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 8加几教学设计

青岛版 8加几教学设计

青岛版  8加几教学设计
青岛版  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8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概括、推理进位加法的过程;并会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解决问题。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情感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习8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的进位加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梳理信息

谈话:(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同学们请看,小志愿者们正在为运动员领饮料,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课件显示信息图中的信息:

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橙汁。

一组领6瓶矿泉水,二组领8瓶矿泉水。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有:

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

两组一共领多少瓶矿泉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并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依托学生熟悉的运动会场面导入新课,以小志愿者领饮料的情境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梳理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合作探究、算法交流

1.结合意义,列出算式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梳理信息:

需要知道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

谈话: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说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

追问: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列式:8+7 或者7+8

谈话:为什么用加法列式?

引导学生从加法的意义来解释。

教师小结:把一组领的8瓶和二组领的7瓶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2.自主探索,尝试计算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算法,8+7你会算吗?开动脑筋,先自己想想,可以写一写,有困难的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合作探究,感知算法。

谈话: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想出了好方法,请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预设:1、摆小棒 2、直接口算 3、推算法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谈话: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说说想法?

预设:

(1)摆小棒

先摆8根小棒,再摆7根,从7根里面拿出2根给8,凑成10根,再加上5根就是15。

谈话:你觉得他的摆法怎么样?

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从7根里拿出2根给8?

交流的学生进行解答:

引导学生明确:从7根拿出2根就是为了和8根凑成10,从直观上理解“凑十法”。

(2)直接口算

不用摆小棒,直接利用上节课学习的“凑十法”口算,把7分成2和5,2和8凑成10, 10加5就是15 。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交流的学生进行解答。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把7分成2和5?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把7分成2和5,就是为了把2和8凑成10 谈话:同学们一起说着这种方法老师写下来。(学生说老师板书)

8 + 7 = 15

2 5

10

(3)推算法

学生展示讲解用推算法口算的过程,适时板书。

10+7=17,17-2=15。

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梳理:把8看成10,10+7=17,多算了2个,所以17-2=15。

【设计意图】借助上节课学习“9加几”的经验,教师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展示交流,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将旧知识进行有效地

迁移类推。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梳理巩固“凑十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沟通优化,提升算法

1.分析比较,算法优化

谈话:刚才的3种算法,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老师也喜欢凑十法,因为凑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今后我们学习进位加法会经常用到它。

追问:刚才我们算了8+7=15,那么7+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因为8+7=15,所以7+8=15,调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小结:在加法里,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解决第二个问题

(1)谈话: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你能自己解决:“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这个问题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展示学生列式及算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①6可以分成2和4,8加2凑成10,10加4等于14。

②10+6=16,16—2=14

(3)总结提升,揭示课题。

谈话:仔细观察,咱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都是“8加几”的算式。

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8加几的进位加法”。

板书:8加几(进位)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不同的,教师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却不过早的突出最优化,但作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凑十法”老师适时的加以说明,还是有必要的。

四、巩固拓展,运用算法

谈话: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学会了8加几的算法,现在来比比赛,看谁做得有对又快?

1.移一移,算一算。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展示,集体纠正。

2.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8+2+6= 8+2+5= 8+2+4= 8+2+7=

8+8= 8+7= 8+6= 8+9=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理,巩固算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丰收园课件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加以总结,谈收获。

【设计意图】以本节课学生的表现为依托,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8加几(进位)

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两组一共领多少瓶矿泉水?

8 + 7 = 15(瓶)

凑十 2 5

10

推算 10+7=17 17-2=15(瓶)

