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促进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

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促进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

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促进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
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促进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

智慧企业集团一体化管理基础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企业集团一体化管理基础平台》 信息化解决方案 1.项目概述 1.1.行业市场背景 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集团企业通过引入各类管理系统,并实行符合国有企业管理特点的信息化建设之后,使其管理落后的形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但是,针对国有集团型企业而言,单一的系统建设,分散的系统布局加之集团成员企业间由于地域限制而无法形成有效工作协同,促使企业无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的情况,仍然摆在面前且制约着国有集团型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特别是作为企业生命线的资金管理方面,由于长期的受制于低效的分散式管理方式与孤岛式的数据隔绝,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及利息支出;而作为国资委监管重点的土地及房屋管理,也同样受制于信息技术的落后,从而增加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就上海市地区而言,国有大型集团企业虽然在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的道路上走的相对领先,但仍没有真正从集团一体化管理层面去考虑信息化建设,更无法实现集团及成员单位的一体化协同管理,从而也无法真正做到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国有企业的管理变革,实现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本方案将从一体化层面解决困扰国有集团型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本质问题,促使A集团成为国有集团型企业一体化管理的先行者,

开创集团型企业一体化管理新局面。 1.2.竞争对手分析 在国有企业集团中,率先建设集团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将集团总部及42家分子公司日常工作管理及其管理流程一并纳入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实现集团总部与各分子公司日常办公横向纵向一体化协同管理。移动办公子平台能够使集团及其分子公司能够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移动办公,开创了国有企业移动办公及管理的先河。 在国有企业集团中,率先建设集团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将集团企业资金、财务、资产、土地房屋、设备等综合管理内容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虚拟现金池的方式集中管理集团及成员企业的资金,并通过新一代物联网技术实现集团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及追溯,跨企业跨组织的调拨;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集团土地及房屋的精细化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区别于传统以集团财务管理为主要模式的国有企业集团管理,使集团内部以一体化管理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 目前上海尚未有国有集团型企业实现真正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A集团将逐步把这种管理模式向上海市以外的分子公司进行推广,并进行信息与数据整体,实现一体化应用在集团企业全覆盖,使其成为国内国有集团型企业一体化管理的领先者。 2.项目目标 将集团一体化管理创新模式与信息技术融合,通过集团一体化综合管理服务共享平台实现集团与23家二级公司的协同管理及共享应

城市水务综合管理系统

新软世纪解决方案城市水务综合管理系统 1 说明 1.1 水的管理体制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然属性——水在自然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和性能,主要包括水文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自然径流特性。江河流域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系统,采用流域管理体制。 社会属性——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自然水和水环境施加的巨大影响,涵盖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调度、配置、利用、管理、保护以及人类对水问题的预防和治理。采用区域管理体制。 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定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2 水管理的目标 流域管理注重整个流域的水循环,目标是使流域内水资源得到整体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调配。因此,水问题越严重越是要强调流域管理。 行政区域管理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一个外延,往往从各个地区自身特点和需求出发,目标是综合利用辖区内的水资源充分发展区域经济,但也容易形成条块分割。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两者不可替代。 因此,要把从蓄水、取水、输水、水分配、水的高效利用到排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社会用水过程,把自然和社会用水过程统一起来,形成以流域管理为基础,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统一

新软世纪解决方案管理好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水务管理 城市水务管理就是建立在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上的区域水务管理。而城乡水务指城乡涉水事务包括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从城市水管理“政出一门”的需求出发,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水管理界限,建立起城市和农村、水源和供水、供水和排水、用水和节水、治污和回用一体化管理的城乡水务综合管理体制,目的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管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 城市数字水务的概念 从水的自然属性讲,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以水文学、水资源学、生态学为科学基础的;从水的社会属性讲,它又是以经济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以及信息化技术为科学基础。 “城市数字水务”则是建立在“以流域管理为基础,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管理思路下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的研究城市水务管理的相关问题所提出的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应用,是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来对水务工作进行改造和运用的过程,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数字水务的几个涵义 1、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水利工作中的全面应用。 2、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观念。它不是传统管理方式和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不是用电子技术去适应落后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以更好地实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宗旨。 3、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字水务建设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施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本文就论述了水务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作者:————————————————————————————————日期:

XXX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 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XX县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证书号:A253001102 项目审定: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审核: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设计人员: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李冰(给排水工程师) 王晓辉(给排水工程师) 梁毕刚(给排水工程师) 杨道春(电气工程师) 杨波(建筑工程师) 胡艳玲(结构工程师) 概算人员:宋怡云(高级经济师) 马云山(经济师) 兰燕(统计师)

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项目简介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业主 1 1.1.3项目建设地点 1 1.2项目背景 (1) 1.3项目目标 (1) 1.4设计规范标准、依据及资料 (2) 1.4.1设计规范标准 (2) 1.4.2设计依据及资料 (2) 2 项目规模及内容 (4) 2.1项目现状规模 (4) 2.1.1供水现状 (4) 2.1.2现有供水设施 (4) 2.1.3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5) 2.1.4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 2.2项目设计规模 (7) 2.3项目设计内容 (8) 3项目设计 (8)

3.1设计供水范围 (8) 3.2供水人口规模 (9) 3.3需水量预测 (9) 3.3.1生活用水定额 (9) 3.3.2需水量预测 (9) 3.4规模拟定 (11) 3.5工程水源 (13) 3.6工程方案 (13) 3.6.1建设规模 (14) 3.6.2净水厂厂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水厂选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4取水工程 (14) 3.6.5原水输水管工程 (14) 3.6.6供水管网设计 (16) 4项目投资估算 (20) 4.1估算编制说明 (20) 4.1.1工程概况 (20) 4.1.2编制依据 (20) 4.2投资估算结果 (20) 5 项目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 (27) 5.1项目实施步骤 (27) 6 建议及存在问题 (30) 6.1建议 (30)

一体化管理系统的优势

一体化管理系统的优势 一体化管理系统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在过去,商业应用系统非常昂贵,而且维护费用及维护团队的人员支出同样非常高昂。因此,尽管商业软件会带来许多好处,也往往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购买使用。大多数中小企业均采用电子表格和功能单一的解决方案,比如会计软件包和人力资源软件包,他们无法享受到一个完整的商业管理工具所带来的好处。 相对于传统的商业应用系统,企管宝一体化管理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1、低成本:企管宝一体化管理系统性价比高。此外,建立于同一平台之上,功能齐全,可满足企业各种业务需求,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部署其他商业应用系统的成本,同时节省企业使用分散式系统所需支付的升级和维护费用。 2、部署灵活:企管宝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在“一个设计一个系统”的架构之上,所有功能模块都是围绕同一个数据库和同一个用户界面统一设计和开发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部署不同的模块,获得最佳的功能组合,从而达到最高的成本效益比。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可能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此时,企业只需购买和启用新的功能模块即可满足自己的业务需求。而且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都是“随时待命的”,只需稍微改变配置,即可将其“加入”原有的系统,轻松完成部署工作。 3、一体化运作:企管宝一体化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以协同工作、数据共享为目的,解决了分散式系统中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由于能在整个系统内实现数据的共享,许多高级功能,比如全局搜索、全局行动列表和全局业务地图

