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腔内即刻灌注和全身化疗的临床问题(中国,欧洲,NCCN指南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2
膀胱癌gc方案和gp方案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针对膀胱癌的治疗方案种类繁多,其中GC方案和GP方案是两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案。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旨在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一、GC方案GC方案(Gemcitabine + Cisplatin)以吉西他滨和顺铂为主要药物,是一种常见的化疗方案。
吉西他滨是一种抑制DNA合成的药物,顺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具有DNA交联作用。
GC方案的治疗周期通常为21天,患者每21天接受一次静脉注射。
吉西他滨和顺铂在不同的剂量下给药,具体剂量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吉西他滨的剂量为1000mg/㎡,顺铂的剂量为70mg/㎡。
治疗期间,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副作用情况,以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GC方案的优点是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膀胱癌的发展,并且对一些较大肿瘤具有较好的缩小效果。
此外,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相对减少了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损伤。
二、GP方案GP方案(Gemcitabine + Paclitaxel)是另一种常见的膀胱癌化疗方案,同样以吉西他滨为主要药物,而将顺铂替换为紫杉醇(Paclitaxel)。
紫杉醇是一种细胞毒素,也适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GP方案的治疗周期和剂量与GC方案类似,也是每21天一次。
吉西他滨的剂量通常为1000mg/㎡,紫杉醇的剂量为175mg/㎡。
同样,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副作用情况,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GP方案的优点在于紫杉醇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能够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起到有效的杀伤作用。
与GC方案相比,GP方案在适用范围上更广,尤其对于一些化疗耐药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GC方案和GP方案的比较GC方案和GP方案在治疗膀胱癌中都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二者在药物成分和副作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GC方案中使用的顺铂,可能引发肾毒性和耳毒性等副作用,而GP方案中使用的紫杉醇,则可能引发骨髓抑制和末梢神经病变等副作用。
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第1篇膀胱肿瘤卡介苗灌注方案一、背景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卡介苗(BCG)灌注治疗作为一种免疫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本方案旨在规范卡介苗灌注治疗的过程,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对象1.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 无严重心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其他灌注禁忌症。
三、灌注前准备1. 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评估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排除灌注禁忌症;2. 告知患者及家属灌注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签署知情同意书;3. 准备灌注药物:卡介苗,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配制;4. 准备灌注设备:导尿管、三通管、注射器等。
四、灌注过程1. 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2. 常规消毒外阴及尿道口,铺无菌洞巾;3. 插入导尿管,见尿液排出后,连接三通管;4. 抽取配制好的卡介苗,通过三通管缓慢注入膀胱;5. 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三通管,确保药物完全进入膀胱;6. 拔除导尿管,患者保持平卧位,每15分钟变换一次体位(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共2小时;7. 记录灌注时间、药物剂量及患者反应。
五、灌注后管理1. 患者需保持膀胱区清洁,避免尿路感染;2. 指导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药物排泄;3. 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4. 如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不良反应,及时就诊;5. 灌注后第1、3、6个月进行膀胱镜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六、治疗周期1. 每周灌注1次,共6周;2. 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病情及膀胱镜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巩固治疗。
七、注意事项1. 灌注治疗期间,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完成治疗;2. 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灌注,并采取相应措施;3. 灌注药物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过期药物不得使用;4.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膀胱癌GC方案和GP方案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膀胱癌治疗的两种常见方案是GC方案和GP 方案。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案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GC方案GC方案是指包含顺铂(Gemcitabine)和多西他赛(Cisplatin)的化疗方案。
这两种药物都是广谱抗肿瘤药物,对膀胱癌具有很好的疗效。
