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高考考文学名著精选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53.95 KB
- 文档页数:11
语文高考试卷福建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默写知识带参考答案本文收集整理了高中语文高考试卷福建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默写知识,并配上详细参考答案,内容全共十五页。
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并对过答案,对学习高中语文福建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默写知识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喜欢这份文档。
一、福建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一) 2014年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10分)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因投机公债库券,很快就亏折了,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失误,而认为是运气不好。
(《子夜》)B.觉慧去看生病的祖父,祖父对他说,冯家的亲事不能不提,要他去把二哥找回来谈这件事,但是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了起来。
(《家》)C.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大怒,把她关在房间里。
克罗旭得知后,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劝他善待欧也妮。
(《欧也妮·葛朗台》)D.伽西莫多因为出奇的丑陋,没有参赛却意外地当选为愚人王。
当有人称他是十全十美的愚人王时,伽西莫多激动地说:“谢谢!”(《巴黎圣母院》)E.押解马斯洛娃这一批人的火车就要开了,涅赫柳多夫去为她送行。
见到他,马斯洛娃很高兴。
涅赫柳多夫告诉她,下一班火车他也去西伯利亚。
(《复活》) 【解析】选BD。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
B项,祖父对他说的是“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要他把二哥找回来,他想看看觉民”;D项,伽西莫多没有说“谢谢”。
【评分标准】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都对得5分。
2.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徐晃解陈宫至。
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陈宫被俘前辅佐的是谁?陈宫所说的“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福建高考文学名著专题福建高考文学名著专题(一)一、《红楼梦》专题作品简介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答题示例1、提问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
提问二: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痴”。
提问三: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叛逆性。
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2、简述体现黛玉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
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3、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场方式熙凤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闷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们围拥着一个人从后门进来,原来是被称为“凤辣子”的王熙凤来了。
4、简述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的一件事。
计害尤二姐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
我看高考考文学名着高一(4)班陈荣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古人写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每部作品都调动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积累,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而举世公认,这样的着作反映的社会生活广阔、深刻,具有典型意义,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我们去阅读去领悟去体会。
名着,让人宽容。
纵观历史,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方能迎来“贞观之治”。
《三国演义》中,曹操宽容了两位在战争时投靠敌人的大将,最终赢得将士拥护;反之,周瑜不容孔明,最终三气而亡。
庞涓不容孙膑,最终被乱箭射死。
名着,让我们懂得了万物皆能为我所容,它会让你在风雨中安如磐石。
名着,让人明理。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用他美丽而纯洁的心诠释了心灵美胜于外在美;反而副教主克洛德英俊、有权势的外表下,那颗充满残暴与险恶的心,最终将自己送上死亡之路;美丽而又善良的爱斯梅拉达,用她的善良,原谅了曾劫持自己的卡西莫多并为烈日下被暴打的他送上一罐水。
这样的名着,无不在弘扬善良、宽容的美德,也正告我们:险恶终将自取灭亡。
名着,向人类诠释着深奥的人生哲理。
名着,让人领略不同时代特色。
例如《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通过对豪门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辉煌到没落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以及必定崩溃灭亡的命运。
这出历史性的悲剧,令人深思。
名着,让人们了解不同时代,并引以为戒。
名着,让我们学会宽容他人,感悟人生哲理,让我们领略不同时代的特色,我们为什么要排斥高考考文学名着呢?名着,犹如明灯,不仅照亮了我们无知的心灵,也带领我们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名着,犹如钟声,凝重而又悠长,深沉而又稳重。
它将萦绕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抒写人生之路……【推荐老师:罗农】我看高考考文学名着高一(4)班黄艺君华夏五千年,古今中外,文学名着如群峰争端,巍峨高耸,直入青天,令人仰观长叹。
