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公开课(1)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1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初中历史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罗斯福新政》,这是历史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我们将详细探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以及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恢复美国经济和政治秩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的影响,理解罗斯福新政产生的背景。
2. 使学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认识到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
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及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当时情况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必然性。
接着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如“新政三R”(复兴、救济、改革)等,以及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当时美国政府决策者,讨论如何解决经济危机。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和PPT,讲解与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典型例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经济大危机背景2. 罗斯福新政复兴救济改革3.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经济危机的解决效果,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 答案:要求学生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