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326.88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剖析引言: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之一,然而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汞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制定一套综合整治方案是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就2024年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进行详细剖析。
一、背景分析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过程中,使用的电石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汞,因此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汞污染物。
这种汞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的日益重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的汞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二、问题分析1. 汞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高毒性和广泛的致病性。
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汞会被释放到大气中,进而通过空气污染物扩散到周围环境。
这种汞污染会对土壤、水体和生物群落造成严重损害,破坏生态平衡。
2. 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汞污染物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对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汞污染物还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生育问题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三、整治方案为了解决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的汞污染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汞排放是整治汞污染的重要手段。
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汞回收装置和废气处理设备,最大程度地降低汞排放量。
2. 汞排放监控建立严格的汞排放监控制度,对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加大汞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汞废物处理对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汞废物进行妥善处理。
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汞废物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宣传教育加强对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到汞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中来。
5. 法律法规制定及执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的汞污染问题,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PVC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摘要:PVC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工业生产的PVC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5万~12万,无固定熔点,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介电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
PVC应用广泛,可用于建材、化工、电子、医疗、食品等行业。
PVC产品可分为硬质制品和软质制品,其中,硬质制品最大的用途是管材和管件,其他的主要用途是门窗、墙板、隔板、包装材料等;软质制品主要用途有薄膜、片材、电线电缆、铺地材料、合成革等。
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生产是我国用汞量最大的工艺,该工艺用汞量约占全国用汞总量的80% 以上,是我国履约的重点行业,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PVC;市场;发展我国PVC产业迅速发展,产能、产量和需求增速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我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PVC生产基地,并逐步扭转了曾经依赖进口的局面。
PVC 是一类性价比优异、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生产工艺主要为石油乙烯法和电石乙炔法,目前大多数国家 PVC 生产以石油乙烯法为主。
中国由于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电石乙炔法成为 PVC 生产的主流工艺,并已经成为PVC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用汞量较大的电石法 PVC 生产还要求采取措施,减少对原生汞矿开采的依赖,从源头减少汞的供应,限制和逐步淘汰用汞工艺,减少汞的排放和释放。
一、电石法 PVC 行业面临的履约形势及问题近年来我国对电石法 PVC 生产采取了从汞减量化到无汞化的政策路线,一方面加大力度推广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另一方面鼓励无汞催化剂研发,以期在无汞技术成熟之前,通过低汞触媒的应用来控制和削减汞的使用量,实现单位 PVC产品用汞量比削减 50% 的履约目标。
然而,我国电石法 PVC 行业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履约形势严峻。
1、电石法 PVC 生产及上下游行业产能过剩。
我国电石法 PVC 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开工率多年来仅为 60%~70%,但产能和产量仍在逐年增长。
工业生产化 工 设 计 通 讯Industrial Produc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69·第45卷第1期2019年1月1 行业现状当今最为代表性的两种聚氯乙烯制法分别为电石法和乙烯法。
但同时,煤制烯烃技术、乙烷制乙烯技术,也得到了扩大和发展。
聚氯乙烯行业是一个依赖能源的制造业,我们一直积极探索新的能源构成,而美国,中东等地区天然气和石油的丰富储量,进一步让乙烯原料的成本得到降低,行业面临者巨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我国相比欧美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发展速度较慢,在研制新型聚氯乙烯生产制法的条件有所不足,这导致了我国需要在更为紧迫的时间内,尽量达成弯道超车,在产品及生产线多元化的未来,始终保持相对好的竞争力[1]。