那一部部使人心灵为之触恸的振人心宇的名着,一座座浩然屹立使人百感横生的山峰,是人类不灭的灵魂。
高考必考的十大名著解读呐喊丛金华撰写一、作者简介:鲁迅,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3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
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二、内容辑要:内容辑要(故事梗概)提示《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包括《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书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我坚信,只有让我们的灵魂融入书的海洋,让书的内容融入我们的生命,才能有一个比水海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必读名著书目,供大家参考。
高考必读名著书目《围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普希金诗选》《复活》《张爱玲》《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儒林外史》《朱自清与他的散文》《花季?雨季》《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汤姆叔叔的小屋》《简?爱》《羊脂球》《麦琪的礼物》《飘》《论语通释》《孟子选注》《庄子选译》《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呐喊》《鲁迅杂文选》《朱自清散文精选》高考文学名著阅读备考技巧识记辨别类题型。
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
例如: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相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
“怒鞭督邮、割须断袍、单骑救主、辕门射戟、白衣渡江”,相对应的人物依次是张飞、曹操、赵云、吕布、吕蒙。
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理解概括类题型。
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
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
赏析评点类题型。
这类题一般是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
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
例如这样一道题: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简要赏析这句话的含义。
解答这道题时可以这样赏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
文学名著阅读(一)一、(2012〃厦门适应性考试)文学名著阅读(10分)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曹丕威逼曹植以“煮豆”为题作诗,曹植只走了七步就作了下面这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演义》)B.梅去世后,觉慧在向她的灵柩告别时,悲哀地说:“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家》)C.“双桥王国”的幻想破灭后,吴荪甫看到了孙吉人写的一份“草案”,产生了如下憧憬:“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
”(《子夜》)D.诗人甘果瓦为爱斯美拉达美丽的舞姿所倾倒,专门为她创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是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巴黎圣母院》)E.欧也妮看完查理的来信后深受打击,以下这句话就是形容她当时的心情:“晴天霹雳般的劫难:船沉了,希望的大海上没有留下一根绳索,一块木板。
”(《欧也妮〃葛朗台》)解析:A项,应是以“兄弟”为题作诗,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则是另外一首。
D项,应是加西莫多在黄昏时节唱给爱斯美拉达听的歌。
答案:AD(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2.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罢了,倒是回来的妙。
想毕抽身回来。
”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的一段描写。
请简述接下去发生的故事。
(2)“姑姑们本来在等候聂赫柳朵夫,要求他顺路来一趟,可是他打来一个电报,说他不能来,因为他得按照限期赶到彼得堡。
卡秋莎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决定亲自到火车站去跟他见面。
”(《复活》) 请简述接下去发生的故事。
选第( )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宝钗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便取出扇子来扑;(1分)那一双蝴蝶引得宝钗跟到滴翠亭上。
1名著阅读复习之“红楼梦”1. 内容概要: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携带下凡。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
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为宁国公、荣国公之家宅。
据冷子兴演说,宁国公长孙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次贾敬袭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袭的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出家修道;贾珍无法无天,寻欢作乐,生贾蓉,儿媳秦可卿。
荣国公长孙名贾赦,生贾琏,儿媳王熙凤;次贾政;女贾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林黛玉。
贾政娶王夫人,生长子贾珠,娶了妻(李纨),生了子(贾兰),一病就死了;生女元春,入宫为妃;次又得子,衔玉而诞,玉上有字,因名贾宝玉。
人人都以为贾宝玉来历不小,贾母尤其溺爱。
贾宝玉长到七八岁,聪明绝人,然生性钟爱女子,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人人皆以为他将来不过是个色鬼,贾政也不大喜欢他,对他管教甚严,因为都不知他是正邪两赋而来。
36位女儿,除了贾府本家的几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还有亲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宝钗,都寄居于贾府,史湘云也是常客,妙玉则在大观园栊翠庵修行。
