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特点的异同
- 格式:pdf
- 大小:217.35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摘要:网络用语是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一种语言。
本文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新特点,介绍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提高信息传播交流效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
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
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
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
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
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
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
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1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
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
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
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
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
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
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
浅析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区别摘要:随着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网络日渐深入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对传统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网络语言虽然是来自传统语言,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这篇论文就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进行分析,讨论了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演进,具体分析了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区别.关键词:网络语言,传统语言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twork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language .Author: Zheng chunqiuTutor: Quan jing Summary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gradual influences people's life, the network to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development also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Network language is from traditional language, 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twork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language .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popular network language ,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network languag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twork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language .Ker words :network language , traditional language浅析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区别一、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分类作者:董晶晶来源:《卷宗》2017年第32期摘要: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网络语言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关键字:网络语言,分类,特点网络语言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
它形式简单,传递信息简便快捷,表现力强。
网络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更新速度快,涵盖范围广,不仅折射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也表现了广大网民对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1 网络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随着各种聊天交友软件的出现,网络交流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由于打字没有说话的速度快,因此网民们为了节省上网时间和网络流量,在网络交流中也力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或符号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这就要求网络语言要有简洁化的特点。
因此网络语言中经常会出现谐音型和缩略型的网络用语。
(二)诙谐性网络语言在简单的表达了词义的同时,又为其赋予了幽默感,从而使得人们很容易记住并广泛地流传开来。
幽默诙谐的文字或符号能使人很轻松、很深刻的理解对方的意思。
例如:菜鸟,小虾——指初级水平的新人;老鸟,大虾——指高手。
(三)创新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语言在提高网络交流速度的同时开始追求其创新性。
从枯燥无味的传统词汇向事项新奇的现代词汇转型。
现在网络上一些网络用语,很多初学者会感觉比较怪异,如: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恐龙——长得比较难看的女生。
这些词语被赋予上新的含义,如果不理解其词义,则很难进行交流。
(四)时效性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传播速度快,形象又简洁,对于广大网民来说,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网络时尚的代表,青少年在日常谈话和上网聊天时更喜欢使用这种前卫的语言。
但是随着网络用语的不断创新,新兴的网络用词层出不穷,因此,网络语言更新速度特别快,具有时效性的特点。
浅析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特点的异同作者:彭莉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12期摘要: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作为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在语法上,都有不少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到时代的发展对语言的深刻影响,这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语言。
关键词:短信语言网络语言比较相同点不同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历史的不断发展也会创造出新的与时俱进的语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就是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们被现代都市人广泛地使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沟通和交际作用。