《8加几》教学设计---算法多样化

《8加几》教学设计---算法多样化 李有艳 《8加几》教学案例---算法多样化 ●前言《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算法多样化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数学课堂的一个亮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算法多样化认识模糊不清,存在着许多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再此,我以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8+几》的案例片段为例,进行研究探讨,浅谈肤浅之见。 一、《8+几》的案例片段 师:出示教具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 师:8+5=?你是怎么想出得数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可以利用你身边的工具,也可以不用工具动脑思考。 1、同桌交流方法。 师:算出得数的同学请把你的想法悄悄的告诉同桌。 2、全班交流成果。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8+5=?在汇报时,老师要看一看哪个小朋友能够做到认真、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如果有不同的意见,等同学汇报完后再举手再补充,好吗?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在交流中,学生的解题方法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1) 数小棒。先数出8根小棒,从8开始,继续数出5根来得到13根。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从8接着数: 9,10,11,12,13。 (2)摆小棒。让学生到展台前摆给其他小朋友看,并让操作的孩子说说是怎么摆的:①把8根小棒、5根小棒各放一堆,从5根一堆中拿出2根和8根放在一起。8+2=10,10+3=13。这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整理操作的思路:把5分成3和2,8加2得10,10加3得13;②把8根小棒、5根小棒各放一堆,从8根一堆中拿出5根和5根放在一起。5+5=10,10+3=13。这时也领着学生整理这种操作的思路:把8分成5和3,5加5得10,10加3得13; (3)拨计数器。先在个位上拨8个珠子,再拨5个珠子,当拨了2个珠子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所以把个位上的珠子拨回,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然后,再在个位上拨剩余3个珠子,所以 8+5=13。 (4)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推理。 10加5得15,8比10少2,15减2得13。 3、比较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教师对这几种方法都给予肯定,再让学生比较:方法一是最原始的数数方法,这种数数法也有两种数法,从1开始一根一根的数,或者从8开始数。方法二里面又分了两种,一种是拆小补大,一种是拆大补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板书:凑十法。顺口溜: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计算起来对又快。再次梳理凑十法的过程,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8加几》优质教案【新版】

8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生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矿泉水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授课日期: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口算卡) 9+4 6+9 3+9 2+9 9+7 5+9 9+8 7+9 指生口算,并说出9+4 5+9是怎样算的? 2.听算练习 10+2 10+7 10+6 10+5 8+2+3 8+2+9 8+2+4 师:这些算式好算吗?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师谈话:昨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小小运动会》,同学们有的参加了赛跑、有的参加了投沙包、有的参加了跳绳等许多项目。运动会上,运动员们汗流浃背奋力拼搏;各班的啦啦队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每个同学都口干舌燥。我们的校领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就做了一个决定,是什么决定呢?请看运动场的一角发生了什么事?(出示主题图----领饮料) 1.引导学生看图,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组要8瓶饮料一组要6瓶矿泉水 二组要7瓶饮料二组要8瓶矿泉水 2.根据这些信息你想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生2: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 …… 师:同学们真棒,想解决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有限,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这个问题,其余的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 3.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你认为选择哪些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4.请把题完整读一遍,谁会列式解答? 生: 8+7 7+8 5.为什么列8+7或7+8? 6.你会计算吗?请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7.汇报交流 生1:接着数一数(指生上黑板演示) 生2:凑十法 生3: 8+7=15 10+7=17 17-2=15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算?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 8. 7+8= 你是怎样算的? 三、当堂练习: 1.你能利用刚才所学解决“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吗? 2.你认为选择哪些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请把题完整读一遍,谁会列式解答? 4.生: 8+6 6+8 5.你会计算吗?请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74页《8加几》。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学生:小棒 教师:主题图,练习题,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开火车的形式) 5+9= 7+2= 10+4= 8+10= 12+6= 6+3= 9+6= 7+10= 9+4= 13+5= 9+6= 15-3= 14+3= 17-5= 19-7= 2、练习(几可分成几和几) 出示8 7 2()3() (1)老师指名板书,集体纠正。 (2)小老师用“我要考考**”继续提问。 二、学习新课。 1、导入语:今天时光老人想带小朋友们乘坐时光飞船去观赏一年四季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去?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 2、春天播种希望。 ⑴出示主题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演示过程(先出示8棵树,再出示6棵树),发挥想像力,编一个有关春天的数学故事。 ⑵其他同学根据故事内容列出式子:8+6或6+8,教师板书两个式子。并提问:你想怎样计算? ⑶学习8+6和6+8的计算方法(即进位加)。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谁的算法多! ⑷小组派代表说算法: ㈠数小棒 ㈡把6分成2和4:即8+6=14 2 4 ㈢把8分成4和4:即8+6=14 4 4 ⑸小结:计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又快又准确地得出结果,无论哪一种办法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 1、夏天百花争艳。 ⑴师导入:春天里我们栽下许多花和树,夏天来了,院子里可谓鸟语花香,蝴蝶在花间跳舞,小鸟在枝头唱歌。(出示教学挂图蝴蝶图和小鸟图) ⑵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把观察到的告诉同桌,并列出算式(8+7和4+8),再跟同桌说说计算的方法。 ⑶指名说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

