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罗斯福新政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9
罗斯福新政课件罗斯福新政:为美国经济复苏铺平道路在美国历史上,罗斯福新政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1933年,寒冷的大萧条肆虐美国,经济崩溃,失业率飙升,人们生活陷入困境。
正是在这个时刻,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并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重振经济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被统称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金融改革:重建信心大萧条的根源之一是金融体系的崩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斯福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
首先,他签署了《银行法》,以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将监管所有商业银行,并提供贷款给那些面临危机的银行。
此外,罗斯福还建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监管股票市场,防止操纵和欺诈行为。
二、刺激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率,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创造就业机会。
其中最著名的是“新交易”计划,该计划包括建设公共设施、修复基础设施、植树造林和保护自然资源等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政府直接雇佣了大量的工人,为失业者提供了工作机会,并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保障:照顾弱势群体罗斯福新政还着重关注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为那些经济最脆弱的群体提供帮助。
他签署了《社会安全法》,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和医疗保险。
这些措施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农业改革:重塑乡村经济罗斯福新政还对农业进行了重大改革。
在大萧条期间,农民们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斯福推出了农业调整法案,通过减少农产品供应和提高价格来帮助农民。
此外,他还成立了农业调整管理局,为农民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
五、反垄断政策:维护市场公平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反垄断措施。
他签署了《公平竞争法》,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此外,他还成立了反托拉斯委员会,以监督和调查垄断行为。
罗斯福新政的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美国历史》教材第十一章“大危机与新政”的第二节“罗斯福新政”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政策及其实施、新政的影响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理解新政实施的原因。
2.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及其具体实施过程。
3. 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政策的具体实施及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新政的背景、主要政策及其实施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罗斯福新政的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危机时期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大危机的爆发,胡佛政府的应对措施。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金融改革、恢复工业、农业调整、社会救济等。
(3)新政的实施过程:以“百日新政”为例,详细介绍各项政策的实施。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政策及其实施过程。
(2)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4. 例题讲解:(1)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背景、政策的掌握。
(2)简答题: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罗斯福新政2. 小(1)背景:大危机(2)主要政策:金融改革、恢复工业、农业调整、社会救济(3)实施过程:百日新政(4)影响:美国历史发展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1)罗斯福新政是在哪一年开始的?(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有哪些?答案:①1933年;②金融改革、恢复工业、农业调整、社会救济。
2. 简答题: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024年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统编版】 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现代国家的成长”中的第13课“罗斯福新政”。
具体内容包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核心措施、实施效果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掌握其核心措施。
2. 学会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效果及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难点: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罗斯福总统的肖像和名言,引发学生对这位伟大总统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经济大危机的爆发胡佛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失败原因(2)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紧急银行法新政的首要任务:振兴经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公共工程项目的实施(3)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效果及影响经济逐渐恢复社会秩序稳定美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对美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3. 实践情景引入以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公共工程项目为背景,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一名政府官员,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和改善基础设施。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选取一道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罗斯福新政背景核心措施实施效果及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3)谈谈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2. 答案:(1)背景:经济大危机的爆发,胡佛政府的应对措施失败。
(2)核心措施及实施效果:见教材。
(3)影响:美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逐渐恢复,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状况,进一步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
2024年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世界历史》第九章第三节,详细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对美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新政的实施,包括“新政”的三个阶段:救济、恢复、改革,以及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 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新政对美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
2. 讲解:详细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1)背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主要措施:救济、恢复、改革。
(3)历史意义:新政对美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是当时美国的一名政治家,面对经济大危机,会如何解决。
4. 例题讲解:解析有关罗斯福新政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罗斯福新政背景:经济大危机主要措施:救济、恢复、改革历史意义:美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世界历史地位2. 副新政的影响美国:经济恢复,政治制度变革世界:示范作用,影响深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 答案:(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2)主要措施:救济、恢复、改革。
历史意义: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恢复,政治制度得到改革,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借鉴。
18 罗斯福新政授课人方超月高一403班18课罗斯福新政1、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通过对“新政”的学习,“新政”革命对促进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对稳定美国资本主义秩序等诸多方面,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2、知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影响。
教学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现实链接由于房价的持续下跌和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引起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继亚洲金融危机后最严重的一次金融风暴。
1929-1933年,在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同时,还出现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
伴随着资本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大规模的反饥饿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高涨。
1930年3月6日, 美国爆发了125万人参加的大示威; 1932年春夏,2万退伍军人向华盛顿进军, 导致政府在7月28日动用军队镇压。
法西斯主义思潮的泛滥,在美国黑色军团、三K党和德美联盟等法西斯组织和右翼团体十分活跃,但是并不占主导地位。
怎么办?胡佛信奉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原则,认为政府应尽量减少对经济事务的干预。
并坚信和到处散布说“繁荣就在前头,转过街角就是。
”,探究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学生阅读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简要的回答。
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课件】【统编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统编版教材第三章“20世纪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战争”第三节中,深入探讨“罗斯福新政”。
详细内容涉及罗斯福新政背景、核心措施以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罗斯福新政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新政主要措施及其对缓解经济危机作用,培养对历史事件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理解罗斯福新政创新之处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掌握新政主要措施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萧条时期历史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危机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罗斯福新政背景、核心措施,如“新政一百天”、“第二次新政”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新政中金融改革”为例,分析罗斯福新政如何稳定金融市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针对新政措施,分析其对解决经济危机作用。
5. 小组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罗斯福新政中社会保障制度,探讨其对当今社会启示。
六、板书设计1. 罗斯福新政背景2. 罗斯福新政核心措施新政一百天第二次新政3. 罗斯福新政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罗斯福新政背景及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缓解经济危机作用。
2. 答案:罗斯福新政背景: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陷入严重危机。
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新政一百天、第二次新政等。
罗斯福新政对缓解经济危机作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恢复、改善民生、增强国家干预经济能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罗斯福新政,使学生解大萧条时期经济危机及其解决方法。
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罗斯福新政对当今世界经济政策启示,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和现实关注。
同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优点和不足,以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