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建筑与三文化(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359.00 KB
- 文档页数:88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悄.然(qiāo)仁.慈(rén)溃.退(kuì)惨绝人缳.(huán)B.要塞.(sài)婆娑.(suō)倔.强(jūé)油光可见.(jiàn)C.彰.显(zhāng)冗.繁(rǒng)丘壑.(hè)深恶.痛绝(wù)D.扳.发(bān)胆怯.(qiè)愚.钝(yū)杳.无消息(yāo)A.容纳平息永不妥协只有B.从容抚平永不言弃只要C.从容平息永不言弃只有D.容纳抚平永不妥协只要3.下列各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
②玉不琢,不成器。
③即使是金子,也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
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金子发出光芒,陋石变成..美玉的过程。
⑤那些帮助你的人就像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A.“开采”“变成”都是动词,“接受帮助”是补充短语。
B.句③中“、”都应改为“,”,句③中“成长过程”是这一句的主语。
C.句③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呵护”改为“促进”。
D.“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
”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③后。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曾子烹彘》和《商鞅立木》都是关于“信”的故事。
C.《革命烈士诗抄》收有著名的革命家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方志敏等的作品以及共产党人、革命烈士的狱中题诗和绝笔。
2024 四年级语文下册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常考题)1.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喜欢跳舞,每天坚持训练。
上一周,我在班级连欢会上演唱了一段孔雀舞,同学们一起不约而同地给予我激烈的掌声,我喜欢跳舞了更加。
2.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下课了,同学们像出胧的小鸟,向操场奔去,跑出教室,整个校园变得热情起来。
同学们纷纷沉浸在运动的欢乐愉快中。
3.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昨天下午,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有我去了少年宫展览馆。
那里展出了创作的描绘同学们春天的图画。
我想,这么精美的作品展应该让更多的同学一起来参加。
于是,我立即马上给班长打电话,请他组织大家一起来欣赏。
4.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这里景色真美!泉水清如明镜,山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真想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我很喜欢唱歌,每天都坚持练习锻炼。
我的歌声悠扬动听,歌唱比赛上,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所料不出,评委们全都大加赞赏,我最终取得了一等奖。
6. 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错误。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翻风顺,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侯,可以用《周易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勉励自己;当我们躺平无为的时候,可以用《孟子》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告诫自己。
7.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通过这次《做新时代少年》主题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发扬并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
8. 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
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9.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校园里种植着茂密的花园。
(2)我们一定要改进错误,做个好孩子。
10.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2)树枝上长满了碧绿碧绿的绿叶。
隋唐东都城与《周易》文化霍宏伟;杨效雷【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62-64)【作者】霍宏伟;杨效雷【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隋唐东都城位于河南洛阳。
古代洛阳,位居天下之中。
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宅京之地,至今仍保存有五大都城遗址。
建国以来,洛阳是最早开展都城考古的城市,隋唐洛阳城遗址也是较早进行考古勘察与发掘的古代都城之一。
该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毁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历时520余年。
它是隋唐时期的著名都城,与长安城并称“东西两京”,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于希贤先生指出:“城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荟萃点,文化以城市为载体。
”“城的灵魂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
”[1]本文拟从《周易》文化的视角来解读隋唐东都城的规划设计。
一据唐杜宝《大业杂记》记载,曾有术士向隋炀帝上表:“陛下是木命人,雍州是破木之冲,不可久住。
开皇之初,有童谣云‘修治洛阳还晋家’。
陛下曾封晋王。
此其验也。
”隋炀帝“览表怆然”,遂有迁都之意。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炀帝决意迁都洛阳。
十一月,隋炀帝亲自到洛阳查看地形,选址建都于伊洛河平原之上。
隋唐东都城北据邙山,南对龙门,以此定全城南北中轴线。
当全城规划的中轴线确定以后,也就决定了宫城、皇城的中轴线必须与此中轴线重合,这便是隋唐东都城宫城、皇城偏处全城西北隅的原因之一。
隋唐东都城宫城偏居西北的非对称布局产生原因,众说纷纭。
俞伟超先生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2]一文中指出,隋唐东都城的布局是受到具体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宿白先生认为,隋唐东都城下京城一等,故不能与隋大兴、唐长安城具有同样的布局。
[3]李永强先生提出,洛阳城对于最初规划者来说,只是一个半成品,还要待机向西扩建。
[4]翟智高和尚惠民先生则从《周易》文化的角度加以阐释。
第二部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序言易学始于伏羲,是由河图与洛书发展而来,最初的易经版本是连山,起卦是艮;后来发展到归藏,起卦为坤;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在羑里城学习、推演出后天八卦,遂有周易。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典籍,早在汉代就被尊为“五经之首”,为汉、唐、宋、元、明、清诸代文化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其体现出的“和谐”价值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周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数学、天文、医学、建筑、美学、文艺、史学等各个领域,堪称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宝藏,被誉称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本部分拟陈列实物包括文王易碑拓片、竹简刻本周易、线装本周易(旧)、周易研究专著、堪舆用罗盘等。
)第一单元易学源流【展示点】易学源流《周易》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意思是说:《周易》这部书是由三位圣人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完成的。
传说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推演六十四卦而成《周易》。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作《易传》,成为先秦易学的集大成之作,使《周易》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典籍,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
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
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
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
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
92先秦易学脉络93伏羲先天八卦图94文王易图95孔子读易图96鬼谷子画像97邵康节画像98朱熹画像99五行终始说100汉代帛书周易第二单元文王演易【展示点1】文王演易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年-公元前1117年),史称西伯,是商末周族的领袖,被商王帝辛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羑里城。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历来被尊为六经之首。
