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假设
- 格式:doc
- 大小:292.50 KB
- 文档页数:43
1. 美国一家公司在1982年计划用FORTRAN 语言开发一个在V AX 750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估计这个程序的长度为10000条FORTRAN 指令。
如果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开发出10条FORTRAN 指令,请问:(1)开发这个应用程序将用多少人日?(2)假设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4000美元,每月按20个工作日计算,这个软件的成本是多少美元?(3)1982年V AX 750计算机硬件价格约为125000美元,在那一年这个软件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多大比例?(4)20年后,一台性能远远优于V AX 750的微型计算机的价格约为2000美元,这时软件开发生产率已提高到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开发出40条指令,而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也已涨到8000美元。
如果在2002年开发上述FORTRAN 应用程序,则该软件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多大比例?答:(1) )(10001010000人日= 开发这个应用程序大约需用1000个人日。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工作量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等各个开发阶段的工作量,而不仅仅是编写程序所需的工作量。
(2)每月平均工作20天,故开发这个软件需要用)(50201000人月= 每人每月的平均工资为4000美元,因此这个软件的成本大约为50×4000=200000(美元)(3)软件成本与硬件成本之和为计算机系统的总成本。
这个软件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为%5.61125000200000200000=+ (4)在2002年开发这个应用程序所需的工作量约为)(5.12204010000人月=⨯ 这个软件的成本大约为12.5×8000=100000(美元)该软件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为%982000100000100000=+2. 根据历史数据可以作出如下的假设。
(1)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1960(28.04080-=Y e M(2)存储器的价格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下降:)/(72.03.019741位美分-⨯=Y P 如果计算机字长为16位,则存储器价格下降的趋势为:)/(72.0048.019742字美元-⨯=Y P在上列公式中Y 代表年份,M 是存储容量(字数),P 1和P 2代表价格。
医学统计学第7版假设检验步骤
1. 提出原假设(0)和备择假设(1)
- 原假设通常是要被检验的陈述
- 备择假设是原假设被拒绝时要接受的陈述
2. 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及其在原假设为真时的概率分布
3. 确定显著性水平α
- 通常取0.05或0.01,表示拒绝原假设的最大概率
4.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
5. 确定拒绝域
- 拒绝域是原假设被拒绝的取值范围
- 通常利用显著性水平α从概率分布中确定拒绝域
6. 进行判断
- 若观测值落在拒绝域内,拒绝原假设
- 若观测值落在保留域内,无法拒绝原假设
7. 陈述结论
以上是我对医学统计学第7版假设检验步骤的总结,没有直接引用书中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 多项式1. 用)(x g 除)(x f ,求商)(x q 与余式)(x r : 1)123)(,13)(223+-=---=x x x g x x x x f ; 2)2)(,52)(24+-=+-=x x x g x x x f 。
解 1)由带余除法,可得92926)(,9731)(--=-=x x r x x q ; 2)同理可得75)(,1)(2+-=-+=x x r x x x q 。
2.q p m ,,适合什么条件时,有 1)q px x mx x ++-+32|1, 2)q px x mx x ++++242|1。
解 1)由假设,所得余式为0,即0)()1(2=-+++m q x m p ,所以当⎩⎨⎧=-=++0012m q m p 时有q px x mx x ++-+32|1。
2)类似可得⎩⎨⎧=--+=--010)2(22m p q m p m ,于是当0=m 时,代入(2)可得1+=q p ;而当022=--m p 时,代入(2)可得1=q 。
综上所诉,当⎩⎨⎧+==10q p m 或⎩⎨⎧=+=212m p q 时,皆有q px x mx x ++++242|1。
3.求()g x 除()f x 的商()q x 与余式:1)53()258,()3f x x x x g x x =--=+; 2)32(),()12f x x x x g x x i =--=-+。
解 1)432()261339109()327q x x x x x r x =-+-+=-;2)2()2(52)()98q x x ix i r x i=--+=-+。
4.把()f x 表示成0x x -的方幂和,即表成2010200()()...()n n c c x x c x x c x x +-+-++-+的形式:1)50(),1f x x x ==;2)420()23,2f x x x x =-+=-;3)4320()2(1)37,f x x ix i x x i x i =+-+-++=-。
