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BIM创新杯--宝观移动通信机楼【38页含视频】
- 格式:pptx
- 大小:67.67 MB
- 文档页数:76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文献综述 (4)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二、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7)2.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8)2.2 当前主要的移动通信技术 (9)2.3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10)2.4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11)三、物联网技术简介 (12)3.1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4)3.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4)3.3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15)3.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17)四、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18)4.1 移动通信技术对物联网架构的影响 (20)4.2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连接性中的作用 (21)4.3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安全性中的作用 (22)4.4 移动通信技术促进物联网服务创新 (23)4.5 案例分析 (24)4.5.1 智能交通系统 (26)4.5.2 智慧城市 (27)4.5.3 农业物联网 (28)4.5.4 医疗健康监测 (30)五、挑战与对策 (31)5.1 技术挑战 (32)5.2 法规与标准挑战 (33)5.3 安全与隐私挑战 (35)5.4 对策与建议 (35)六、未来展望 (36)6.1 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7)6.2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新机遇 (38)6.3 对行业和社会的影响 (40)七、结论 (41)7.1 研究总结 (42)7.2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43)一、内容概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关键作用和影响。
首先,文章将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其在现代通信领域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
通过对移动通信技术与物联网融合所带来的优势进行分析,本文将揭示其在提高通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11届“创新权’BIM盜用丈赛优该作晶歿怖妥洗会在京举办近日,由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特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以下简称“中设协”)共同举办的第11届"创新杯”BIM应用大赛优秀作品发布交流会在京举行。
中协设理事长施设、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子牛,欧特克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邵建等出席,和与会者共同见证了BIM应用在中国取得的最新成果和价值落地,并展望新常态下中国工程建设行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本届大赛共有896家参赛单位提交了1653个有效参赛作品,吸引了更多中小型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参与,占报名企业总数量一半,参赛总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共有525个项目、15家单位获奖。
本届“仓噺杯"BIM 大赛在奖项设置上进行了优化,其中增设“共克时艰”贡献奖,以表彰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创新应用数字建造技术的优秀防控疫情类项目及单位。
作为BIM技术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欧特克公司结合其技术优势、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先进的理念、创新的产品和完善的生态圈为用户提供前沿设计工具。
今年,欧特克对Revit软件功能进行了扩展,将欧特克衍生式设计的快速方案生成和比选优势带入工程建设行业。
欧特克还致力于为创建BIM数据和管理BIM数据提供底层的技术标准及平台,通过开放的架构和开发接口与各个垂直行业的合作伙伴合作,在他们擅长的细分领域,共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与用户携手建设以数据为核心的互联BIM生态系统。
欧特克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邵建表示,历经40年创新与发展,"创新杯”BIM大赛已经成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交流BIM应用经验和价值的重要平台。
欧特克公司很荣幸能够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保持紧密合作,全程参与并见证了BIM技术在中国工程建设行业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和非凡突破。
未来,顺应行业数字化转型和跨行业融合的大趋势,欧特克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以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效率革新,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以期全方位提升"中国建造”的核心竞争力。
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获奖名单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是一场旨在鼓励大学生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的比赛,旨在推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建筑行业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最近一届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一等奖获得者:1.孙小明:《基于BIM的智能化住宅设计与管理研究》孙小明的设计主题是基于BIM的智能化住宅设计与管理。
他运用BIM技术实现了住宅设计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住宅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他的设计方案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赢得了一等奖。
二等奖获得者:1.张小云:《基于BIM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应用》张小云的设计主题是基于BIM的施工安全管理。
他利用BIM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通过虚拟仿真和动态监控来预测和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2.王大力:《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与优化研究》王大力的设计主题是基于BIM的建筑节能设计与优化。
他利用BIM 技术对建筑进行能耗模拟和优化,通过对建筑材料、结构和系统等方面的优化,实现了建筑节能效果的最大化,减少了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三等奖获得者:1.李小红:《基于BIM的工程质量管理研究与应用》李小红的设计主题是基于BIM的工程质量管理。