故事始于贾敏病逝,贾母怜惜黛玉无依傍,又多病,于是接到贾府抚养。
黛玉小贾宝玉一岁。
后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宝钗也到贾府,大贾宝玉二岁,长得端方美丽。
贾宝玉在孩提之间,性格纯朴,深爱二人无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贾宝玉与黛玉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所以比别的姊妹略熟惯些。
一天,贾宝玉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子,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判词,有图有诗,只是不解其意。
警幻命仙女演奏新制《红楼梦》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飞鸟各投林》,词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然而贾宝玉仍不解,警幻更将妹妹可卿许配与他,二人难分难解,入迷津而惊醒。
荣国府愈加贵盛,为之建造大观园,迎接省亲,家人团圆,极天伦之乐。
高考必考文学常识高考作为中国学生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文学常识的考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文学常识既包括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的名称、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也包括对于文学思潮、流派、代表作品等的了解。
下面将通过几个方面来介绍高考中常考的文学常识。
第一部分:文学常考名著与作者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2.《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叙事长篇小说。
3.《水浒传》是元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以英雄豪杰为主题的长篇小说。
4.《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描写了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小说。
5.《红岩》是中国著名作家丁玲创作的一部以红军战士为主题的小说。
第二部分:流派与文学思潮1.古诗词流派包括唐诗、宋词等,其中唐代盛行五言绝句,宋代以七言绝句、律诗为主。
2.白话小说是现代白话文学的重要流派,作品通俗易懂,反映生活真实。
3.雨巷派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流派,以通过描写雨巷等小细节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4.“新诗运动”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代表作家有胡适、李大钊等。
5.“白话文学运动”是现代文学革命的标志,代表作家有鲁迅、郭沫若等。
第三部分:文学常识之文学思想1.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想象力、个人的独立与自由。
2.现实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
3.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更加注重对社会阶级、人性的揭示和批判。
4.唯美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艺术的美感和感性。
5.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对传统的拒绝和反叛。
第四部分:文学常识之文学奖项1.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最高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对人类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
2.鲁迅文学奖是我国文学界的重要奖项,以表彰对中国文学有突出贡献的作家。
3.茅盾文学奖是我国文学界设立的最高奖项,以表彰对中国文学创作有卓越贡献的人。
2019高考语文必考名著全国卷高考必考名著2019高考语文必考名著全国卷高考必考名著每年高考的时候除了课内古诗和文言文的考察外,还会有一些课外名著的考察,下面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必考名著有哪些,仅供大家参考,具体的以老师的安排为主。
高考语文必考名著有哪些《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为此新增三道参考样题,体现对经典阅读考查内容的理解。
对经典阅读的考查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其中,对中外文学经典的考查内容细化为:1. 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的整体把握;2. 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3. 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经典的考查内容细化为:1. 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2. 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或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3. 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文化价值、时代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对古代文化经典中名言的积累、理解和运用。
全国卷必考名著有哪些《三国演义》《红楼梦》《家》《水浒传》《边城》《欧也妮.葛朗台》《飘》《论语》《西厢记》《呐喊》《鲁迅杂文精选》《子夜》《馆》《雷雨》《边城》《女神》《朱自清散文精选》《围城》《谈美书简》《平凡的世界》《历史的天空》《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精选》《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哈姆雷特》《唐吉坷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文学名著导读(高中版)》《古文观止》《资治通鉴》《史记》。
我看高考考文学名著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我看高考考文学名着高一(4)班陈荣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古人写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每部作品都调动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积累,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而举世公认,这样的着作反映的社会生活广阔、深刻,具有典型意义,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我们去阅读去领悟去体会。