2018年一年级上数学教案8加几 (13)_西师大版-文档资料

8加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根据第一个加数8,能想到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比比谁的反应快!(复习数的组成,出示课件) 创设情境(出示课件) 师:星期天的上午,天气非常的好,小红、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准备买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是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小朋友们你们想帮这个忙吗? 师:小朋友,首先开动脑筋,想一想怎么列算式? 学:……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8加几的算式,齐读!(板书) 师:现在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计算出8+5=13的呢?然后汇报老师学:……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老师今天这堂课给你们讲一种新的方法,叫凑十法。(板书)

师: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学习8+5=13(板书)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一起用小棒摆一摆,和大屏幕演示的一样,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更快的知道答案? 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试着摆一摆(展示台) 师:首先想一想,8和几组成10, 学:…… 师:其次从右边5根小棒拿出两根放到右边8根小棒里,这时右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左边还剩多少根呢? 学:…… 师:然后就是右边10根小棒加上左边3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学:…… 师:最后再回顾分小棒过程,首先就想8和几组成10.我们把5根小棒分成了2根小棒和,3根小棒,两根小棒与8根小棒组成10,再加上剩下的3根小棒,得出得数!这样的方法就是我们将的凑十法。 师:小朋友们,老师有个问题,你们愿意帮老师解答吗? 学:…… 师:为什么我们要把5分成2和3?不分成其他呢? 学:…… 师:你们很棒,老师很喜欢! 师:运用凑十法,我们不再摆小棒,看老师黑板的板书,来计算以下几道题?(出示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设计

骨干教师精品教案 学科组:一年级数学备课人:课题:8加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 2.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质疑、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8加几”的算法。[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同学们,在运动会操场的一角,同学们正在领 饮料呢!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2.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 学信息? (一组领8瓶果汁,二组领7瓶果汁。 一组领6瓶矿泉水,二组领8瓶矿泉水。) 学生说信息时,教师一一板书数学信息。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一一板书出问题。

教师用课件演示和学生一起回顾凑十法的过程,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把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预设:7可以分成2和5,8+2=10,10+5=15。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同桌相互说一说。 (3)推算法。 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7=17,17-2=1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把8看成10,10+7=17,多算了2个,所以17-2=15。 小结: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它“推算法”。板书:推算 4.算法优化,促进发展 (1)对比算法 刚才的3种算法,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追问:刚才我们算了8+7=15,那么7+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因为8+7=15,所以7+8=15,交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板书:7+8=15 小结:在加法里,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5.解决第二个问题 (1)师: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你能自己解决“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这个问题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展示学生列式及算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① 6可以分成2和4,8加2等于10,10加4等于14。 ②10+6=16,16-2=14 6.总结提升,揭示课题。 仔细观察,咱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通过交流引出课题:8加几。板书+:8加几。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8、7加几》教案详案

《8、7加几》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多样化的算法。 3、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喜爱学习数学。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法”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看看这段时间学习的情况如何,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呀? 2,出示题目,口算得数。 10+3= 10+7= 10+5= 9+3= 9+7= 9+6= 小朋友们口算后观察: ①在刚刚的6道题之中哪几道容易算?(小朋友们真聪明,上面一行的 算式比较好算,因为我们知道“10加几就等于十几”,10的加法很 容易算。)

