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工艺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59.50 KB
- 文档页数:6
锻造压力机的液压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液压系统是锻造压力机的核心系统之一,它通过利用液体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来实现锻造操作。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对锻造机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锻造压力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原理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讨论。
1.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是由主要液压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油和液压传导管路组成的。
在锻造压力机的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将液压油送入液压马达或油缸,从而达到产生锻压力的目的。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帕斯卡定律。
根据该定律,液体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传递压力时,传递的压力大小与液体所涉及的面积成正比。
在液压系统中,利用液压泵施加的压力作用在活塞上,活塞再将压力传递到液压缸中,从而实现锻造操作。
同时,通过调节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可以控制液压系统的动作速度和力度。
2. 液压系统设计要点在锻造压力机的液压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2.1. 承压件的选材和尺寸设计液压系统中的承压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系统中产生的高压力和振动。
因此,在液压系统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并合理安排承压件的尺寸和结构,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2.2. 液压元件的选型和布局液压元件(如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等)的选型和布局对液压系统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型时,应根据锻造压力机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液压元件,并合理布置在系统中,以保证其工作稳定和高效。
2.3. 液压控制元件的设计和参数调整液压控制元件(如比例阀、伺服阀和速度控制阀等)的设计和参数调整是液压系统性能优化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计和精确调整,可以实现锻造压力机在不同工况下的高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运行。
2.4. 液压油的选择和管理液压油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其选择和管理对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液压油的选择上,应考虑其黏度、温度特性和防腐性等要素,并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检测和更换,以保持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型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方向,通过查阅各种参考资料文献,对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其中对工作缸、上横梁、活动横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结构设计以及强度校核,以图示的方式对导向装置、快换缸等部件进行了视觉上的认知。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作为大型自由锻造油压机被世界各国重工业广泛应用。
关键词: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工作缸,活动横梁,导向装置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large-scale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By consulting a variety of reference documents, design some 80MN free forging hydraulic machine structure.One of the working cylinder, the beam, bea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a more detailed structural design and strength check.A graphical way to understand guiding device, quick-change cylinders, activity beams and other parts by visual.80MN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as a large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is widely used for heavy industry around the world.Key words:80MN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working cylinder, activities beams, guiding device目录1 绪论-----------------------------------------------------------------------------------------------------------------11.1 