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湖旅游新城总体规划文本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13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2010-2030(评审稿)《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组2010年1月目录旅游规划总则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2条规划性质第第规划愿景3条时空尺度条第4条5第规划依据旅游资源评价第二章类型分析第6条区域分析 7第条质量分析条第8综合评价9条第客源市场分析第三章市场潜力第10条市场定位第11条市场预测12第条发展环境分析第四章主要优势第13条制约因素条14 第重大机遇第15条面临挑战第16条旅游发展战略第五章战略思想第17条战略原则条 18第战略目标第19条旅游形象规划第六章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第20 条区域旅游形象策划条第21旅游形象传播方案第22条空间组织规划第七章空间结构规划第23条主体功能区规划第24条旅游产业集群规划 25第条旅游产品规划第八章产品开发目标26第条产品体系构建条第27专项产品建设28第条产品线路整合条第29项目建设规划第九章政府主导性项目第30 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31第条地区布局与规划导向条第32总体效应评估33第条第34条项目管理举措旅游交通规划第十章第35条区域总体配置规划第36条交通运输方式规划第37条交通旅游产品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一章第38条总体目标第39条政策建议第40条实施方案保障系统规划第十二章第41条总体构想第42条实施方案旅游规划总则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进入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国际发展视野:旅游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时代后,国际旅游市场表现为从团体化转向个体化和家庭化发展;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与专题旅游等多样化发展;从远程旅游向中短途或邻近国度区域旅游多维度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部分国家可持续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助推器,并将成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综合性产业。
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第一大市场。
国内发展态势:区域旅游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发展旅游业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国民旅游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群可能成为影响旅游发展格局的主要空间力量,城乡以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方式日益普及。
基于滨水生态理念下的旅游新城详细规划研究——以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详细规划设计为例作者:汪莉56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中国现在提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这几年来,国家已经出台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发展旅游服务业,所以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势在必行。
本课题研究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范畴。
【关键词】旅游新城;滨湖;生态1、规划背景1.1 项目概况红莲湖项目地处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位于武黄高速以南,西临红莲大道,东北临红莲湖,南依红莲湖高尔夫。
红莲湖项目用地地势现状为东北方向低、西南方向高的缓坡地形。
其最低点的高程达17 米,最高点的高程达37 米,相差20 米。
项目场区内地势低洼处有若干鱼塘。
接壤红莲湖的湖岸线长度达300 米。
规划用地面积约68 公顷,总规中被定为居住用地性质。
1.2 现状分析红莲湖旅游新城目前已建项目有恒大金碧天下和高尔夫国际社区两个地产。
另外还有超星级会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红莲湖产学研基地、红莲湖高新电子产业园、天润创意产业园、省水利厅培训中心、徽商会馆、闽商会馆等规划项目。
本项目临近金碧大道,与高尔夫国际社区相邻,红莲湖畔,远眺恒大金碧天下。
北临红莲湖、警官学院用地;南接金丰地块和红莲湖高尔夫国际社区;西依田大地块、金碧大道;东靠高尔夫、法官学院。
2、规划理念2.1 规划理念坚持生态社区的理念,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因素,建设与地块环境充分结合,滨水建设很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居住社区,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很好的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居住社区。
坚持尊重自然的理念,尊重当地地形与滨水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社区的现有环境优势,体现文脉水韵,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地区空间,突出社区的自然环境特色。
2.2 项目定位本项目包括地产和旅游两部分内容,为地产+ 旅游开发模式,形成地产和旅游互动、互利的关系。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目标与策略----------------------------------------------------------------------------------------- 2第一节目标 ----------------------------------------------------------------------------------------------------------------- 2第二节策略 ----------------------------------------------------------------------------------------------------------------- 2第三章性质与规模----------------------------------------------------------------------------------------- 4第一节性质 ----------------------------------------------------------------------------------------------------------------- 4第二节规模 ----------------------------------------------------------------------------------------------------------------- 4第四章总体用地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淄博红莲新城规划2019年6月3日,在红莲街道召开的2018年度工作会议上,淄博市委常委,红莲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涛强调,要以红莲街道2018年“双招双引”工作为统领,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期盼,把红莲大街发展成人气旺盛、环境优美的宜居之路、活力之路。
淄博市委常委、红莲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涛。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1日讯11月10日,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淄博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成果:《淄博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18-2035年)》已于2018年11月12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规划期限为2018年-2035年;总用地面积60.98平方公里;总体目标是打造成为现代化新中心城区;构建“一核三区”城市空间格局;建设一座宜居宜业大城。