②那在计算下面一行的9+几时,你是怎样想的?(要把9先凑成10, 所以加上的数分成1和几。) ③像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 ④下面老师就请小朋友把9+几按凑十法说说口算过程。(三步可略为一 步) 总结:所以我们在计算9的加法时,就能到用上节课的知识——“凑十法”,来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质疑(提前设置):说到这里,用凑十法能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那老师就要有疑问了,(①是不是算式里面只有9才能用凑十法呢?其他的数字,如8,7,6,5,4,3,2,1.。。。。能不能呢?②如果能的话,这些数字该和谁一起能凑成十呢。。) 质疑引新:小朋友们带着这些疑问,这节课就请你们和老师一起用用已有的《9加几》的知识来帮帮8,和7找找能凑十的好朋友可以吗? 好,那下面就一起去数学乐园里看看吧。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学校的乐器室里有一些小军号,我们的老师把它放在了两个盒子里。 (ppt) (2)请你们仔细观察: (自学提示) ①是什么样的盒子。(有十个格子的盒子) ②放了多少把军号(左边有8个,右边有7个) ③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一共有多少把军号?)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加法 进位加法 8加几》研讨课教案_21

8加几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在使用摆花片、数数、试算的过程中并结合知识的迁移(在计算九加几的基础上),学会8加几的方法。 2、能够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 3、在个性化算法的交流中,体会“凑十”方法的特点,并鼓励孩子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T:美丽的数学王国就近在眼前了,大家想不想进去看看呢? S:想 T:但是,打开这个大门呢,需要先打开一把智慧锁,现在我们来看看谁能解开密码,打开这把锁进入数学王国之门呢?我们一起来看题。9+3= S:12, T:你是怎么算的呢? S:把3分成1和2,9加1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 … T:算完这几道九加几的题,我们也就得到了密码:121615。你们真棒,解对了密码,进入了数学王国。 二、探究新知 T:咱们进入数学王国之后,看到了七个小矮人,它们给我们准备了月饼,那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我们先来数数盒子里有几块月饼?一起来数:1、2、3、4、5、6、7、8,写数字8,盒子外有多少月饼呢?一起来数1、2、3、4、5,写数字5,那一共有多少月饼,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怎么列算式?谁来?8+5=13。你们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呢? S1:数数法,大数记心里,小数伸手指。 T:为什么伸5个手指就不伸了呢?因为加5,加几就伸几个手指。 S2:摆花片法,先摆8个,再摆5个。 教师相机讲解:左边8个花片,右边5个花片,从右边把2个红色的花片移

过来,你能一眼就看出图中有13个花片吗? S:能。 T:十加几就等于? S:十几。 T:非常好,还有别的移法吗? 教师相机讲解:左边8个花片,右边5个花片,从左边把5个蓝色的花片移过来,你能一眼就看出图中有13个花片吗? S:能。 S3:凑十法,把5分成2和3,8加2等于10,10加3等于13。 T:你为什么把5分成2和3,而不把5分成1和4或者别的呢? S3:8和2凑成10,所以要把5分成2和3。 T:除了拆5,还能拆别的吗? S:8,把8分成5和3,分出来一个5是为了和5凑十,也就是凑十法。教师相机板书。 T:前一种方法拆的是小数还是大数呢? S:小数。 T:这种方法叫拆小数凑大数,后一种方法叫什么呢? S:拆大数凑小数。 T:一起回顾一下8加几一共有几种方法? S:摆花片法、数数法、凑十法。 三、课堂练习 吃了月饼后,我们要和小矮人一起来解救白雪公主了,需要连闯三关。 1、第一关试一试 T:8加8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现在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说说你们的算法,女生先说,男生再说,说完后你坐好,老师就知道你完成了。 S1:16,我是这样算的,8可以分成2和6,8加2等于10,10加6等于16。 T:很好,这种方法叫什么法呢? S1:凑十法。 T: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算法吗?

8加几教案

《8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第七单元信息窗2 8加几。 【教材分析】 《8加几》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教材以运动会场的一角,学生分发饮料为契机,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进而引出对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探究。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基本的方法已经理解、掌握,是20以内的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后运算知识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比比谁的反应快。 8+()=10 2.口算。 10+3= 8+2+1= 9+3= 10+5= 8+2+5= 9+5= 10+6= 8+2+4= 9+7=

最后两题说口算思路。 我们在计算9加几时用到了什么方法?板书:凑十 二、自主探究。 (一)出示信息图,提出问题 1.谈话:小小运动会正激烈的进行着,运动场一角的同学们也正忙着干什么?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1、谈话:要求“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需要用到哪些信息?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探究8+7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合作交流:边摆小棒边和同桌说一说怎么计算8+7的。 教师巡视。 (3)交流算法。 指生到白板上演示 预设: 第一种:拆7给8凑十。 A.学生边摆边说。 追问:为什么要拿出2根给8? B.用式子表示出思考过程。 C、看式子说口算8+7的过程。指生说,同位互相说。 第二种:拆8给7凑十。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8加几 (15)西师大版(2014秋)