自由锻造油压机的概述----------------------------------------------------------------------11.2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基本参数-------------------------------------------------------11.3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发展概论-------------------------------------------------------21.4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特点-------------------------------------------------------------51.5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发展趋势-------------------------------------------------------81.6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的工作原理------------------------------------------------------101.7 本章小结-----------------------------------------------------------------------------------------112 80MN自由锻造油压机本体结构设计概况-------------------------------------------------122.1 自由锻造油压机本体结构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122.2 本章小结--------------------------------------------------------------------------------------------123 液压缸部件的设计和计算----------------------------------------------------------------------------133.1 工作主缸设计------------------------------------------------------------------------------------------133.2 本章小结-----------------------------------------------------------------------------------------------194 上横梁和活动横梁的结构设计及校核--------------------------------------------------------204.1 上横梁的结构尺寸设计------------------------------------------------------------------------------204.2 上横梁的结构校核------------------------------------------------------------------------------------214.3 活动横梁的结构尺寸设计--------------------------------------------------------------------------254.4 活动横梁的结构校核---------------------------------------------------------------------------------274.5 本章小结-----------------------------------------------------------------------------------------------295 立柱设计及校核--------------------------------------------------------------------------------------------305.1 立柱直径计算设计------------------------------------------------------------------------------------305.2 拉紧螺栓的强度计算----------------------------------------------------------------------------305.3 本章小结-----------------------------------------------------------------------------------------------316 回程缸的设计及校核------------------------------------------------------------------------------------326.1 回程缸结构尺寸确定---------------------------------------------------------------------------------326.2 回程缸筒壁部分强度校核--------------------------------------------------------------------------326.3 本章小结-----------------------------------------------------------------------------------------------337 结论----------------------------------------------------------------------------------------------------------------34 参考文献------------------------------------------------------------------------------------------------------------35 致谢--------------------------------------------------------------------------------------------------------------------361 绪论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尤其国防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的需要,大型化甚至超大型自由锻件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对大型、超大型自由锻造装备的需求十分紧迫[1]。
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摘要:锻造操作机是核电、火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制造的关键设备。
锻造操作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夹持系统、提升俯仰系统、水平移动系统、缓冲系统、大车行走系统和夹钳旋转系统。
采用平均流量法对液压泵站进行节能设计。
