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 PPT
- 格式:ppt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6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一.掉转红窑:1.窑衬及其镶砌质量不良或腐蚀后过薄没有按时更换,导致掉转红窑?方法:选用质量高的耐火砖,停窑补换新砖,提高镶砌质量,严禁补压。
2.窑皮挂的不好?方法:加强配料工作,提高煅烧操作水平。
3.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窑筒体径向变形增大?方法: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与垫板间隙,间隙增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
4.窑体中心线不直?方法:定期校正窑体中心线。
5.窑筒体局部过热变形,内壁凹凸不平?方法:红窑必停,对变形过大的窑筒体及时整修或更换。
二.窑筒体振动:1.窑筒体受热不匀,弯曲变形过大,托轮脱空?方法:正确调整托轮。
2.大小齿轮齿合间隙过大或过小?方法:调整大小齿轮的齿合间隙。
3.大齿圈接口螺栓松动或断落?方法:紧固或更换螺栓。
4.弹簧板焊缝开裂?方法:重新找正焊补。
5.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产生台阶?方法:更换小齿轮。
6.基础地脚螺栓松动?方法:紧固地脚螺栓。
三.窑筒体开裂:1.表面温度太高或红窑烧损窑筒体,强度和刚度削弱? 方法:窑筒体补焊,加固烧焊。
2.某档托轮顶力太大?方法:正确调整托轮,减轻负荷。
3.窑筒体钢板材质有缺陷或接口焊缝质量差?方法:探伤检查内部缺陷四.窑筒体弯曲偏斜:1.突然停窑,长时间没有转动?方法:将窑弯出做一记号,等窑转到上面停窑数分钟使其复原。
2.窑墩基础下沉,托轮位置发生移动?方法:根据测量数据调整托轮位置五.托瓦衬瓦过热:1.窑中心线不直,衬瓦受力过大?方法:校正中心线,调整托轮受力情况。
2.托轮不正确歪斜,轴承推力过大?方法:调整托轮位置。
3.轴承内冷却水管漏水,用油不当或润滑油变质,以及油内混有其他杂物?方法:换油,修理水管,清洗衬瓦。
4.带油勺发生故障或油盘油沟堵塞?方法:清理油勺,修复带油勺。
六.电动机振动:1.地脚螺栓松动?方法:紧固地脚螺栓。
2.电动机与联轴器中心线不同心? 方法:校正中心线。
3.轴承损坏?方法:更换轴承,检查,调整间隙。
回转窑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温度指示误差大故障原因:1.热电偶被物料糊住;2.热电偶被烧断。
处理措施:1.清理积料;2.更换热电偶。
二、压力指示偏低故障原因:1.测压管被粉尘堵塞;2.旋风筒积料。
处理措施:1.用压缩空气吹扫测压管;2.用压缩空气吹扫旋风筒锥部。
三、跑生料故障原因:1.窑尾温度下降过大,喂煤量过少;2.预热器塌料,生料涌入烧成带,窜出窑头;3.火头被生料压缩,窑头温度下降,窑头负压波动,窑电流下降,窑内发浑,篦下温度高,窑头、冷却机冒灰。
处理措施:1.减喂料,减窑速;2.当出现跑生料预兆时或跑生料前期,可适当加煤。
当跑生料已成事实,窑头温度下降较大,宜适当减少喂料喂煤。
待电流及烧成带温度呈上升趋势时,即可加料,提高窑速,加料幅度不宜过大。
四、清理结皮故障原因:1.窑头正压太大;2.跑生料;3.冷却机堆雪人。
处理措施:1.放慢篦床速度,加大窑头抽风;2.减料、减煤、减风,大慢车;3.见冷却机“堆雪人”故障处理。
五、预热器塌料故障原因:1.总排风量突然下降;2.锥体负压突然降低;3.窑尾温度下降幅度很大;4.窑头负压减小,呈正压。
处理措施:大塌料按跑生料故障处理,小塌料可适当增加窑头喂煤,或不作处理。
六、窑筒体温度低故障原因:窑皮太厚。
处理措施:1.窑打快车;2.改变入窑生料率值,提高硅值,降低铝率。
七、窑体温度高故障原因:1.掉窑皮;2.耐火砖薄;3.烧成带温度高;4.入窑生料率值不当,窑皮难挂;5.烧成带掉砖引起红窑。
处理措施:1.移动冷却风机,冷却高温区;2.调节喷煤管内外风改变火点,如筒体温度高于400℃还有上升趋势,停窑换砖;3.保证生料分解率,减轻窑头压力;4.提高铝率,提高烧成带温度,窑速、喂料量低一些;5.停窑补砖。
八、预热器锥体堵塞故障原因:1.下料翻板阀长期窜风,下锥体结皮;2.分解炉煤粉未充分燃烧,物料粘性增大,逐步积于锥体,未及时清堵;3.锥体负压急剧减少,下料温度下降,出口温度上升。
回转窑不正常情况及处理在回转窑的操作中,不正常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生产的有结圈、掉窑皮、红窑等。
