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数混合运算(三)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混合运算,包括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通过观察和测试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但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此外,学生的运算习惯和运算速度也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中,如何正确确定运算顺序和运用运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5.总结提升: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易错点。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教案北师大版第3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能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水日吗?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3月22日)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都不珍惜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眼泪。
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节约用水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小刚家的用水情况。
小刚家八月份用水14吨,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很容易会解决出这一问题)二、数量分析,探究新知。
师:如果条件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的用水量吗?(出示例题)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1、估一估师:我们先来估一估,哪个月份用水少?哪个月份用水多?(让学生说出估算的根据)2、画一画(画图分析数量关系)(1)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估计了一下八月份的用水量,到底估计的是否正确呢?分析之后才能判断。
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份节约了1/7”是什么意思?师:你能用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吗?(2)全班交流。
请画线段图的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图步骤。
师:你对他的分析有什么建议或者补充吗?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先画八月份的用水量?明确是九月份和八月份在比较,把八月份的用水量看做单位“1”,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了1/7,即把八月份的用水量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的水。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对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分数混合运算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运算方法。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应用拓展: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进一步拓展,主要包括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分数、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分数混合运算(一)、(二)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分数混合运算(一)、(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讲解: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分数的混合运算(三)2.3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掌握。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道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相加的规则和乘法的应用。
2. 讲授新知(15分钟)####(1)分数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性质•分数混合运算:包括整数和分数的数的四则运算。
通常先把整数转化成带分数形式再进行计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数的四则运算。
(2)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分数加减法:先找出通分之后再求和或求差。
•分数乘法:分别相乘再约分。
•分数除法:先将除数倒置,再将除法转化成乘法。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案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展示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4. 练习巩固(15分钟)让学生自主完成多道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并在黑板上展示出他们的解题过程。
5. 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提问,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并留下一些问题供学生复习和思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让学生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节课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激发了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深度思考,并留下问题供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
分数混合运算(三)。
(教材第27~29页)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并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过程。
2、能用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能用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课件。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叙述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以交流的方式促进回忆的深刻,让每个学生把知识点牢记在心。
】1、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思考、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既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2、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探索提供空间。
在探索阶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A类1、(考查知识点: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2、听新闻,提问题。
2003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元?(考查知识点: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第三章,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独立完成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教学工具,以及学生们用来练习的习题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程,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来了1/4的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多少苹果?"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且通过例题来进行讲解。
例题:计算 3/4 + 1/2 1/3 的结果。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4. 解决问题: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小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5,还剩下多少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1. 找到一个公共分母2. 将每个分数转换为以公共分母为分母的分数3. 将分子相加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 1/2 + 3/4 1/3 的结果。
2. 计算 2/5 + 1/4 3/10 的结果。
3. 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掉了1/2,还剩下多少苹果?答案:1. 5/122. 7/103. 3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三)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混合运算方面,可能会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法则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理解运算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探索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