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液压系统的关键控制性能(快速性、准确性、起动性)和可靠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通过对液压系统回路的合理设计,改善了液压系统的控制性能,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可为大流量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实现锻造操作机的快速、精确、稳定、智能控制。
关键词:锻造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仿真0引言目前,我国的大型操作机主要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而且也使我国大型锻件的制造加工技术受制于人。
因此,自主研发大型锻造操作机对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锻造操作机的灵巧性和快速性是保证锻件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大型操作机的大负载、大惯量和冲击载荷对传动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常需要采用机电液混合驱动的方式来实现快速和准确控制,因此,液压系统是大型操作机设计的关键之一。
1操作机液压系统设计1.1操作机液压系统功能分析锻造操作机主要由大车、夹钳和台架三部分组成,为满足开坯、拔长、镦粗和整圆等锻造工艺要求,操作机需要具备行走、夹钳开闭、旋转、提升、平移和缓冲等多种功能。
对于大型操作机,上述功能主要由液压驱动方式来实现。
行走功能:由液压系统驱动大车前进和后退,实现锻件的水平移动。
通过液压马达来实现大车的运动和定位,同时控制大车起停带来的冲击。
夹持功能:由液压系统驱动夹钳实现锻件的夹持和旋转。
通过夹钳液压缸实现锻件的夹持,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夹钳旋转,并实现准确定位。
悬架功能:由液压系统驱动悬架液压缸实现夹钳和锻件的垂直移动和俯仰。
同时设置液压缓冲机构,以缓解锻压对夹钳的冲击。
1.2操作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操作机在机构构型上通常采用解耦设计,将操作机主要功能分解成夹持、提升俯仰、水平移动、锻造缓冲、大车行走、夹钳旋转等6个相对独立的运动,这使得液压系统的设计也具有独立性。
大型液压装载机动臂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摘要本次项目主要是通过铸改锻以及尝试通过修改锻造工艺和模具设计的方式来使动臂的性能加强,进而能够达到降低成本的同时延长工件寿命的目的。
由于铸造方式容易产生缩孔与与疏松,而锻造则会使坯料反复压制,让纤维连续,坯料中的疏松处压合,提高金属的致密度,细化金属晶粒,因此强度大于铸件。
设计过程中,锻件图和设备吨位已知,因此主要目的是将铸改锻后的锻造工艺和锻模设计成功运用于锻件的生产当中去,并且使生产出来的锻件满足力学性能的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包括飞边槽形式和尺寸、制坯工步、切边模等都需要反复地设计修改,最终达到理论上的要求。
主要设计步骤有:分析锻件图;计算主要参数;确定设备吨位;确定毛边槽形式和尺寸;绘制计算毛坯图;选择制坯工步;确定坯料尺寸;制坯型槽设计;锻模型槽设计;绘制锻模图等。
通过此次铸改锻的生产方式转变,认识到锻造工艺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机会,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关键词:动臂,锻造,模具设计,主要参数,绘制LARGE HYDRAULIC LOADER ARM FORGING TECHNOLOGY AND DIEDESIGN SPECIFICATIONABSTRACTThis project is mainly through casting and forging and attempts to modifytheproperties of forg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way to boom to strengthen,and can reduce the cost and to prolong the life of the workpiece.Because thecasting prone to shrinkage and osteoporosis, while forging will make the blankrepeatedly pressing, let loose in continuous fiber, blank pressing,increase thedensity of metal, metal grain refinement, so the strength is higher than that ofcastings.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forging drawings and equipment tonnage isknown, so the main objective is the forg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f castingforging aftersuccessfully applied in forging produc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forging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is process,including the flash groove forms and sizes, making blank step, trimming die need to repeatedlymodify the design, finally achieve the theoretical requirements.The main design steps are: analysis of forging drawing; main parameters;determine the equipment tonnage; determine the groove forms and sizes;drawing blank map; selection of billet step; Determination of blank size; design of blank making groove; forging die groove design drawing die drawings.The casting and forg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realize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forging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to further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broaden our view.KEY