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胡安运)阅读附答案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胡安运)阅读附答案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胡安运)阅读附答案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胡安运)阅读附答案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胡安运)阅读附答案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胡安运)

人处世间,总免不了两种行动姿态:昂首与低头。昂首,给自己希望;低头,让自己思想;昂首,是向上的激情;低头,则是谦卑的风度。

为人处世,首先要学会昂首。

“仰天大笑出门去”,昂首,彰显的是人生的自信,抒写的是生命的豪迈。也许你身无半文,但也不妨心忧天下;也许你身处陋室,但同样可以激扬文字;让灵魂飞离俗尘,心游万仞,笑对天外云卷云舒。

在思想上的昂首,就是精神上的独立,就是心灵上的自由,就是人格上的尊严。自古就有“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箴言,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就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严峻的生活,有时就需要挺胸昂首,就需要“横眉冷对”,就需要不屈不挠。

世界有风雨,人生有坎坷,昂首,就是无论何时你都要给自己一个希望,经受风雨才能看见彩虹,踏过坎坷你才能迎接成功。你需要把痛苦的种子埋在心底,昂首向前幸福地活着。海伦?凯勒、邰丽华、史铁生……他们的名字已经幻化成神圣的星辰,永远在你我的心底闪亮。须知,任何坎坷和磨难都是上天对一个生命和心灵的考验。所以,我们都应当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毅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从而感动别人,让满世界的风雨,把自己磨炼成一棵执著昂首的向日葵,一棵“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泰山松。

然而,在你昂首向上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保持生命的另一种姿态:低头。

在印度,据说凡是报考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低头。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富兰克林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一进门,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是的,谦卑处世同样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处处是康庄大道、阳光明媚,肯定有很多泥泞和阴霾,会遭遇挫折和困难。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小门,横冲直撞只会落得头破血流。这时你不妨弯个腰,侧个身,低个头,说不定,一个华丽的转身,前面就是“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

低头,就是大智若愚的养晦之术;低头,就是修炼自己的黄金法则;低头,就是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低头,就是容纳世界的宽广胸怀。当你高调做事的时候,不妨低调做人;当你昂首前进的时候,何妨低头看路;当你登上事业的峰巅,不要忘记低头看清身后的大地。

记住,你不是太阳,你不是超人,人生于世都离不开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只有懂得低头让步,才能赢得他人的亲睐与资助,才能让你的理想生长飞翔的翅膀。

所以说,昂首与低头,是人生金币的两面,是人生大树的两枚闪光的金果。

为人做事,掌握了二者的尺度,也就掌握了人生的金钥匙。(选自《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1年第12期)

小题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小题2:“然而,在你昂首向上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保持生命的另一种姿态:低头”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3分)

小题3:文中提到了海伦?凯勒、邰丽华、史铁生等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4: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老前辈,进门时额头被撞在门框上,老前辈却说富兰克林有大收获。想想,富兰克林有什么收获?(4分)小题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人处世间,既要昂头,也要低头(2分),这是人生的两枚金币。(2分)(意思对,用了肯定句回答即给分。)

小题1: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承接上文论述的为人处世要学会昂首(1分),启示下文为人处世要学会低头(1分)。(意思对即可。)小题1:这里采用了事实论证的方法(1分),目的是证明人生只有“经受风雨才能看见彩虹,踏过坎坷才能迎接成功”(1分),从而论证“人生要学会昂首”的正确性(1分)。(意思对,表述清楚即可。)

小题1:他悟出了“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的道理(2分),从此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2分)。(意思对即可。)小题1:略(联系实际1分,结合文章1分,谈感受2分)

小题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小题1:观察语句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题1:了解议论文中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分析时,结合具体语境来阐述论据所起的具体作用。

小题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小题1: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反复诵读,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 3、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1、明确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清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了解课文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分析:1、本文的中心意思: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把“学问”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铁”――突出“学问”的基础性,主体性;把“智慧”比作“陶冶原料的熔炉;”炼钢的电火“――突出”智慧“的外显性,应变性。“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突出形成“学问”的方式是积累;“智慧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突出“智慧”来自人的灵感,是人的思想的发现与创造。),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第1节:用比喻揭示两者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能力。第2节:有学问不代表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第3节:a、有学问而无智慧可能导致的结果。(反面论证)b、以科学研究的实例正面阐述: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第4节:对比论证说明读书著书都要讲智慧。第5节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1)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是瞬起瞬灭。(2)把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3)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第6节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这一段以建筑为喻,论述生动形象。结尾归纳全文,申明“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这就在充分论述的基础上展示了正确的观点。教学难点: 1、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

