肺损伤(AL T )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AL T 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D S )具有性质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AL T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发展为A RD S 。
使用药物适时干预炎性反应,对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1年2月~2005年7月,我科采用乌司他丁治疗AL T 3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根据1999年全国呼吸衰竭学术会议制定的AL T A RD S 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PaO 2 F i O 2≤40kPa (不管PEEP 水平);③X 线胸片示双肺浸润影;④肺动脉锲压≤214kPa ,或无左房压升高的临床证据。
选择急诊入院的AL T 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18~68岁、平均36.6岁。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治疗前疾病分布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疾病分布(n )疾病名称对照组(n =35)治疗组(n =35)各类急性中毒1213创伤性休克43失血性休克34多发伤32肺部感染1110胸部挤压伤231.2 方法 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常规治疗,如激素(地塞米松20~40m g d )、抗感染、控制液体量(以多输晶体少输胶体为原则)、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是一种以免疫调节为主要机制的中药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免
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肺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乌司他丁可以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等,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疾病的病程和恢复时间。
乌司他丁还可以降低肺水肿
和肺炎灶的程度,减少肺损伤,改善肺功能。
疫情期间,乌司他丁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减少病情的恶化。
乌
司他丁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讨论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130 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65 例,接受乌司他丁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65 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59/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62%(42/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恢复时间等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48-01重症肺炎是临床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是诱发重症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障碍、氧合能力下降等[1],同时,受到患者原发疾病、年龄等因素影响,重症肺炎治疗难度高,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我院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乌司他丁,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总结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月间收治的130 例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130 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65 例,男40 例,女25 例,年龄32-65 岁,平均年龄(53.6±1.2)岁;对照组患者65 例,男38 例,女27 例,年龄34-68 岁,平均年龄(55.1±1.6)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祛痰、机械通气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制定相应护理方案。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58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本科住院确诊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对照组常规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黏液溶解剂,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其他予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 000 U,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应用7 d。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6和IL-8水平均超过正常值范围(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和IL-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减轻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和体症及各项炎性反应、氧合指数等指标。
标签:重症肺炎;乌司他丁;血气分析;炎性因子;疗效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多发的危重病症之一,是严重的中毒症状或有并发症的肺炎。
为探讨重症肺炎的临床药物治疗,笔者于2008年3月~2010年8月采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5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本科住院确诊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16例。
诊断标准符合美国感染协会及美国胸科协会2007年共同制定,主要标准:①需要有创的机械通气;②需要使用升压药的脓毒症休克。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min;②氧合指数(PaO2/FiO2)≤250;③多叶浸润;④意识障碍或定向力障碍;⑤尿素氮≥20 mg/dl(0.714 mmol/L);⑥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数<4×109/L(仅仅是感染性因素);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10×109/L;⑧低体温(中心温度<36.0℃);⑨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70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Vol.11, No.1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病菌感染是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上,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肺部湿啰音和嗜睡等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及时进行治疗便可迅速痊愈。
但是,部分患者会因存在年龄过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附加危险因素,致使患者在感染肺炎后出现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急性呼吸衰竭、低血压、器官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的出现,引发重症肺炎,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一般是采用氧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进行病情的缓解,但易导致患者的炎性因子发生级联反应,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出现,不利于患者的恢复[1-2]。
为此,本文在参考大量资料后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部分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应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得出以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被选取对象均自愿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选择114例因重症肺炎在本院进行治疗(2016年2月—2019年2月)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为方便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所有被选取对象均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57例)与治疗组(57例)。
对照组男29例(50.88%)、女28例(49.12%);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9.62±7.78)岁;病程6~17 d,平均病程(12.47±3.15)d。
