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膀胱癌
- 格式:ppt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30
如何早期发现肾癌? 有什么征兆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较高,居于前列腺癌发病率和膀胱癌发病率之后,是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的上升趋势,在成人恶性肿瘤疾病中其发病占比可达3%左右。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肾癌吗?肾癌有什么征兆呢?1 什么是肾癌?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起源于患者的肾小管上皮,其全称为肾细胞癌,在肾脏恶性肿瘤病变当中的发病占比可达80%~90%。
癌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并且目前关于此疾病的确切发病原因还未能充分明确,一般认为肾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长期吸烟、药物因素、肥胖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肾癌具有散发性特征与遗传性特征,虽然大部分肾癌属于散发性,少部分为遗传性肾癌。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家族遗传因素与肾癌的发病密切有关,例如大部分的家族性肾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并且多数属于多病灶以及双侧发病,受到遗传基因变异影响使得肾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特征。
例如有研究发现,家族当中有肾癌患者,那么一级亲属患上该疾病的风险与其他正常人群相比会高出约10倍左右,这也表明遗传因素在肾癌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2)吸烟有研究对于大规模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吸烟者患上肾病的概率和风险性与不吸烟者相比明显更高,每天吸烟数量超过40支,则肾癌到患病风险性可提升2.75倍,这也表明吸烟与肾癌的发病密切相关,而香烟是否具有过滤嘴也会对肾癌的发病率造成影响。
大量的研究认为长期吸烟是肾癌患病的一个中等危险因素,通过尽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则是预防肾癌的重要手段。
(3)肥胖肥胖程度通常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进行表示,随着BMI的增加,肾癌的患病风险性也会随之增加。
比如有研究中对于绝经期女性开展了肾癌发病原因的调查,发现随着绝经女性体重、腰臀比和BMI的增长,其肾癌的患病风险性也随之上升,这也表明肥胖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职业因素一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或者特殊工种的人群,需要与化学物质进行长时间的接触,例如各种化工燃料、造纸厂或者皮革厂等,那么长期于上述环境当中工作,其皮肤以及呼吸道就不可避免的需要与化学原料物质进行长期大量接触,那么经由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进一步吸收至血液循环系统中,长此以往会对包括肾脏在内的其他重要脏器组织造成影响,增加了癌变风险。
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1自然保护区指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为一级管控区;未做总体规划或未进行功能分区的,全部为一级管控区。
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为二级管控区。
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
2风景名胜区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国家级、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的核心景区为一级管控区。
风景名胜区内除总体规划划定的核心景区之外的区域为二级管控区。
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
序号生态红线区域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区域分类区域定义保护分区3森林公园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
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市、县(市、区)批建的森林公园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森林公园中划定的生态保护区为一级管控区。
森林公园中除划定的生态保护区外的区域为二级管控区。
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
4湿地公园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市、县(市、区)批建的湿地公园也可划入生态红线区域。
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良好,规划为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的区域为一级管控区。
湿地公园内除规划为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为二级管控区。
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指为保护水源洁净,在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源地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定范围划定的水域和陆域,需要加以特别保护的区域。
膀胱癌科普知识膀胱癌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
早期的5年生存率在80%以上,中期的在50%左右,晚期的不到20%。
膀胱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常常表现为肉眼血尿,进行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病灶,患者需要进一步行ct检查,评估病灶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的关系,以及病灶浸润的深度,根据评估决定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膀胱癌的典型症状1、血尿:大部分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血尿,通常无明显尿痛,血尿可能仅出现1次或持续数天,可自行减轻或停止,往往给患者“病好了”的错觉,若干时间后可能再次发作。