她利用BIM技术建立了一套全过程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施工现场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了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
2.张大宝:《基于BIM的室内空间设计与布局优化研究》张大宝的设计主题是基于BIM的室内空间设计与布局优化。
他利用BIM技术对室内空间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对功能需求、空间布局和人流分析等方面的考虑,实现了室内空间的最优设计和布局,提高了建筑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体验。
以上是最近一届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
通过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我们可以看到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思维,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从设计BIM到施工BIM的延续--宝境广场项目BIM应用分享杨远丰;袁捷;吕峰;许志坚【期刊名称】《建筑技艺》【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6页(P44-49)【作者】杨远丰;袁捷;吕峰;许志坚【作者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宝地置业有限公司;广东宝钢置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杨远丰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BIM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BIM技术联盟副理事长、专家委员。
从2006年开始对BIM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实践,对BIM技术从设计到施工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与开发。
主持多项大中型BIM设计项目与专项服务项目,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专项奖项。
著有《ArchiCAD施工图技术》一书,参编《Revit与Navisworks实用疑难200问》、《BIM应用·设计》,发表十余篇相关论文,主编省市BIM标准与相关技术规范。
宝境广场原名“宝钢大厦(广东)”,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总部区,业主为广东宝钢置业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上海宝地置业有限公司也对本项目的BIM策划与实施进行指导。
业主对本项目的品质及建设效率提出了高要求,在项目之初即确立了设计和施工阶段均应用BIM技术的目标(图1)。
本项目的BIM应用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业主的主导与深度参与使BIM应用得以顺利推进;二是贯彻了从设计BIM到施工BIM延续的理念,避免了重复建模与信息断层,提升了BIM应用的效益;三是通过技术上的深入探索与二次开发,弥补软件不足,打通技术路线,使技术得以“落地”。
本项目为超甲级写字楼,配套商业裙楼及3层地下室车库。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7万m2,建筑总高度149.5m,整体建筑地上29层,地下3层。
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塔楼为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地上裙楼为钢结构。
整体外立面为铝合金玻璃组合幕墙,通过方格元素的组合表达出精炼简洁的商务风格。
第二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专家评审决议
20XX年5月16日,第二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现场决赛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举行。
根据《20XX年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通知》有关规定,大赛组委会邀请55名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和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组成现场决赛专家评审组。
按照评审办法和程序,坚持客观、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75项参加现场决赛的项目(创意设计11项、创新技术57项、创业方案7项)分4个评审组开展评审工作。
根据各专家小组评审推荐,经大赛评审委员会研究决定,评审结果如下(相同等级项目按立项编号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1 / 12
一、特等奖(空缺)
二、一等奖(23项)
2 / 12
三、二等奖(52项)
3 / 12
4 / 12
5 / 12
6 / 12
7 / 12
8 / 12
9 / 12
10 / 12
11 / 12
12 / 12。
附件:第十一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参赛细则一、参赛须知(1)参赛作品均要求使用正版软件设计完成。
(2)参赛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
侵权的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承担。
(3)参赛作品的申报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行保存底稿。
二、填写报名表(1)本次大赛的所有最终奖项将根据实际报名参赛的作品数量进行调整。
每个参赛的项目都要在报名表中明确“拟申报奖项”,如:建筑类中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科研办公、医疗、文化体育等)和工业建筑,填写“建筑类-科研办公”。
每个报名表只能申报一个奖项,如果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奖项,请务必相应填报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格并按照不同奖项的侧重点分别准备参赛资料。
如,某项目拟申报“建筑类-商业综合体”及“综合类-拓展应用”,则该项目需要提交两份参赛资料,一份侧重该项目的综合BIM应用以参评“建筑类-商业综合体”奖项,另一份侧重该项目在拓展创新技术方面的突破性BIM应用以参评“综合类-拓展应用”奖项。
(2)请严格遵守各奖项类别的报奖项目范围:建筑类奖项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项目申报,基础设施类奖项限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项目申报,综合类奖项为设计类项目以外例如施工、运维、可持续发展等项目申报。
注:(1)请于2020年4月30日前将所填报名表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传真提交至会务组,电子邮件:***,***,传真至********转2006。
联系人:XXX,周琳瑜,电话:********转2002、2008,********,********,********或********。
(2)参赛者也可以访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网站(******。
(4)大赛组委会将于2020年4月22日下午3点安排“第十一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网络答疑会,请注意查收组委会通知。
三、作品提交要求如下:(1)参赛者在比赛规定的期限内(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将以下要求的参赛文件保存在U盘内,连同加盖公章免责授权文件一起,快递或邮寄(为确保作品准时收集,建议递后致电确认)至:创新杯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