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十五能量流动计算的相关题型讲义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284.28 KB
- 文档页数:10
热点题型十五 能量流动计算的相关题型一、能量流动传递效率的计算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 -2·a -1)。
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
审题关键(1)因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103kJ·m -2·a -1),流入肉食动物的总能量=0.25+0.05+5.1+2.1=7.5(103kJ·m -2·a -1),又因为有机物输入为5(103kJ·m-2·a -1),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7.5-5=2.5(103 kJ·m -2·a -1)。
(2)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植食动物)的能量=2.5+0.5+9+4=16(103kJ·m -2·a -1),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2.5÷16×100%≈15.6%。
(3)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6-2=14(103kJ·m -2·a -1),第一营养级的能量=14+3+70+23=110(103kJ·m -2·a -1),则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4÷110×100%≈12.7%。
答案 2.5 15.6% 12.7%计算能量传递效率(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2)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特别注意:必须是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1.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 、B 、C 、D 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 为分解者。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十五能量流动计算的相关题型讲义北师大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能量流动传递效率的计算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1)。
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
审题关键(1)因顶位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0.25(103 kJ·m-2·a -1),流入肉食动物的总能量=0.25+0.05+5.1+2.1=7.5(103 kJ·m-2·a-1),又因为有机物输入为5(103 kJ·m-2·a-1),则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7.5-5=2.5(103 kJ·m-2·a-1)。
(2)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植食动物)的能量=2.5+0.5+9+4=16(103 kJ·m-2·a-1),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2.5÷16×100%≈15.6%。
(3)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6-2=14(103 kJ·m-2·a-1),第一营养级的能量=14+3+70+23=110(103 kJ·m-2·a-1),则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4÷110×100%≈12.7%。
答案 2.5 15.6% 12.7%计算能量传递效率(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2)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特别注意:必须是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1.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 kJ/(m2·a)Pg Pn RA 15.9 2.8 13.1B 870.7 369.4 501.3C 0.9 0.3 0.6D 141 61.9 79.1E 211.5 20.1 191.4回答下列问题:(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1)B 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B为生产者 (2)5.7% (3)是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的能量之和解析首先根据表格、题干分析可知,B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最多,故B 为生产者,又因为E为分解者,所以食物链为B→D→A→C,再根据公式②计算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0.9/15.9×100%≈5.7%。
输入的总能量即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870.7,输出的总能量=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13.1+501.3+0.6+79.1+191.4=785.5,因为870.7>785.5,所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的能量之和。
2.如图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某农田生态系统整个生长季节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kJ/cm2,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玉米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已知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160 k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__________ kJ/cm2,由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答案大于460 10%解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止有玉米,还有其他的绿色植物,因此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玉米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已知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尚有160 k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160+200+100=460 kJ/cm2,由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200×100%=10%。
二、能量流动中的最值计算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 000 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最多是( )A.540 kJ和81 kJB.600 kJ和960 kJC.240 kJ和24 kJD.960 kJ和192 kJ审题关键据题意可知,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 000 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
因而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所能获得的最大能量分别是:24 000×20%×20%=960 kJ、24 000 ×20%×20%×20%=192 kJ。
答案D在食物链中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 kg,最少需消耗水藻__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kg。
审题关键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
求最少消耗水藻量时,选最短的食物链,即水藻→小鱼→人,传递效率按20%计算,设最少消耗水藻为x,则x×20%×20%=1 kg,x=25 kg;求最多消耗水藻量时,选最长的食物链,即水藻→水蚤→虾→小鱼→大鱼→人,传递效率按10%计算,设最多消耗水藻为y,则y×10%×10%×10%×10%×10%=1 kg,y=100 000 kg。
答案25 100 000在食物网中正推: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获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逆推: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需能量最多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需能量最少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3.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 mol O2,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15%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A.0.04B.0.4C.0.9D.0.09答案C解析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相当于240÷6=40 mol葡萄糖;生产者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经过了两次传递,按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15%计算,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40×15%×15%=0.9 mol葡萄糖。
4.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 g生物量,至少要消耗植物的生物量是( )A.1 000 gB.500 gC.250 gD.125 g答案D解析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 g生物量,按最高传递率20%计算,至少要消耗植物的生物量是1÷20%÷20%÷20%=125 g。
5.(原创)某生态系统中存在下列食物网,若A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则C获得的能量范围大约是( )A.1/100·M~1/10·MB.1/250·M~1/25·MC.1/10 000·M~1/25·MD.M~1 000 M答案C解析A的能量是M,求C获得的最多能量,按最高传递效率、最短食物链计算,为1/25·M;求C获得的最少能量,按最低传递效率、最长食物链计算,为1/10 000·M;所以C获得的能量范围大约是1/10 000· M~1/25·M。
6.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每增加20 k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的植物所含的能量为( )A.200 kJB.250 kJC.500 kJD.1 000 kJ答案C解析至少消耗多少能量按照最高传递效率计算。
三、能量流动中的定值计算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A.80 gB.900 gC.800 gD.600 g审题关键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可知,猫头鹰处于第三、四营养级。
在食物链“植物→鼠(兔)―→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三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20 g×4/5÷20%÷20%=400 g。
在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属第四营养级,最少消耗植物20g×1/5÷20%÷20%÷20%=500 g,所以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400 g+500 g=900 g。
答案B(1)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计数。
例如,在食物链A→B→C→D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获得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生物量比例确定,则需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
7.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 )A.1.375倍B.1.875倍C.1.273倍D.0.575倍答案A解析由于生产者没有改变,所以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没有变化,设丙原来的能量为a,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1/2)a×10×10+(1/2)a×10=55a;改变食物比例后的丙的能量设为b,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2/3)b×10+(1/3)b×10×10=40b,根据题意可得:55a=40b,b/a=1.375。
8.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 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多少千克?( )A.250B.500C.2 500D.3 250答案D解析据题意,与丁食物来源相关的食物链有三条:戊→庚→丁,戊→甲→丁,戊→己→甲→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