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为了做好比较工作,我们先来了解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各自的定义。
短信语言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
目前短信语言从纯文本形式进一步发展,其中MMS (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多媒体短信服务,俗称彩信)突破文本的限制,应用了彩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使短信语言进入到一个多彩的世界。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指网络媒体上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
二是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用语,如网络、鼠标、软件、登录、宽带、聊天室等。
三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在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上发表意见时所使用的语言。
”[1]了解了定义之后,我们现在从两个方面来对两者进行系统地比较。
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的相同点(一)语音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都广泛地使用谐音法。
从下面的短信就可以看到其中巧妙地运用了谐音。
例如:愿你从猪年开始,“鼠”钱不完,牛气冲天,虎虎生威,“兔”气扬眉,龙马精神,“蛇”得消费,马到成功,“羊”洋得意,“猴”会有期,“鸡”不可失,“狗”用就好,“猪”你发财。
手机短信用语风格初探【摘要】手机短信是E时代的产物,具有前沿性,并成为一种具体语境中的新兴语体。
手机短信以其内容丰富、语言凝练的特点而著称。
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通过手机短信将生活的美好、工作的压力、人生的苦闷或失败的处境转化成可望可及的媒介语言,从而达到与人交流、释怀自我的目的。
手机短信用语风格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基础,本文将从语码转换和语言特色两大方面浅析这种新兴语体带来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手机短信;语码转换;语言特色一、引言据统计:我国至少有6000万人使用手机短信业务,而且每年还在继续增长。
手机短信是一种网络传播,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显然它已成为沟通的重要载体。
手机短信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遵循了经济适用的原则,发一条短信只需一毛钱,就可以传达出祝福。
而且有些特定情境下,发短信比说话更方便,比如长时间不联系的朋友,发一则短信,既不唐突,又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作为小型语篇,手机短信浓缩了汉语言表达的多种语体形式,融入了语音、语义、修辞、词汇、语法、语用等多种元素。
同时,这种新兴的语体也促进手机文学的兴起,比如近年来“动动大拇指,当当大作家”、“e拇指争霸赛”等活动中,涌现了不少手机文学原创作品,无疑,这丰富并折射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对手机短信用语风格的初探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二、手机短信用语的“语码转换”“语码转换”综述。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说话者在交谈中根据不同情境时而使用某种语言或变体 ,时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 ,不停地转换。
它是操双语或多语的言语社团进行言语交际不可避免的结果,语码转换不仅在双语和多语的情况下发生,也可在同一种语言的标准变体(standard variety)和非标准变体(nonstandard variety)之间发生。
[1]Haugen (语码转换创始人)认为由于说话人等情景因素的改变,导致的语码转换属于“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另一种由语言选择的不同而决定说话情景的语码转换则称为“隐喻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1]。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利弊——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我会闭上眼睛的。
——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随你大小便!——打死你我也不会说。
——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到周围的树上都试几次。
这是2011年一些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网络用语,所谓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
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手指按键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来的,通过“看”的方式进入交流领域的,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从表达方式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口语。
就好像两个人的日常对话,只是看不到对方,也没有声调而已。
一般情况,使用者是不用在编辑上下大工夫的,只要对方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
它使用了天南地北的方言词和大量的语气词,这是其特有的魅力所在。
首先,是大量方言词的涌现。
方言,一般的语言学教材上的定义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分支,是一种语言分化现象。
指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民相互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互联网的超地域性质,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齐集”一个聊天室。
尽管网民基本上全部都会用标准的现代汉语(除非没有学习过汉语),但是为了显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显出自己的别致,他们会把某些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带进来。
例如:——你说的丝洒子嘛!(四川话,是什么)——贼垃圾(东北话,很)——偶觉得还可以。
(港台话,我)——阿拉不信那个邪。
(上海话,我)方言词的使用,使同一方言区的人们倍感亲切,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甚觉有趣。
其次,网络语言夹杂着大量的语气词。
语气词的使用,是口语的一大特色,比如“你吃了吗?”“你去那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但在网络中,语气词的使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手机短信语言的利弊分析随着手机短信的日益普及,手机短信语言已经成为人们语言生活中新的增长点,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学者们的探讨。
着重研究了手机短信语言的使用状况,包括其语言使用类型,语言使用上的特点和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标签:手机;短信;语言使用;类型;特点;问题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从而宣布了手机短信的诞生。
我国1998年开通了手机短信,据统计,2008年我国手机用户一共发送了5921亿条短信,手机短信被人们誉为“第五媒体”。
手机短信以其简短易传,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等特点,逐渐成为受众面广,利用率高,普及型强的信息传播新方式。
