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32文言翻译专练二_29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3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翻译二)一.小试牛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袁公可立,字礼卿,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①,召入西台。
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
公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抗疏..归。
凡公值事,多长算,得大体,洞于要会。
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解之。
公至,即博收讼牒..下各县以杀其势,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
又值倭警,吴中豪子弟王士绣、乔一琦辈驰骤自命,怨家诋为不轨。
两台急诇之。
公独谓是狂生,无他。
卒谳不得实,乃已。
众谓公长者也。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公问沈帅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
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②再见之矣。
又公为苏理时,以汛期出海澨③。
有李弁者邀公饮,示三倭刀。
公谛视还之。
后半载,报海上擒倭二十人,覆夷器,则三刀俱在。
公心疑之。
亡何而琉球贡使至,称数月前有飘舟坠此岸,出其人视之,则皆琉球..也。
众咸谓公神明。
又公为苏理时,郡守石昆玉以廉直忤中丞。
中丞露章劾之。
事下四郡,四郡推公秉笔,公伸牍尽雪其冤,同列为缩项。
公曰:“吾自任之!吾奈何以上台故诬贤太守?”谳成,对中丞诵之,其声琅琅。
中丞愧甚,举屏自障。
公读法声益厉,中丞遂自劾去。
众咸谓公强项也。
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
公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辅臣拂然。
先是雷震景德门,公上疏陈阚政,如郊祀、讲朝六七大事,章未下。
政府用是谪公,再收再黜,以底于削甚哉!救之罔效也!寿至七十有二卒。
卒之前夕,有巨星陨西南,坠地有声。
(节选自《明史·节寰袁公传》,有删改)【注】①报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给朝廷。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答案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 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②帝以芝清忠稷正,素无居宅,使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①诸葛亮依附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②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①重点字:以、以为、先驱,句意。
②清忠、履正、素,句意。
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今年文言翻译不难,只有“履正”的意思稍显陌生,意思是“躬行正道”,只要学生按照句意理解翻译下来就可以。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②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①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②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
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①“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②狱:案件;威风:声威;文理:条理。
3.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文言文一、(甘肃张掖二中2019 届高三上学期8 月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
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
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
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曰:“掌纶诰之选也。
”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
”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
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
时方盛夏,坚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
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
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
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
独建议以为不便。
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
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
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嶲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非敢求高,盖避难也。
”及羲诛,坚竞免坐累。
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
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C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车驾,帝王所乘的车。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选自《三国志·关羽传》)(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
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
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注]东黎阳。
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
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
”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注】宗:宗族、宗室。
(1)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译文:(2)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译文:1。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掌握实词举、习、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__________②不习.边事习:__________③莫.为计莫:__________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战国策》(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后汉书·吴汉列传》(1)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2022全国甲卷《战国策·秦策》(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2022全国乙卷《说苑·贵德》(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景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资治通鉴》(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晋书·祖逖传》(1)(后赵王石勒)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2021全国甲卷《宋史纪事本末》(1)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2021全国乙卷《通鉴纪事本末》(1)对曰:“……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宋史·苏轼传》(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2020全国Ⅱ卷《宋史·王安中传》(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一.小试身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谱记归有光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
