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 秋天 ①秋天到》_18
- 格式:docx
- 大小:20.19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资料【三篇】【篇一】《秋天到》八月秋天到,天转凉,风变爽,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
教材分析:《秋天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并且音律和谐的儿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景色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练习对对子。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2.指导学生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和体会秋天的美丽2.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练习对对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生字词,认清读音、熟记字型、理解字义、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掌握生字词,会读会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课件中关于秋天的景色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
(板书:秋天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让学生找出不认识的生字。
2.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生字。
3.小组轮流朗读课文。
三、课堂检测,巩固识字1.指出单字,学生认读。
转凉爽翻寒霜降菊雁秋歌唱九收忙浪2.特别强调“转”这个多音字。
3.指名学生进行师资情况的检查。
4.指出词语,学生认读。
转凉蟋蟀歌唱秋收忙鱼虾瓜果田野金浪寒霜降枫叶菊花大雁5.找出一名同学带领全班朗读字词。
四、指导写字1.列出需要学生写会的7个字。
秋歌唱九收忙浪2.教师逐个进行示范,学生跟着老师学习书写。
3.学生进行写字训练,每字两遍,老师进行指导。
4.教师在全班内展示写的好的字并指出其优缺点。
秋天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作者:李建花(小学语文甘肃张掖临泽三期小学语文一班)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秋天到教学设计学科名称:秋天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秋天”单元中的一首小诗歌。
共有三节,三节的句子结构基本相同,小节与小节、句子与句子之间基本对称,格律整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简短的句子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把秋天的景色、特点等描写了出来,很适合儿童朗读、背诵和理解。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育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识字教学,孩子们掌握的也比较扎实,学习气氛也比较浓,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断的采用一些可以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使大部分孩子都能轻松地接受知识。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3个,会写生字7个。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整齐的格律,并能熟练背诵。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和生活中的观察,认识秋天的特点。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诵读。
教学方法:1、教法:言语激励法、启发引导法2、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朗读体会法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猜,梁老师在一年四季中最喜欢哪个季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当说出是秋季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喜欢。
)2、教师提供古诗《秋夕》,教学生诵读。
3、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小诗《秋天到》。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4、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练读,要求学生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全班交流不认识的字和识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体会课文严整的格律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课文严整的格律。
2、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方式:同桌互帮互学)。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对仗工整:(1)请学生观察第一小节中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到》北师版课文及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到》北师版课文及教案「篇一」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童话故事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常用字,完全掌握了拼音,已经能独立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拼音读物。
但是,由于识字量还不是很多,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都不够丰富,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情感和内容的理解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
故事教学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学习材料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充满了挑战;学生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知识,增加课外阅读量,积累语言文字。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4.带领学生走进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2.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访问、上网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
3.感悟童话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4.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评价的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乐趣。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书的兴趣,能了解5本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各类童话故事书、读书明星卡片。
《秋天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孩子们,走过了美丽的夏天,迎来多彩的秋天。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小诗——《秋天到》(齐读课题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昨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预习了这首小诗,来,翻开书第一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谁把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
(自读课文)
2、孩子们句子读通了,字音也读准了,字宝宝说他要来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能不能读准它的名字。
(开火车)
3、识别两个多音字:行转
4、生字宝宝、词语宝宝见考不到你们,就又藏回了小诗当中,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把他们的字音记得更牢。
(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秋季包括那几个月?(八、九、十三个月)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三个月的景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生读第一小节:提问:八月天转凉,你穿的是什么衣服?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3、生读第二小节:讨论:丰收的场景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4、生读第三小节:丰收的场景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全班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朗读(个别示范读、分组赛读等),填写秋季还有香、红、黄,教写“黄”(‘共’的肚子里有个‘由’)
四、升华情感,
秋天到了,稻子熟了。
远远望去,黄澄澄一片,在微风的吹拂下翻着金浪。
一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像彩蝶飞舞。
秋天到了,许多果实成熟了。
苹果、鸭梨挂满枝头,红色的大枣像颗颗玛瑙。
石榴咧开了嘴,柿子挂在树上,像一只只红灯笼。
秋天真美啊!
让我们再带着喜欢的感情、按时间顺序读一读这首小诗,能背诵的孩子背一背。
板书:秋天到
八月凉
九月忙
十月寒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