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1——三视图及尺寸标注
- 格式:doc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7
-3 尺寸注法练习 (1) 注写尺寸 : 在给定的尺寸线上画出箭头 , 填写尺寸数字 ( 尺寸数字按 1:1 从图上量取 , 取整数 ).(2) 尺寸注法改错 : 查出尺寸标注的错误 , 并在右边空白图上正确标注 .(3) 分析下列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1-4 尺寸标注改错:将改正后的尺寸标注在右边图上 .1-5 按下图所示尺寸及图形在指定位置绘制图形,并标注尺寸1-6 参照图形,在指定位置按 1 : 1 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1-7 参照图形,在指定位置按 1 : 1 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1-8 根据小图尺寸按比例要求完成大图1-9 根据小图尺寸按比例要求完成大图1-10 绘制平面图形1-11 绘制平面图形1-12 按 1:1 绘制平面图形 .3-1 对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3-2 对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3-3 对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3-4 对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3-5 已知各点的空间位置,试作投影图,并填写出各点距投影面的位置(单位: mm )。
3-6 已知各点的空间位置,试作投影图,并填写出各点距投影面的位置(单位: mm )。
3-7 画出各点的空间位置。
3-8 求下列各点的第三面投影,并填写出各点距投影面的距离。
3-9 已知各点的坐标值,求作三面投影图。
[答案]3-10 已知点A 的三面投影,并知点B 在点A 正上方 10mm ,点C 在点A 正右方 15mm。
求两点B 、C 的三面投影图。
[答案]3-11 已知各点的投影,试判断各点与点A 的位置,并对投影图中的重影点判别可见性。
[答案]3-12 已知各点的三面投影,填写出各自的坐标值。
[答案]3-13 已知直线上两端点A ( 30 , 25 , 6 )、B ( 6 , 5 , 25 ),作出该直线的三面投影图。
[答案]3-14 已知直线AB 上一点C 距 H 面 20mm ,求点C 的V 、H 面投影。
[答案]3-15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AC ∶CB =1 ∶ 2 ,作出点C 的两面投影。
三视图及其尺寸专题练习1.根据立体图,请在答卷Ⅱ的题图中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所缺的线条。
(2008.6会考)2.王凯同学设计的小型木质书架(如图甲所示)采用了图乙所示的燕尾形榫接结构。
请完成下列各题。
(2010.6会考)(1)下图为图乙A板的三视图,请用铅笔在答卷II的题图中,补全三视图所缺的线条。
(2)如果要制作此书架(不考虑加工余量),至少需要木板的大小是▲(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填写序号)A.240×300 B.300×300 C. 360×300 D.600×2403. 如图甲所示是小黄设计的木质台灯支架,图乙是木条2的立体图。
请完成下列各题。
(2011.6会考)(1)下图为木2(图乙)的三视图,请用铅笔在题图中,补全三视图所缺的线条。
(2)制作完成后,发现该台灯支架的稳定性不够好,小黄想通过加长木条来提高稳定性,则图甲中适合加长的木条是________。
(填写木条编号)4..图甲是一款台灯。
支撑架、底座中的木条可相对转动,以调整台灯照明角度和姿势。
请完成下列各题。
(2012.6会考)(1)图乙为该台灯中一根木条的立体图及其三视图,请用铅笔在答卷n的题图中,补全三视图所缺的图线。
(2)要实现木条间可转动,连接方式应该选择▲ (选填“铰连接”或“刚连接”)。
5.如图甲所示的榫接结构,由木条①和木条②组成。
请完成下列各题。
(2013.6会考)图甲(1)图乙为木条①的立体图及其三视图,请用铅笔在题图中,补全三视图所缺的图线。
图乙(2)木条②的立体图应该是_________。
6.根据立体图,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所缺漏的图线。
(2008.10 高考)7.根据立体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009.3 高考)8.根据立体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009.9 高考)9.根据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2010.3高考)10.根据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三视图绘制、尺寸标注技法及其注意事项摘要:三视图的绘制、标注是通用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绘图不规范,丢三落四,学生绘图能力需要严格训练,本文借绘制三视图的作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一下如何进行三视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
三视图的绘制、标注是通用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绘图不规范,丢三落四,学生绘图能力需要严格训练,本文借绘制三视图的作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一下如何进行三视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