同时提出未来三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如下:红莲街道:红莲街道地处淄博市东部沿海地区、淄博新区西部,是“一轴四片、五区多点”的空间结构中“一轴”指连接主城区与淄博市东部沿海地区、淄博新区东南缘发展轴。
目前正加快推进红莲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红莲街道各中心城区和各镇街合作建设。
1.中心城区整体规划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依托淄博高新区,依托红莲新城、齐和新城区,打造现代化新中心城区。
重点围绕“一核三区”空间格局,以“六大功能片区”为引领,构筑“一核三区”城市空间格局。
“一核”即淄博高新区中心城区核心,以齐和新城、红莲新城、南泉组团等区域为支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塑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
“三区”指红莲新区及南泉组团,加快推进西五路南延工程和南六路西延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区域路网体系,形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中心城区,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
通过区域协调、统一规划,带动各区域的协调、联动发展。
具体包括:加强东柳泉镇的统筹规划,打造综合旅游服务新中心、临淄工业产业发展新中心、周村商贸物流中心等。
加强齐和新城组团内部的统筹规划设置,形成新旧同城功能互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甲12120070023 工程号:规02-201226 鄂州市市域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第一册规划说明书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年12月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院院长:杨远东总院副总工程师:刘向荣第二设计院院长:简德武第二设计院总工:张卫东项目负责人:骆玮程瑞丰专业审核人:工艺:张卫东经济:张俊专业负责人:工艺:骆玮程瑞丰经济:徐映蓓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审定:秦宏志审核:汪泽焱项目负责人:黄瑞金校核:黄瑞金编写:夏恒王晓峰吴洋总目录第一册规划说明书第二册规划图册目录前言 (1)1 总论 (2)1.1 规划背景 (2)1.2 规划依据 (3)1.3 规划指导思想 (4)1.4 规划原则 (5)1.5 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 (5)1.6 规划目标 (6)1.7 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7)2 城市概况 (8)2.1自然条件 (8)2.2城市建设现状 (10)2.3 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概况 (12)2.4 规划主要指标汇总分析 (19)3 城市供水现状及评价 (23)3.1水源现状 (23)3.2城市供水现状 (23)3.3供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7)4 需水量预测及供水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预测原则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需水量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供水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莲湖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及投资分析书第一章红莲湖旅游度假区项目概况一、红莲湖度假区地理位置二、度假区气候与生态环境三、红莲湖度假区用地情况四、关于湖北红莲湖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五、湖北省及鄂州市对红莲湖度假区项目的政策支持第二章市场分析一、国内旅游市场现状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第三章风险及对策一、主要风险因素二、主要风险对策第四章度假区开发规划一、公司的发展规划二、红莲湖开发的基本思路三、开发步骤四、远景目标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需求估算二、前期项目的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第六章投资收益分析一、项目收益估算二、投资收益分析第一章红莲湖旅游度假区项目概况一、红莲湖度假区地理位置红莲湖旅游区位于湖北华中重镇武汉市的东边,鄂州市容光焕发区庙岭镇辖区内,紧阾武汉-黄石高速公路。
武-黄高速公路又是我国交通干线中最重要公路干线之一,为沪-蓉高速公路的组成部份,从此路上行可到三峡重镇-宜昌,下行可连接长江沿线的九江、南昌、合肥、南京、上海,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提供了极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潜在的客源。
从行车时间和路程看,以不超过一小时为界定条件,可直达以下知名旅游景点:武汉东湖风景区、黄鹤楼、归元寺等武汉市蓍名景点,西山风景区,鄂州博物馆等黄石市著名景点。
以半天(12小时)为界定条件,则可到九江庐山、荆州三国古战场、宜昌葛洲坝、三峡大坝、长江三峡等著名旅游区,交通条件十分发达和畅通。
红莲湖与武汉东郊接壤,紧靠中国光谷--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整个规划面积为24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红莲湖)约占5.5平方公里。
度假区西距武汉市中心不到20公里,东距鄂州市仅23公里,北距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13公里,东南距黄石市40公里左右。
以红莲湖为中心,东至呈列-扇子湖农场乡级公路,西至庙岭-大叶乡级公路,南至扇子湖大堤,北至武汉-黄石高速公路。
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与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也不远,这些城市都是工业、商业十分发达的地区,在华中地区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梧桐湖新区总体规划⽂本⽬录第⼀章总则 (1)第⼆章综合发展⽬标与策略 (1)第1节综合发展⽬标 (1)第2节综合发展策略 (1)第三章城市性质 (2)第四章城市规模 (2)第五章空间结构与规划布局 (3)第1节空间结构规划 (3)第2节功能分区组织 (3)第六章城市⽤地规划 (3)第1节居住⽤地 (3)第3节公共设施⽤地 (4)第4节产业⽤地 (4)第5节仓储⽤地 (5)第6节新农村建设⽤地 (5)第7节⽣态农业⽤地 (5)第8节规划建设⽤地平衡表 (6)第七章综合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6)第1节原则与⽬标 (6)第2节综合交通规划 (7)第3节道路系统规划 (7)第⼋章绿地系统规划 (8)第九章风貌景观规划 (9)第⼗章岸线与⽔系规划...................................................... 10第⼗⼀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设施规划. (10)第1节环境保护规划 (10)第2节环境卫⽣规划 (11)第⼗⼆章市政公⽤设施规划 (12)第1节给⽔⼯程规划 (12)第2节排⽔⼯程规划 (12)第3节电⼒⼯程规划 (13)第4节燃⽓⼯程规划 (13)第5节邮政通信规划 (14)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 (14)第⼗四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5)第1节防洪⼯程规划 (15)第2节消防规划 (15)第3节⼈防规划 (15)第4节抗震规划 (15)第5节⽣命线系统规划 (16)第⼗五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16)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6)第⼗七章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18)第⼗⼋章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及四线规划 (18)第⼀章总则第⼀条规划依据(⼀)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2004.08)《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2002.