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期末思考题
- 格式:docx
- 大小:14.22 KB
- 文档页数:2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全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肉类富含蛋白质,属于碱性食物D.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3.下的是列说法中,不正确...A.醋酸铅等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B.油脂只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甲醛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聚合反应D.氨基酸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分别发生反应【解析】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B.NH4Cl中只含有离子键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时一定得到金属单质5.下列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述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C 6H 12O 6B .HCl 的电子式:C . 的名称:2—甲基丙烷D .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88O6.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B .在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硬度大于它的成分金属C .常用电解法冶炼钠、镁、铝等活泼金属D .将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可防止其在海水中被腐蚀CH 3—CH —CH 3CH 37.下的是列鉴别实验中,所选试剂不合理...A.用水鉴别乙醇和苯B.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醇C.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和蔗糖D.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8.下的是列事实与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A.CH4的热稳定性强于SiH4B.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C.CO2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而SiO2却不溶于水D.碳、硅同主族,原子半径碳小于硅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H-中含有9N A个电子B. 28 g的CO气体中含有N A个氧原子C.1 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N A个Al3+D.常温常压下11。
考试题型:填空、选择、判断、分类位置、名词解释、问答,六类。
前4类主要考点基本上包含在3次课堂作业中,后2类的考点在本提纲内。
各类群动物分类范围要求:上课笔记中列出的各类群常见或代表动物,无脊椎动物归类到纲(门或亚门、纲或亚纲),脊椎动物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归类到目(门或亚门、纲或亚纲、目或亚目),鱼纲归类到总目,鸟类归类到总目和生态类群。
复习思考题原生动物名词解释:原生动物、细胞类器官、变形运动、裂体生殖思考题:1.原生动物有哪些基本特征?2.什么叫细胞类器官;原生动物有哪些类型的细胞类器官?3.原生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有哪些代表动物?4.以草履虫为例,试述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又是最复杂的细胞。
海绵动物名词解释:端细胞法、体腔囊法、个体发育、系统发育、生物发生律腔肠动物名词解释:辐射对称、皮肌细胞、消化循环腔、世代交替思考题: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水螅型与水母型有何异同?扁形动物和原体腔动物名词解释:两侧对称、皮肌囊、原体腔简答题:1.以涡虫为例说明扁形动物的机体结构(包括两侧对称和中胚层的出现)有哪些方面比腔肠动物进步?在动物进化史上有什么意义?2.联系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比较扁形动物3个纲的区别。
吸虫纲和绦虫纲均营寄生生活,它们有哪些异同?3.联系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比较扁形动物3个纲的区别。
吸虫纲和绦虫纲均营寄生生活,它们有哪些异同?环节动物名词解释:同律分节、闭管式循环系统、真体腔思考题:4.什么叫分节?环节动物的分节表现在哪些方面?分节现象在动物进化上有何意义?5.什么叫真体腔?和假体腔有何区别?真体腔的出现对环节动物的结构有何影响?6.以蚯蚓为例说明环节动物有哪些结构比扁形动物进步?软体动物名词解释:软体动物,内脏团,外套膜、贝壳、齿舌。
思考题:1.软体动物贝壳的基本结构怎样?它的形态在软体动物各纲中有什么变化?壳与外套膜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头足类是软体动物最高等类群?它和瓣鳃纲在结构和对环境的适应上有何不同?节肢动物名词解释:异律分节、节肢、外骨骼、渐变态,半变态,完全变态思考题:1.几丁质外骨骼有哪些特征?其作用如何?它给节肢动物带来什么矛盾?这种矛盾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2.与疣足相比,节肢动物的附肢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分化?有何意义?3.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有哪些?结构怎样?4、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些结构对真正的陆生环境的适应起重要作用?脊椎动物名词解释:尾索动物,头索动物,脊椎动物,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思考题:1.脊索动物门有哪些共同特征?与无脊椎动物比较它们有何进化意义?2.以七鳃鳗的结构特点说明它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总复习一、考试时间:1月5日二、形式:闭卷;卷面60分,另任课老师单独命题—论述题40分二、复习指导(一)基本范畴和复习要点每章节首页,自行复习(二)关系辨析绪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思想的必须阶段和必要基础。
最高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共同理想的实现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条件。
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奋斗。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以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为指引的。
第1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关系。