治疗组男31例(54.39%)、女26例(45.61%);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9.92±7.76)岁;病程5~16 d,平均病程(11.86±3.15)d。
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符合本研究的比较标准。
·127·2021年 第 6卷 第 1期 2021 Vol.6 No.1 大 医 生 经验交流 Experience Exchange 乌司他丁对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张宝丹(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中毒与肾内科,广西 南宁 530021)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8例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综合治疗,29例)与联合组(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29例)。
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pO 2)水平与治疗前比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而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水平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均P <0.05)。
结论 对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联合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促进患者血气指标的改善,促使其尽早康复。
关键词:急性化学性肺炎 ; 乌司他丁 ; 血气指标 ;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665.2021.01.0127.02作者简介:张宝丹,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疾病、中毒。
化学性肺炎通常是指化学中毒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及过敏性肺炎,是因误吸化学气体、服用农药自杀等因素而致的一系列肺部炎症反应;该病对患者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均构成较大的威胁[1]。
针对化学性肺炎患者,以往临床常使用常规抗感染、纠正缺氧、维持呼吸道畅通等方式进行治疗,但不能有效改善因炎症反应而导致的肺组织损伤,治疗效果不佳。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化学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化学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选用自2008年9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所在科室治疗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4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20万U加5%葡萄糖500ml静滴2~3次/d,7d为一疗程。
结果对照组54例,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总显效率27.7%;治疗组52例,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总显效率6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结果表明乌司他丁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急性化学性肺炎的损伤程度。
标签:乌司他丁;急性化学性肺炎;疗效观察;糖蛋白急性化学性肺炎属于急性肺损伤,是由化学性因素引起的对肺的直接损伤,如吸入毒气、烟尘、胃内容物及氧中毒等。
严重的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院急诊科自2008年9月~2013年8月应用乌司他丁静滴治疗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52例,療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短期内有明确化学性损伤因素,以呼吸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结合调查,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类似疾病,选用自2008年9月~2013年8月我科治疗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共106例,其中男46例,女60例;年龄10~70岁,平均39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4例,两组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病变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1.2方法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大剂量激素、抗炎、祛痰、止咳等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20万U加5%葡萄糖500ml静滴2~3次/d,7d为1疗程。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检查的变化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7d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检查示肺部炎性影像基本恢复正常;有效:7d内临床症状、体征较前好转,胸部X 线检查示肺部炎性影像处于恢复状态;无效:7d内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或较前加重,胸部X线检查示肺部炎性影像加重,或形成广泛纤维化。
1.4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1
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在此次试验中,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54例,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总显效率27.7%;治疗组急性化学性肺炎患者52例,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总显效率6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两组疗效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化学性肺炎是一种化学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本病往往进展迅速,多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造成肺部组织的大面积损害,可能导致多个脏器的功能都无法得到发挥,从而引起生理疾病。
治疗上常规吸氧、大剂量激素、抗炎、祛痰、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虽然可以短暂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会造成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
乌司他丁系从身体健康的男性的尿液中提取精制的糖蛋白[4],属蛋白酶抑制剂。
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等各种胰酶活性及炎症因子的释放,防止一些导致炎症的细胞和白细胞相互影响而对机体的系统和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参与炎症介质的调控,保护机体,减轻急性肺损伤程度。
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另外,一些氧化物的形成可以防止肺泡的持续扩张,对防止肺组织的过分氧化而造成一定的损害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防止肺泡的塌陷。
本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检测上的结果比采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的结果要好,对患者的运动机能的恢复和肺部功能的改善起着很好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乌司他丁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急性化学性肺炎的损伤程度。
同时,乌司[5]他丁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急性的胰腺方面的炎症,对休克的缓解、手术后的各种护理都有着很好的疗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应当积极对此种药物进行研究开发,以降低其使用的费用和成本,从而扩大其适用的患者对象的范围,使更多的病患不会因为费用的原因而得不到治疗。
参考文献:
[1] 顾金萍,吕慧怡,于健.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0(05).
[2] 上官俊,聂增新,王素珍.乌司他丁治疗创伤后急性肺损伤30例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 2013(30).
[3] 朱俊臣,陈侣林,李卉,尧娟,曾酌.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23).
[4] 黎清波,冯建华.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炎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 2011(20).
[5] 王继锋,齐刚,张骅.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的体会[J]. 临床肺科杂志.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