与此同时,手机短信语言也以其短小精悍,幽默诙谐,风格多变等特点,成为人们语言生活中新的增长点,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以文本形式为主的手机短信语言的使用状况,包括语言使用类型,语言使用上的特点和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手机短信语言使用类型在中国境内发送的手机短信,根据使用语言(方言)的不同,可分为普通话短信,方言短信和外语短信等几种类型。
1.1 普通话短信普通话是短信使用的主要语言,它也是短信发送的主流形式:(1)相爱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与你相识,相知,相爱成就了这种美好,我深爱你和感激你!愿与你携手一生,相恋,相伴,相守一辈子!(2)任时光匆匆,岁月流逝。
永不褪色的是祝福;永不改变的是友情。
我深深祝福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愿这短短的话语给你带来国庆的快乐。
(3)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民朋友们:4天环境测试交通保障工作圆满完成。
衷心感谢您对首都空气质量和奥运筹备做的贡献。
1.2 方言短信方言短信一般是在人们为了追求短信幽默诙谐的效果,以达到调侃目的时使用的,它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用方言发送的短信,而是采用“同音”的方式发送,致使很多短信看起来不是很容易理解。
方言短信充分体现了各地区方言的特色:(1)四川方言短信:抢钱了!男的站到左边及,女的站到右边及,变态的在中间立起。
演讲稿: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利弊比较: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话题是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利弊比较。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语言越来越流行。
与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方式,但在使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我就来就这个话题做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让我们来看看网络语言的优点。
网络语言以其简单、便捷的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
网络语言不仅具有语言短小精悍、意义明确等特点,还充满着幽默、活泼的气息,令人愉悦。
网络语言的出现,再一次诠释了语言的生命力和变化性,为人类语言研究带来了新思路。
此外,网络语言中的独特表达方式也让人印象深刻。
例如:吸氧、养生等翻译等,这些融合了网络文化背景及制度等内容的新词汇在短时间内便被大众所接受,让网络语言更具备了其流行性的特点。
但是,相较于网络语言的优点,网络语言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网络语言存在着严重的表达模糊性。
由于网络语言大多是以口语化的形式呈现,缺少对标准语言的规范,导致很多语言表达中的歧义无从判断。
另一方面,在网络语言沟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准确性和正式性。
因为网络机制的限制,我们不能一次性理解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也无法通过非语言化的方式去建立情感联系。
这一点,对于一些重要的行业,如法律和金融等,是不利的影响。
那么,相较于网络语言,传统语言的优势又在哪里呢?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作为透过时间和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语言文化体系,传统语言更能够体现出社会以及人类文化的复杂性。
传统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更能够体现语言的应用和深刻内涵。
例如:成语、谚语等深刻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形成,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并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再比如,传统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从语法、用词、意象等方面更能展现其文艺价值。
但传统语言也并不是完美的,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劣势。
例如,在理解困难的情况下,传统语言偏重传递信息本身,而无法从生动形象的角度来让人们更快速地理解,因此它的应用广受限制。
探究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不同摘要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作为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在语法上,都有不少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到时代的发展对语言的深刻影响,这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语言。
关键词短信语言;网络语言;比较;相同点;不同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历史的不断发展也会创造出新的与时俱进的语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就是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们被现代都市人广泛地使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沟通和交际作用。
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为了做好比较工作,我们先来了解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各自的定义。
短信语言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
目前短信语言从纯文本形式进一步发展,其中,多媒体短信服务,俗称彩信突破文本的限制,应用了彩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使短信语言进入到一个多彩的世界。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指网络媒体上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
二是指,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用语,如网络、鼠标、软件、登录、宽带、聊天室等。
三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在,电子布告栏系统上发表意见时所使用的语言。
[1]了解了定义之后,我们现在从两个方面来对两者进行系统地比较。
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的相同点一语音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都广泛地使用谐音法。
从下面的短信就可以看到其中巧妙地运用了谐音。
例如愿你从猪年开始,鼠钱不完,牛气冲天,虎虎生威,兔气扬眉,龙马精神,蛇得消费,马到成功,羊洋得意,猴会有期,鸡不可失,狗用就好,猪你发财。
鼠兔蛇羊猴鸡狗猪分别与数吐舍洋后机够祝谐音。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更是俯首皆是。
1汉语方言谐音四川话中,筒子的发音与同志相似;粤语中,稀饭的发音与喜欢相似;闽南话中,虾米的发音与什么相似。
所以,网络语言筒子稀饭虾米各有不同所指。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正如美国有位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类划分历史与时代将不在以年份和重大历史时间为分水岭,而将依据计算机芯片的运行速度和软件的升级来进行。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也由此产生了新的言说方式——网络语言。
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初步观察与分析,勾勒出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网络语言词汇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工具的极大普及使人们早早告别了小国寡民时代的封闭,享受着信息多元化带来的畅快。
伴随着这一趋势,许多流行语迅速蹿红网络,而且很快被大众所接受。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一方面是人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脱口而出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创造性的想象发挥。