若并发感染,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的肿瘤可梗阻膀胱出口,出现排尿困难。
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这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异常信号”,几乎每个膀胱癌病人都会出现,约85%的膀胱癌病人因此而就诊。
血尿又分两种,一是肉眼血尿,二是显微血尿。
肉眼血尿是指眼睛可直视的带血色的尿,显微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尿有红细胞。
膀胱癌血尿多为无痛性和间歇性,多数是全程血尿,少数是终末血尿,伴尿频、尿急的血尿则较少见。
2、膀胱刺激:早期膀胱癌产生尿路刺激的相对较少。
如果膀胱癌还合并有感染,或肿瘤病发于膀胱三角区,就会导致尿路刺激体征,同时,患者会产生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等膀胱刺激体征,就表明可能已经患上了膀胱原位癌。
3、排尿困难:膀胱癌的本质是位于膀胱的恶性肿瘤。
当膀胱出现恶性肿瘤时,随着恶性肿瘤的生长和繁殖,肿瘤体积会越来越大,从而使膀胱局部受到明显的压迫,此时排尿就会有明显的压迫感,就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如果出现了排尿困难的症状,那么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只有有效地控制了膀胱癌的病情,才能够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
4、尿频尿急:当膀胱的恶性肿瘤不停的发展时,就有可能刺激到膀胱,使膀胱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表现出来就是患者很容易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
尿频尿急不仅是前列腺问题的常见症状,也是膀胱癌的重要指征,因此不能小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泌尿外科泌尿系统肿瘤疾病护理要点解答泌尿系统肿瘤大多数为恶性。
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是肾癌。
男性多于女性,多在40岁以后发生。
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一、肾肿瘤肾肿瘤多为恶性:成人以肾癌多见,男比女为2:1,高发年龄为:50〜70岁。
小儿以肾母细胞瘤最常见,占小儿恶性实体肿瘤的8%〜24%,也是最常见的小儿腹部肿瘤。
(一)病因肾肿瘤的病因至今不明。
肾癌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与吸烟量及开始吸烟的年龄相关,研究认为男性吸烟相对危险性增加1. 1〜2. 3倍。
喝咖啡会增加女性肾癌的机会。
(二)病理生理肾癌来自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圆形,外有假包膜,切面黄色。
有时呈多囊性,可有出血、坏死和钙化。
肾癌局限时恶性程度低,穿破假包膜后经血液或淋巴转移。
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肾静脉、腔静脉形成癌栓,也可转移到肺、脑、骨、肝等。
(三)临床表现.血尿(2)膀胱切除术:适应于浸润性膀胱癌。
根据浸润范围及深度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膀胱全部切除手术后须行尿流改道手术。
1.其他治疗浸润邻近器官的膀胱癌手术已无意义,放疗和化疗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
(七)护理评估.健康史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与职业,了解有无吸烟史,有无癌前期病变。
1.目前的身体状况(1)症状体征:有无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终末加重表现,是否合并膀胱刺激症及排尿困难。
(2)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定位定性。
2.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手术方式及术后排尿型态改变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对术后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家人及社会的经济支持程度。
(八)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恐惧恐惧与对癌症的惧怕,对手术的担忧有关。
1.血尿血尿与肿瘤坏死、溃疡、感染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营养失调与长期血尿、癌肿消耗、手术创伤有关。
3.排尿异常排尿异常与肿瘤浸润膀胱、尿潴留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感染与手术切口、置管引流有关。
大苗老师3月25日第27讲:第六节: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我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
肾癌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一、临床表现早期没有症状。
肾癌的三大典型表现:血尿、疼痛和肿块;血尿是占主要的,呈间歇无痛肉眼血尿,说明肿瘤已侵入肾盏、肾盂。
二、诊断1.B超:是常用的无创伤性检查,需配合CT或肾动脉造影检查(早期最简单的方法)2.静脉尿路造影(IVU)可见肾盏肾盂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移位3.X线检查:泌尿系统平片(KUB)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
4.CT:是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方法。
5.确诊我们用活检,没有活检就选CT.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CT。
最可靠(最好、确诊)的方法:活检。
三、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根治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切得多,除了肾还包括附近其他器官。
5年生存率:早期局限在肾内肿瘤可达60%-90%肾盂癌一、病理病理类型:起源于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也叫移行细胞癌)。