等支持不同应用模块间的数据整合和信息重组的功能,都可以作为标准功能予以实施,这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价值。 4、注重成功案例:企管宝一体化管理系统时注重成功案例,一个系统拥有的成功案例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成熟度越高,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度越高。 5、自主研发:企管宝厂商自主研发的一体化管理系统更能够满足企业要求,可以进行定制,灵活应用,真正做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切实解决该企业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套系统走天下”。并且,自主研发的系统还可以随时升级、维护,可控性强。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最新资料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创新路径 i=r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在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得到优化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是提高和完善城乡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不断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概述 1.1水资源方面存在的缺陷 依据国家对水资源利用的标准划分陕西省属于极度缺水区域,同时陕西又是一个大省,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极低。而且在陕西省的水资源情况方面又存在缺陷:(1)可用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特别低;(2)在时间分布方面变化比较大,年内的降雨量并不均匀,大约有70%以上的降雨出现在夏季的7-9 月份,春季和秋季降雨量不足50%,冬季最少降水量大约只在2%-3%。夏季若降雨量比较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若没有降雨时则容易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秋季时若有持续的连绵大雨出现很容易出现溃涝灾害;冬季和春季很少出现降雨,干旱现象频频出现。整年的降水量参差不齐,悬殊过大。因此出现各个地域持续干旱、洪涝或者旱涝持续交替的现象的主要因素;陕西省榆林市的水资源主要以黄河水系供应,水流域面积超过了100km2水资源的总量大约为40.84亿平方米,其中自产的水资 源为30%以上,占据总水量的80%左右。但在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写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4)地下水资源开采过于严重,关中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已达到了90%以上,有部分地区严重超采水资源,造成了当地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严重的出现地沉的现象。 1.2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作用 城镇中人口比较集中,用水量也相对比较多,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用水程度的提高等都是影响城镇居民用水量增加的因素。城镇居民的用水量多少以及用水的规律严重影响到供水方式的形成。建立有效的供水措施和方式有助于对水资源管理的加强,进行优化配置,进而达到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XXX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 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城乡供水一体化方案 XX县供水一体化实施 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 设计证书号:A253001102 项目审定: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审核:梁小猛(给排水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设计人员:邹兴铭(给排水工程师) 李冰(给排水工程师) 王晓辉(给排水工程师) 梁毕刚(给排水工程师) 杨道春(电气工程师) 杨波(建筑工程师) 胡艳玲(结构工程师) 概算人员:宋怡云(高级经济师) 马云山(经济师) 兰燕(统计师)

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项目简介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业主 1 1、1、3项目建设地点 1 1、2项目背景 (1) 1、3项目目标 (1) 1、4设计规范标准、依据及资料 (2) 1、4、1设计规范标准 (2) 1、4、2设计依据及资料 (2) 2 项目规模及内容 (4) 2、1项目现状规模 (4) 2、1、1供水现状 (4) 2、1、2现有供水设施 (4) 2、1、3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5) 2、1、4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6) 2、2项目设计规模 (7) 2、3项目设计内容 (7) 3项目设计 (8)

3、1设计供水范围 (8) 3、2供水人口规模 (8) 3、3需水量预测 (9) 3、3、1生活用水定额 (9) 3、3、2需水量预测 (9) 3、4规模拟定 (11) 3、5工程水源 (13) 3、6工程方案 (13) 3、6、1建设规模 (13) 3、6、2净水厂厂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水厂选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4取水工程 (13) 3、6、5原水输水管工程 (14) 3、6、6供水管网设计 (16) 4项目投资估算 (20) 4、1估算编制说明 (20) 4、1、1工程概况 (20) 4、1、2编制依据 (20) 4、2投资估算结果 (20) 5 项目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 (27) 5、1项目实施步骤 (27) 6 建议及存在问题 (29) 6、1建议 (29)

联想集团的ERP之路

联想集团的ERP之路 1998年11月24日,联想集团与德国SAP公司、德勤企业咨询公司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联想与SAP及其咨询合作伙伴德勤管理咨询公司签订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协议。会上,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此次ERP项目建设能否实施成功,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在国内ERP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大环境下,联想集团实施ERP为什么要如此广泛而公开地宣传?ERP对于联想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联想又是如何实施ERP的呢?本案例记叙了自1998年11月联想集团启动ERP项目至2000年末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宣布ERP二期工程完成的过程。 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产品为主,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联想集团于199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公司市值达到900亿港币左右,位居香港股市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联想集团从在一间小平房里起家,仅有11个人、20万元资本金的小公司,发展到2000年末拥有员工10000余人的巨型集团企业。联想集团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阳、深圳等地设有地区总部,在全国各地建有数千家代理分销网点,在欧洲、美洲、亚太设有海外平台,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人民币,连续二年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第一名。联想电脑当年销售量达到125.8万台,连续4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第一。联想集团是国家120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集团之一,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自成立以来,联想集团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基于计算机的信息产品。联想集团的业务涉及到个人电脑、服务器、主板、外设、信息家电等Internet接入端产品、信息服务、软件、系统集成以及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产品等多方面,各类产品和技术已成为金融、交通、邮电、商品流通等许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企业信息技术手段。 2000年4月,联想集团主动应变进行大规模业务重组。从原来的以事业部为核心的体制向以子公司为核心的体制转变,形成了两大子公司:“联想电脑公司”和“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联想电脑公司以向客户提供全面的Internet接入端产品、信息服务为主,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则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局端产品及全面的系统集成方案。 联想的信息化之路 虽然联想集团是一个以提供计算机及其设备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但联想集团同样面临着如何信息化的问题。联想集团的业务分为三大类:一是从研发、制造到生产、销售联想电脑;二是代理国外品牌产品的分销;三是以服务为主,包括硬件配置的系统集成业务。这些业务当然都与信息化紧密相关。从1992年开始,联想就开发了自己的MIS系统,当时的MIS主要是以财务为核心、根据企业的运营需求而定制的一个管理系统。