【推荐】《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阅读答案及考点分 析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 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 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 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 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 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 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 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 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答案汇总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一:基础辨识能力 参考答案 (一) 1海底“黑烟囱”2.逻辑顺序 3记叙、描写、说明 4比喻 5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作比较等 (二) 1.老太太 2.明线是杉田卖菜,暗线是老太太生活日益穷困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 4.“她清瘦……女人”,老太太年老体衰,变得贫穷、孤独,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 5.好,因为“纽扣”既是文章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小说人物命运的写照.以“纽扣”为题简要、含蓄。 (三) 1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2.事实论据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论证生动形象 5.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具体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总结论点。 (四) 1.指心灵与他人隔膜而变得冷漠、世故。(答案不惟一,意思相近即可) 2.①——⑨⑩;第一层:叙述家人教育孩子的两件事,第二层:发表自己的感慨 3.记叙、议论;对比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别,为后文作铺垫 4.在竞争中既要争做强者、力争胜利,又要对失败者、弱小者充满同情,可以举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5.“父亲”:轻视体力劳动者,看不起下层人民;“妻子”:认为天真、善良是要吃亏的;“我”:愿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意思对即可) 6.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二:基本分析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一) 1.导语部分,标题和导语都是对消息核心事实的概括,只不过导语比标题更具体详细。 2.主体部分为第②段;分两层:①②③④⑤ 3.③、④ 4.介绍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是消息的结语部分。 (二) 1.冰雹的形成,冰雹的分类,冰雹的预报 2.分两层;第①段为一层。总说降水的两种形态;第②③④为一层,具体解说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如何预报。 3.不能颠倒,这三段依次说明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预报,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顺序合理。 4.表格略 5.只要所写句子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可例如:冰雹的危害很大,预报冰雹就很重要 (三) 1.①②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兄弟俩偷羊受到村民的惩罚;③④⑤段是故事的发展,写其中一个兄弟尽心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⑥⑦⑧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老人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2.高潮在文章的最后,老人弥补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3.所有的村民经过老人的身旁,都会停下脚步与老人说上几句话,表达他们的敬意;小孩子也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4.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他人而活 5.老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6.人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改正错误,弥补过失。(意思对即可) (四)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且每一层都用“我现在就付诸行动”开头,构成排比 3.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4.文段以议论为主,其中不乏哲理深刻的句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来回答 5.这是一个自由表述题,可从语言优美、哲理深刻、结构清晰等角度选一个进行赏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各部门要心无páng wù抓生产,合理tǒng chóu做工作,努力开创新局面。 2.... 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面对姹紫嫣红的花朵,你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 C.溱潼会船节开幕式上,龙船呀、篙子船呀、划子船呀……每条船驶过观礼台前,都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D.《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大型纪录片,全面展现了过去五年中国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军事现代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3.下列各句中分析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近日,我区举行学生弹性作业统筹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分析:这句话的主语是“我区”。) B.2018年冬奥会上,经过中国选手武大靖奋力拼搏,终于获得男子500米短道速滑金牌。(分析:此句应该把“中国选手武大靖”移到“经过”前面。) C.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分析:句中成语“断章取义”的使用是正确的。) D.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分析:此句是个反问句,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2分。) ①▲ ,十日寒之。②非澹泊无以明志,▲ 。 ③▲ ,功亏一篑。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⑤斯是陋室,▲ 。 ⑥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⑦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学问与智慧教案

学问与智慧 中心发言人陈兵庆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阐述: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是人生的工具,智慧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学问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和知识,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有学问的人,不一定就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联系:关键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学问为什么不能离开智慧?没有知识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没有智慧的人,从事研究工作,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找到核心所在,研究的总是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二是知识为什么不能离开学问?智慧也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有根底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作者在论证“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的中心论点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充分。如在论述“学问为什么不能离开智慧的”时,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在论述“智慧不能离开学问”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3、品评优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作者学识渊博,视野宽宏。文章论述学问和智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例证典型,语言精炼,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品评优美的语言,是让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评,让学生感受到其语言的优美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素养,可让学生通过仿写例句的形式来加强积累与运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理清学问与智慧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语言积累;总结归纳全文。 教学过程:

辽宁省阜新市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辽宁省阜新市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书写展示(10分)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18三上·鄂托克旗期末) 我是书写小状元,请把下面这句话抄写在田字里,做到格式正确字迹工整。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二、基础积累(35分) (共4题;共37分) 2. (5分) (2019三上·兴化期中) 读拼音写字词。 lǘhuāng róng qiúguī zézhuāng ________行________野________花排列________服________ piāo yàn qún líděng ________扬火________旧围________________香香的________一会儿 jiùliúqiáng bìzhuàng zèng ________命________眼泪________________到网上________刘景文 3. (1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遗________ 深入________ 4. (6分)句子天地 ①老人看见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缩句) ②孔子是老师。(扩句) ③我观赏车门。(改为“被”字句)

5. (14分)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试着写一个环保宣传标语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2) ________,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3) ________,纤毫必偿;________,时刻不易。 (4)环保宣传标语: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0分) (共3题;共28分) 6. (9分)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________(季节)的景色,这时候小兴安岭的特点是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字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 A . 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B . 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7. (8.0分)(2019·夏津) 课外阅读。 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哦”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牢牢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记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脸出来了。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后来,有个年轻

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学问和智慧》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学问和智慧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分析论述过程。 3.体会文章形象说理,语言充满智慧,并注意积累。 二、学习重点: 1.弄清“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的学习观。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三、学习难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 四、学法: 1.朗读法: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本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2.设疑、合作探究法:对重点语句组织讨论分析,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五、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譬.如()犀.锐()陶冶.()晦塞.()要塞.( ) 瓶塞.() 探骊.得珠()矻矻.穷年()鞭辟.入里()无关宏.旨() 寸积铢.累()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字字珠玑.() 2.解释下列词语: 探骊得珠:。 无关宏旨:。 鞭辟入里:。 浮光掠影:。 融会贯通:。 读破五车:。 寸积铢累:。 3.了解作者。 罗家伦(1897-1969),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在校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主要著作有《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等。 4.了解积累关于学问与智慧关系的一些名言: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默生

《雪狼王》阅读附答案

《雪狼王》阅读附答案 1 雪狼王 杨亮 “簌簌”的,一大坨雪从松枝上落下,打破了黎明时林海间的宁静。 引起这声响的,是一只名叫罗尔的狼。它健硕的体格、机警的神情时刻显示出一种王者之气。而它浑身和积雪别无二致的颜色,又表明它是一只不折不扣的雪狼。 在它的身后,渐渐闪出二十余只大大小小的雪狼。它们都谨慎地尾随着罗尔,尽量不让自己的脚爪发出任何声音,同时,用锐利的眼睛和灵敏的耳朵寻找着什么。 罗尔是这由三个家庭组成的族群的头狼,最近的大雪和严寒使惯于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它们也断绝了食物来源,难耐的饥饿促使罗尔决定带领整个族群出山觅食。 很久没有外出了,几只小狼兴奋地跑起来,跑在了罗尔的前面。 罗尔并没有表示不满,它知道它们是族群未来的希望,应该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但眼下,它还有必要担心它们的能力。 突然间,狼群不远的前方蹿出了两个灰影,一前一后,闪电般地奔逃着。 罗尔猛然低吼了一声,跑在最前面的两只小狼愣了一下,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扭转身朝着目标飞奔而去。 那是两只野兔,在这种严寒的天气和整个世界都在冬眠的时候,能看见野兔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一两只小狼都使出全力追赶。眼看拉近了一些距离,野兔忽地三蹿两蹿,消失了。 机会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消失的。 罗尔不动声色地踱到两只小狼面前,猛地抬起前爪,将两只小狼掀翻在地。 一只公狼从斜刺里猛冲出来,拦在罗尔的面前。 它叫鲁,是其中一只狼的父亲,目光犀利的眼里,透射出来的不仅仅是愤怒,还有罗尔从来没有见过的杀气。 罗尔没有料到自己对失败者的小小惩罚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但罗尔毕竟是狼王,它没有惧怕过任何场面。正如它所料,在它刚刚摆好应敌架势的一刹那,鲁便闪电般冲了过来,张开的满口獠牙之间散发出的腥气也随风而至。罗尔将头一扭,便轻松地躲开了鲁的攻击。两只狼刚一接触便各自散开。孰优孰劣已显而易见。可惜鲁是个顽固的家伙,稍喘了一口气便又挺身而上,两只狼再次扭在了一起。群狼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围在一旁,静观其变。 鲁挂彩了,雪白的地面洒下几滴殷红的血,但这反而进一步迸发了它的斗志。就在它试图再次反击的时候,罗尔张口咬住了它的脖子。鲁猛然间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但狼特有的高傲驱使它继续挣扎。没想到的是,罗尔将那锋利的牙齿慢慢地松开,退到了一旁,用凛然的眼神盯着鲁,发出了一声震慑山川的嚎叫。 群狼也纷纷应和,充满野性的声音充斥着这个冰冷的世界。 忽然间,“砰”的一声,整个山谷都为之震动。与此同时,一只母狼发出一声惨嚎,痛苦地倒在地上。 群狼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声音再次响起,又一只狼惨遭厄运,和刚才一