还有一个膀胱癌也是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
二、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这个不特异),三、诊断首选逆行肾盂造影1.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指占位性,造影剂打不进去)2.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一一对应(题眼):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肾盂癌一一对应(题眼):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肾盂癌肾盂内充盈缺损+输尿管口喷血=肾盂癌四、治疗手术切除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
肾母细胞瘤小儿沁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一一对应(题眼):5岁以下的小孩+腹部包块=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是经腹行换肾切除术、配合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膀胱肿瘤一、病理:来自于异性上皮细胞。
其中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他的TNM分期:这个很麻烦,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很简单的记忆方法:1固:T1期浸润粘膜固有层2肌:T2a期浸润浅肌层T2b期浸润深肌层3周:T3期浸润周围组织4全:T4期浸润到其它器官二、临床表现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膀胱癌能治好吗?关于膀胱癌的科普,都告诉您吴明亮发布时间:2023-06-07T10:06:03.06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5期作者:吴明亮[导读]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 635000膀胱癌是癌症的一种,通常是指病灶位于膀胱粘膜上的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肿瘤,同时也是全身系统及器官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
膀胱癌是我国最高发的泌尿系统肿瘤疾病,同时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也位居第二位,仅低于前列腺癌。
2016年我国卫生局统计数量中,新发膀胱癌的患者数量人数达到了7.7万人,到2020年后持续增长到了约8.6万人,年增长率为百分之2.68。
从统计趋势来看,我国未来发生膀胱癌的患者将持续增长,预计于2025年将会超过10万人。
膀胱癌作为一种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一般由不受控制的膀胱内壁细胞异常增长造成。
膀胱癌的类是多种且复杂的,包括最为多发的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占据了大多数,是膀胱癌总数的百分之90以上;而膀胱鳞状细胞癌和膀胱腺癌则分别约占总数的百分之3-7。
影响膀胱癌的发病因素是多重因素混合,多种基因参与,多个步骤形成的过程。
在多种致病诱因的影响下,受累及的异常基因型在细胞内环境及细胞外环境发生改变的刺激下会逐渐发展出恶性表型。
目前主流医疗界和学界对于膀胱癌的发病原因并没有达成确切的共识,主流以及较受认可的观点认为是致病微生物或是某些食物或其他外源性物质中残留的致癌物进入并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癌基因激活并经基因编码转录由原癌细胞分化成癌细胞,同时外源性物质开始抑制抑癌基因的活性,使其失活失效无法发挥作用,并最终导致膀胱癌的产生。
百分之80以上的膀胱癌发病和致癌的一些危险因素有关,譬如年龄,性别等因素。
膀胱癌虽然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是儿童身上,但大多数的膀胱癌发病年龄为50-70岁。
同时,男性膀胱癌发病概率是女性的3-4倍。
膀胱癌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
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
人体内,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
例如你的脸颊内侧,胃,肠子,胆囊,也包括膀胱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
每个脏器都有它自己的一类上皮细胞。
膀胱的粘膜上皮细胞称作尿路上皮细胞,由它生成的癌就称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见的一类膀胱癌。
其他不太常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疾病介绍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每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超过350000名。
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为61420例,死亡病例为13060例。
在我国,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05年男性标化发病率为4.0/10万,女性为1.5/10万。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膀胱癌的发病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国内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天津,膀胱癌的发病率已位列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而死亡率位列第七位。
以上海为例,2005年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15.26/10万,女性为4.37/10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北美和西欧,我国仍属膀胱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之一。
膀胱癌好发年龄51~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罕见于30岁以前。
发病时80%~85%左右病人肿瘤局限于膀胱,15%~2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膀胱肿瘤占35%,发病年龄在24~90岁,中位年龄61岁。