WORDS:The boom,Forging,Mold design,The main parameters,Draw目录前言第1章模锻件图设计§1.1 绘制锻件图的过程§1.1.1 确定分模的位置§1.1.2 锻件的质量§1.1.3 锻件的复杂系数§1.1.4 确定余块加工余量和公差§1.1.5 模锻斜度§1.1.6 圆角半径§1.1.7 技术条件§1.2 锻件的主要参数§1.2.1 锻件的周边长度§1.2.2 锻件的质量§1.2.3 锻件的体积第2章确定锻锤吨位第3章确定毛边槽形式和尺寸第4章热锻件设计第5章绘制计算毛坯图§5.1 计算毛坯图的用途§5.1.1 锻件选择坯料工步的依据§5.1.2 确定坯料尺寸的依据§5.1.3 设计制坯模腔的依据第6章制坯工步选择第7章确定坯料尺寸第8章制坯型槽设计§8.1 滚挤型槽设计的选用§8.2 弯曲型槽的设计第9章锻模模膛设计§9.1 预锻模膛设计§9.2 终锻模膛设计§9.2.1 终锻模膛的壁厚第10章锻模结构设计§10.1 检验角、燕尾和键槽尺寸的确定§10.2 模块尺寸第11章模具参数校核第12章模锻工艺流程第13章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要求§13.1 确定加热方式及锻造温度范围§13.2 确定加热时间§13.3 确定冷却方式及规范§13.4 确定锻后热处理方式及要求参考文献前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得到极大的促进,市场对工程机械的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高的疲劳寿命,还要求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5000吨自由锻液压机本体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本题目为5000吨自由锻液压机本体设计与有限元分析,项目主要是针对自由锻
液压机本体的设计以及有限元分析,对于液压机本体材质、结构参数、工作环境等进
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液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液压机的结构设计:该部分主要是对液压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包括机身、压力缸、活塞、进出口阀等。
同时需要考虑机身刚度、尺寸设计、装配精度等细节问题。
2. 液压机的力学分析:该部分主要是通过有限元分析或其他分析方法,对液压机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在对机器结构进行优化时需要将分析结果用于指导
设计。
3. 液压机的优化设计:根据以上两个部分的分析结果,对液压机进行优化设计,包括结构参数的调整、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以及润滑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的改进,以提高液压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项目的研究将涉及液压机理论知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有限元方法等多个方面,并需要深入了解液压机构件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保证液压机的质量和可靠性。
探讨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的技术特点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作为我国大型锻件在自由锻造过程中的重要设备,由于我国在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技术方面发展较晚,所以其制约着我国在冶金、化工、电力、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
因此,各行各业逐渐将其工作目标转向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国内已投产的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有十数余台,在建造的仍有十数余台,占世界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总数的五分之二。
本文主要针对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1 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的技术特点在我国国内最早的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要追溯到上世纪,传统的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属于泵-蓄势器传动水压机,对于现阶段的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其基本技术特点具有以下三个方面:1.1 电气技术现有的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的电气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采用PLC进行控制,具有相关的人机交互界面,这个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由工控机担任,还有承担工业现场的主控制器的作用。
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的操作机和锻造液压机同样是具备PLC控制单元,此外操作机和锻造液压机的控制单元是相互独立的。
然后操作机和锻造液压机通过高速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实时的采集相关数据,如:滑块位置、温度、锻造压力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各种设备的统领控制,此外还具有单独控制功能。
对于一般性的操作机和锻造液压机通常情况下共用一个单独的操作控制台,这就仅仅需要一个操作员进行单独操作即可。
电控设备的主泵驱动一般情况下采用10千伏的高压电机,有时候同样采用6千伏的高压电机。
1.2 主机技术主机的结构: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的主机,一般情况下按照立柱的数量进行划分,具有四柱和双柱两种基本的形式,在四柱式自由锻造液压机中又可以分为多拉杆和单拉杆。
在过去的结构设计形式中,四柱的自由锻造液压机成为设计的主流,其具有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的基本性能特点,但是现阶段的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以双柱压机为主,这种设计具有视野开阔、操作空间大等特点。