答:含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意义: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2.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识事物的基础;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关系: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北京市西城区2013 —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数学(理科) 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02}A x x =<<,1{|||}B x x =≤,则集合AB =()(A )(0,1) (B)(0,1] (C)(1,2) (D)[1,2)2。
已知复数z 满足2i=1iz +,那么z 的虚部为( )(A )1- (B )i - (C )1 (D )i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若3a =,2b =,1cos()3A B +=,则c =( )(A )4 15 (C)3 (17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34(B)45(C)56(D)15.已知圆22:(1)(1)1C x y与x轴切于A点,与y轴切于B点,设劣弧AB的中点为M,则过点M的圆C的切线方程是()(A)22y x(B)112y x(C )22yx (D )12yx6.若曲线221axby +=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 ,b 满足()(A )22ab >(B)11ab< (C )0a b << (D )0b a <<7。
.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满足(1)2()f x f x +=,且当(0,1]x ∈时,2()f x x x=-,则当[2,1]x ∈--时,()f x 的最小值为( )(A)116- (B )18-(C )14-(D )8。
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棱长为23动点P 在对角线1BD 上,过点P 作垂直于1BD 的平面α,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含三角形)的周长为y ,设BP =x ,则当[1,5]x ∈时,函数()y f x =的值域为( )(A )[26,66](B )[26,18] (C)[36,18] (D)[36,6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棱长为23,故体对角线1BD =6,根据对称性,只需研究[1,3]x ∈,函数()y f x =的值域,连接11,,AB B C AC ,则1BD ⊥面1ABC ,此时2BP =,当1BP =时,截面周长为截面1ABC 周长的一半,即36,当3BP =时,即当截面过体对角线1BD 中点时,此时截面为正六边形,其顶点为个棱的中点,如图所示,截面周长为66.,所以函数()y f x =的值域为[36,66].考点: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2、截面周长.第Ⅱ卷(共11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3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3)A ,(2,)B k -,若向量OA AB ⊥,则实数k =_____.【答案】4 【解析】试题分析:=1,3(3OA AB =-(),,k-3),因为OA AB ⊥,故0OA AB ⋅=,即-3+3(k-3)=0,解得4k =.考点:1、向量的坐标运算;2、向量垂直. 10.若等差数列{}n a 满足112a =,465a a +=,则公差d =______;24620a a a a ++++=______.11.已知一个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相等,其侧(左)视图如图所示, 那么此三棱柱正(主)视图的面积为______.12。
2014年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答案:3、简述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答:(1)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最大因素。
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时刻感受到学业的压力。
学业负荷越大,学生所体验到的学习倦怠就会越多。
(2)人际支持的缺失。
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内部等人际关系不良。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社会、情绪和学业方面的调整。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增加教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能够降低学习倦怠、提高学习投入。
家庭中亲子关系失调,家长对子女不理解、不尊重、冷漠、过分地严格限制,不正常的家庭环境等,使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对立和无助感,从而导致厌倦学习。
同学之间关系不良,在班级中受到孤立或排挤,缺乏归属感,也往往是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
(3)环境支持的缺失。
在农村,由于新的打工潮的冲击,一些学生看到不少读书不多的人也能赚大钱。
而近年来随着将人才推向市场,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不配套,大学生不包分配,就业难问题严重,这些对正在求学的中学生影响颇大,他们的头脑中极容易产生新“读书无用论”思想,进而导致学习倦怠。
(4)教育教学方法不当。
在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教学现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是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
(5)人格因素缺损。
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形成的人格因素主要有:内外控信念、情绪不稳定、焦虑、意志薄弱、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一旦学业出现波折,就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4、教学研究的意义何在?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答:教学研究的意义:(1)改进教学实践。
教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以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研活动。
教研论文能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职业取向、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等重要问题,教研论文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表达水平。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孙子兵法课后思考题第一讲《孙子兵法》十大关系和学习时的四个注意是什么?【课件上很完整】试比较“兵战”与“商战”的异同。
【课件上很完整】第二讲简述孙子兵法对古今中外的影响《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课件:1-34.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5.《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6.《孙子兵法》也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主流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成就人、成就事”为目标的应用科学。
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不仅可以启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开发人,是创新的智慧。