课时提升练(二)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选择题1.(2023·东北四市联考)以下命题中真命题是( )A.“a>b”是“a2>b2”的充分条件B.“a>b”是“a2>b2”的必要条件C.“a>b”是“ac2>bc2”的必要条件D.“a>b”是“|a|>|b|”的充要条件【解析】C中,当c2=0时,由a>b ac2>bc2;反过来,由ac2>bc2⇒a>b,故“a>b”是“ac2>bc2”的必要条件.【答案】 C2.命题“假设a,b,c成等比数列,那么b2=ac”的逆否命题是( )A.“假设a,b,c成等比数列,那么b2≠ac”B.“假设a,b,c不成等比数列,那么b2≠ac”C.“假设b2=ac,那么a,b,c成等比数列”D.“假设b2≠ac,那么a,b,c不成等比数列”【解析】根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关系知,命题“假设a,b,c成等比数列,那么b2=ac”的逆否命题为“假设b2≠ac,那么a,b,c不成等比数列”.【答案】 D3.(2023·长沙模拟)设A,B为两个互不相同的集合,命题p:x∈A∩B,命题q:x∈A 或x∈B,那么┑q是┑p的( )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由题意p⇒q,故┑q⇒┑p;而q p,故┑p┑q,所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 B4.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假设x+y=0,那么x,y互为相反数”的逆否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假设q≤1,那么x2+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的逆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假设x+y=0,那么x,y互为相反数”为真命题,那么逆否命题也为真;“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为“不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该否命题为假命题;假设q≤1⇒4-4q≥0,即Δ=4-4q≥0,那么x2+2x+q=0有实根,所以原命题为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为真;“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的逆命题为“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该逆命题为假命题.应选C.【答案】 C5.(2023·重庆模拟)假设p是q的必要条件,s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以下推理一定正确的选项是( )A.┑p⇔┑s B.p⇔sC.┑p⇒┑s D.┑s⇒┑p【解析】由题意得q⇒p,且s⇒q,故s⇒p,所以┑p⇒┑s.【答案】 C6.(2023·深圳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命题:①假设“p且q”为假命题,那么p,q均为假命题;②命题“假设x≥2且y≥3,那么x+y≥5”的否命题为“假设x<2且y<3,那么x+y<5”;③在△ABC中,“A>45°”是“sin A>22”的充要条件;④命题“∃x0∈R,使得e x0≤0”是真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3 B.2C.1 D.0【解析】假设“p且q”为假命题,那么p,q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①错;②中命题的否命题为:“假设x<2或y<3,那么x+y<5”,②错;③中当A=150°时,sin A<22,③错;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x∈R,e x>0,故④错.【答案】 D7.(2023·天津高考)设a,b∈R,那么“a>b”是“a|a|>b|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当b<0时,显然有a>b⇔a|a|>b|b|;当b=0时,显然有a>b⇔a|a|>b|b|;当b>0时,a>b有|a|>|b|,所以a>b⇔a|a|>b|b|.综上可知a>b⇔a|a|>b|b|,应选C.【答案】 C8.(2023·甘肃诊断)以下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 A.p:x=1,q:x2=xB.p:A∩B=A,q:∁U B⊆∁U AC.p:x>a2+b2,q:x>2abD.p:a+c>b+d,q:a>b且c>d【解析】A中,x=1⇒x2=x,x2=x⇒x=0或x=1 x=1,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中,由A∩B=A得A⊆B,所以∁U B⊆∁U A.反之,假设∁U B⊆∁U A,那么A⊆B,那么A∩B =A,故p是q的充要条件;C中,因为a2+b2≥2ab,由x>a2+b2得x>2ab.反之不成立,如a=0,b=2,x=1,那么有x>2ab,但x=1<4=a2+b2,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中,取a=-1,b=1,c=0,d=-3,满足a+c>b+d,但a<b,c>d.反之,由同向不等式可加性得a>b,c>d⇒a+c>b+d,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综上所述,应选D.【答案】 D9.(2023·福建高考)直线l :y =kx +1与圆O :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那么“k =1”是“△OAB 的面积为12”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 将直线l 的方程化为一般式得kx -y +1=0,所以圆O :x 2+y 2=1的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d =1k 2+1.又弦长为21-1k 2+1=2|k |k 2+1,所以S △OAB =12·1k 2+1·2|k |k 2+1=|k |k 2+1=12,解得k =±1.因此可知“k =1”是“△OAB 的面积为12”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应选A.【答案】 A10.已知集合A ={x |x >5},集合B ={x |x >a },假设命题“x ∈A ”是命题“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5B .a ≤5C .a >5D .a ≥5【解析】 由题意可知A B ,又A ={x |x >5},B ={x |x >a },如下图,由图可知a <5.【答案】 A11.(2023·上海高考)钱大姐常说“廉价没好货”,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廉价”是“好货”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解析】 根据等价命题,廉价⇒没好货,等价于,好货⇒不廉价,应选B. 