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缩写型,包括汉语缩写和英文缩写,比如PMP是拍马屁的缩写,MM表示妹妹、美眉,GG表示哥哥的简称;谐音型,包括数字谐音和汉语谐音,比如520(我爱你)、5555(呜呜呜的哭声)、1314(一生一世)等;童语型,网民喜欢故作幼稚状,从而模仿小孩说话的方式,比如将“东西”说成“东东”,“一般”说成“一般般”;新语型,是一种新创造的词汇,比如用“菜鸟”比喻初上网的新手,还有一种是旧词新义,比如将“丑女”叫作“恐龙”,将“丑男”叫作“青蛙”;符号型,比如( ̄ˇ ̄)表示满足、( ̄﹏ ̄)表示没睡醒、( ̄. ̄)表示无言、╮( ̄▽ ̄)╭表示无奈。
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并以青年人为主。
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应用正显出网络消费快速增长的显著趋势,庞大的网民基数为网络语言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到底具备哪些特点呢?总体来说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性、新奇性、诙谐性等特点。
由于网络交际属于实时交流,需要快速输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能节省上网时间;网络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推崇个性、追求创新的世界,在网际交流中,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来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这使得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网言网语轻松幽默的风格,还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
手机短信和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最为重要的通讯方式,这两种通讯方式也由于各自的特殊情况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的特点,而且虽然手机短信语言先于网络语言出现若干年,但是由于二者都具备的时间性、空间性、经济性特征的制约,手机短信和网络语言的却有着很多的相似性特征。
虽然手机语言和网络语言都以书面的形式出现,但是其句式、语法、用词和内容等方面又都极其的口语化,可以说是“书面上的口语”。
笔者就语轮的多线性、时间间隔、语意模糊、符号运用、语言的简洁性和语气词与方言词的使用等六个方面对手机短信和网络语言的相似性特征进行比较。
一、语轮的多线性语轮是指一个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开始说话起直到停止说话或者被别人打断、替代为止所说的一席话。
[1]在正常的口语交际中,交谈者双方的语轮应当是交替进行的,即一方在说话的时候另一方则不会说话,当前者的话语结束之后,后者对前者刚刚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不会出现两者同时说话的情况。
而且其中一方的话语出现停顿之后,另一方则会开始说话以补贴中间的停顿现象。
但是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却与正常的口语交际不同,由于交谈双方处在间隔的时间和空间领域当中,而且汉字输入的速度远远不及直接的口语表达,所以两者交谈之中的间隔停顿被不可避免的拉长,所以,在一方发出交谈邀请,并开始说话时,另一方很可能在对方输入的时候插入另外一个话题,如此,两者对话的语轮就出现了两条甚至线索并且交替进行,例如在网络聊天中:A:在吗?B:在。
你最近在干啥?A:没干什么,就在学校里面呆着,你呢?考试怎么样了?B:最近烦死了,学校里面事儿太多了。
A:放轻松,呵呵,淡定淡定,出什么事儿了这么烦?B:哎,各种事儿,算了,不想提了。
A:我也在学校里面啊,快考完了,你呢?B:我还有好几科呢·····而且这种情况在短信中也经常出现,但是在短信中的语轮多线性特征表现的更为独特,即一方在追加问题之后,另一方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分条回答,即分别发出两条的短信回答不同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双方的回复速度都很快的情况下;另一种是合一回答,即将两个不同的问题的回答同时编辑到一条短信当中,两条或几条线处于平行状态。
浅析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特点的异同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作为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在语法上,都有不少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到时代的发展对语言的深刻影响,这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语言。
标签:短信语言网络语言比较相同点不同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历史的不断发展也会创造出新的与时俱进的语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就是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们被现代都市人广泛地使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沟通和交际作用。
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为了做好比较工作,我们先来了解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各自的定义。
短信语言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
目前短信语言从纯文本形式进一步发展,其中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多媒体短信服务,俗称彩信)突破文本的限制,应用了彩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使短信语言进入到一个多彩的世界。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指网络媒体上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
二是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用语,如网络、鼠标、软件、登录、宽带、聊天室等。
三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在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上发表意见时所使用的语言。
”[1]了解了定义之后,我们现在从两个方面来对两者进行系统地比较。
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的相同点(一)语音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都广泛地使用谐音法。
从下面的短信就可以看到其中巧妙地运用了谐音。
例如:愿你从猪年开始,“鼠”钱不完,牛气冲天,虎虎生威,“兔”气扬眉,龙马精神,“蛇”得消费,马到成功,“羊”洋得意,“猴”会有期,“鸡”不可失,“狗”用就好,“猪”你发财。
“鼠”“兔”“蛇”“羊”“猴”“鸡”“狗”“猪”分别与“数”“吐”“舍”“洋”“后”“机”“够”“祝”谐音。
浅析手机短信聊天语篇的语体特征
于香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10(000)032
【摘要】手机短信聊天既是一种交际事件,也是一种语篇类型.它既具有口语语篇的实时互动性,又具有书面语体的单向异步性,属于"互动性的书面语篇".本文通过几则有代表性的手机短信实例,分析了这种新兴语篇类型的语体特征.作者认为,手机短信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模糊了口语和书面语的界线,使得短信语篇实现了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的高度结合.
【总页数】2页(P255-256)
【作者】于香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网络聊天语篇的语体特征 [J], 邓胜芳
2.手机短信的语体特征 [J], 杨惠
3.手机短信的语体特征及性质 [J], 陈春雷
4.汉语语篇语体特征研究新拓展
——《汉语语篇多维语体特征研究》评述 [J], 皇甫素飞
5.语体跨类组合语篇及其语篇特征探析 [J], 郑庆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