一、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技法:根据所给的立体图画出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实物立体图:上述立体图画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下面以上图为例,说明绘制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形体分析绘制三视图之前,首先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将其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明确各基本体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以及表面连接关系;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体了解,为画图作准备。
(二)、主视图是最重要的视图。
首先确定主视图,主视图选定以后,俯视图和左视图也随之而定。
(三)、选比例,定图幅视图确定以后,要根据其大小和复杂程度,按国家标准规定选定作图比例和图幅;图幅大小应考虑有足够的地方画图、标注尺寸和画标题栏。
一般情况下尽量选用1:1的比例。
(四)、绘制三视图首先根据选定的图幅,画出十字线,初步考虑三个视图的基本位置,应尽量做到布置合理、美观。
1.画作图基准线根据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并注意视图之间要留有适当地方标注尺寸,匀称布图,画出作图基准线。
2.画底稿按形体分析法逐个画出各形体。
首先从反映形状特征明显的视图画起,作为主视图,后画其他两个视图,三个视图配合进行。
一般顺序是: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先叠加,后切割;先画圆弧,后画直线。
二、尺寸标注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 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反映各形体形状特征明显、位置特征清楚的视图上。
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以便读图。
通用技术 -三视图的尺寸标注[ 复习巩固 ]1.连线题,请将立体图和相应的三视图连在一起【知识点】(1)、三视图的性质一:A、主视图反映形体的和;俯视图反映形体的和;左视图反映形体的和;(2)、三视图的性质二:1、主视图与俯视图:; 2 、主视图与左视图:;3、俯视图与左视图:;(3)、形体的尺寸标注:A、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作尺寸线。
B、尺寸线:←→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
一般采用箭头作为尺寸线终端。
C、尺寸数字: 5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上的尺寸,以 __________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否则必须注明。
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___________或其中断处,水平方向尺寸字头____________ ,垂直方向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的__________且字头 ____________。
(4)标注举例:尺寸界线超过箭头2mm ,尺寸线与尺寸线,尺寸线与轮廓线相距5-7mm 。
直径:符号为________,整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直径。
标注直径的方式有多种,选用何种方式通常由圆的大小和位置来决定。
半径:符号为 ________,半圆或者不足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半径。
标注半径的方式也有多种,采用方式也应根据圆弧的尺寸与位置来确定。
【巩固练习】以下单位统一为毫米(mm ):1、请根据提供的尺寸为视1、总长为: 24,高为18;2、\3、4,两圆心2、两圆的直径为:4、之间的距离是:16,圆心5、的高度为: 14;3、圆弧的半径为4;4、下面凹槽的高度为:3,长度为 8 ;6、7、图作尺寸标注:2、检查图 A 中尺寸标注的错误,按正确的尺寸标注法标注在右边的图 B 中图 B 图 A。
通用技术高考专题训练1——三视图及尺寸标注
1.图书馆内使用的活动木梯的立体图及待完善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1)请补齐左视图和俯视图中缺少的线条。
(2分)
(2)根据立体图所给尺寸,在三视图中标注出木梯对应的长、宽、高尺寸。
(4分)
2.下图是小锤的正等轴侧图,请补全俯视图,并画出它的左视图。
3、请画出下列立体图的左视图(满足“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
4.根据立体图,补齐俯视图和左视图
5.根据立体图,画出俯视图、补齐俯视图和左视图
6.根据题图所示形体,画出主视图。
补全俯视图的缺漏线条。
7、连线题,请将立体图和相应的三视图连在一起
8.根据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线,或补画第三个视图
9.根据立体图,补全三视图。
10.根据立体模型补画视图中所缺的线。
11.根据立体图,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12.请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3.画出如图所示的零件的三视图,并在视图上标注形体的尺寸。
(注:上部分圆柱体上、下表面的直径6cm,圆柱高10cm;下部分圆柱体上、下表面的直径8cm,圆柱高4cm。
)
14.请认真观察右面的图样,其中有4处不对的地方
请指出图中不对的4处地方或说明改正意见: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立体图,画出其三视图,并标注基本尺寸。
16. 某零件如下图所示,已知其正视图和左视图如下图,请补画其俯视图。
17.请画出下列构件的三视图,构件长120mm,宽25mm、高40mm,两孔直径均为20mm,小孔圆心离构件中心距离均为40mm,构件两端圆弧半径均为40mm ,要求:画出尺寸界线、尺寸线,标注尺寸数字,制图比例1∶2。
18.作俯视图并补全视图上所缺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