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2012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心脑血管疾病膳食和营养治疗(1)讲义一、心脑血管病概述1.心脑血管病的定义心脑血管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即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导致组织器官发生的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2.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年报道,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即每5个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的构成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
心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特点。
(1)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卒中,出血、水肿、坏死)和脑缺血(脑梗塞,缺血、坏死)。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告我国现脑卒中患病人数1300万,2015年农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3.63/10万,城市为128.23/10万。
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2)心血管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冠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伴血凝块引起的心肌缺氧、坏死。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概要在2019.4《中国循环杂志》上发布心血管病流行趋势: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是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高血压2.45亿。
柳叶刀(2017)报告: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中国的饮食相关的心血管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为299(275324)/10万,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最高的;日本有着最低的饮食结构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糖尿病死亡率。
二、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 高血压中国高血压调查(CHS)于2012 2015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国大陆31个省的262个城市和农村抽取451755名≥18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3.2%),男性高于女性(24.5% vs 21.9%),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控制率依然很低(见下图)。
中国主要年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统计(1950-2014)(一)年份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注:①2005年起.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调整为丙类传染病.②2009年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③2013年11月1日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至丙类.统一纳入流行性感冒进行监测.摘编自《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发病率1/10万死亡率1/10万病死率%发病率1/10万死亡率1/10万病死率%发病率1/10万死亡率1/10万病死率%发病率1/10万死亡率1/10万病死率%163.37 6.7 4.090.680.2535.652139.6918.430.860.0147.832448.357.470.310.010.0154.390.160.33 3501.3618.710.5364.710.01 2.2561.840.230.38 7061.867.730.110.019.6232.230.150.45 5070.277.40.150.070.1585.150.220.26 3254 6.290.191000.020.4572.20.190.27 3816.78 6.510.1771.430.260.020.89103.20.190.19 2373.07 4.860.250 1.60.02 1.3892.390.180.2 2067.38 4.390.2175 3.550.04 1.09103.540.190.18 2079.79 3.760.1866.67 4.160.030.66111.470.180.18 1884.43 3.510.19 3.840.040.96106.010.210.19 1532.85 3.160.2166.67 1.40.010.6991.570.210.22 1302.95 2.680.2160 1.780.010.6472.440.180.25 1043.22 2.590.25 1.630.010.5767.870.20.29 874.82 2.410.2833.330.630.01 1.1376.680.220.29 725.91 1.970.2737.5 1.040.010.7697.270.20.21 558.74 1.830.3333.330.520.62108.230.230.21 465.89 1.490.3266.670.670.01 1.23132.470.190.14 339.26 1.260.37500.51 1.03113.110.150.13 297.24 1.170.40.01 2.70.060.78117.570.160.14 284.50.870.2933.30.02116.870.140.12 235.910.550.2313.890.040.47109.120.110.11 189.490.470.2516.670.950.01 1.2888.770.10.12 196.120.460.2450 2.960.030.9273.520.090.12 176.370.340.190.950.010.9363.630.090.14 166.10.330.20.01 4.20.310.9963.410.080.13 199.290.430.210.1 2.5466.050.090.14 204.390.410.219.050.970.02 2.1265.780.070.11 204.440.410.1838.460.42 1.0871.680.060.09 192.590.360.190.020.790.150.664.910.070.1 191.090.360.190.01 5.560.220.5365.460.060.09 182.250.390.210.010.0500.7566.10.080.12 192.180.480.257.690.020.4168.550.080.12 244.660.550.220040.910.0200.4188.690.080.09 268.310.760.2800300.0700.4191.420.090.1 266.830.810.300.010 1.26102.090.10.1 272.390.990.360500.01108.440.090.08 268.010.940.35001000.01106.540.080.07 263.52 1.120.4200250.01107.30.080.07 238.69 1.070.450028.570.0198.740.070.07 241.44 1.140.47001000102.340.060.06 238.76 1.240.52001000.01102.480.060.05 225.8 1.20.5300 1.8992.450.050.06 226.98 1.190.5200100090.250.040.04总计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
2015年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2015-08-05公共健康法律资讯公共健康法律资讯一、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概况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二、健康大数据·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2013年到2014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如果中国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中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人民币元人民币。
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在2005年——2015年间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中国的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
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女性更容易受到妇科、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男性则面临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
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肥胖人口将达到3.25亿,未来20年将会增长一倍,腰围只要增长一英寸(2.54厘米),血管就会增长4英里,患癌风险高8倍!美国《保健事物》杂志报告: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十九个月!19位老总离世!最高个人资产14个亿,包括百视通COO吴征、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均因病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