名着,让人宽容。
纵观历史,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方能迎来“贞观之治”。
《三国演义》中,曹操宽容了两位在战争时投靠敌人的大将,最终赢得将士拥护;反之,周瑜不容孔明,最终三气而亡。
庞涓不容孙膑,最终被乱箭射死。
名着,让我们懂得了万物皆能为我所容,它会让你在风雨中安如磐石。
名着,让人明理。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用他美丽而纯洁的心诠释了心灵美胜于外在美;反而副教主克洛德英俊、有权势的外表下,那颗充满残暴与险恶的心,最终将自己送上死亡之路;美丽而又善良的爱斯梅拉达,用她的善良,原谅了曾劫持自己的卡西莫多并为烈日下被暴打的他送上一罐水。
这样的名着,无不在弘扬善良、宽容的美德,也正告我们:险恶终将自取灭亡。
名着,向人类诠释着深奥的人生哲理。
名着,让人领略不同时代特色。
例如《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通过对豪门贵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辉煌到没落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以及必定崩溃灭亡的命运。
这出历史性的悲剧,令人深思。
名着,让人们了解不同时代,并引以为戒。
名着,让我们学会宽容他人,感悟人生哲理,让我们领略不同时代的特色,我们为什么要排斥高考考文学名着呢?名着,犹如明灯,不仅照亮了我们无知的心灵,也带领我们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名着,犹如钟声,凝重而又悠长,深沉而又稳重。
它将萦绕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抒写人生之路……【推荐老师:罗农】我看高考考文学名着高一(4)班黄艺君华夏五千年,古今中外,文学名着如群峰争端,巍峨高耸,直入青天,令人仰观长叹。
那一部部使人心灵为之触恸的振人心宇的名着,一座座浩然屹立使人百感横生的山峰,是人类不灭的灵魂。
仰望山巅,我们需要文学名着帮助我们登峰造极。
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历尽世间百态,将自身的一切奉献给创造新世界,屹立起一个伟大的巨人形象。
生来我们本质就是纯粹的人,是这般巨人精神将我们塑造得明理知事,使我们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抱负。
有了动力,便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的憧憬和信心。
登到山腰处,我们需要文学名着帮助我们汲取力量,警觉向上。
我们看到了,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在与群鲨搏斗时高唱出“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男子汉宣言;我们看到了,身乏力竭的时候,“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自勉,凸现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我们听到了,韩愈敲响的“业精于勤于嬉,行成思毁于随”的警钟,长鸣于耳畔。
文学名着激励我们,“唯有坚持才会胜利”,于是,我们继续攀登。
越是登高,就越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魄。
山巅之处,算是已功德圆满,修成金身正果;辞了林黛玉一生以泪洗面的悲凉哀恸,别了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义盖云天,看尽智谋勇略出奇才的三国。
如青鸟般俯瞰,千百感受交集一身,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遐想,亦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苍桑。
的确,已是站得高看得远,此时就需要文学名着帮助我们沉淀那飘忽的的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轻狂此时与“胜不骄,败不馁”撞出火花,那便是“一山更有一山高”,由此我们明白“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
我们学会了立志,因为文学名着告诉我们,所有有作为的人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举也称不上伟人”。
即使是老者,亦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魄力。
文学名着告诉我们,立于顶峰,却不能忘乎所以,前方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我们攀缘。
作为求学之生,面对如此层叠群山,我们应勇于攀登,要明确“文学——不仅仅是古代的石头,这是能够鼓舞年轻的长有傲骨的创造者的古老的石头”,而文学名着的群山,便是这些石头累积而成的,但文学名着中并没有珠穆朗玛峰的存在,我们需要不懈地认知学习。
因此我坚持认为,高考应当考文学名着!【推荐老师:罗农】我看高考考文学名着高一(4)班方思华夏九州,礼仪之邦,文化氛围浓厚,历史渊远流长。
从古至今,唐诗、宋词、元曲,各具特色;《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百花争艳。
作为新世纪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多阅读文学名着。
名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我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文学巨匠,他们以各种载体,不论是石块龟甲,竹简抑或是纸张,抒写了一部又一部文学巨作。
他们用心血凝聚而来的名着,不仅是用来阅读的,更是用来育人的。
《诗经》,将古人思乡怀人、反对征伐、热爱国土等丰富多样的情感,灌输入现代生活中阅历单一的中学生的大脑。
孔子的《论语》,教导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亲人、对待同学、对待朋友、对待社会。
曹雪芹的《红楼梦》,将我们带入封建统治末期阴暗腐朽的时代,看到犹如岩缝中盛开的小花般的纯净忠贞的爱情。
可见,名着阅读能汲取先人的宝贵经验,丰富现代中学生稚嫩的心灵,增强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
阅读名着能感受历史。
在现代生活中,长久的安宁已经使我们缺乏了危机感,得过且过,无法体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之艰险,“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悲壮,我们甚至已淡忘“居安思危”的内涵了。
这时候,唯有阅读文学名着,重现当年画面,方能让我们牢记历史,奋发图强。
可见,名着阅读能让我们感受过去,品味历史,振兴现今。
名着阅读应结合现代元素。