1. 硫酸盐结圈(1)硫酸盐(CaSO4)粘结的原因①开车时容易造成窑内强氧化气氛,部分焦炭过早被烧掉,还原剂少了,CaSO4分解不完全。
熔点为1226℃的CaSO4大量进入1350-1450℃的烧成区发生熔化变成液相,正常状态下液相物料不超过物料总量的25%-30%,液相成分增加,浆状物变得粘稠,造成物料粘结。
②窑的转速太快,加速物料在窑内运动速度,部分CaSO4未及时分解就进入最高温度区,引起物料熔融。
③窑内装料负荷不足,燃煤不足,生料中的C和SiO2含量相对降低是危险的,C低了,还原剂少了,CaSO4熔点低易粘接;SiO2低了,CaO就多了,熔点也降低了,临界点偏向下降趋势,易粘结。
④生料组成不好,Al2O3、Fe2O3、P2O5碱类含量高,烧成液相出现早,物料粘而结圈。
(2)硫酸盐粘结的特征熟料结成非圆形的不规则形状,生成的块料具有质脆而多孔隙,呈海绵状。
熟料组成中不存在CaO,CaSO4含量>3%,长时间的氧化气氛导致窑皮及窑衬里破坏和产量下降,强氧化气氛,CaSO4剧烈加热并熔融,引起烧成区向深处(8-10m)退宿。
(3)硫酸盐结圈处理①禁止窑快速运行②加大焦炭和燃煤量,纠正窑内强氧化气氛,回复窑的正常气氛,结圈通常可脱落。
③当氧化气氛持续时间较长时,应限制窑中的抽气量。
如果属微调可以通过加减脱气塔空气量以及一洗、二洗的水压来达到,大幅度调节则由转化风机进口阀调节。
④采取骤烧、骤冷以及调节煤、风、下料量等手段处理结圈。
也有使用有锁扣的煤粉喷嘴,火焰较短,但尖端温度较高,并使用移动喷煤枪,移动位臵烧掉结圈,增加煤量,提高温度,也可使结圈熔化掉。
2.硫化物结圈(1)硫化物(CaS)粘结的原因①窑气中氧不足而导致还原性气氛,出现另一种物料粘结。
②还原气氛下生成二价硅酸铁,其量达到2%-4%时能使物料的熔化温度急剧降低,此时窑气中的CO2增高到20%以上,O2含量下降到0.5%以下,SO2含量急剧下降。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1.故障:红窑掉砖。
原因:(1).窑皮挂得不好;(2).窑衬镶砌质量不高或磨薄后未按期更换;(3).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使筒体径向变形增大;(4).简体中心线不直;(5).简体部过热变形,内壁凹凸不平。
处理:(1).加强配料工作及煅烧操作;(2).选用高质量窑衬,提高镶砌质量,严格掌握窑衬使用周期,及时检查砖厚,及时更换磨坏的窑衬;(3).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轮带与垫板的间隙;间隙过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为防止和减少垫板间长期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密损;在轮带与垫板间加润滑剂;(4).定期校正简体中心线,调整托轮位置;(5).必须做到红窑必停;对变形过大的简体及时修理或更换。
2.故障:托轮断轴。
原因:(1).简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超负荷;(2).托轮轴材质不佳,有内部缺陷;强度不够,耐疲劳差;(3).轴颈过渡处应力集中。
处理:(1).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2).对新轴进行内部探伤,检查有无内部缺陷;(3).选用合适的过渡半径(圆角),提高表面光洁度。
3.故障:轮带出现裂纹或断裂。
原因:(1).筒体中心线不直,轮带受力过大、超负荷;(2).托轮调整不正确,歪斜过大,造成轮带局部过载;(3).材质不佳,强度不够,耐疲劳性能差;(4).断面复杂,不易铸造,有气孔、夹渣;(5).结构不合理,散热条件差,热应力大。
处理:(1).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2).正确调整托轮,使轮带受力均匀;(3).选用优质钢铸造;(4).选用简单断面,提高铸造质量;(5).选用合理的结构。
4.故障:托轮表面出现裂纹,轮幅断裂。
原因:(1).同2(1);(2).托轮凋整得不正确,歪斜过大;使托轮受力不均,局部过载;(3).材质不佳,强度不够,耐疲劳差;(4).铸造质量不良,有砂眼、夹渣;(5).托轮与轴组装后不同心;(6).托轮组装时,过盈量过大。
处理:(1).同2(1);(2).正确调整托轮;(3).选用优质材料铸造;(4).提高铸造质量;(5).组装后再次车削;(6).选取合理的过盈量。
回转窑窑况的原因及处理大倾角皮带因预热器溢料而造成破损故障现象:预热器入口处溢料,导致皮带停止运转而电机正常运转,皮带与头、尾轮产生磨擦。
原因分析:1.预热器料位计上限位故障。
2.设备保护系统失灵。
3.岗位工与中控工责任心不强。