学问与智慧第一二课时

课题《学问与智慧》主备人高莹丽辅备人 教学目标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文章的论点 2、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难点: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文章的论点 课时划分共两课时 教具准备 PPT 第一课时 环节 师生活动 调整修改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创造性思维就是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造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 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 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学 问与智慧》 板书或出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请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学生读,强化,做到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1 、弄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明确文章的论点。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理解作者所说的“我们不 但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的观点。 2 、给文章划分结构,并概括段意。 过渡语:相信通过大家紧张而又努力的学习,一定能够顺利达标的!首先来 简单了解一下作者:(幻灯出示) 罗家伦 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央 大学校长等职。著有《新人生观》、《新民族观》等著作。 下面我们就展开自学竞赛! 三、板块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请看自学指导! 幻灯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1、读文本,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2、一读的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3、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预时3分钟) 合作探究 两人小对子:解决本课生字词障碍。 (预时1分钟) 展示提升 为本组字音把握有障碍的同学正音。 (二)学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自学效果检查 (个人回答,生点评。意见不够统一的可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再引导纠错) 检测内容: 1、你能准确地读出下列加线字吗? 陶冶()寸积铢累() 大窾()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犀锐() 2、你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吗?(抢答) 1、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探骊得珠) 2、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无关宏旨) 3、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鞭辟入 里) 4、比喻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 5、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融会贯通) 6、一点一滴地积累。(寸积铢累) 7、读破五车:形容读书很多。(读破五车) 四、板块二: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过渡语:刚才我们已经很好地处理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就接着自学。请看自

低头与昂首(2004浙江上虞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

低头与昂首 ⑴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⑵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⑶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⑷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A)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B)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⑸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⑹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3、文中第⑴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2分) 14、文中第⑷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2分) 15、第⑷段中A、B两句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3分) 16、年轻人打了主考官,反而被录用了,为什么? 答:。(3分) 17、你从本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3分) 18、请你紧扣“低头”或“昂首”在文中的含义写一句为人处世方面的名言警句。 答:。(3分) 【参考答案】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学问与智慧》原文及《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练习及自我检测,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提高有所帮助!关于《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石乞石乞(ku)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但映射的范围却往往很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豌豆的杂交,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 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就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样,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是靠得住,最为精深,最可宝贵。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学问与智慧阅读题: 1.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2.仔细阅读第二段,说说该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2分) 3.第三段中划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1.(2分)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意思对即可) 2.(2分) 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讲道理和摆事实) 3. (4分)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懒惰的智慧练习题

懒惰的智慧练习题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摞.好( )倦. 容( )疲惫.( ) 恶劣.( )诞. 生( )机械.( ) 亲躬.( )阀. 门( )活塞.( ) 螺.栓( )统筹. ( ) 2.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 ) 亲自做。( ) 遵守规矩。( )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 3. 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l )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汉很不体面。 体面: (2)他们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用心智去偷懒取巧。 循规蹈矩: 4.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l )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付倦容。( ) (2)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淘空以后做成的。( ) (3)这个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座着干活的人想出来的。( ) (4)他们探究各种互不相关的现象的根缘,他们讨厌需要吃苦受累的事情。( ) 5. “懒惰”在通常情况下是一个贬义词,课文中作者却将“懒惰”看作褒义词。这是一种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在我们平时学习、生活中很重要,你有这种思维习惯吗?结合课文的阅读,体会一下求异思维在写作中有哪些好处。