药物介绍1.顺铂(Gemcitabine):顺铂是一种嘌呤类似物,能够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过程,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多西他赛(Cisplatin):多西他赛是一种铂类药物,通过与DNA结合,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方案步骤GC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化疗,具体步骤如下:1.给予顺铂: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状态,计算合适的顺铂剂量,并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2.给予多西他赛:将多西他赛与生理盐水稀释后,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疗效评估GC方案在治疗膀胱癌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常规的疗效评估指标包括肿瘤缩小情况、生存期延长等。
GP方案GP方案是指包含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顺铂(Cisplatin)的化疗方案。
这两种药物与GC方案中的药物略有不同,但同样能够有效治疗膀胱癌。
药物介绍1.吉西他滨(Gemcitabine):吉西他滨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
2.顺铂(Cisplatin):同GC方案中的顺铂。
方案步骤GP方案的治疗步骤与GC方案类似,具体步骤如下:1.给予吉西他滨: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状态,计算合适的吉西他滨剂量,并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2.给予顺铂:同GC方案中的顺铂给药步骤相同。
疗效评估GP方案在治疗膀胱癌方面的疗效也是较好的。
与GC方案类似,常规的疗效评估指标包括肿瘤缩小情况、生存期延长等。
方案选择在选择GC方案或GP方案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肾功能状态等因素。
2020年欧洲泌尿协会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指南概要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膀胱癌指南摘要自2014年后尚无更新,但国外指南更新迅速。
目前最新的2020版欧洲膀胱癌诊疗指南[1]有许多更新之处,现总结如下。
1介绍主要目的是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MIBC)的临床管理提供实践指导。
2流行病学与病因学请参看肌层非浸润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指南概要[2]。
本指南新增一项内容,即不要给患有活动性膀胱癌或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开吡格列酮。
3诊断评估检查3.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治疗MIBC包括肿瘤的外生部分,肿瘤后方的带有逼尿肌肌肉膀胱壁,切除区域的边缘。
3.2尿道切除术如有指征,取出切除的前列腺膀胱标本后,在膜部尿道尖部进行冰冻活检。
3.3伴发前列腺癌有21%~50%MIBC患者发现前列腺癌,偶然发现临床有意义的前列腺癌,但并没有改变生存。
3.4影像学诊断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造影剂有导致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的危险,应避免使用非离子线性钆造影剂,使用稳定的大环造影剂。
进行计算机扫描尿路造影(computedtomographyurography,CTU)以进行上尿路评估和分期。
3.5病理诊断巴黎工作组标准化报告系统(2016)建议使用。
3.6内镜诊断仅在其他信息会影响治疗决策的情况下,使用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和活检。
3.7手术相关并发症3.7.1年龄因素与70岁患者相比,80岁老人的死亡风险更高(4.3%vs.2.3%)。
3.7.2术式选择多数患者接受了回肠膀胱术。
3.7.3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肌肉减少症是总体生存(overallsur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survival,CSS)的独立预测因子。
膀胱癌gc化疗方案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一定的发病率。
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GC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的针对膀胱癌的化疗方案,本文将对GC化疗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一、GC化疗方案的目的和原理GC化疗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一种或多种化疗药物,来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效果。
该方案通常包括两种化疗药物:顺铂(Gemcitabine)和多西他赛(Cisplatin)。
顺铂是一种铂类化疗药物,能够通过干扰膀胱癌细胞的DNA合成和 DNA修复过程,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多西他赛属于紫杉醇类药物,能够通过阻断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干扰细胞分裂和延长细胞周期,从而产生抗癌作用。
二、GC化疗方案的具体药物组合和用药周期在GC化疗方案中,顺铂和多西他赛通常会以连续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
具体的用药方案如下:1. 第1天,顺铂1000mg/m²分两次静脉滴注,每次500mg/m²,滴注持续1小时;2. 第2天,多西他赛70mg/m²静脉滴注,滴注持续1小时。
用药周期通常为每3周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4-6个周期。
三、GC化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GC化疗方案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研究表明,GC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然而,化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骨髓抑制等。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化疗停止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此外,GC化疗方案有一定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神经系统状况。
