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传输网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4.78 MB
- 文档页数:121
《电信传输原理》SDH环形组网业务配置及2Mbit-s业务误码测试实验一、实验名称:环形组网业务配置及2SDHMbit/s业务误码测试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SDH设备环网概念、网络连接关系、机板与业务配置关系、2Mb/s业务(端到端)在SDH环网中的业务配置及验证其配置。
三、实验器材:155/622H(Metro1000)SDH传输设备3套实验用维护终端若干SDH网管T20001套2Mbit/s数字传输性能分析仪1台四、实验原理:2M数字传输性能分析仪,适用于数字传输系统的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及日常维护测试。
其性能可靠稳定、功能齐全、体积小巧,采用大屏幕中文显示,操作简洁容易。
可对2Mbit/s接口数字通道、同向64k、RS232、RS485、RS449、V.35、V.36、EIA530、EIA530A、X.21接口数字通道进行测试等。
采用环形组网方式时,需要3套SDH设备。
要求配置成PP环(单向通道保护环)实际连接图如下:具体登陆方法:登陆网元在终端上双击“T2000client”快捷键,输入用户名、口令、服务器IP按“确定”,进入如下界面(用户名与密码一致:admin0001-admin0007,7个用户;服务器IP地址:129.9.0.10):2.创建网元然后用鼠标单击右键,进入“新建/拓扑对象”图标。
然后选择“OPTIX METRO 1000V3”输入要创建第一个网元的ID、名称、是否网关、IP地址、密码等参数。
本实验中NE1为网关网元,设置如下:ID:1名称:NE1网关类型:IP网关IP地址:129.9.0.1密码:password以此类推,建立三个。
3.配置网元硬件在导航界面中分别双击NE1、NE2网元图标。
选择“手工配置”,然后点击“下一步”选择“查询物理板位”,然后点击“下一步”选择“校验开工”,按“完成”,NE2也同样配置, T2000软件自动完成2台Metro 1000硬件的配置。
中国电信传输网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阐述了中国电信传输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输网、SDH、自愈环 1 概述 目前,中国电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拥有一个覆盖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技术先进的光纤传输网络。
采用光纤传输为主,加上微波、卫星等多种传输技术,组成立体交叉的网状网结构。
构成了一个数字化、大容量、多手段、多路由的能承载各种业务的现代化传输网。
下面就具体介绍中国电信光传输网的情况。
2 光传输网的建设历程 从1986年武汉-黄石、南昌-九江光缆建设开始,中国电信开始了以光纤传输为主的骨干通信网的建设。
到1995年年底完成了"八五建设规划"的建设任务,共敷设长途一、二级光缆约11万公里。
形成了以PDH 140 Mbit/s系统为骨干的光纤传输网络;到2000年9月,随着广北昆成光缆干线建成投产,又全面完成了"九五建设规划"的任务。
共敷设长途一二级干线约23万公里,其中一级光缆干线约8万公里。
形成了以SDH 2.5 Gbit/s为主的"八纵八横"的省级光纤传输网络。
1998年开始又对京沪、京汉广、京太西、京呼银兰、京沈哈、沪宁汉、成渝、西成渝、沈大沪等工程进行扩容。
采用先进的16×2.5 Gbit/s DWDM技术及32×2.5Gbit/s DWDM技术,同时在沪宁及宁汉线上进行了TDM 10 Gbit/s 及32×10 Gbit/s 系统的验证测试准备工作,从技术上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另外,中国电信还拥有近60万公里的本地网及农话光纤网络,20多万公里的接入网光纤网络。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信拥有的全部光缆总长度约为110万皮长公里,覆盖中国的绝大部分行政村以上的地区。
除陆路光缆外,中国电信还建设了烟台到大连、广西北海到海南临篙、湛江到海南海口海底光缆。
同时,中国电信自1989年开始在国际上参与国际海底光缆的建设,1993年12月合作建成开通了全长1 200 km的中日海缆565 Mbit/s系统;1996年2月合作建成开通了全长546 km的中韩海缆565 Mbit/s系统;1997年11月投资建成开通了FLAG海缆,全长27 000 km、5 Gbit/s系统;1999年12月参与建成开通了欧亚3号海缆(SEA-ME-WE3)40 Gbit/s系统,以及中美海缆(China-US CN)80 Gbit/s系统;现计划参与投资建设亚太2号海缆(APCN2)1.2 Tbit/s系统。
《电信传输原理》OTN组网及业务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仿真平台的基本功能,掌握OTH站点内连纤的操作,完成OTN核心网的站点内部连纤搭建过程。
掌握OCH光通道配置方法,完成OTN网络中OCH光通道的配置过程,并验证和测试配置结果。
二、实验原理: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即可在一根光纤.上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骨干传送网,通过引入电域子层,为客户信号提供在波长子波长上进行传送、复用。
交换、监控和保护恢复的技术。
完整的OTN包含电域和光域功能:从客户业务适配到光通道,信号的处理都是在电域内进行,在该域需要进行多业务适配、ODU-Kk的交叉调度、分级复用和疏导、管理监视、故障定位、保护倒换业务负荷的映射复用、OTN开销的插入等处理;从光通道层到光传输段,信号的处理在光域内进行,在该域需要进行业务信号的传送、复用、0Ch的交叉调度、路由选择及光监控通道的加入等处理。
OTH交叉技术是SDH技术与WDM技术相结合,通过将OTU切分为客户侧和群路侧来实现,是基于单个ODUk颗粒的交叉,支持任意ODUk到任意波长的交叉,可以实现业务的端口到端口灵活调度。
能够实现保护网络的现有资源、缩短业务开通时间、有效减少在网应用的OTU种类,降低维护成本。
三、实验器材/设备:1.OTN仿真软件2.实验用维护终端若干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OTH站点连纤配置第一步:导入单项配置案例(1)进入【任务管理】板块,选择左侧的“OTH站点连纤配置”,点击右上角的“开始”按键,导入案例“OTH站点连纤配置”。
(2)然后进入“配置调试”模块。
查看组网拓扑图,图上4个核心机房中的OTM 站点就是此次实验需要配置站内连纤的设备。
(3)之后进入“安装部署”模块,选中“核心机房”然后双击拓扑图内的OTM 站点,弹出设备界面。
(4)进入核心机房的设备连纤界面,进行核心机房2中对上游设备及下游设备的连纤配置(5)进入核心机房2的设备连纤界面,进行核心机房2中对上游设备及下游设备的连纤配置(6)进入核心机房3的设备连纤界面,进行核心机房3中对上游设备及下游设备的连纤配置(7)进入核心机房4的设备连纤界面,进行核心机房4中对上游设备及下游设备的连纤配置4、网络验证检查(1)配置完成后,点击进入“配置调试”选择左上角“全部开机”开始进行行全网设备之间测试连通性(成功的测试结果为源宿端口可以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