有人说《孙子兵法》是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陈述理由。
古代中国孙子兵学的产生,标志人们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悟性阶段进入理性阶段,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咤叱欧洲的法国名将拿破仑也读过《孙子兵法》,并为他后来横扫欧洲大陆,克敌制胜提供了借鉴。
理由如下:1.不慕虚名,以战为重的大将风范兵法有云:“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静”即沉着老练,“幽”即幽深莫测,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贪图虚荣,自我陶醉是不成熟的表现。
而拿破仑却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真不愧是“国之司命,民之主也”。
2014年云南省通用技术思考题第一篇:2014年云南省通用技术思考题1、反思总结“技术极其性质”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第一组任务1: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我们要正确对待技术的两面性。
任何技术,它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任务2: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手机、电脑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沟通和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但使用不当,会让青少年荒费了学业,有的人还利用现代信息和电子通信技术从事犯罪的活动。
所以我们在应用任何一项技术时,要能清楚地认识到它的利弊。
要扬利避弊,才有利于技术和社会的健康成长。
第二组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技术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要体现技术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价值。
人类依靠技术改造世界,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我们人类的生活但也要注得节能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我们人类应该警醒地球已不堪重负,大自然开始频繁发生白色污染、旱涝灾害、海平面上升……,这是地球对人类的惩罚,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拒绝使用那些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如塑料袋、泡沫餐盒、一次性筷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还一个绿色的家园,“没有买卖,就没有破坏”。
2、反思总结“设计过程”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第一组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既: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与维护。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认识到制作一个模型或原型应该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
以前我们一般都是“直接制作”模型或原型,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如果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很多问题就可以在这几个步骤的实施过程就可以被发现并加以解决,减少折腾与浪费。
第二组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既: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与维护。
2013-2014(2)《食品微生物学与实验》思考题期末考试题型:1、单选题(四选一)2、多选题(两个以上)3、填空题4、简述题5、绘图说明题6、试述题或分析题第0章绪论1. 概念: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种、菌株、变种、型、模式种、柯赫原则。
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内含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不具备代谢必须的酶系统、只能在各种活的细胞中生长繁殖,病毒就属此类。
单细胞微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多细胞微生物:由许多形态和功能发生了分化的细胞群构成的生物。
原核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中,原核微生物是指一类不具有细胞核膜,只有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核区内只有一条双螺旋结构的脱氧核糖核酸构成的染色体。
真核微生物:在微生物中,大多数种群具有真核生物(Eukaryotes)的细胞结构,即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这些微生物被称为真核微生物。
种:是分类单元的最基本单位,是显示高度相似性、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
菌株:它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纯培养物。
变种: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某一微生物的纯种,必须与文献上记载的典型种的特征完全一致,才能鉴定为同一个种。
实际上有时分离到纯种,除了大多数指标符合典型种的特征外,还有某一个显然不同的特征,而此特征又是稳定的。
就把这种微生物称为典型种的“变种”。
型:同一细菌种内显示很小生物化学与生物学差异的菌株,常用于细菌中紧密相关菌株的区分。
型是细菌亚种的细分。
模式种:微生物学中种带有抽象的种群概念,但在具体分类时常用一个被指定的、能代表这个种群的模式菌株或典型菌株作为该种的模式种来定种。
它往往是定为一个新种的第一个种或第一批种之一,也可以是在某一已知数内任意指定的种。
2014七年级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糖2. 哪个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 叶绿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溶酶体3. 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蒸发和降水B. 地下水流动C. 冰川融化D. 海洋潮汐4.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5. 下列哪个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之一?A. 万有引力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动量守恒定律D. 惯性定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分子的分解。
()2.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3. 酸雨的主要成因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4.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2.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__。