所谓名着阅读,正是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我们放松身心、品味生活的绝佳休闲方式,阅读文学名着的同时,也诱发了我们对名着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我们便会下意识地翻阅书籍或上网,搜寻相关知识,扩充我们的知识面,这样,不仅不会增加我们的负担,反而加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做到使名着阅读真正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有的同学抱怨阅读名着会增加我们的负担,我要说:凡事没有绝对,只要能以品味生活、回味历史的心态去阅读,合理分配时间,名着阅读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继承传统文化,雕塑现代中学生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素质的绝佳途径。
让我们一起,虔诚地,捧起文学名着!【推荐老师:罗农】我看高考考文学名着高一(4)班陈春燕古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凝聚了先人的智能,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源。
因此,我认为,高考应该考文学名着。
名着是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中国有四大小说名着,《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部部精彩绝伦,其中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经典着作。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写尽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各个侧面,它是这段历史生活的镜子和缩影。
雪芹不惜“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倾毕生之精力写出不朽巨着《红楼梦》,让后人看清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名着所蕴涵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盛世唐朝,把诗歌推向了文化的巅峰,后世难以超越。
李太白的仙诗,奔放飘逸,《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杜甫的史诗,沉郁顿挫,《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果没有细细品位,你就不可能领略唐诗的繁荣鼎盛。
张艺谋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离不开关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就体现在开幕式上。
华夏精彩,震撼世界。
张艺谋放弃高薪酬劳,于2005年开始准备开幕式。
他用富有中国特写的动作、画面,把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表演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化,要铭记于心;外国文化,也需借鉴。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他由墙上的一排字母起端,以离奇和对比手法,浪漫的笔调,抒写了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
把美与丑、善与恶错位排列,揭露了宗教和人性中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同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中始终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潜心体味,你将识别人性的优劣。
海明威“硬汉形象”展现在《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身上,“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打败,可你就是打不倒他。
”男子汉宣言为后人所景仰。
这是海明威在战争时从他身上取出的几百颗子弹的文学外化。
一个个民族的文化,一部部真实的名着,一个个形象的闪耀,将带领我们怀念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因此,高考必须考文学名着!【推荐老师:罗农】我看高考考文学名着高一(4)班蔡晓玲俗语说:“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知识改变命运”----打小,我们就开始学习,但是,如果只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是不够的,课外阅读文学名着,也同等重要。
读了那一部部名着,看了那一幕幕封建思想残害人民的“恶行”,尤其对女性的迫害,身为女生的我,嘘唏不已。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封建礼教下驯良的殉道者,她是一个勤劳善良、安分守己的女人却屡受厄运!却无人同情!《巴黎圣母院》中波西米娅女郎爱斯梅拉达,天真善良,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法庭诬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皇室、宗教的内心是何等丑陋!女性命运何等可悲!曹雪芹《红楼梦》笔下善良聪颖美丽纯洁的女性群体,在封建社会里,结局却个个悲惨!然而,再观现今之社会,人人平等,没有尊卑之分,没有性别歧视,女子甚至不让须眉,一样纵横职场,一样为社会做贡献。
如若没有这一部部经典名着,我们怎能懂得自由、平等的幸福,怎能懂得珍惜现在的时光!读名着,学道理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三国演义》。
蜀国诸葛亮死后由蒋琬执政,有个官员对蒋琬说朝中有人对你不敬,你应给他点教训,可蒋琬却不介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于是,有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谚语!还有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春秋》《尚书》《礼记》等等,都给予后人无穷的智慧与帮助!由此可见,若没有学习名着,怎能明白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呢?读名着,看“历史”不论每本名着所写的内容是虚是实,但它都显示了某段时期里社会的兴衰。
读了《儒林外史》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腐朽没落,也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残害。
读了《家》我们看到了新生力量对封建思想的反抗,让我们了解到了年轻一代对“自由”“民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