8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 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 2、听算:(开火车) 8+()=10 8+2+1= 8+2+3= 8+2+5= 9+2= 9+8=(最后两道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从前,在花果山上住着一只聪明的猴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个桃子,晚上又摘了7个桃子。这个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同学们,你们比猴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步骤: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 新课的教学按分层渐进的方法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 (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这一例的教学,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算

理。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教师板书:8+3= ,再问:8加3应该怎样算? (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教师: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几一样,用“凑十法”计算,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层次:教学“8+7” 这一例让学生再通过动像图感知“凑十”的过程,并在感知后训练学生的口述技能。 (1)出示桃子图,提问:左边有几个桃子?右边有几个桃子?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怎样列式?板书:8+7= (2)学生独立想想怎么算? (3)请学生小组派代表口述“8+7”的计算方法:用凑十法,看8想2,因为8+2=10,所以把7分成2和5,8+2=10,10+5=15,同时教师移动7个桃子中的2个桃子和8个凑成十,再进一步点拨:刚才我们把这些桃子分成三部分,8个、2个、5个,如果把7分成3和4,行吗?(不行,因为8和3,8和4不能凑成十) 第三层次:教学“8+8” 这一例由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边操作学具边讨论算法,发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间的协作精神。 (1)指定8个男生和8个女生分左右排成两排演唱儿歌,其余同学打拍。唱毕,教师提问:老师的左边有几个男生?右边有几个女生?求一共多少个学生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8+8= (2)学生前后四人合作边摆小棒边说说算算教师半扶半放,巡视指导。 (3)紧接着鼓励学生观察前三例的计算方法,把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自己探索出8加几的计算规律。即: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先算8加2得10,算10加几得十几。学生由以前的一个一个的数着加,到发现新的算法,这正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创新。

8加几教案

教案背景 2 ,学科:数学2 ,课时:1 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二、教学课题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20 以内的进位加法8 加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学习8 加几及相应的几 加8 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概括、推理进位加法的过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情感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8 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 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 四、教材分析 8+ 几是青岛版第一册第七单元的第二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9+ 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也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部分知识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学习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会对今后学习的口算和笔算产生影响。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领饮料的情境,借助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饮料?”和“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引出对“ 8 加几”以及相应的“几加8”的口算方法的探索,借助小棒摆一摆,探究的算法多样化,但要突出“凑十法”。 五、教学方法: 1、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让学生理清情境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利用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通过摆小棒、独立思考找出算法,然后班内交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口算方法,突出凑十法,让学生体会这种算法的便捷性。

8加几_教案教学设计_1

8加几 课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的式题.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教学难点理解掌握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8+()=108+()=108+()=10 10+4=()10+3=()10+7=()8+2+2=()8+2+5=()8+2+6=()8+2+8=()3.口算.9+4=9+7=9+5=9+3=9+6=9+8=师问:9+69+8你是怎样想的?师指8+()=10问: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1.教学例1.出示例1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师

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指名说计算方法.(2)直观演示.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3)讲计算过程.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①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②计算8+3时怎样想?引导学生说:这样想:①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②8加2等于10,③10再加1等于11.2.教学例2.出示例28+4=8+7=(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8加几》教案.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 8 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 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和掌握 8 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 法,理解 8 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教路 为:基本训练搭桥铺路创设情境造成悬念动像启发探究规律乐中提高 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 1、口算: 3 可以分成 2 和(), 5 可以分成 2 和(), 7 可以分成 2 和(), 8 可以分成 2 和(), 9 可以分成 2 和() 2、听算:(开火车)