预防及解决措施:1.岗位工与中控工要勤沟通,掌握当班生产计划及每次上料所需的时间。
2.上料时岗位工要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监护,防止预热器入口处溢料。
3.上岗时,岗位工与中控工一旦发现皮带机不转时,要立即停机,并及时通知调度室,以防止皮带与头、尾轮磨擦产生损坏,造成重大生产事故。
窑体弯曲出现刮、卡现象原因:1.在停窑初期,窑内温度较高未及时转窑。
2.烘窑时,遇到雨天或雪天,造成窑体受热不均。
3.停窑后长时间不转窑。
4.因停电,设备故障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回转窑突然停转,石灰石集中在下部,局部高温。
影响:1.窑位窜动,影响窑头、窑尾密封。
2.窑体受力不均,震动大易损坏传动机构。
3.易损坏托轮。
防止及处理方法:1.停电时,及时启动备用电源转窑(15min以内),防止回转窑停转时间过长。
2.烘窑时,如遇到雨天或雪天应立即启动辅传转窑,使窑筒体受热均匀。
3.通常弯曲的凸向部分在下。
如弯曲不大,可将窑筒体弯曲部分向上,稍停片刻加热弯曲部分的筒体。
温度较高时,需慢转窑几周后,再使弯曲的凸向部分停在上方。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基本复原为止。
4.如果筒体弯曲较大,拖轮与轮带有较大间隙,电机无法启动,应考虑大修处理。
5.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操作。
结圈原因:1.石灰石中小粒灰石比例大,杂质含量多(Sio2、FeO3、A1i2O3.粉尘)。
2.操作不当,工艺参数不合理,致火点后移、燃烧带伸长使液相过早出现。
3.高温状态下带料停窑。
4.窑温、窑速、给料量不匹配,造成物料在高温区域内停留时间过长。
5.煤气质量差、发热植低、压力波动大,煤气在窑内未充分燃烧,导致煤气在窑尾和预热仓室内继续燃烧。
回转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1、熟料中的f-CaO偏高A、原因:生料成份偏高(KH高,n过高,熔剂矿物过低),生料不均匀,生料细度过粗,煤发热量不均匀,分解率偏低,头煤使用过少等。
B、措施与办法(1)将投料量及窑速适当降低些,先稳住质量。
(2)如火焰细长,窑烧成温度不足,可将火焰调节粗大,提高火焰温度。
(3)若分解率偏低,将分解率适当提高(分解炉出口温度提高)。
(4)若因烟室负压偏低,导致f-CaO偏高时,则检查烟室缩口处结皮情况,及时清除。
(5)若头煤过少,易结大蛋,中部生烧,将头煤使用量增加些。
(6)若因掉窑皮而导致f-CaO偏高,则将窑皮挂平整些,杜绝掉窑皮,稳定头温和炉温。
(7)若因煤粉燃烧不完全时,是将中心风开大些,旋流风开大些。
(8)窑内通风不畅时,将三次风阀关小些。
(9)火焰不顺畅,出现还原气氛时,将总风拉大些(开大高温风机液耦)(10)若因料层过厚结粒过大导致f-CaO偏高,则将窑速开大些。
(11)若煤粉细度、水分较高时,则适当降低。
(12)头煤使用量过多时,减少头煤。
(13)熔剂矿物较高,结粒较大时,将分解炉温度降低些,窑速提高些。
(14)若饱和比料高,结粒细小,则窑速适当降低,投料量降低,分解炉温度升高些。
但如果饱和比过高,就不能过分追求f-CaO合格把炉温控制过高,既要努力降低f-CaO,又要防止出现预热器堵塞等问题。
C、以上原因及措施不能单一而论,f-CaO偏高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产生的,或一种诱因引起多种现象,并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造成f-CaO不能控制,因此对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解决。
另外可采取的措施有多种,也要认真分析并充分预计各种措施达到的效果,根据情况决定采取的方法。
2、高温风机跳停(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窑尾、预热器系统突然出现无负压的情况)。
由于电气或机械原因,高温风机突然出现停机、跳闸的现象或余热发电控制的窑尾、窑头主管道阀门突然关闭的现象,对人员及窑的安全有严重影响。
回转窑中控操作常见事故处理①停止分解炉喂煤。
②窑头喷煤量逐渐减少。
③窑速逐渐减低,直至停窑挂辅传。
④调整高温风机、过剩风机转速,保证窑头负压稳定。
⑤通知框架工调整增湿塔喷枪数量和回水量保证出增湿塔温度在160-350℃之间,既保证增湿塔不湿底又要保证高温风机入口温度处于正常范围。
⑥通知有关人员迅速检查生料输送系统,及时排除故障,否则将烧成系统各机械设备按操作规程依次停车。
2 预热器堵塞判断与操作?判断:锥体负压突然降低,物料温度降低,出口负压突然上升,下一级出口气温度急升,窑内来料明显减少。