而同时欧美国家对于能源、原材料的把控十分严格,国际竞争力较强,低成本的聚氯乙烯产品,在未来或许对于我国的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2 挑战与思考2.1 产品线搭建完善的产品链搭建,是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由我国国情所决定,我国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原材料规模较大,同时,行业对于能源的依赖性较强,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我们在产品生产及提速道路上需要有更加充分的准备,形成完善的生产产业链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问题。
而目前我国行业发展,内部竞争激烈,对外竞争力较弱,原材料供应链较为狭窄,无法形成资源有效优化,使我们在发展自身硬实力的过程上,更加被动。
而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行业发展,对于我国行业形成了更大的压力,生产空间被进一步挤占。
此外,我国在产品线管理构成的结构优化上,无法实现快速发展。
进一步造成我国在行业发展战略上事倍功半。
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尽快地转变思路形成战略联合部署,通过市场调控,资源优化,争取发展空间。
同时尽量联合起来,增强我国国内整体竞争力,共同抵御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大肆破坏。
除此之外,在调整生产线部署时,需要具有全局眼光,既需要保有我国电石法乙烯的生产优势,同时也需要调整发展重心,未来应更加高端,可以形成产品差异的生产线提前布局。
电石法PVC:还要不要搞?要怎么搞?近期,随着《水俣公约》的签订,国内外对发展占我国聚氯乙烯(PVC)总产能80%以上的电石法PVC的争议声再次响起,主要是认为其高污染和高耗能。
那么,电石法PVC真的不绿色吗?究竟要不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要怎么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调研。
在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大力发展电石法PVC,不断拓宽PVC应用领域,既是企业本身的需要,也是上下游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氯碱产业安全和我国发展PVC新材料的需要。
经济发展贡献颇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尽管面临社会上出现的不和谐音符,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石法PVC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巨大。
目前电石法PVC生产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落后面貌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无论是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还是节能环保角度考虑,电石法PVC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理应得到支持和发展,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对发展电石法PVC有新的正确定位。
他们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要简单地“一刀切”。
比如在新疆地区,可根据新疆的地域特点,根据国家对新疆采取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发展适合新疆区域情况的产品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发展清洁煤化工路线,真正让企业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PV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说明电石法PV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我国是PVC生产大国,2013年,国内PVC总产能达2746万吨,电石法PVC占到80%以上,当年的PVC产量为1500多万吨,电石法PVC产量为1370万吨,也占到80%以上。
中国还是世界上PVC的消费大国。
世界各国都在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减少对矿产资源及木材的消耗。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加上PVC应用领域的拓宽,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塑料型材、管材以及医用输血管、输血袋、汽车底盘塑料防腐涂层、发泡拖鞋等产品的生产。
电石行业产能过剩分析与对策建议电石是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1,4-丁二醇(BDO)、醋酸乙烯/聚乙烯醇、氰氨化钙(俗称石灰氮)、氯丁橡胶、乙炔炭黑、溶解乙炔等产品,也用于炼钢脱硫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石生产国和消费国,产能约3230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90%以上。
国际上还有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保留电石生产装置,产能合计约300万吨/年。
一、我国电石行业的现状我国电石行业是伴随着聚氯乙烯、1,4-丁二醇等工业快速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在下游需求带动下,电石进入产能快速增长期。
2000年,国内电石产能仅480万吨/年,产量为340万吨;2005年,产能上升至950万吨/年,产量达到895万吨;2010年,产能突破2000万达到2250万吨/年,产量为1650万吨。
“十二五”以来,各地为大型氯碱装置配套的电石项目大量上马,截至2012年底,国内有电石企业388家,产能达到3230万吨/年,产量提高到2000万吨以上,但开工率仅为61.9%(若扣除2012年实际停产的产能734万吨,开工率也仅为80%)。
其中,技术装备水平较高、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密闭式电石炉产能为1860万吨/年,占总产能的比重由2005年的不足10%提高到近60%;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内燃式电石炉产能为1370万吨/年,比重下降到42.4%。
(一)电石生产和消费平稳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石生产和消费保持持续增长,年均增幅约13%。
2010~2012年,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10%,详见表1。
表1 2000年-2012年国内电石生产、消费和装置开工率情况消费结构:国内电石70%用于生产聚氯乙烯,8%用于生产溶解乙炔,其余用于生产醋酸乙烯、1,4-丁二醇、氰氨化钙等产品。