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
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
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
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
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
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俎豆壶觞,鲜或静嘉。
诸子诸妇,班行少缀。
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
祖宗,父母之本也。
族人,兄弟之分也。
不可以不思也。
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
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
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
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
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
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
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
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 居常不自释.释:宽解B. 贫穷而不知恤.恤:救济C. 以仁孝之道责.之也责:责备D. 不录于.有司于:表被动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专题29 文言文实词、翻译与断句【典例示例】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凝,沧州无棣人。
少有武勇,倜傥自任。
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约筑土百步射之。
凝一发洞过,矢激十许步,抵大树而止,观者叹服。
太宗在藩邸,闻其名,以隶亲卫。
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稍迁散祗候班都虞候。
②咸平初,契丹南侵,凝率所部兵设伏于瀛州西,出其不意,腹背奋击,挺身陷敌。
凝子昭远,年十六,从行。
即单骑疾呼,突入阵中,掖凝出,左右披靡不敢动。
明年,契丹兵大至,车驾幸大名,凝与范廷召于莫州东分据要害,断其归路。
契丹宵遁,凝纵兵击之,尽夺所掠生口、资畜。
③四年,代潘璘为邠宁环庆灵州路副部署兼安抚使。
时斥堠数扰,转运使刘综惧飞輓①不给,问计于凝。
凝曰:“今当深入,因敌资粮,不足虑也。
”乃自白豹镇率兵入敌境,生擒贼将,烧荡三百余帐、刍粮八万,获牛马、器甲二万,降九百余人。
④景德初,迁本州防御使,又兼北面安抚使。
时王超为总帅,以大兵顿中山,朝议择凝与魏能、田敏、杨延昭分握精骑,俟契丹至,则深入以牵其势。
超尝请四人悉隶所部,上以本设奇兵挠敌之心腹,若复取裁大将,则无以责效,乃令凝等不受超节度。
时魏能逗挠,退保城堡,众皆愤悱,责让能,凝独默然。
或问之,凝曰:“能粗材险愎既不为诸君所容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计也。
”上闻而嘉其有识。
⑤凝忠勇好功名,累任西北,善训士卒,缮完器仗,前后赏赐多以犒师,家无余资,京师无居第。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九》,有删节)【注】①飞輓:指迅速运送粮草。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凝一发洞过(2)车驾幸大名16. 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以大兵顿中山()A.疲弊B.整顿C.屯驻D.据守(2)则无以责效()A.求取B.责罚C.要求D.问询17. 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约筑土百步射之。
18. 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天天练32 文言翻译专练(二)
[基础过关]
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汝砺字岩夫,应州金城人。
一日奏事紫宸殿,时侍臣皆回避,上所御凉扇忽堕案下,汝砺以非职不敢取以进。
奏事毕,上谓宰臣曰:“高汝砺不进扇,可谓知体矣。
”贞祐二年六月,宣宗南迁。
次汤阴,上闻汴京谷价腾踊,虑扈从人至则愈贵,问宰臣何以处之。
皆请命留守司约束,汝砺独曰:“盖诸路之人辐凑河南,籴者既多,安得不贵。
若禁止之,则籴者益急而贵益甚矣。
”
(选自《金史》,有删改)
(1)一日奏事紫宸殿,时侍臣皆回避,上所御凉扇忽堕案下,汝砺以非职不敢取以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盖诸路之人辐凑河南,籴者既多,安得不贵。
若禁止之,则籴者益急而贵益甚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1)有一天,他在紫宸殿回奏事情,当时侍臣们都回避了,皇上所用的凉扇忽然掉到桌子下面,高汝砺因为这不是自己的职责不敢拾起来呈给皇上。
(2)各路人员都聚集到河南,买粮人多了,粮食怎么会不贵?如果加以禁止,
那么买的人更急而粮食就贵得更厉害了。
解析:(1)御:帝王所用。
非职:不是自己的职责。
关键词译对,语句通顺。
(2)辐凑:聚集。
籴者:买粮的人。
安得:怎么能。
贵益甚:贵得更厉害。
关键词译对,语句通顺。
【参考译文】
高汝砺字岩夫,应州金城人。
有一天,他在紫宸殿回奏事情,当时侍臣们都回避了,皇上所用的凉扇忽然掉到桌子下面,高汝砺因为这不是自己的职责不敢拾起来呈给皇上。
奏事结束之后,皇上对宰辅大臣说:“高汝砺不呈上扇子,可以说是懂规矩的。
”贞祐二年六月,宣宗向南(汴京)迁都。
驻扎在汤阴时,皇上听说汴京粮食价格飞涨,担心随从的人到了之后会更贵,就问宰辅大臣如何处理这件事。
他们都请求命留守司加以管制,只有高汝砺说:“各路人员都聚集到河南,买粮人多了,粮食怎么会不贵?如果加以禁止,那么买的人更急而粮食就贵得更厉害了。
”
2.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
王导为扬州,辟从事。
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
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导咨嗟称善。
以母老固辞,诏书敕谕,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
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追赠侍中、司空,谥曰穆。
(选自《晋书》,有删改)
(1)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以母老固辞,诏书敕谕,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1)大人您辅佐国政,宁可使网宽松可以漏过船只,为什么要搜集传言,以严厉苛刻的态度来治理政事呢。
(2)因为母亲年老坚决辞官,皇帝下诏书给他,特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宫,他就是这样被优待礼遇。
解析:(1)宁:宁可。
何缘:缘何,为什么。
风闻:动词作名词,传言。
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关键词译对,语句通顺。
(2)固:坚决。
听:准许。
见:被。
关键词译对,语句通顺。
【参考译文】
顾和字君孝,是侍中顾众的族中子弟。
王导治理扬州时,征召顾和做从事。
王导派遣八部从事到衙署去,各位从事纷纷说二千石官长为政的得失,唯独顾和没有说话。
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大人您辅佐国政,宁可使网宽松可以漏过船只,为什么要搜集传言,以严厉苛刻的态度来治理政事呢。
”王导叹息称赞。
因为母亲年老坚决辞官,皇帝下诏书给他,特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宫,他就是这样被优待礼遇。
不久,母亲去世,顾和离职,在家守孝以孝顺闻名。
永和七年,顾和因为病重辞去官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朝廷追赠他为侍中、司空,谥号为穆。
3.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少年。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选自《宋史》,有删改)
(1)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