其易道博大精神,源源流长,对于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建筑文化在内,都有深远的影响。
易学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往往是以中国古代特有的堪舆学即风水理论为中介。
对于风水的评价,至今都是毁誉交加,莫衷一是。
1. 周易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与布局的影响1.1对于选址的影响在中国,涉及选址,往往离不开“风水”,而易学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往往是以中国古代特有的堪舆学即风水理论为中介的。
中国古人凭直觉认知和知识经验积累,总结并逐步完善了一套以人与自然协调为准则的认知观念和择地理论,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聚落选址和居住环境营建中。
因此,最常见的聚落选址是由风水师进行“堪天舆地”:以风水理论为指导,通过综合观察地理环境的空间形势、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等,按照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方法来确定最有利的聚落位置。
按风水理论选择聚落地理位置,实际上是对气候、地形、地质构造、水文状况等影响人们生存健康的自然要素进行综合权衡的结果。
正是基于这一追求,风水理论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理论思维,吸收融汇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智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更以其世俗化而深深植根于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因此,在对传统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经营建设上,一直起着权威的指导作用,上至京都、皇宫、陵寝,下至山村、民舍、坟茔,无不在风水观念的笼罩之下。
可以说,风水是中国传统的地理位置选择理论。
风水理论及其实践之所以能流传千载,关键在于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中国古人历来认为,天地气交,化生万物,人本是天地之子,因此,人的存在一刻也不能离开孕育他的自然环境,一切都要以自然的和谐为最高准则。
而自然环境本身,又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有的地方对人十分有利,有的地方则会带来伤害。
因此,作为立身之本的住宅建设,是不应当任意选址的,而要通过实地考察(即相地),找到最吉祥的地点——风水穴,或曰风水宝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学情调研测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B)祖国的繁荣发展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C)唯有全力以赴、奋勇拼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D)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高扬奋斗风帆、焕发昂扬斗志,我们必能成就人生的梦想,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A.AB.BC.CD.D2.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②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③教育者要善于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④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⑤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
⑥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就是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A.③④②①⑥⑤B.③①②④⑥⑤C.①④②⑥⑤③D.①⑥②④③⑤3.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中国结象征吉祥团结,这是一种充满中国哲学思想,每一根不同的丝带可以共同编织,美美与共。
(在“思想”后面加上“的工艺”)B.“双减”政策对于创立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把“保障”改为“保护”)C.国产大片《长津湖》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是由于它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结果。
周易风水与现代建筑作者:杨焕刚周易风水与现代建筑一提到“周易”,人们就会想到街头巷尾那些摆地摊看相、抽签、占卦算命的江湖术士作为骗取钱财的手段。
在民间其内容更是鱼龙混杂,人们一谈到“周易”风水除了认为是一种迷信之外就再没有下文了。
这样对迷信“周易”者,仍然是盲目信仰;对批评“周易”者,也就非常省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对“周易”文化进行具体考察、分析、论证,就成为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周易”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自然科学、建筑学、管理学、天文学、数理学、生态环境学、哲学、医学等学科的综合。
“周易”二进制数理与计算机电脑的产生,震惊了世界,海内外多个国家都成立了“周易”研究会,祖先的智慧要发扬光大我们就需要用心去研究,这也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资文化遗产。
“周易”风水之书有:《阳宅风水》、《阳宅三要》、《阳宅爱重》、《阳宅吉凶》、《阳宅易知录》、《阳宅选址》、等书论述了“周易”风水的规划布局,阳宅内五行,八宫九星、阴阳变化、生理相克和阳宅外部环境对阳宅主人所产生的“吉凶”。
“周易”风水之书与现代建筑有好多共同点:像选址、规划、研究地质、宇宙星体、磁场方位、光照气流,观测山水走向、风向气候、环境景观、生态建筑等方面是一致的。
现在“周易”风水之理已经贴近群众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周易”风水与现代建设筑的重要性,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会产生良好的住所,良好的住所当然就是“吉祥”。
本人研究“周易”风水20多年,从事现代建筑30多年,从实践中悟出了“周易”哲理之深奥。
我认为“周易”风水与现代建筑大有相同之处。
我国古代没有建筑规划设计法,而“周易”风水书中的五行生克理论,对引导群众统一和谐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现在城市建设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规划师是城市的化妆师,设计师是城市的美容师,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一、周易阳宅1、阳宅必阴阳交错:我认为供人居住、办公、生产、娱乐服务等项目的建筑为阳宅。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分层作业(一)班级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加,完成下面小题。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
君子也应该发挥主动性,勤勉不懈,奋发进取。
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不妄自菲薄。
自强是君子气节,在危难面前,不委qū()求全,不卑躬屈膝;自强是置身名利之外的坦荡,不矫揉造作....,不见风使舵。
自强不息的真谛..就是:脚踏实地地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恪.( )守(2)委qū( )求全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矫揉造作(2)真谛3.文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4.第二段有个标点错误,应该把(二)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自古至今,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之中,并在新时代产生了新的内涵。
1.小强同学通过网络,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图)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在一起,就是“弘”。
“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
而右下角则像“虫”。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强”的本义:。
2.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与“自强不息”“强”意思最接近的是()A.强词夺理B.发愤图强C.富国强兵D.博闻强识3.活动中,小语同学撰写了下面一段演讲稿,请你帮他修改自强不息是优秀品格。
自强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变强,而不息是让我们持之以恒,不放弃。
我们都知道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他年幼时双耳失聪,倍受打击,但他仍旧坚持音乐创作,写下了闻名世界的“欢乐颂”。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艰难困苦中坚持自强不息,可以获得成功。
自强不息其实不一定是要身处逆境,我们发愤图强,持之以恒,不放弃,充满正能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①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请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