【答案】 B12.(2023·湖北高考)设U 为全集,A ,B 是集合,那么“存在集合C 使得A ⊆C ,B ⊆∁U C ”是“A ∩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解析】 假设存在集合C 使得A ⊆C ,B ⊆∁U C ,那么可以推出A ∩B =∅;假设A ∩B =∅,由Venn 图(如图)可知,存在A =C ,同时满足A ⊆C ,B ⊆∁U C .故“存在集合C 使得A ⊆C ,B ⊆∁U C ”是“A ∩B =∅”的充要条件. 【答案】 C 二、填空题13.已知集合A ={1,a },B ={1,2,3},那么“a =3”是“A ⊆B ”的________条件. 【解析】 a =3⇒A ⊆B ,A ⊆B ⇒a =2或3,因此“a =3”是“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 充分不必要14.在命题p 的四种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记为f (p ),已知命题p :“假设两条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平行,那么a 1b 2-a 2b 1=0”.那么f (p )=________.【解析】 命题p 为真命题,其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命题p 的逆命题为假命题,其否命题也为假命题.【答案】 215.假设命题“ax 2-2ax -3>0不成立”是真命题,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ax 2-2ax -3≤0,当a =0时,有-3≤0,成立;当a ≠0时,需满足⎩⎪⎨⎪⎧a <0,Δ=4a 2+12a ≤0,即-3≤a <0,综上知-3≤a ≤0.【答案】 [-3,0]16.已知命题p :⎩⎪⎨⎪⎧x +2≥0,x -10≤0,命题q :1-m ≤x ≤1+m ,m >0,假设q 是p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那么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 命题p :-2≤x ≤10,由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知, {x |-2≤x ≤10}{x |1-m ≤x ≤1+m ,m >0},∴⎩⎪⎨⎪⎧m >01-m ≤-21+m >10或⎩⎪⎨⎪⎧m >01-m <-21+m ≥10,∴m ≥9,即m 的取值范围是[9,+∞). 【答案】 [9,+∞)。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1章到第4章目录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第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7)第三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3)第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6)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传统贸易理论研究产业(industry)或部门(sector)层面,假定企业同质;新新贸易理论研究企业(firm)层面,假定企业异质。
2.答: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
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
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3.答:北京师范大学李翀教授认为,马克思曾经有一个六册著作的写作计划,准备研究国内和国际经济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然而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能够完成他的研究工作。
将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于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城。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经济体系已经成熟,建立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国际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的跨国流动,因此,应该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跨国流动三个方面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
在商品资本的跨国流动方面,需要从国际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等基本范畴出发,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流向和利益分配。
在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方面,需要从生产资本本质的角度重新构建直接投资的原因、流向和利益分配。
第一章假设假设题型的题干中给出前提和结论,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假设或补充前提,使题干中的推理有效。
假设题型的问法有:“以上论断是建立在哪项假设基础上?”;“上述论证隐含了以下哪项假设?”;“以下哪项都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除了……”第一节因果联系因果联系题型是指,题干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隐含的假设能使题干中的前提和结论的差异概念之间建立桥梁的选项,使推理成立。
解题时需找到题干中的核心关键词,并用此核心关键词来定位选项。
1.【2008年GRK真题】(1)~(2)基于以下题干:林教授患有支气管炎。
为了取得疗效,张医生要求林教授立即戒烟。
(1)为使张医生的要求有说服力,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A.张医生是经验丰富的治疗支气管炎的专家。