操作:①止料、止分解炉喂煤、窑前煤用量逐渐减小、慢窑,降高温风机转速、降后排风机转速调整篦冷机风机转速,保证窑系统呈负压状态。
②通知有关人员迅速检查下料管堵塞处,及时排除故障,否则将烧成系统各机械设备按操作规程依次停车。
3 预热器塌料的判断和处理?判断:①预热器各级负压明显升高;②锥体负压突然降低;③窑尾温度下降幅度很大;④窑头负压减少,严重时呈正压。
处理措施:塌料多时:减料、减窑速;塌料少可适当增加窑头喂煤,及时烧起窑内温度后逐渐提窑速加料至正常操作。
4 分解炉断煤操作?①减料至正常喂料量的40%-50%,适当降低高温风机转速稍加窑头喷煤量,适当慢窑至3r/min。
②通知有关部门迅速检查分解炉喂煤系统,及时排除故障,否则将烧成系统各机械设备按操作规程依次停车。
③通知框架工因下料量调整而特别关注下料管翻板阀波动情况,保证框架安全。
④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
⑤注意煤磨入磨温度,及时调整冷热风阀。
5 窑头喂煤故障操作?①减料至正常喂料量的40%-50%,适当降低高温风机转速。
②通知框架工因下料量调整而特别关注下料管翻板阀波动情况,保证框架安全。
③通知现场人员远离窑头、斜链斗地沟等地方。
④注意煤磨温度,及时调整冷热风阀。
⑤通知有关部门迅速检查喂煤系统,及时排除故障,否则将烧成系统各机械设备按操作规程依次停车。
回转窑在运行中出现异常现象、处理方法及安全事项回转窑是水泥工业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熟料的烧制。
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运行不稳定、温度过高、电机负载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设备损坏、生产停顿、安全事故等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排查和处理异常现象,并严格遵守安全事项和操作规程。
下面就回转窑在运行中出现异常现象、处理方法及安全事项进行介绍。
一、回转窑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1.运行不稳定现象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现象,主要表现为转速不均匀、运行频率不稳定等,这些问题通常与电机负载、传动系统配合、支承装置等相关。
2.温度过高现象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要求比较严格,若温度过高,会对设备产生很大的损害,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炉体内部有瓦斯等易燃物质的存在,也可能是由于设备密封性不达标等原因。
3.电机负载过大现象回转窑的电机负载过大,不仅会使得转速不稳定,而且会使得电机产生过热现象,从而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二、处理方法1.针对运行不稳定现象针对回转窑运行不稳定的情况,需要首先检查支承装置、传动系统等设备是否正常,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对电机负载进行调节,保证回转窑稳定运行。
2.针对温度过高现象首先需要开启集尘器,释放炉内压力。
其次,对炉体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瓦斯等易燃物质,及时处理。
如果是密封性不合格造成的问题,需要重新进行密封,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针对电机负载过大现象当回转窑的电机负载过大时,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首先需要关闭设备,然后检查传动系统、支承装置等,找出问题点,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理。
三、安全事项1.回转窑开机前,必须检查传动系统、支承装置等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2.运行过程中,回转窑必须进行严格监测,对于超出温度范围、电机负载过大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处理并采取安全措施。
3.设备开机后,必须进行密封性检查,防止易燃物进入设备内部,造成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