6. “懒惰”可以使你学习的效率更高,在平时学习中你有“懒惰”的习惯吗?总结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并试着从你过去的学习方法中找出一些“偷懒”的方法,然后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做你自己最想干的事情。 7.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些学习非常刻苦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些学习不太认真而成绩很好的学生。这是为什么? 二. 强化阅读 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让他每当操纵杆敲下来时,就把废蒸汽放出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就在机器上装了几根铁丝和几个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着它们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起初想到安座位的绝不会是什么勤快的农夫,他们才不在乎整天在地里走路呢。这个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坐着干活的人想出来的。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最杰出的工程师——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由此观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 8. 选文第1段的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论证了 的观点。 9. 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善的研究证明两点:一 是,二是。 10. 选文第1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11. “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起初想到安座位的绝不会是什么勤快的农夫。”作者为什么肯定地认为安座位的不是勤快的农夫呢?

《母狼的智慧》阅读附答案

《母狼的智慧》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13分) 母狼的智慧(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②“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③“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④“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⑤“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⑥“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⑦“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原文有改动) 小题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母狼的哪些行为细节中表现出了它的“智慧”?(3分) 小题2: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中“居然”、“老”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小题3:结合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蒲松龄的《狼》和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如何看狼这个动物?(4分) 小题4: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根据你对选文主题的理解,另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真卷)-含答案11

黄州区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展示积累。(44分) 1.细心拼一拼,认真写一写,请把你最漂亮的字展示出来。(8分) 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生字。(6分) 脊.梁(j í j ǐ) 歧.(q í q ǐ)途 悄.然落地(qi āo qi ǎo ) 枯(燥 躁) (坚 艰)难 再接再(厉 励) 3.成语、对联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也很有意思,你也来试试看。(7分) (1)将成语补充完整(1分):精兵( )政 专心( )志 (2)成语加减法(3分):( )顾茅庐+( )步登天=( )面楚歌 ( )全十美-( )丝不苟=( )霄云外 (3)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句中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简洁。(2分) 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强,一有话题便有很多的话,说也说不完。( ) 《桂林山水》描写形象生动,读后仿佛亲身到了桂林游玩一般。( ) (4)对对子(1分):宝剑锋从磨砺出, 。 4.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请你用合适的诗句填空。(3分) “诗中有人”,在 “ , ”的诗句中看到了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王冕;“诗中有理”,在陆游的“ , ”的诗句中懂得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诗中有情”,在“ , ” 的诗句中感受到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5.精彩语言积累。(6分) (1)操千曲而后 ,观千剑而后 。 (2)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 。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此不为 热而远 者凉乎? 姓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 …… … …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 内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题 … … … …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学问和智慧学案 苏教版

11 学问和智慧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2.能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 3、能说出主要论证方法的作用。 导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 智慧胜于知识。——【法】帕斯卡 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则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德】海塞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国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文中为我们揭示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希望大家仔细揣摩,并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1.作者:罗家伦,男,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任校长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2.学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冶.()寸积铢.累()大窾()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犀锐()晦塞 ..() (2)解释词语。 寸积铢累: 融会贯通: 通达:

豁然贯通: 浮光掠影: 3、积累关于学问与智慧关系的一些名言: 1)知识如树叶,它的命运总是从新生到枯黄,蝉联飘坠,再让位给来年春天新的叶芽,而智慧则宛如树干基部一圈圈的年轮。——赵金珊 2)知识能够诱发智慧,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池田大作】 3)知识越多越骄傲,智慧越高越谦虚。——【美】柯珀 4)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英】培根4.摘抄文中对你有吸引力的词句,并能尽可能的理解其含义。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 2.读完后思考课后第一题。 3.找出文中表明学问和智慧之间关系的语句,其中哪一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二)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6): 第一层(3-4): 第二层(5-6): 中心意思: 三、交流展示师生评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完整版