液压机的设计与分析液压机的设计与分析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型精密液压机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这也对生产设备精度、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从液压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机运转的设计思路、液压机的整体控制方案设计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变频器的设计、液压机工程分析、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液压机、设计、分析、工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由上、下滑块顶出机构的运动,上滑块机构由主液压缸(即上缸)驱动,顶出机构由辅助液压缸(即下缸)驱动。
液压机上滑块通过四个导柱导向和主缸驱动,实现上滑块机构的驱动,详细驱动如下所示:上缸的快速下行→上缸的慢速下行→上缸的慢速加压→上缸的预卸→上缸的慢速回程→上缸的快速回程→停止。
下缸一般布置在工作台的中间孔内,用来驱动下滑块的顶出机构,详细驱动如下:下缸的向上顶出→下缸的向下退回。
液压机运转的设计思路在使用液压机前必须仔细阅读分析液压机的使用手册。
在滑块的运行过程中,绝对不允许身体的任何部位进入危险区内,尽可能地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液压机使用的电器元件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如果达到了使用寿命,就必须更换元件,以此来确保作业的安全。
非技术人员绝对不允许打开控制箱,以防止发生危险事故。
在对电气箱箱门进行开启时,首先要把箱门上的电源开关关掉,并让手柄和延伸杆脱开,然后才可以打开门锁。
滑块的封闭高度彻底调整完成以后,必须把滑块调整开关关掉,这时机床才可以正常地进行冲压。
液压机床操作完成后,必须看管好操作的按钮开关。
液压机的整体控制方案设计一般的液压机主要用于小型机械零件冲压和定形。
生产线把材料送入用液压机冲压成型,并经过输料线输出。
本液压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由凸轮控制器发出液压机运转所需角度。
液压机的结构和功能描述如下:300t的液压机一般使用刚性转键式离合器,这样可以在使用和维修时比较方便。
型号中带A是安全型压力机,都装有紧急制动的装置,可以使滑块快速制动,并且可以配光电侯器。
自由锻造液压机的技术现状及设计分析谢广玉;李秀珠;胡海燕【摘要】阐述了自由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过程和我国锻造压机的技术现状,对自由锻造液压机的几种结构型式和传动方式进行了比较,说明了锻造油压机的技术特点.%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and technique status in China has been described in the text. Several structural modesand transmission modes of free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have been compared,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have been introduced.【期刊名称】《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机械设计;自由锻造液压机;技术现状;综述【作者】谢广玉;李秀珠;胡海燕【作者单位】徐州压力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江苏徐州2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15.4+60 引言锻造是热加工领域的基本工艺,大多数金属材料都可以通过锻造来改善其内部质量、工件外形和综合机械性能。
锻造生产能力及锻造工艺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国家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锻造行业作为中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锻造装备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
本文就我国锻造压机的现状、传动方式及锻造油压机的研发情况作一个粗略的综合分析。
1 发展过程及技术现状1.1 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过程早在1893年,世界上成功研制了第一台120000kN(120MN)锻造水压机,使大钢锭的锻造工艺逐步由使用锻锤过渡到使用锻造水压机。
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工艺设计分析
摘要:介绍了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工艺流程及工艺布置,提出了双跨和三跨两种布置方案,并分析了相应优缺点。
另外,详细探讨了设备-设备、设备-厂房、设备-公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对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的工艺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工艺设计
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行的 8~160MN 自由锻造液压机 150 多台,但是大多数自由锻造液压机为早期的水压机,数控化程度低,生产率低下,需要完成 C 改造[1]并配备锻造操作机,尤其要强化锻造和热处理工业炉的现代化改造。
我国大锻件生产处于“过剩”和“短缺”的双重压力,即一般大锻件供大于求,技术含量和质量要求高的大锻件,如百万千瓦级火电和核电用汽轮机转子(超临界、超超临界)、特大支承辊、大型高温高压厚壁筒体、船用大马力低速柴油机组合曲轴等锻件,我们尚处于生产能力低或不能生产的状态。
基于此,通过对现有锻造设备及工业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或新建锻造车间,国内企业掀起了投资高品质大型自由锻件制造的热潮。
本文通过对大型快速锻造液压机车间的工艺设计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介绍,希望能对相关企业领导人及技术人员带来帮助。
1. 工艺设计
1.1 工艺流程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以下简称“液压机车间”)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主要为:钢锭→加热→锻造(镦粗、拔长)→热处理→取样→(粗车)。
液压机车间接收的钢锭分两种:热钢锭、冷钢锭,装炉方式也分为热装炉、冷装炉两种方式。