8+() =108+2+1=8+2+3=8+2+5=9+2=9+8=(最后两道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从前,在花果山上 住着一只聪明的猴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 8 个桃子,晚上又摘了 7 个桃子。这个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同学们,你们比猴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 (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步骤: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 新课的教学按分层渐进的方法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 (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这一例的教学,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提问,帮 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 8 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 3 支。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教师板书: 8+3=,再问: 8 加 3 应该怎样算? (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8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概括、推理进位加法的过程;并会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解决问题。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情感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习8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的进位加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学习的怎么样? (1)5可以分成2和() 6可以分成()和4 7可以分成()和5 8可以分成2和() 9可以分成2和() (2)8+()=10 8+2+1= 8+2+5= 8+2+7= (3)9+7= 9+5= 师:能说出这样计算的吗? 师:看来大家已经对以前的知识特别是上节9加几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了,那今天的这节课应该也难不倒你。 2.谈话导入,梳理信息 谈话:(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同学们请看,小志愿者们正在为运动员领饮料,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数学信息。 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课件显示信息图中的信息: 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橙汁。 一组领6瓶矿泉水,二组领8瓶矿泉水。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有: 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 两组一共领多少瓶矿泉水? 二、合作探究、算法交流 1.结合意义,列出算式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 谈话: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一组领8瓶橙汁,二组领7瓶,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橙汁? 追问: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列式:8+7 或者7+8 谈话:为什么用加法? 引导学生从加法的意义来解释。(生:一共就是合起来,合起来就是用加法计算) 教师小结:把一组领的8瓶和二组领的7瓶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2.自主探索,尝试计算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时候,大家想到了很多方法,那8+7你会算吗?开动脑筋,先自己想想,可以写一写,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合作探究,感知算法。 谈话: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想出了好方法,请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提出两个要求: (1)学习组长组织好,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 (2)最后总结一共用了几种方法。

8加几 教案

教材内容:教材第74~75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况,体会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3.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形成自主探究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4.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想学、乐学、会学。 重点: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难点: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师:数学小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挑战闯关”。 1.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口算卡片来进行9加几的口算,并说一

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同桌间复习数的组成。 教师鼓励学生勇闯第一关。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刚才同学们说的计算9加几的方法能否用在8加几上面呢?下面我们来挑战第二关——学习8加几,教师随即板书课题:8加几。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上,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正在玩套圈游戏。他们正玩得高兴时,又来了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计算呢?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2)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我们是数的,数了数一共有13个小朋友。 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刚开始有8个小朋友,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个小朋友。 我们是把又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小朋友先和8个小朋友凑成10个小朋友,10个小朋友再加上剩下的3个小朋友,一共是13个小朋友。 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这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又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小朋友,10个小朋友再加上剩下的3个小朋友,一共是13个小朋友。 师: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其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能说明原因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回答。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计算8加几的方法与计算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学生思考发言,会发现它们的方法是相同的。 师小结:这些计算方法都是能普遍使用的,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计算一些类似的题目。 “试一试”:算一算例1下面的两道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纠正。 2.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你能列出一道数学算式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4+8或8+4。 师:我们都已经学会怎样计算8+4,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它的得数。(8+4=1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难点: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1.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2.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8+2+5= 8+2+6= 8+2+8=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 板书:2 (二) 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请学生回答)对!用凑十法计算,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 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你们真聪明。 老师边说边演示: 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8-7加几》教案详案

《8、7加几》本教时第1课时,第92-93页。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多样化的算法。 3、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喜爱学习数学。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法”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看看这段时间学习的情况如何,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呀? 2,出示题目,口算得数。 10+3= 10+7= 10+5= 9+3= 9+7= 9+6= 小朋友们口算后观察:

①在刚刚的6道题之中哪几道容易算?(小朋友们真聪明,上面一行的算式比较 好算,因为我们知道“10加几就等于十几”,10的加法很容易算。) ②那在计算下面一行的9+几时,你是怎样想的?(要把9先凑成10,所以加上 的数分成1和几。) ③像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 ④下面老师就请小朋友把9+几按凑十法说说口算过程。(三步可略为一步) 总结:所以我们在计算9的加法时,就能到用上节课的知识——“凑十法”,来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质疑(提前设置):说到这里,用凑十法能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那老师就要有疑问了,(①是不是算式里面只有9才能用凑十法呢?其他的数字,如8,7,6,5,4,3,2,1.。。。。能不能呢?②如果能的话,这些数字该和谁一起能凑成十呢。。) 质疑引新:小朋友们带着这些疑问,这节课就请你们和老师一起用用已有的《9加几》的知识来帮帮8,和7找找能凑十的好朋友可以吗? 好,那下面就一起去数学乐园里看看吧。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学校的乐器室里有一些小军号,我们的老师把它放在了两个盒子里。(ppt)(2)请你们仔细观察: ①是什么样的盒子。(有十个格子的盒子) ②放了多少把军号(左边有8个,右边有7个) ③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一共有多少把军号?) ④谁能用三句话来完整的说一说这道算式?(左边的盒子里又八个军号,右边的盒子 里又七个军号,一共有多少把军号)指明回答后,集体说一说。 引导学列出算式:8+7=(学生口答,ppt)学生可能列出:7+8=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P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教路为:基本训练搭桥铺路——创设情境造成悬念——动像启发探究规律——乐中提高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 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 2、听算:(开火车) 8+()=10 8+2+1= 8+2+3= 8+2+5= 9+2= 9+8= (最后两道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从前,在花果山上住着一只聪明的猴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个桃子,晚上又摘了7个桃子。这个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同学们,你们比猴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步骤: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 新课的教学按分层渐进的方法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 (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这一例的教学,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教师板书:8+3= ,再问:8加3应该怎样算? (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教师: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几一样,用“凑十法”计算,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层次:教学“8+7” 这一例让学生再通过动像图感知“凑十”的过程,并在感

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学设计 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给他们唱首歌好吗?(学生唱“找朋友”) 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出示青蛙),你们想跟他作朋友吗?但小青蛙有个条件,他愿意和聪明的小朋友作朋友,他要考考你们8+几(板书课题),你们愿意接受考验吗?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一道题。 二、初步探索 课件出示P86“算一算”小松鼠图。(左边8个,右边4个。)仔细看图,谁能给提个问题? 学生提出:一共有几只松鼠? 问:怎样列算式呢? 请同学们试着计算8+4=□(可以用学具),然后与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一下。 学生开始思考: 学生可能摆花片;有的'学生可能数手指;有的学生可能…… 学生们逐渐地开始交流。 在交流时讨论为什么要把4分成2和2呢? 同桌相互讨论。

师用课件演示并小结给8凑十和给4凑十两种方法,边讲解边板书 三、进一步探索 你们解决的这道题小青蛙很满意,看他给你们出的第二道题。 板书:8+5= 请同学们边摆边算,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小组交流8+5=□的算法。学生代表讲自己的算法。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看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三道题 8+8=8+7=8+6= 找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交流计算结果) 再完成练一练2 四、课间休息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他奖励你们一首小青蛙的歌,想听吗?(播放小青蛙的歌曲。) 五、巩固提高 听完小青蛙歌曲,小青蛙还要你们闯三关,如果顺利地闯过三关,说明你们聪明又伶俐。 出示第一关,练一练1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2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4 六、小结全课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愿意做你们的朋友,青蛙是吃

《8、7、6加几》教案(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

第三课时8、7、6加几 教学内容:教材91、92页例2和里3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 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 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重点:掌握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我很棒 1、说一说: 你能很快的说出“6、7、8、9”的分与合吗? 说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快速□一般□较慢□) 2、算一算: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7+3+2= 8+2+5= 7+3+9= 7+3+4= 8+2+6= 8+2+7= 说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3、备一备: 准备20根小棒放进文具袋,明天上课带到教室。 总体表现,家长评价。在□里划“√”(优□良□差□) 愉悦指数,在□里划“√”(高兴□一般□痛苦□)

二、探索研究学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导入:体育课课好玩啦!瞧,同学们都在跑步呢! ①、说一说从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提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车哪些数学问题? ③、板书: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8、7、6加几。 2、学习例2。 ①、动手操作,探讨“8+5”的算法。 (各小组分组讨论,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A 、从8开始,接着数9、10、11、12、13. B 、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从右边的5根中拿出2根,和左边的8根凑成10根,再加上右边剩下的3根,一共是13根。 综合学生的操作和口述,教师板书: C 、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从左边的8根中拿出5根,和右边的5根凑成10根,再加上右边的3根,一共是13根。 综合学生的操作和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算法给予鼓励。 8 + 5 = 13 10 3 2 8 + 5 = 13 10 5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