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2015年9月校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690.00 KB
- 文档页数:13
罗斯福新政的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经济大危机”中的第二子目——“罗斯福新政”。
我们将一同走进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之中,感受那场波及全球的风暴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将详细解析罗斯福总统如何运用新政措施,逐步挽救危机,推动美国经济重振旗鼓。
二、教学目标1. 学生应能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后果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2. 学生应能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并认识到其在当时经济恢复中的关键作用。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在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复杂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们将使用多媒体课件、黑板以及粉笔进行教学。
学具:学生需要准备教材、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重点和进行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历史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动荡。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初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逐步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细节,包括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和公共工程等方面。
4. 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罗斯福新政如何一步步扭转经济颓势,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检验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深度。
7.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罗斯福新政的概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六、作业设计1. 请概述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影响及特点。
2. 请详细阐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经济恢复中的作用。
3. 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启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上的调整。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教学目标1、通过相关的图表、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或掌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表现;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内容,影响和实质;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地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引: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张照片,这是二十年代美国,当时的美国工业繁荣,洗衣机、电话、汽车、冰箱、收音机等相继走进普通民众家中。
【出示漫画】师引:然而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漫画却是这样形容当时的美国的,美国由1929年的巨人变成了一个骨瘦如柴的病人。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短短几年间她究竟遭遇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罗斯福新政》。
(二)新课教授篇目一:从繁荣到危机【出示四则材料】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材料二:1923---1928年美国投资收益指数和工资指数对比材料三:1925年美国消费者分期付款比例材料四:[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 《浮华时代一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师问:20世纪的美国受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然而繁荣背后是生机还是危机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则材料。
根据这几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当时的美国存在着一些什么现象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思考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