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地⽅发展的纲领性⽂件《鄂州市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五”计划》《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规划》(2008—2020)《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梁⼦湖地区保护与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湖北省建设厅)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规⽂件第⼆条规划原则○1社会和谐原则○2⽣态优先原则○3城乡协调发展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①坚持以⼈为本,⼈与⾃然协调发展,体现⼈⽂规划,绿⾊规划②坚持“全⾯、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发展的规划③坚持城乡⼀体,体现区域协调发展规划④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经济的规划⑤坚持公平公正的规划⑥坚持依法⾏政,体现法制的规划⑦注重近期与远期结合,体现弹性的规划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2009—2014年;远期2015—2020年。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目标与策略----------------------------------------------------------------------------------------- 2第一节目标 ----------------------------------------------------------------------------------------------------------------- 2第二节策略 ----------------------------------------------------------------------------------------------------------------- 2第三章性质与规模----------------------------------------------------------------------------------------- 4第一节性质 ----------------------------------------------------------------------------------------------------------------- 4第二节规模 ----------------------------------------------------------------------------------------------------------------- 4第四章总体用地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4第一节总体原则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 ---------------------------------------------------------------------------------------------------- 4第三节内部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绿化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景观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岸线规划-------------------------------------------------------------------------------------------- 5第九章环境卫生系统规划 ------------------------------------------------------------------------------- 5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6第一节总体原则与目标 ------------------------------------------------------------------------------------------------- 6第二节环境综合分区 ---------------------------------------------------------------------------------------------------- 7第三节生态型高尔夫球场及污染控制与管理--------------------------------------------------------------------- 8第十一章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给水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排水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电力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邮信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燃气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旅游开发规划 ---------------------------------------------------------------------------------- 8第一节定位与目标 ------------------------------------------------------------------------------------------------------- 8第二节旅游项目组织与策划 ------------------------------------------------------------------------------------------ 8第三节旅游线路组织---------------------------------------------------------------------------------------------------- 9第四节旅游管理与措施------------------------------------------------------------------------------------------------- 9第十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 9第十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总体目标与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规划范围与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重点组团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重点项目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规划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章远景发展构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七章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 10第一节空间管制目标与分区 ----------------------------------------------------------------------------------------- 10第二节空间管制范围与措施 ----------------------------------------------------------------------------------------- 11第十八章规划实施与建议 ------------------------------------------------------------------------------ 12第十九章附则---------------------------------------------------------------------------------------------- 12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