B.抽烟是引起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
C.支气管炎患者抽烟,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D.严重支气管炎将导致肺气肿。
E.张医生本人并不抽烟。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陈述,可知“立即戒烟”是“取得疗效”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如果抽烟,则会影响治疗林教授的支气管炎。
C项假设“支气管炎患者抽烟,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使张医生的要求具有说服力。
(2)以下哪项是张医生的要求所预设的?A.林教授抽烟。
B.林教授的支气管炎非常严重。
C.林教授以前戒过烟,但失败了。
D.林教授抽的都是劣质烟。
E.林教授有支气管炎家族史。
【答案】A【解析】张医生要求林教授戒烟,则前提必须是林教授抽烟,即“林教授抽烟”是“张医生要求林教授戒烟”的必要条件,如果林教授不抽烟,则“张医生要求林教授戒烟”就无从谈起。
2.【2008年MPA真题】绿叶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议幼儿园把管理费降低5%至10%,这一建议如果实行是有风险的。
尽管家长可以因此减少每月的托儿费,但是为应付幼儿园服务质量下降引发的问题而付出的费用可能会更多。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A.现在有许多幼儿园的管理费标准过高。
B.现在有许多幼儿园的管理费并不算高。
C.管理费降低很可能使幼儿园降低服务质量。
D.绿叶幼儿园的管理费本来就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E.对于幼儿园来说,减少管理费必然会使工作人员收入降低。
【解析】题干的论证隐含逻辑是:管理费降低→幼儿园服务质量下降引发问题,故C 项正确,管理费降低很可能使幼儿园降低服务质量。
其余各项均不正确,因为题干中并没有牵涉到管理费是否过高和工作人员收入问题。
3.【2008年MPA真题】李老汉说:“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发生过屠村事件。
”以下哪一项是李老汉说话必须预设的?A.李老汉是屠村事件的幸存者。
B.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非常残暴。
C.中国历史上有过屠村事件。
D.中国历史上有过抗日战争那个时期。
E.李老汉从来不说谎话。
【答案】D【解析】李老汉的话隐含了“中国历史上有过抗日战争那个时期”这个条件,虽然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抗日战争期间也就无从谈起,D项正好指出了这一条件。
A项,李老汉不一定是屠村事件的幸存者,他也不一定亲身经历了屠村事件。
B项,日本军队非常残暴应该是李老汉陈述的下一步结论。
C项与题意无关。
E项,题目并没有讨论李老汉陈述的真实性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D。
4.【2007年MBA真题】张华是甲班学生,对围棋感兴趣。
该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感兴趣,或者对军棋感兴趣;如果对围棋感兴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
因此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A.如果对国际象棋感兴趣,则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B.甲班对国际象棋感兴趣的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C.围棋和中国象棋比军棋更具挑战性。
D.甲班同学感兴趣的棋类只限于围棋、国际象棋、军棋和中国象棋。
E.甲班所有学生都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答案】A【解析】题干中:①张华是甲班学生,对围棋感兴趣;②该班学生或者对国际象棋感兴趣,或者对军棋感兴趣;③如果对围棋感兴趣,则对军棋不感兴趣;④张华对中国象棋感兴趣。
原因是:①②③;结果是:④。
由①和③可得到:张华对军棋不感兴趣;再根据②,可知张华对国际象棋感兴趣。
因此原因可以概括为:张华对国际象棋感兴趣。
5.【2007年MPA真题】逻辑老师将上逻辑课的一部分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获得的平均分要比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高许多,所以参加学习小组能够提高学习成绩。
上述推理基于以下哪项假设?A.学生学逻辑比较困难。
B.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比没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更能获得老师的好感。
C.参加学习小组没有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成绩。
D.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中很少有人打算学习比逻辑更简单的其他课程。
E.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与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起点相同。
【解析】题干的结论为:参加学习小组能够提高学习成绩。
其论据为:参加学习小组的成员获得的平均分比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高很多。
此论证的隐含的条件是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与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起点相同,如果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本来成绩就好,那么题干的结论就难以成立。
6.【2006年MBA真题】(1)~(2)基于以下题干免疫研究室的钟教授说:“生命科学院从前的研究生那种勤奋精神越来越不多见了,因为我发现目前在我的研究生中,起早摸黑做实验的人越来越少了。
”(1)钟教授的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A.现在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需要从事的实验外活动越来越多。
