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建构
- 格式:pdf
- 大小:322.1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初步构建心理学家G.Caplan对心理危机做出如下定义:当一个人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那些正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恢复心理平衡。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1.普及性的干预,即推行身心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氛围。
学校各部门和学院大力支持和倡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开展“运动健心”活动;教授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和讲座交流。
2.目的性的干预,即有目的地进行干预。
首先需要明确干预对象和干预目的,对同一类学生群体进行主题性的培训或辅导,此类干预主要以团体形式进行。
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辅。
3.针对性的干预,即进行一对一的干预。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系统,充分调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兼职老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热情接待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帮助。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1.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网络。
心理危机预警主要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按照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的层次进行,再加上学生与家长的密切关系,最终构建校园心理危机“四级一家”的预警网络。
“四级”分别指宿舍级、班级、院级、校级,“一家”指学生家长,形成以校党委学工部牵头、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负责,班级心理委员具体实施,寝室长实时关注,家长联合反馈的完整预警体系。
2.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对全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普查,搜集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
首先,筛选并分析数据,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进行危机干预。
其次,对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群体横向与纵向分析。
最后,建立心理健康?n案,对数据进行动态化管理。
3.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范文(精选8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1一、活动主题遇见爱,遇见成长——大学生恋爱心理二、活动目标1.广泛宣传恋爱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2.分析常见恋爱心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爱的艺术;3.完善校院两级心理健康课外教育活动平台,营造“健康心理阳光人生”良好氛围;三、活动时间4月25日——6月15日四、校级层面活动1、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专刊活动目的: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提升自助与互助能力。
出刊时间:5月15日承办: 校学生会朋辈心理互助部2、心理健康主题微电影大赛活动目的:通过开展微电影大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了解自己,学习心理自助与互助的方法,提升心理素质,扩展生命广度,提升生命质量。
活动要求:各学院自行组织初赛,推荐优秀微电影参评决赛,决赛由心理中心组织。
活动时间:5月5日至6月10日承办:经济与管理学院、土木学院(大赛具体方案见附件一)3、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班会展示(视频)大赛活动目的: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方案设计和班会展示(视频)大赛,帮助朋辈掌握设计班会方案和组织召开班会的能力。
参赛形式:方案设计、班会视频活动要求:各学院自主召开班会、组织初赛,并推荐初赛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决赛由心理中心组织评比。
活动时间:4月30日至6月15日承办: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学院(大赛具体方案见附件二)4、阳光评选(优秀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目的: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传承阳光心理正能量。
活动时间:4月30日至5月25日承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选具体方案见附件三)五、院级层面活动1.各学院围绕主题,结合本学院特点,充分利用和创新心理健康课外教育活动平台、校园媒体开展特色活动。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干预和处理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目标、原则、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首先,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危机事件时,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处理,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其目标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
其次,心理危机干预应遵循一些原则,包括及时性原则、专业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干预和处理,保护学生的隐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具体内容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相应的疏导、辅导和治疗工作,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在实施步骤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收集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的具体情况;第二步是评估情况,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第三步是制定干预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第四步是实施干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辅导和治疗工作;最后一步是跟踪服务,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跟踪和服务,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总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浅谈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
在南开大学的这次学习十分的重要,听了樊教授的讲课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了大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觉得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还要还要构建一个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这是成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保障。
一.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原因。
首先,引起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因素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疾病和问题的方法、手段与渠道也必须要有一个立体的支持系统。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必须通过系统全面、直接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手段地进行。
其次,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学校与社会是紧密相联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潮流都会在学校得到反映。
社会任何变化,尤其是时尚、文化性的东西,在青年学生中都能很快找到根基与生命的土壤。
从某种程序上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
从长远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入社会,学校的学生就是社会的学生。
目前学校要解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心理学难题。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方法。
第一,多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学校的义务与责任。
班级集体,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
因此,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让班干部发挥应有的心理辅导、引导作用,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间互帮互助,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建构干预系统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建构干预系统的相关研究。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将详细阐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表现和原因,以及建构干预系统的概念和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中,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研究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应对方法,为构建有效的干预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建构干预系统、研究、定义、表现、原因、应用、成果、未来展望、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包括自杀、抑郁、焦虑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
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建构干预系统,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传统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建构一套系统完善的干预体系。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深入研究及建构干预系统的探讨,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及时应对心理危机,提升心理抗压能力,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建构干预系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建构干预系统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表现、原因,以及建构干预系统的概念和应用,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更科学的方法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义,深入探讨其内涵和特点,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 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分析不同表现的特点和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3. 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社会、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4. 研究建构干预系统的概念和原理,探讨其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和价值;5. 探讨建构干预系统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完善干预系统提供实践指导和建议。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加,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对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干预、预防的一种治疗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的说明一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一、建立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机制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心理卫生意识。
2.组织师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测试等活动。
3.加强实践教育和心理培训,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和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的正确应对策略。