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语 文版八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2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摞()阀()门亲躬() 2 解释下列词语 循规蹈矩:亲躬: 3 本文中“懒惰”的真实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4 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想想看,除了本文的一些例子之外,还有那些懒惰的人发明了许多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东西。 5 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许多重要的规则和定理都是懒汉想出来的。这些人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他们探究各种互不相关的现象的根源,他们讨厌需要吃苦受累的事情。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6 想想看,做个懒汉需要具备一些什么素质,才能做到作者所说的“承担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很有点道理。 ②这里的所谓“学”是偏于接受方面说的,这里的所谓“思”是偏于创造方面说的。学是指接受前人的经验积蓄和认识成绩,思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而有所发挥,有所发明。 ③由此也就可以知道思与学的不可须臾分离了。因为一切知识不是单靠个人的经验与认识,自己的心智的动用就可以获得的,但同时前人的知识的总和却又未必能呆板地应用于此时此地。我们既需要有孜孜为学的精神,用前人的一切知识来充实自己,又应该有能缜密思虑的头脑,以辨别这些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并发展这些知识。 ④当然,绝对地“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人都是不会有的,但是在今日一般读书人中,却也不难发现有着这两种应加以纠正的倾向。 ⑤有些人只是努力于吸收、记忆各种知识,但他们不肯多用脑子去想一下。举一个最粗浅的例子,有一些中学生讨厌代数、三角,甚至化学、物理,认为里面充满了需要背熟的枯燥的公式。但是假如他们能多思索一下,就不难明白,这些公式是如何地产生,是如何地相互关联着的,那么就不必逐条背诵了。这正说明,假如不思而学,那么学到的东西就永远难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问人,这本来是好的,但假如完全依靠别人,而自己不作独立思考,那并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⑥同时,也有一些人过分相信自己了,于是他们想得太多,而学得太少,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是陷于胡思乱想中。记得高尔基小说中曾提到过一个好几年把自己关在家里,想从三角学里证明上帝之存在的人。这或许算是思而不学的人。现在青年固然不至于如此荒诞,但是,不去切实、系统地接受前人的经验学说而自以为是的人,有时我们也可以遇到。 ⑦所以,“学而不思”者往往容易成为教条主义者、公式主义者,这些教条和公式堆在他们的脑子里,像是一批滞销的货物。“思而不学”者可能成为自命不凡而实则浅薄的妄人,他的思想其实只是胡思乱想。──要免于此二者,必须“好学多思”。 7 作者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有点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8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分别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①-③段):___________ 第二部分(④-⑦段):__________ 9 第③段与第⑤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恰当的一项是 a.学与做 b.学而不思则罔 c.学与思 d.思而不学则殆 维度c 探究应用 找一些有关科学家的生平的文章看看,想一想,他们是怎样作出这些科学成就的,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12 懒惰的智慧 维度a 1 luò fá ɡōnɡ 2循规蹈矩:遵守规则亲躬:亲自做捷径: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标的巧妙手段。3 懒惰的意思是指运用心智,节省时间,在短期内创造更多价值。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试题3 (2)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3分为书写卷面 分,答卷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3分) cāng máng níng kòu xiē xī ()()重日()() 二、用“√”选择正确的字和音节。( 3 分) 1、正太郎(费废)力地睁开眼睛,看见一只大狐狸不停地(添舔)着他的脸,另 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 2、他背(bēi bèi)已经驼了,穿一身旧衣服,背(bēi bèi)一只旧包。 3、叔叔在倒(dǎo dào )车,请你到别处玩,以免被撞倒(dǎo dào )。 三、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字用“—”划出来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并选择两个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里。( 4分) 横糟不幸抑扬顿错长途拔涉震耳浴聋() 1、张老师讲课(),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2、王小静说话轻言细语,郝大雷刚好相反,说话声音()。 五、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词()(2分) A、养成传统继承习惯发扬精神 B、改正方法改进错误改变结果 C、端正态度明确目的改进措施 D、增加水平增强体质增长见识 六、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2分)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七、判断下面的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沈石溪,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2、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观察了正月十五那天的天气变化的情况。() 八、按照要求改写句子。(3分) 1、李小明有一次在车上看见张小曼经常给老人让座。(修改病句) 2、晴天雨天。老人每天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改为反问句) 七、默写《马诗》(作者也要默)(4分) 作者() 八、口语交际:小明的爸爸爱打鸟。今天,他又背上了猎枪准备出门,小明想劝阻爸爸。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说服爸爸?请你仔细想一想,把劝说的话写下来。(3分) 九、语文实践,请你为保护动物写一条有用的广告语(2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应用 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4分)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资)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kōng kòng )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