一体化管理平台部署方法

一体化管理平台部署方法 对于初次接触一体化管理平台的CIO来说,无疑是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在一体化管理平台中应该如何部署是能否成功实施FAS的重要前提,8manageFAS 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十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信息管理平台部署的四部曲,帮助CIO们成功部署一体化管理平台。 一、项目立项 作为项目CIO,在决定做企业一体化管理平台时,首先要帮助企业立顶,其中包括需要实现的目标,大概的成本和实施周期等。定下实施方案之后,就是调研,需要将所有信息化系统和业务相结合,一定要和业务区匹配。项目调研是成功的一个关键点,企业前期项目立项的时候,企业内部已经有一定的需求。 二、项目调研 想了立项之前的调研工作,我们需要了解项目大概需要多长的周期,在具体部署的时候,要研究讨论总体流程的每一个点,该如何去实现,实现周期多长等等都需要认真的思考。 三、产品选型 产品选型会直接影响实施的结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而选型相对涉及到的时间和周期比较长一些,可能会涉及有招标的过程。如果从行业的角度、从国外国内软件的角度应该把产品选型划分为两类,第一、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产品相当于定制化的产品;第二、项目类产品的。 四、项目评审 经历了前期的调研、立项、选型等几个方面,那么管理软件搭建项目还有一项“收尾”的工作,那就是对于项目的评审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可以分为两层。第一、铺设建设阶段;系统架构铺设的阶段;第二、后期的跟进阶段。信息系统真正能不能用起来,建设的可以统一、辐射多少都是可以去量化。但是在信息化后期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是没有法来衡量的。 总的来说,一体化管理平台能够成功实施,需要企业做好清晰的划分,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控制点有效,结果肯定是理想的。8ManageFAS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成功实施,是企业高效管理的重要条件。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实用实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water loss control and assessment of urba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CJJ 92-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7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30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92-2016,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4、4.4.8、4.5.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 92-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5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漏损控制;5.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名称改为《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2.章节设置作了调整,修订了管网漏损的基本概念、评定指标、水量统计、指标计算和评定标准;3.增加了漏损水量分析、漏水管理、分区管理、压力调控、计量损失和其他损失控制等方面内容;4.删除了“漏水检测方法”的内容。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机制-改革构想

浅谈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机制\改革构想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分析了部分地区城乡水务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管理人员结构、运行机制及改革措施等提出一些构想。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运行机制;改革措施构想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necessit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manage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the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existing problems; operation mechanism;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含义 水务管理一体化是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 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处理各种与水有关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实现了由一个部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统一规划与调度。该管理新模式提出更加注重对城乡涉

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

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项目实施方案是指政府为实施PPP项目编制的计划性文件,由于PPP项目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专业性较强,实施周期漫长,为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有必要针对PPP项目拟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逐步推进PPP项目的实施。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经济社会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有关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特许经营项目建议等,提出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因此,项目实施方案一般是由政府确定的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负责编制。而实施方案的内容,参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实施机构;(三)项目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实施进度,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标准等基本经济技术指标;(四)投资回报、价格及其测算;(五)可行性分析,即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的分析估算等;(六)特许经营协议框架草案及特许经营期限;(七)特许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八)政府承诺和保障;(九)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资产处置方式;(十)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虽然特许经营属于PPP模式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操作模式,但其规定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涵盖了PPP项目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即实践中PPP项目实施方案一般包括项目概况、风险基本分配框架、项目运作方式、项目合作期限、交易机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及采购方式选择等内容。