疾病分类广泛地讲,膀胱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原发癌和转移癌。
原发性膀胱癌起源于膀胱本身,转移癌来源于其它器官,只是癌细胞扩散到了膀胱,一般通过血流、淋巴系统或者直接从邻近器官侵袭到膀胱,如前列腺、直肠、子宫颈。
原发性膀胱癌要比转移性膀胱癌常见得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癌,占90%以上。
膀胱癌可以有多种形态:1)乳头状的,外形看上去有的像花菜,有的像水草,有一个细蒂与膀胱壁相连;2) 扁平状的,外形看上去呈片状或条状,天鹅绒样,表面发红,没有蒂与膀胱壁相连;3)实体状的,外形看上去像疣样赘生物,块状,基地广,有一个宽蒂与膀胱壁相连。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肿瘤,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膀胱癌起病隐匿,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在确诊病情时已是晚期,膀胱癌到了晚期患者身体各项免疫机能也都会随之降低,身体变差,甚至还会面临各种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甚至还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有很多晚期膀胱癌患者都非常好奇死前都有哪些征兆?本文将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膀胱癌晚期死前征兆都有哪些?1、溃疡,由于癌组织生长比较快,营养供应不足,很容易出现组织坏死导致溃疡出现;2、贫血,营养物质缺乏,癌组织隐形出血以及抑制机体造血系统功能等,均可引起贫血。
3、恶病质,出现恶心、呕吐、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身体日渐消瘦。
4、食欲不振,可能是由于全身不适或是情绪抑郁,紧张和忧虑等,也可能是由于肿瘤本身引起,患者对事物缺乏兴趣,甚至一提起事物就会出现恶心。
晚期膀胱癌还有救吗?即使膀胱癌病情发展到晚期,伴有其他部位的扩散和转移,也并非无药可救,对于晚期膀胱癌患者来说,治愈很难,但是却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癌肿的发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所以即使发展到晚期,病情加重,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治疗,只有不放弃,才能有康复的希望。
治疗晚期膀胱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中西医在治疗晚期膀胱癌方面各有利弊,比如手术治疗创伤大,且手术仅仅只是局部治疗,术后往往还伴随较高的复发和转移机率,另外由于晚期膀胱癌大多还伴有其他部位的扩散和转移,所以临床上大多数晚期膀胱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对于部分满足手术条件的晚期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还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会影响患者最终的生存期。
都知道放化疗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并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身体各项免疫机能也都随之降低,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下降,一旦患者身体垮了,不仅无法耐受放化疗的副作用,也无法抵抗癌肿的发展,最终反而还会加重病情,影响患者最终的生存期。
家庭医药 2016.0318专家门诊·疾病诊疗警惕肾癌的 “沉默寡言”□重庆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罗 宏今年3月1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肾脏病日”。
设立“世界肾脏病日”,显示了肾脏疾病的重大影响,也是为了唤起全人类对慢性肾脏病的关注。
就肾癌而言,在过去20年间,我国发病率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持续增长,已经位列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二位,这需引起人们的警惕。
家住四川南充的李浩(化名),今年24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半个月前到医院去做入职体检。
没曾想,做彩超时医生发现其右肾有一个肿块,这下李浩慌了神,赶快到泌尿外科就诊,医生很快便安排了手术治疗,术后被确诊是肾癌。
肾癌?我怎么会一点感觉也没有?李浩面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
九成以上肾癌是体检时发现与其他癌症相比,肾癌是一个“沉默杀手”。
早期的肾癌基本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临床上九成以上的肾癌患者都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中无意发现的。
肾癌的“沉默寡言”与肾脏的生理机制不无关系。
人体的每个肾脏由约百万个肾单位构成,每一个肾单位都是一套微小而精密的过滤系统。
这数百万个肾单位并不是同时工作,而是实行有规律的“轮休制”,这样的生理机制可有效保护肾单位的功能,使其不至于过劳。
然而这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那就是人们难以觉察到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等出现血尿、腰痛和腰腹部肿块等典型症状时才去就诊,病程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错过最佳的诊疗时间。
吸烟、肥胖使肾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肾癌发病率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可见于各个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83∶1,城市地区是农村地区发病率的4.31倍。
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范围肾癌新发病例数上升明显,已位列男性10大常见癌症第9位。
在我国,肾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发病率翻了一番,已经接近膀胱癌,位居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二位。
肾癌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