二、建立心理咨询中心1.每个学院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并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加入服务队伍,定期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查。
2.针对特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咨询中心应建立相应的治疗方案。
3.心理咨询中心应将心理咨询工作与危机干预工作结合起来,发现疑似危机事件时及时干预和处理,以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三、发现和处理心理危机事件1.加强师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感度。
2.对于那些表现异常的师生,校方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比如个别谈心、留校观察等,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
3.同时,校方还应定期开展心理危机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对危机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技能。
四、建立心理危机事件的后勤支持系统1.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校方应及时成立由心理专家、校医院、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心理危事件应急小组,进行及时干预处理和援助工作。
2.针对心理危机事件导致的学生个人或家庭突然面临的经济或心理压力,校方应配合当地政府等相关单位,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安慰。
3.教师和学生的家庭在处理与学校有关的心理危机事件时也应当得到积极的支持。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提升师生心理素质还包括在课程中增加心理课程的内容。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学、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以提高师生的心理辅导和治疗能力。
总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对师生的保障和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三级组织架构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或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
理困扰、压力和危机情绪进行的干预工作。
由于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
未来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来进行学生心理
危机干预工作。
1.学校领导层:
学校领导层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负有最高责任和领导职责。
他们
需要制定学校的心理辅导政策和指导方针,并确保心理服务工作得到充分
的支持和资源。
此外,学校领导层还需要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进行宣
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并推动学校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善。
2.心理服务部门:
-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紧急干预,
包括自杀倾向、焦虑症状等。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种心理讲座、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学
生和教师的心理知识和技能。
3.学生心理教育团队:
学生心理教育团队由学校全体教师组成,他们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
作的重要力量。
学生心理教育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状况,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的心理问题。
他们需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具备初级的心理辅导技能。
并通过辅导、引导、
关心学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支持。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的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心理问题也愈加突出,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
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如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理危机问题。
由于大学生心理危机救治不及时、有效,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严重下降,甚至出现极端情况。
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1)学业压力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主要是在学习上付出努力,有更高的学习要求和期望,出现学业困扰,进而导致心理危机。
2)人际问题在大学期间,学生会遇到不少人际问题,如与教授、同学、室友等人的交往,但由于不了解和不适应对方性格和习惯等问题,故此导致矛盾。
3)家庭问题在大学阶段,家庭问题不可避免。
与父母、兄弟姐妹甚至配偶的关系,可能由于习惯性、文化差异等问题而造成矛盾。
4)就业问题大学生即将毕业后,就会面临就业问题,但由于就业压力大,对未来得不到明确的规划和预期下,会进一步未面对就业形势所造成的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心理危机在未得到及时、适当的干预与治疗下,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对身体和心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十分必要。
下面是建立系统的必要性: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派遣专业心理医生对学生的心态进行监测。
2)系统化管理学生心态建设完备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可以将学生的心态管理变得系统化、定量化,从而有效的防止与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3)设立应急机制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机构,建立紧急应急机制,定期举行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对学生实行多管齐下管理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与干预系统,需要全校多部门共同协作,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心理帮助,克服心理危机的影响,以共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XX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心理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
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负总责,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参与,各学院与党政办、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校医院等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联动配合。
二、工作内容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运用惯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某些应激事件的影响或挑战时,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
三、干预对象(一)有自杀倾向、既往有自杀未遂史、家族中有自杀者且自杀行动风险高的学生;(二)因心理障碍或突发事件导致产生自伤、自残、绝食等企图或行为;(三)因心理障碍而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有暴力倾向或伤害他人倾向者;(四)患有严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易出现自伤行为的精神障碍者;(五)有精神科诊断并在治疗中,遵医嘱情况不佳,状态不稳定者;(六)遭遇重大负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者;(七)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八)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怖、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出现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对象。
四、干预原则(一)生命第一的原则。
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亲属参与的原则。
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亲属。
(三)全程监护的原则。
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
(四)分工协作的原则。
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五、干预程序(一)危机发现。
学院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方案一、引言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院需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的实施方案。
二、预警机制1.心理危机事件收集机制2.心理危机事件核实机制核实收集到的心理危机事件信息,包括核实事件的真实性、影响范围、危机程度等,确保干预资源的精确配置。
3.心理危机事件评估机制通过心理专家组织行为观察、面谈等方式,对收集的心理危机事件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判断事件的紧急性、危害程度,制定干预方案和措施。
三、干预措施1.个案干预2.团体干预针对班级或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学校应组织心理专家开展集体心理培训、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加强群体凝聚力和信任感,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3.临时干预当发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时,学校应组织紧急处置团队进行临时干预,该团队由护理人员、心理专家、教师和学生组成。
他们应迅速制定临时干预方案,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紧急救助,并协调其他相关资源,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四、预警反馈机制对参与预警的教师、辅导员、学生社团负责人等,学校应建立奖惩制度,激励他们及时反馈预警信息,以保障预警机制的有效运作。
五、健康教育与宣传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
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宣传海报、校园广播等方式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危机预警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意识。
六、评估与改进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估机制,对干预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心理学测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预效果和问题,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语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方案是学院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干预措施、反馈机制、健康教育与宣传以及评估与改进,学校能更好地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建构
作者:杜彦杰, 刘刚, DU Yan-jie, LIU Gang
作者单位:杜彦杰,DU Yan-jie(河北经贸大学,学生处,河北,石家庄,050061), 刘刚,LIU Gang(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河北,石家庄,050061)
刊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9,34(2)
被引用次数:2次
1.Erica Frydenberg Coping competencies:what to teach and when 2004(01)
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2006
3.G·帕里;梁庆丰战胜危机 1997
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04
5.顾丽萍;许百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初探[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 2007(11)
6.孟婷婷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期刊论文]-前沿 2005(03)
7.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 1998(12)
8.刘建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2005
1.高艳华.刘国义.郝岩君.张艳娥高校教师心理档案建立综述[期刊论文]-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0(2)
2.王永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设[期刊论文]-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ebdxxb-zxsh20090202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