实施方案框架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概况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基本情况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 (一)风险分担 1、政策风险 2、汇率风险 3、技术风险 4、财务风险 5、营运风险 6、环境风险 7、社会风险 8、法律风险 9、不可抗力风险 (二)利益共享 三、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运作方式 实践中,常见的项目运作方式包括委托运营、管理合同、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转让-运营-移交和改建-运营-移交等形式。

(完整版)管理信息系统

ERP系统如何帮助联想提升管理水平 案例思考题: 一、 ERP可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哪些问题? 答:ERP可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以下问题: 1、ERP的实施使得联想计算机业务进入飞速扩张期时,在财务系统方面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起到了对 业务的支撑作用,而不再是财务数据模糊,得不到实时的数据支持。同时也改变了以前财务部门所扮演的 角色,提升了其在管理上的重要性,进行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演变,加大了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善 性。ERP的财务系统能更好地实现整合性的功能化财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采用滚动成本核算法,实物账 和资金账同时产生,通过对物流、资金流进行无缝管理,极大地降低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财 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为实现财务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最 终还可以自动化地形成直观的财务分析报告,便于决策层可以随时了解真实准确的企业运营状况。 2、ERP在企业管理中,使得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销售、采购、库房、生产的全部过程都和财 务紧密挂钩,同时数据建设更为一致,所有作业都能够在系统中实时地反映出来,避免出现“跑冒滴漏” 的现象,整个集团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和透明化。 3、ERP解决销售的问题,ERP可以通过合理的调配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来帮助你的企业很好的处理这些问 题,实现对订单和计划执行的动态跟踪,全面准确地掌握销售情况,提高资金回笼的时效性。 4、ERP可以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高效的生产流水线模式,减少了生产中个别物料短缺造成的生产中断, 提高生产线劳动效率,同时又可减少办公文档及传递工作,提高办公效率,减少职工加班时间,即使在处 理紧急任务时也能预先设计出最合理的生产流程,降低无效劳动。 5、ERP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采购信息的发布和搜集,及时把握和分析供货商的相关信息(包括信誉、生产 能力),供货商的延续性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采购过程的公开公正化管理,最终通过准确的采购计划,保 证了物料供应,为采购人员节省了大量精力,降低采购管理成本。 6、ERP系统的合理规划能及时设定准确的需求计划,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得到恰当的物料,不必留有库存, 降低相应的成本和风险。如果是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的集团企业还可以实现多个生产厂的库存和在途物料地 信息共享,由系统自动生成准确的批次物料需求计划,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库存资金周转次数。 二、案例中ERP在制造和分销性企业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为什么能发挥这些作用? 答:ERP在制造和分销性企业的主要功能有: 1、分销管理 销售的管理是从产品的销售计划开始,对其销售产品、销售地区、销售客户各种信息的管理和统计, 并可对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做出全面的分析,这样在分销管理模块中大致有三方面的 功能。 (1)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和服务 它能建立一个客户信息档案,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客户服务,以达到最高效率 的保留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在这里,要特别提到的就是最近新出现的CRM软件,即客户关系管理,ERP 与它的结合必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效益。 (2)对于销售订单的管理 销售订单是ERP的入口,所有的生产计划都是根据它下达并进行排产的。而销售订单的管理是贯穿了 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它包括: a客户信用审核及查询(客户信用分级,来审核订单交易)。 b产品库存查询(决定是否要延期交货、分批发货或用代用品发货等)。 c产品报价(为客户作不同产品的报价)。 d订单输入、变更及跟踪(订单输入后,变更的修正,及订单的跟踪分析)。 e交货期的确认及交货处理(决定交货期和发货事物安排)。 (3)对于销售的统计与分析 这时系统根据销售订单的完成情况,依据各种指标做出统计,比如客户分类统计,销售代理分类统计 等等,再就这些统计结果来对企业实际销售效果进行评价: a销售统计(根据销售形式、产品、代理商、地区、销售人员、金额、数量来分别进行统计)。 b销售分析(包括对比目标、同期比较和订货发货分析,来从数量、金额、利润及绩效等方面作相应的 分析)。 c客户服务(客户投诉纪录,原因分析)。 2、库存控制 用来控制存储物料的数量,以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的占用资本。它是一种 相关的、动态的、及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它能够结合、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随时间变化动态地调整库 存,精确的反映库存现状。这一系统的功能又涉及: a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决定何时定货采购,同时作为交与采购部门采购、生产部门作生产计划的依 据。 b收到订购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入库,生产的产品也同样要经过检验入库。 c收发料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综合管廊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综合管廊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综合管廊一体化管理平台集综合管廊信息采集,融合、处理、分析、运维、管理为主体的智能管廊监控与报警平台,整体推进城市综合管廊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城市管廊公司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交换以及系统间的互联,实现与外部系统之间统一的互联接口、信息共享及交换,实现对综合管廊管理工作的全面支撑,提升管廊公司管控水平。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安装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