3.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小明有一块长方形蛋糕,长是8cm,宽是6cm,他吃掉了蛋糕的1/4,还剩下多少蛋糕?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自主探索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例题:计算 (3/4 + 1/2) * 5/6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1.计算 (2/5 + 3/4) * 7/82.计算 (1/3 - 1/6) * 4/93.巩固(10分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混合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不深;2. 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地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3.能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
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 课件;3. 练习题;4. 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加深学生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分数混合运算(三)》。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分数混合运算的第三章。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包括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教学,同学们能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掌握运算的技巧,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特别是当分数运算中涉及到括号时,同学们需要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的例题,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幻灯片,上面有今天教学会用到的例题和知识点。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供同学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吃掉了1/4,还剩下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接着,我会通过幻灯片,详细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我会立即给出随堂练习,让同学们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写在黑板上,方便同学们随时查看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包括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
我会尽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同学们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或者参加数学竞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要教授的内容,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北师大分数混合运算(三)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够探究出并运用分数乘、除法中的规律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IPAD进行教学,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分数乘、除法中的规律时,产生想进一步探究计算规律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重点难点能够探究出并运用分数乘、除法中的规律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分数乘、除法复习复习导入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你愿意说一个乘法算式?(任意学生)【设计意图: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有的算式都来自学生。
2、在学生说出符合条件的算式的同时,已经把乘法中有代表性的算式列出来了。
】活动2【讲授】分数乘、除法复习探究新知1、谁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指名说)【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的目的是给学生充分的理解空间,只要意思正确及可,不要特别教条文字。
】2、三个算式的乘积与相比,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一个数(大于0的数)与真分数相乘,乘积与原数相比会变小;与假分数相乘,乘积与原数相比会变大;与1相乘,乘积不变”。
若学生不能说出意思,可以通过学习小数乘法时的规律来迁移到分数乘法。
】3、请将上面三个算式改写成除法算式。
4、小组合作讨论:(1)分数除法中是否也有像乘法那样的规律呢?(2)组员汇报【设计意图: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因为学生已经经历了总结乘法规律的基础,因此在总结除法的规律时,应该不是难题。
】5、验证规律(1)计算它们的结果,你来说我来写。
【设计意图:前面一直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探究规律,这个环节是用结果来验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由他们总结出的规律是正确的。
】(2)观察两组算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发现由于分数乘、除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两个规律可以总结成一个。
分数混合运算(三)学习目标1.会用方程表达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的习惯。
编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会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
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用方程的方法表达分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
·八月用水多少吨?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教科书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
笑笑说“八月的用水量多,九月的少”,说的是一个数量多少的定性判断,缺乏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因此对解决问题帮助不大。
该问题是以八月未知的用水量为基准量,九月的已知用水量为比较量,如果用算术的思路,则需要把九月的用水量变成基准量,把八月的用水量变成比较量,而这个转化恰是算术解法的难点所在。
淘气想的是“能不能找一下等量关系,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方程中未知数和已知数的地位是平等的,不介意谁是基准量或比较量,只要找到两者的等量关系即可列出方程,所以本问题用方程的方法解决能够化解用算术方法的难点。
·你能找到等量关系吗?画一画,想一想。
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
教科书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九月比八月节约了17”,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节约了17是什么意思,并通过直观图呈现题目中基本的等量关系,即“八月的用水量-八月用水量的17=九月的用水量”“九月的用水量是八月的(1-17)”。
·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2中的两种等量关系,把所要求的八月的用水量设为未知数x,代入等量关系式,列出两种方程,一种是“x-17x=12”,另一种是“(1-17)x=12”,然后解方程。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读懂问题—分析问题—列式计算—反思检验”的完整过程,便于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
试一试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内容,自主解决问题。
·淘气家八月用水14吨,比九月多用了16,九月用水多少吨?问题1和主情境的内容是相似的,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借助画图等方式,寻找等量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数混合运算(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主要教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铺陈渲染激起兴趣
1、教师出示复习题。
2、学生回忆,交流。
二、情境体验认知发现
1、看图列式计算。
2、让生认真审题,找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自主抒发互动交流
1、计算。
生独立完成,订正。
2、解方程。
独立完成,订正。
3、让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
4、认真审题,找准等量关系式。
四、妙笔点睛精确整合
1、独立完成。
2、交流订正互相评价。
3、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课外拓展练习。
五、诗化概括积累运用
1)
设:8月份用水x吨,9月份用水(1-
7
x吨
教学反思:
分数的混合运算是本册的重点、难点,本单元包括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以及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会做分数乘除的应用题。
学生很容易掌握计算,应用题我主要采用让学生找等量关系,先让学生写出等量关系,再把以知条件代到等量关系
中,求出数量。
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效果较好。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我主要让学生画图的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尝试画图,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画图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充分交流后作出正确示范,在画图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题。
学生的掌握情况不错。
已知比一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这对学生来说较困难,是个难点。
我采用已下四步:1、让学生找单位“1”。
2、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找出与单位“1”的数量关系。
4、然后根据关系列出方程或写出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