据统计在热装炉的情况下,1 吨钢锭可节约天然气(8500kcal/m3)约60m3,采用该种装炉方式已成为锻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锻造的主要工序为镦粗和拔长,为了反映锻件的变形程度,引入了锻造比(K)的概念,它是工程上常用的变形参数。
典型锻件的锻造比见下表 1:典型锻件的锻比[2]
大锻件形体尺寸大,缺陷多,内应力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结晶、相变复杂,内部热扩散及氢气扩散困难。
所以,冷却和热处理方式多,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2] 。
其热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锻后冷却、退火(低温退火、中间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正火、回火、调质,还有等温冷却及起伏等温退火等,具体热处理工艺根据不同锻件的要求而定,本文不再详述。
热处理后的锻件一般取样检测物理性能,如果需要还可以完成粗车的工序,为下一道半精加工、精加工做好准备。
2.2 工艺布置
2.2.1 设备选型液压机车间主要设备为自由锻造液压机和工业炉。
液压机的最大压力及其辅助设备由钢锭的重量、材质决定;而锻造液压机的数量配置情况由大型锻件的生产纲领决定。
同样,工业炉的载重量、工作温度(升温速度)、工作尺寸等由锻件的重量、材质、尺寸、排料方式等决定。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压机的配置能力必须与工业炉的配置的能力配套,否则配置低的设备将制约整个液压机车间的锻件生产能力。
另外,作为车间的运输(操作)设备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这些配套设备的能力不足以满足车间大型锻件运输或锻造操作的要求的话,他们也会成为车间产能提升的瓶颈。
液压机车间设备的配置在锻压行业已形成了一个经验性的总结,详见液压机锻造能力及配套设备[2]。
2.2.2 工艺布置液压机车间的典型布置有两种方式,如下图 1、2 所示。
图 1 液压机车间由主跨(锻造工段)和炉子披屋跨(炉子工段)双跨组成。
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如下:
⑴烟道较短,烟囱抽力损失较少,可降低烟囱高度,减少土建投资,同时又能保证排烟顺畅。
根据经验,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的最长烟道不超过 40m,否则将会导致烟囱高于正常高度(30m左右)或额外增设机械式抽烟设施。
而这种布置方式使炉尾靠近厂房外侧的烟囱,缩短烟道长度,避免了设超高烟囱的情况。
⑵公用设施管线较短。
由于液压泵站在厂房的一侧,这给循环水池、冷却塔的就近设置带来方便;压机配电的管线也是同样道理。
较短的管线带来较小的路损和较少的投资。
当然,图 1 的布置方式也有缺点,当液压机配置的数量较多时,将会造成厂房的长度加大,从而可能导致整个厂区的物流不顺。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图2 的布置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一般由两个锻造主跨和一个炉子跨共三跨组成,其优点如下:
⑴工业炉机群式布置,便于集中控制。
⑵可以有效缩短厂房的长度,便于液压机厂房在整个厂区的布置。
⑶为不同压机共享同一个泵站提供了便利,减少了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
如图 2 所示,锻造工段与后处理工段的两台水压机就是共用一个泵站。
这种布置方式的缺点如下:
⑴烟道较长,烟囱抽力损失多,排烟不利;烟道过锻造跨时容易与设备基础打架,给设计及施工带来不便。
⑵公用设施管线较长,并且地下管线也同样可能存在与其他设备基础打架的情况,管线设计及施工都比较麻烦。
2.2.3 设备布置应当注意的事项
⑴工业炉布置工业炉的布置影响到厂房的跨度、柱距甚至主跨的轨顶标高,见图 3 设备-厂房位置关系图。
工业炉伸到炉子披屋跨的长度及其预热器、风机、烟道闸门等的布置方式将直接影响到炉子披屋的跨度;炉体的高度以及维修空间将决定炉子披屋维修起重机的轨顶高度。
另外,炉头伸到主跨的长度 a 不得大于起重机吊钩死点到轨道距离 b,否则运行中的吊钩很可能与炉门或炉头冲撞,造成生产事故。
炉门起升后的高度 h1 不得大于吊钩最高点标高 h2,否则炉门起升时起重机不能顺利运行。
在炉门的正上方不应设起重机的操作室,否则不但工业炉装出料不方便,而且出炉时的高温气流对司机的身心健康造成强烈危害。
⑵液压机布置自由锻造液压机的的布置(针对泵站的布置)比较复杂,主要分为全地下布置和半地上布置两种方式。
全地下布置时,液压机泵站全部在地下,地下基础大且复杂;这种情况下采用下拉式液压机,地上部分压机的高度h3就降低了,对厂房轨顶标高的要求也降低。
当采用半地上式布置时,液压泵站不在压机基础内部而在半地上,泵站应当本着各种公用管线的走线最短、最方便的原则设计;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的是上传动式液压机,地上部分液压机的高度 h3 就较高,对厂房轨顶标高的要求也较高。
无论哪种情况,厂房主跨的跨度、轨顶标高必须满足设备布置的要求。
各种吨位的液压机厂房配套表见表 3:自由锻造液压机厂房配套表[4]。
3 公用配套设施
大型自由锻造液压机车间的公用配套设施主要有燃气、循环水、压缩空气或氮气、高低压电源等。
3.1 现在的锻造车间已经摒弃了以煤作为燃料的生产方式,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3.2 压缩空气或氮气在锻造车间是不可或缺的动力气体。
压机的充液罐间断性用气,保证压机能正常工作。
3.3 大型自由锻液压机管道中的工作液体长期在高压、快速工况下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 60℃时,液压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要对工作液体不停的冷却,冷却液体一般要求为清洁软水,条件不具备时可使用干净的江河水。
3.4 大型压机泵站往往配备的有高压(10kV)电机和低压(380V)电机两种,并且总的安装功率很大。
因此锻造车间需要专设(高)低压变电间、配电间。
4. 结语
大型自由锻液压机车间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通过分析液压机车间
工艺设计领域应当注意的问题并简要介绍相关公用配套设施,使读者对液压机车间的工艺设计有了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柏金,黄树槐,熊晓红. 旧式水压机 C 改造. 锻压技术,2008,33 (1):106-108
[2] 王仲仁,皇甫骅,辛宗仁等. 锻造. 锻压手册[M]. :机械工业,2002
[3] 俞新陆,何德誉等.锻压车间设备. 锻压手册[M]. :机械工业,2002
[4] 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XX,XXXX编.锻压车间设备选用图册.:机械工业,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