四、GC化疗方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GC化疗方案适用于膀胱癌的治疗,特别是对于局部晚期膀胱癌和转移性膀胱癌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GC化疗方案也适用于辅助化疗,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然而,GC化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
对于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患者,以及对化疗药物过敏的患者,GC化疗方案应慎用或禁用。
膀胱癌GC化疗方案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膀胱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进行化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病理学改变等评估,以确定最恰当的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根据膀胱癌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化疗药物的特点来决定。
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单药化疗和多药化疗。
对于早期膀胱癌(非浸润性或局限性肌层浸润),可以选择单药化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等。
顺铂是一种常用的铂类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而发挥抗肿瘤效果。
卡铂是一种新型铂类化疗药物,对一些膀胱癌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单药化疗常以每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数个疗程,直至病情稳定或手术切除。
对于晚期膀胱癌(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多药化疗被广泛用于提高疗效。
常用的多药化疗方案包括MVAC方案和GC方案。
MVAC方案是传统的化疗方案之一,包含顺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和酒石酸多柔比星。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通过相互协同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抗肿瘤效果。
MVAC方案一般以每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数个疗程。
然而,MVAC方案常伴随着较多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GC方案逐渐成为常用的化疗方案。
GC方案是指顺铂和吉西他滨的联合应用。
顺铂与吉西他滨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化疗疗效,并减轻患者的副作用。
GC方案一般以每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数个疗程。
化疗方案的具体排列和疗程的次数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化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并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膀胱癌的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早期膀胱癌可选择单药化疗,而晚期膀胱癌则需要多药联合化疗。
化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以保证化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膀胱癌GC化疗方案膀胱癌是指起源于膀胱内上皮的恶性肿瘤。
根据统计数据,膀胱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化疗是常用的一种手段。
GC化疗方案是目前膀胱癌化疗的常规方案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膀胱癌GC化疗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1. GC化疗方案简介GC化疗方案是指将顺铂(Gemcitabine)和紫杉醇(Cisplatin)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膀胱癌的化疗过程中。
这两种药物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通过联合应用可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2. GC化疗方案的具体步骤2.1 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顺铂:每次剂量为1000 mg/m²,静脉滴注,14天一次。
•紫杉醇:每次剂量为70 mg/m²,静脉滴注,14天一次。
2.2 化疗周期每个化疗周期为14天,包括药物的静脉滴注和休息期。
2.3 化疗疗程通常情况下,膀胱癌的GC化疗方案会进行4-6个疗程,具体的疗程数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4 药物的给药方式药物的给药方式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每次滴注时间一般为1-2小时。
3. GC化疗方案的常见副作用及处理膀胱癌的化疗过程中,GC化疗方案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以下为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恶心和呕吐:可在化疗前给予抗恶心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等。
•脱发:脱发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可通过使用冷却帽等方式减轻。
•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并根据情况给予支持性治疗。
4. GC化疗方案的注意事项4.1 预防感染膀胱癌患者在进行GC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因此,需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4.2 疗效评估监测在进行GC化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疗效评估监测。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4.3 心理支持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抑郁等问题。
mvac化疗方案MVAC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膀胱癌的化疗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MVAC方案的具体内容和临床应用。
MVAC是指甲氨蝶呤(Methotrexate)、依酮替康(Vinblastine)、阿德福韦/MVAC方案(Adriamycin)和顺铂(Platinum)四种药物的化疗方案。