近年来,1,4-丁二醇行业发展较快,已经成为电石消费新的增长点,聚氯乙烯消费比重则呈下降趋势。
表2 2010年-2012年国内电石消费结构(二)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至2010年,电石行业累计淘汰落后装置257台,产能合计305.47万吨,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国家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2011~2012年又淘汰277.41万吨落后产能,已完成了“十二五”淘汰380万吨落后产能目标的73%。
电石法PVC行业的发展综述摘要:本文简述了电石法PVC的生产工艺,并对国内电石法PVC行业当下所面临的压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根据当下的发展状况,对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电石法;PVC;乙炔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塑料产品之一[1],由于其具有难燃、抗化学腐蚀、耐磨、电绝缘性优良和机械强度较高等优点,因而在工业、农业、建筑、日用品、包装以及电力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2]。
我国的PVC工业从生产技术、设备、产品质量到产能都有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国内PVC产能达2162万t/a[3]。
但受行业扩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原料、电价等成本持续走高,企业间竞争愈趋加剧。
国内各PVC生产企业为促进自身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改进技术,完善工艺,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4]。
乙炔作为PVC合成的重要原料,其生产技术和设备投资对PVC生产企业在“三废”处理和成本控制方面有着很大影响[5]。
1 乙炔的生产技术乙炔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石水解法、甲烷部分氧化法和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法[6]。
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表现为富煤、贫油、少气,电石资源相对丰富,故而目前,电石水解法在我国乙炔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在高温下将煤和石灰石在电炉中熔融制得电石,电石遇水反应生成乙炔的方法,根据电石和水加入方法的不同,分为湿法乙炔发生和干法乙炔发生两种工艺。
甲烷部分氧化法必须要配套甲醇或合成氨装置,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受国家禁止新建项目将天然气用于化工用途的制约,甲烷部分氧化法在最近几年发展缓慢[6]。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是一条新的煤直接转化方法,它采用高温、高焓、高活性的热等离子体射流直接加热煤粉,使之迅速裂解转化为乙炔[7],目前尚未见工业化的报道。
2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图1 乙炔和氯化氢生产氯乙烯工艺流程示意图电石法PVC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由原料准备、乙炔工段、氯乙烯工段、聚氯乙烯工段组成;乙炔工段采用湿法乙炔生产工艺技术,包括原料工序、乙炔生产和净化工序;氯乙烯(VCM)工段包括VCM合成工序和VCM精馏工序;聚氯乙烯(PVC)工段包括VCM聚合工序、PV干燥工序[8]。
聚氯乙烯行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各项生产工艺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聚氯乙烯的应用十分广泛。
从目前的生产工艺来看,PVC主要采用电石法与乙烯法生产,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乙烯法已经基本取代了电石法,成为了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因此,必须要强化对于PVC行业的现状研究,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更好地发挥出PVC材料的优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聚氯乙烯;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我国聚氯乙烯的主流是电石法,因为其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生产成本较低,具备较为稳定的竞争优势,因此这几年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的产能进一步增强。
但在发展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政策结构有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电石法聚氯乙烯的汞污染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生产技术多元化的如今,面临巨大挑战。
通过分析我国主流聚氯乙烯制法的发展现状,探索我国乙烯行业的发展路径。
1聚氯乙烯生产路线多元化的挑战和思考煤制烯烃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美国页岩气爆发式增长、中东乙烷制乙烯规模的扩大以及低油价时代的来临,乙烯原料的低成本、多元化必将带来PVC生产路线的多元化,使电石乙炔法PVC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
以美国页岩气和中东地区富含乙烷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代表,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世界上乙烯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其生产成本仅为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生产成本的30%~50%。
日本信越公司在美国的工厂抓住这一机遇,改变了外购氯乙烯单体的发展模式,不断向PVC生产的上游挺进,已逐步形成乙烷裂解制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产业链。
以这种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美国PVC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已经明显增强。
从长远来看,廉价的乙烯或衍生品进入中国市场将会对国内PVC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
煤制烯烃技术的发展已经对电石乙炔法PVC形成了现实的挑战。
与传统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技术相比,煤制烯烃的竞争力已经在聚烯烃领域得到了市场的检验,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但这不能简单地复制到PVC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