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例3分数混合运算
- 格式:pdf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提高运算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将分数混合运算应用于生活情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自己的苹果,还剩下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发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如“计算1/2 + 1/3 - 1/4的结果”,引导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师可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题目和实际问题。
教师可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解释和解答疑问。
(期末复习专题)分数除法(专项讲义)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对应练习+答案)考点一、认识倒数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例1】9的倒数是()。
8【解答】89。
【名师点睛】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考点二、分数除法的计算分数除法计算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例2】计算下面各题。
(1)1211÷18 =(2)310÷65=(3)815÷0.8=【解答】【名师点睛】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要将“÷”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考点三、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计算方法:1、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例3】计算下面各题。
(1)2514÷521×0.3(2) 12÷65÷213(3)815÷45+56×49(4)112÷(23-14)【例2】计算下面各题。
(1)÷18=(2)÷=(3)÷0.8=×=3×22÷=×1 3【解答】【例4】解方程。
(1) x +15x =130(2)14x ÷18=10 (3) 13x −19x =518(4)85x ÷25=56×310【例3】计算下面各题。
(1)÷×0.3(2)12÷÷=××10×=6512 ××522(3)÷+×(4)÷()×3++==÷(-)=÷=1=【解答】考点四、解决问题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2、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量÷(1±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例4】解方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
法》知识点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0除以任何数商都为0
(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例:8÷-4=8×-4=8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知识点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例:÷÷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第3讲分数除法(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倒数的认识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互为”是指两个数的依存关系,所以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倒数,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或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倒数;求非0整数的倒数,让这个整数作分母,分子是1。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1、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1)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除以分数,用这个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2)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分数,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的一般方法: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1)除以大于 1 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 b>1 时,c<a (a≠0)(2)除以小于 1 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 b<1 时,c>a (a≠0 b≠0)(3)除以等于 1 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 b=1 时,c=a知识点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于同一级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没有小括号的,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四:简单的和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1、已知一个属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一个数除以几分之几就等于这个数;2、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一个数乘以(1加或减几分之几)就等于已知数;一个数加减一个数乘以几分之几等于已知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方法:根据倍数关系设未知数,根据两个数的和(或差)等于已知量列出方程。
3.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练习一【知识要点】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课内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53523÷- ⎪⎭⎫ ⎝⎛+÷5121101 4152152+÷57535÷⎪⎭⎫ ⎝⎛+ 87748773÷+÷ 91929197÷-÷2、列式计算。
①81加上41除以121的商,和是多少?②81除以41与121的和,商是多少? 【课外训练】1、()21365〉〉,括号中可填写的整数有( )。
★2、有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32,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2,个位上的数是百位上数的2倍,这个三位数是( )。
★★★3、笨笨在计算15+⨯21□时,错误地先算15+21,这样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3。
□中的数是多少?练习二 【知识要点】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练习。
【课内检测】1、下面下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652053 1259412595÷+÷ 623763⨯2、列式计算。
①比16的43多43的数是多少?②一个数的65加上52,和是109。
这个数是多少?3、校田径队有24名女同学,是男同学的54。
校田径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课外训练】1、31÷76+32÷762、海尔电脑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112,正好降低了1000元,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3、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41,第二个月修了全长的52,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修12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分数除法例3》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例3的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研究了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等相关知识,本节课将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开展教学。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分数除法研究的综合运用,既是对前期研究整数混合运算的复和提升,又为后期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例3以吃药片为题材,通过解决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看到已经掌握的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感受迁移思想的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通过练,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唤醒经验,归纳意义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①12×5÷8②75÷(15×6)③12÷3-22、回忆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寻找联系,深入本质1.对话导入师:同学们,生病的时候都吃过药吧,其实在吃药中还隐含着许多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1.这盒药总共12片,每次吃片,每天吃3次。
可以吃几天?2.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要先做什么?为什么?引导生发现,要求12片药可以吃几天,要先求出每天吃几片。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信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2.自主探究,尝试计算师:大家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请大家先独立完成例题,然后小组内部交流一下各自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内容,重形式。
在复习准备阶段,精心设计练习题内容,在高效复习旧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探究,重归纳。
在教学例3的环节中,不但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理解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且重视个例分析,重视归纳总结相关规律。
3.重联系,重迁移。
有效利用已有的整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巧妙地引导学生把原有知识迁移到分数混合运算中来,使学生通过分析、尝试,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两、三步计算的分数四则运算题,提高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解答关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学习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复习导入。
(7分钟)1.说出运算顺序,不用计算。
(18+7)×488+(30÷5)350-25×260÷(77-65)2.导入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33页例3。
(1)分析题意,明确题中的各个数量的意义。
(2)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3)尝试列式。
2.探究有小括号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算式,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12÷(1/2×3)(2)师生共同总结运算顺序。
3.探究分数连除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算式:12÷12÷3。
(2)引导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33例3. 【课程标准描述】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技能2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分数问题的过程,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目标】1.迁移旧知,沟通整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理解并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
3.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水平。
【学习重点】1.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1.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迁移旧知的环节,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正确计算,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以评价目标2。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学分数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评价目标3。
【学习准备】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复习铺垫(评价目标1)1、标明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2×5÷8 75÷(15×6)12÷3-22、光明小学有500人,平均分为两个方阵站队,每个方阵又均分为5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有几种算法?二、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例3:一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明确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尝试说说先算什么量,再算什么量,并写出自己的思路。
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统一综合算式。
学生汇报思路,教师课件演示,列出综合算式,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