3. 人体中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5.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共有______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
3. 描述地球的水循环。
4.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5. 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加速度是2m/s²,求这个物体所受的力。
2.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9V,通过它的电流是0.5A,求这个电池的功率。
3. 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是100,如果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平衡会怎样移动?4.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度和60度,求第三个角的大小。
5.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加速度是多少?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2014 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第一次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革命变革?3.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思?6.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7.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第二次思考题1.应当如何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次思考题1.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2.联系自己的科学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角度。
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2.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次思考题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2.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1.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2.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3.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6.人的本质是人的阶级性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4.论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异同关系P3-5。
2014级期末思考题
作业如下:
对于2015-2016学年第1期的学习,我们接触到不同风格授课的老师。
有的侧重于临床实践,经验颇丰;有的侧重于理论指导,方式新颖。
这一切锻炼了我们的学习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谈到自主学习,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在我看来,我们在学习方面做得还不够。
由于多种原因,例如自身不够勤奋、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或者其他的原因,我们不能很好地安排时间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思考题。
在老师的牵引下学习,这样一种方式,一直以来认为是大一同学的学习方式。
而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学长学姐,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充分挖掘自身的能力、拓展知识面和提高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一学期以来,也有一些收获,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
从理论课开始总览护理学发展史,继而围绕人、环境、健康、护理四大基本概念,巩固了三级预防的知识。
接下来是医院环境、医院感染,很早以前的我一直认为像华佗那样的医生便无所不能,现在才发现,无论多么完美的治疗过程,倘若离开了无菌技术操作,便不复存在。
树立无菌意识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护士与患者角色扮演,都需要一定的准备,我们不仅要充当好健康的照护者,也要做好宣传者、研究者,在整理护理模式中,做到以健康为中心,不生搬硬套,培养自己慎独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合理调整病人的治疗康复计划,根据罗伊德适应理论,让患者在疾病面前感觉无畏。
还有一些基础的口腔、头发、身体护理等,在他们不适时为他们变换卧位,协助他们休息与活动,在重症患者卧床期间提供压疮的预防与处理,为他们的营养供给提供指导与护理。
我明白了健康的含义,不仅仅指身体的安逸,还包括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而我们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渐渐领会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几字的深远意义。
建议:
1、老师可以在授课时,继续给我们多结合事例阐述知识点,那样我们会更好消化吸收,更灵活运用,同时使课堂更具活力,贴近生活。
2、老师可以让我们多了解医院的就业环境、文化、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新近本专业的前沿,作为我们的领航,给我们除了书本外的指引。
3、我们还需要加强团队协助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在下学期应该能得到锻炼。
4、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与老师们进行激烈的学术交流,不断完善自我。
个人认为,虽然本次期末的机考非常新颖,有点不适应,但是如果通过这种做法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希望: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能在本行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通过自我与团队的建设,提高本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目前的医闹日益严峻,加上不良媒体缺乏职业素养,大肆渲染报道医患纠纷的发生,而忽视其医闹的惩罚后果的报道。
随着10月1日“医闹”入刑,我相信,通过对媒体的规范,加上我们医务人员一贯地严于律己,我们的工作环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人无完人,我们都会犯错,希望社会对我们宽容多一点,医护工作者只能治疗疾病,并不能治命。
当我们犯错时,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与层层上报的机制,事情总会圆满解决。
而不是像“医闹”那样一群疯狗丧失良性,做出过激行为。
当然这宽容度的增加,并不是纵容我们犯错,我们反而更应该时时警惕,患者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
希望自己在本专业里发光发亮,加油!祝全体老师新春快乐,辛苦了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