B.对于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来说,只有起早摸黑才能确保完成实验任务。
C.研究生是否起早摸黑做实验是他们勤奋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D.钟教授的研究生做实验不勤奋是由于钟教授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
E.现在的年轻人不热衷于实验室工作。
【答案】C【解析】题干中,原因是:研究生中起早摸黑做实验的人越来越少了;结果是:勤奋精神越来越不多见了。
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性,需要在两者之间“搭桥”。
由于原因和结果的关键词分别是,“起早黑做实验”和“勤奋精神”,故可将答案定位于C项。
因为除C项外,ABDE四项都没有体现出“起早黑做实验”和“勤奋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2)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钟教授推理中的漏洞?A.不当地断定:除了生命科学院以外,其他学院的研究生普遍都不够用功。
B.没有考虑到研究生的不勤奋源自不同的原因。
C.只是提出了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D.不当地假设:他的学生状况就是生命科学院所有研究生的一般状况。
E.没有设身处地考虑他的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处。
【答案】D【解析】题干中,钟教授的推理暗含一个假设前提:钟教授的研究生是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的代表。
如果不满足这一假设前提,则该推理不能成立。
D项恰好指出了这个潜在假设不一定满足,也就指出了钟教授的推理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7.【2006年MBA真题】(1)~(2)基于以下题干小红说:如果中山大道只允许通行轿车和不超过10吨的货车,大部分货车将绕开中山大道。
小兵说:如果这样的话,中山大道的车流量将减少,从而减少中山大道的撞车事故。
(1)以下哪项是小红的断定所假设的?A.轿车和10吨以下的货车仅能在中山大道行驶。
B.目前中山大道的交通十分拥挤。
C.货车司机都喜欢在中山大道行驶。
D.大小货车在中山大道外的马路行驶十分便利。
E.目前行驶在中山大道的大部分货车都在10吨以上。
【解析】题干中,原因是:中山大道只允许通行轿车和不超过10吨的货车;结果是:大部分货车将绕开中山大道。
关键词分别是“轿车和不超过10吨的货车”和“大部分货车”。
根据关键词可将答案定位于E项。
因为只有E项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小兵的结论?A.中山大道的撞车事故主要发生在10吨以上的货车。
B.在中山大道上,大客车很少发生撞车事故。
C.中山大道因为常发生撞车事故,交通堵塞严重。
D.许多原计划购买10吨以上货车的单位转而购买10吨以下的货车。
E.近来中山大道周围的撞车事故减少了。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以得出这样的因果关系:中山大道只允许通行轿车和不超过10吨的货车→大部分货车将绕开中山大道→中山大道的车流量减少→中山大道的撞车事故减少。
由此可知,A项通过增加一个论据加强了前提,从而支持了小兵的结论。
8.【2006年GRK真题】任何行为都有结果。
任何行为的结果中,必定包括其他行为。
而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好,就需要判断它的结果是否好;要判断它的结果是否好,就需要判断作为其结果的其他行为是否好……。
这样,实际上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可完成的思考。
因此,一个好的行为实际上不可能存在。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A.有些行为的结果中不包括其他行为。
B.我们可以判断已经发生的行为是否好,但不能判断正在发生的行为是否好。
C.判断一个行为是好的,就需要判断制止该行为的行为是坏的。
D.我们应该实施好的行为。
E.一个好的行为必须是能够被我们判断的。
【答案】E【解析】题干中,首先论证的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好实际上是不可完成的,继而据此得出结论:一个好的行为实际上不可能存在。
要使这一论证成立,显然必须假设:一个好的行为必须是能够被我们判断的。
A项与题干正好相反;B项要想得出题干中的结论,必须是我们既可以判断已经发生的行为是否好,也可以判断正在发生的行为是否好,即一个好的行为必须是能够被我们判断的。
第二节因果可行因果可行题型是指从备选项中找到一项能使题干中的推论可行或有意义,这样的假定就是段落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
1.【2010年GRK真题】黑脉金蝴蝶幼虫先断含毒液乳草属植物的叶脉,使毒液外流,再食入整片叶子。
一般情况下,乳草属植物叶脉被折断后其内的毒液基本完全流掉,即便有极微量的残留,对幼虫也不会构成威胁。
黑脉金蝴蝶幼虫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以有毒的乳草属植物为食物来源直到它们发育成熟。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文所作的假设?A.幼虫有多种认识方法对付有毒植物的毒液,因此,有毒植物是多种幼虫和食物来源。
B.除黑脉金蝴蝶幼虫外,乳草属植物不适合其他幼虫食用。
C.除乳草属植物外,其他有毒植物已经进化到能防止黑脉金蝴蝶幼虫破坏其叶脉的程度。
D.黑脉金蝴蝶幼虫成功对付乳草属植物毒液的方法不能用于对付其他有毒植物。
E.乳草属植物的叶脉没有进化到黑脉金蝴蝶幼虫不能折断的程度。
【答案】E【解析】根据题干中表述,可知黑脉金蝴蝶幼虫分两步食入乳草属植物,首先要断其叶脉,使毒液外流;然后食入整片叶子;显然必须完成第一步后才能继续第二步,也即黑脉金蝴蝶幼虫必须先能折断叶脉,再食入叶子;因此这其中暗含假设黑脉金蝴蝶幼虫能够折断叶脉,在所给出的各项中,只有E项表述为最可能的假设。
2.【2009年MBA真题】肖群一周工作五天,除非这周内有法定休假日。
除了周五在志愿者协会,其余四天肖群都在大平保险公司上班。
上周没有法定休假日。
因此,上周的周一、周二、周三和周四肖群一定在大平保险公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