它是一种组合化疗方案,通过联合使用这些药物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MVAC方案通常用于治疗晚期膀胱癌,特别是肌层侵犯或扩散到淋巴结的膀胱癌。
这种化疗方案可以通过系统性治疗来控制癌症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MVAC方案通常包括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为2-4周,总治疗时间为8-12周。
每个疗程的治疗方式如下:1.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通常以100 mg/m²的剂量静脉注射,每疗程的第一天。
2. 依酮替康(Vinblastine):常常以3 mg/m²的剂量静脉注射,每疗程的第一天。
3. 阿德福韦(MVAC方案):阿德福韦使用剂量为30 mg/m²的剂量静脉注射,每疗程的第一天。
4. 顺铂(Platinum):以70-100 mg/m²的剂量静脉注射,通常在每个疗程的第二天。
在MVAC方案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接受严密的监测和支持治疗,包括血液检查、肾功能检查和心脏功能检查等。
由于MVAC方案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恶心和呕吐、口腔溃疡、肾功能损害和心脏毒性,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剂量或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除了MVAC方案,目前还有其他一些化疗方案可供选择,如GC方案(顺铂和吉西他滨)、Gem-Cis方案(顺铂和吉西他滨)、DDMVAC方案(顺铂、多柔比星、甲氨蝶呤和Cytoxan)等。
这些化疗方案在治疗膀胱癌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但MVAC方案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总之,MVAC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膀胱癌的化疗方案。
NCCN膀胱癌和上尿路肿瘤指南2020.1版(1)星期四2019年12⽉5⽇不忘初⼼,砥砺前⾏!致医⽣同⾏:欢迎订购《指南解读》会员致通情达理的癌症家庭:疾病全程管理(Case Manager):10000元/年注:有咨询需求者,请加《指南解读》主编黄医⽣微信30842121;经济困难者酌情减免!膀胱癌指南⽬录引⾔(INTRO)英⽂版中⽂版膀胱癌疑似膀胱癌的初始评估和⼿术治疗(BL-1)英⽂版中⽂版脚注:a.关于帮助对⽼年癌症患者进⾏最佳评估和管理的⼯具,请参阅《 NCCN⽼年⼈肿瘤指南》。
b.膀胱/尿路上⽪癌的影像学检查原则(BL-A)。
c.见⼿术治疗原则(BL-B)。
d.⽴即进⾏膀胱灌注化疗可降低35%的复发率。
见膀胱内治疗原则(BL-F)。
e.标注 'c'是指基于⿇醉下双合诊检查、内镜⼿术(活检或经尿道切除)和影像学确定的临床分期;标注 'p' 是指基于膀胱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确定的病理分期。
⾮侵袭性膀胱癌的第⼆次⼿术治疗、膀胱内辅助治疗和随访(BL-2)英⽂版中⽂版脚注:b.膀胱/尿路上⽪癌的影像学检查原则(BL-A)。
c.见⼿术治疗原则(BL-B)。
e.标注'c'是指基于⿇醉下双合诊检查、内镜⼿术(活检或经尿道切除)和影像学确定的临床分期;标注'p' 是指基于膀胱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确定的病理分期。
f.Montironi R, Lopez-Beltran A. The 2004 WHO classification of bladder tumors: A summary and commentary. Int J Surg Pathol 2005;13:143-153.见病理检查原则(BL-C)。
g.膀胱癌:⾮尿路上⽪癌和尿路上⽪癌组织学变异型(BL-D)。
h.见随访(BL-E)。
i.辅助诱导治疗的适应症:基于复发或进展⾄肌层浸润的可能性,如⼤⼩、数⽬和肿瘤的级别。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膀胱癌属于泌尿科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据统计,我国泌尿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就是膀胱癌。
膀胱癌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以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大多数膀胱癌属于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临床中一般会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诊断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准确了解。
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但是术后的复发率较高,大约有45%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出现复发情况,说明单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无法有效控制膀胱癌的复发率,所以,膀胱肿瘤复发预防措施的研究十分急迫。
膀胱肿瘤复发预防措施:①膀胱免疫灌注治疗:卡介苗被公认为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的主要灌注治疗药物,卡介苗属于牛型结核杆菌减毒株,但是,该药物的抗肿瘤机制还没有明确,临床认为卡介苗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可能是抗肿瘤的主要原因。
卡介苗一般会运用在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中,诱导灌注一般会在手术14d后开始实施,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中提出,卡介苗的维持灌注时间至少要维持一年。
目前,卡介苗的最佳灌注药物、灌注剂量以及灌注方案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卡介苗的肿瘤复发预防效果、肿瘤进展风险的降低效果是临床中已经得到证实的,所以,卡介苗被推荐为中危、高危膀胱癌的主要灌注治疗药物。
卡介苗的灌注治疗疗效确切,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全身系统性不良反应。
局部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是尿路刺激症状,全身系统性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是流感样症状、膀胱挛缩以及结合败血症等情况。
如果部分患者通过卡介苗进行灌注治疗后,无法有效对其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则可以使用其他灌注药物,或者联合灌注治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肿瘤复发率。
卡介苗已经广泛应用在国内预防膀胱肿瘤复发中。
膀胱免疫灌注药物除了卡介苗,还包括干扰素等药物,干扰素的灌注治疗效果不及卡介苗,而卡介苗联合干扰素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确切,值得注意的是,干扰素可以用于卡介苗灌注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