燃气舱线性光纤感温探测器安装 10KV及以上电缆感温光纤敷设

火灾声光报警器安装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 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对综合管廊防火分区内的消防通风设备、消防泵设备、非消防电源设备等防火分区设备,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的火灾情况的监控及管理;采集、处理火灾报警信息,进行历史资料档案。并能在火灾事故状态下,更好地协调防火分区设备的运行,充分发挥各种设备有的作用,保证管廊的安全。 触发装置-点型火灾探测器:感烟探测器(顶部设置间距为<13.4m)、感温探测器(顶部设置间距为<8m),距离灯具水平净距>0.5m,触发装置-线型火灾探测器:线性光纤感温探测器(顶部设置一条),每根10KV及以上电缆敷设一根触发装置-手动报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沿侧墙布置水平间距小于60m,距地1.4m)并设置消防对讲电话插孔火灾报警装置(在火灾报警系统中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

报警信号):声光报警器(沿侧墙布置水平间距小于60m,距地1.8以上m)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干线、支线含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动自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 (二)、环境监控系统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摘要:实施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本文就论述了水务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

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

水务一体化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1.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水务”一词是从国外水务公司名称翻译演化而来的,如英国的泰晤士水务集团公司等,国外水务公司的服务从最初的供水扩大到水净化处理、供水管网、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有的甚至扩展到能源、交通、垃圾处理等,“水务”一词含义也逐渐从“供水服务”扩展到“涉水事务”。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2.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极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1、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

管理信息系统联想案例分析

标杆的联想 联想并购IBM笔记本业务一下跃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成为国内企业真正意义全球化的开路先锋,许多国内企业在暗自思索:这是否是一条可以效仿的捷径?三星最近在全球市场的抢眼表现,成为许多国内企业心中的标杆。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联想能否成为下一个三星? 为了找到答案,必须近距离地了解联想。离联想越近,信息化的味道就越强烈。过去,联想靠信息产品起家,成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信息化功不可莫,联想也因此获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最佳信息化战略奖、最佳ERP应用奖”;未来,致力于提供最新最好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联想,自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我们不禁好奇信息化和联想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 从“两点理由、三层理论”说起 为何要从“两点理由、三层理论”说起呢?因为这是联想对信息化的态度。在与信息化的交往中,联想对“两点理由、三层理论”始终忠贞不渝。如果你说这有点“教条主义”,但确实是联想信息化历程中的深刻领悟,是联想信息化的核心。 决策的信息化 流程的信息化 数据的信息化 图1 联想信息化的“两点理由、三层理论” 抓住这个核心,我们就可以摸清联想和信息化之间三个发展阶段的脉络: 1994-1996 联想和信息化的磨合 这个时期的联想业务发展比较快,原有的管理方式使联想感到力不从心。而那时的国内,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还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

那时联想的信息系统应用可以用“分散孤立”形容。业务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建立了40多个系统,信息孤岛严重,难以集成。比较典型的是财务管理和业务严重脱节,信息口径不同,信息真实程度令人怀疑,信息严重滞后(一般滞后1个月)。因为支持数据不准确/矛盾,难以支持决策,造成的后果是管理效率低下,导致管理失控。 原来,联想和信息化之间从一开始并不那么亲密无间。在这一阶段联想还只是把信息化当作可以利用的工具,两者之间还只是一种“利用”关系。从而造成了刚才所说的种种后果。 当然吃一堑长一智。联想总结出了信息化建设的第一点理由:信息化能够帮助我们加强管理和控制、减少漏洞;和第一层理论:数据的信息化。联想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以这种关系维持下去,联想和信息化只能分道扬镳。 1997-2000 联想和信息化的重塑 面对这样的困境,联想高层拿出了置死地而后生的气概,决定彻底打破原来与信息化之间的利用关系,重塑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联想决定实施ERP,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联想为什么要选择ERP呢? 联想实施ERP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战略考虑: ?集团业务高速增长,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联想从1984 年20万元、11人起家至1997年步入高速发展期,从1994年到1998年,公司的 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以上。联想原来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已经不能 适应业务高速增长的需求。 ?国内外竞争加剧,实施ERP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联想的整体战略需要管理信息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按照联想集团规划的目标: 联想2000年要完成30亿美元营业额,到2005年要完成100亿美元营业额,进军 世界500强。加强企业管理的内部管理,使其尽快实现规范化和现代化,早日与国 际先进水平接轨,正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唯一途径。 联想决心借助ERP把与信息化的关系重塑为“管理”关系,这不仅解决了现实的问题,而且也适应联想的发展。 联想把ERP摆在生死存亡的高度,一把手亲自树起ERP大旗。联想的ERP实施从1998年11月9启动大会开始到2000年1月5日正式上线,经历了1年多时间,应该说是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风险和调整都不少。 从咨询公司德勤与实施商SAP之间的商务危机导致的项目停滞,到项目主导部门的转型,再到项目实施范围和总体计划的调整,项目每一阶段计划的调整,每一步都充满着风险和抉择。但联想每一步都能化险为夷,联想靠的是什么?从“商务危机”事件中,你也许能体会

水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市水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方案 铜仁市水务局 2016年4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项目建设背景 (3) 1.2依据 (3) 1.3设计目标 (4) 1.4技术优势 (5) 2软件设计开发方案 (6) 2.1总体设计方案 (6) 2.2软件系统功能说明 (8) 2.2.1基础数据查询系统 (8) 2.2.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9) 2.3数据库建设和存储系统 (15) 2.3.1数据库软件的功能要求及选型 (15) 2.3.2数据库设计原则 (16) 2.3.3数据库总体设计 (16) 2.3.4数据库部署 (17) 3系统建设部署环境及运行维护 (18) 3.1系统运行维护 (18) 3.2系统部署环境设计 (18) 3.2.1网络和主机设计要求 (18) 3.2.2机房等其他配套附属设施设计要求 (18) 3.2.3主要软硬件选型配置要求 (19) 4项目实施方案 (20) 4.1项目组结构 (20) 4.2项目实施计划 (21) 4.3软件开发过程 (21) 4.3.1软件需求分析 (21) 4.3.2结构设计 (22) 4.3.3详细设计 (22)

4.3.4编码 (22) 4.3.5集成测试 (22) 4.3.6系统测试 (23) 4.3.7验收 (23) 4.3.8维护 (23) 5项目预算 (23)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十二五期间,市水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配置工程、城乡供排水保障工程、农村水利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水生态修复工程为重点,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基层水利水务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适应山区现代水利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积极构建水资源保障有力、开发利用有效、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保障的黔东水安全保障网,为打赢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提供坚实的水利水务支撑和保障。随着管理事务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水务局报批、在建和管理维护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更好的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务局预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2依据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8566-1995 《规定与质量有关的术语》ISO 840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 9000-3 《可靠性管理标准ISO》DIS 9000-4 《软件配置管理》ISO/TC 176 《软件维护指南》GB/T14079-19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