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14
实用文档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分析一、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工艺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1、两种原料路线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分析(1)电石乙炔法工艺简介该方法是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由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 VCM) ,然后经聚合制得聚氯乙烯。
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乙炔制备和净化,氯乙烯合成、产品精制及氯乙烯聚合。
这一制法工艺和设备较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故受环境保护等所制约。
(2)乙烯氧氯化法工艺简介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M工艺由8 个单元组成, 即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 EDC) 精馏、EDC 裂解、HCl 加氢脱炔、VCM 精制、废水处理和焚烧。
乙烯氯化分为低温法( 50 ℃ ) 、中温法( 90 ℃ ) 及高温( 120 ℃) ,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限公司已引进德国的高温氯化法, 其反应温度200~230 ℃ , 压力0.2~1.0 MPa, 该反应器有固定床及流化床2 种。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氯化氢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由于电石乙炔法较简单,而乙烯法流程较长,因此投资大,但后者的氯可完全利用,“三废”均可处理而不排出。
[ 1]产品的质量指标对比及杂质影响分析、两种原料路线所得VCM2 (1)现国内电石乙炔法路线生产PVC 厂家的实际使用的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如表1。
表1国内电石乙炔法生产PVC 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国内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2(。
单体指标如表2司乙烯法制备的VCM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表2VCM 单体的规格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 6- 6较乙烯法氯乙烯10 600 10500 电石法氯乙烯中含水量≤×~×,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6高出4~5倍, 前者对生产PVC 10含水量≤100×高质量产品有一定难度。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的综合利用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已经逐步成为了行业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充分的掌握。
在应用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的同时,也要能够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生产中的废水和电石渣的有效回收,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本文对于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综合利用1.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的概述工业发展促进了生产的进步,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就像本文所探讨的电石法PVC生产工艺,虽然实现了对PVC生产的改进,但同时也造成的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电石法PVC生产工艺进行综合利用。
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了我国PVC材料的需求量,同时也促进了电石需求,刺激了电石市场发展,从而为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带来更高的效益。
工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电力短缺的情况,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对于电力资源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发生电力资源紧张的情况,那么就会对总体的产量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产品的短缺,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2.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的综合利用研究2.1水洗酸的回收乙炔和氯化氢之间的合成反应能够生成酸性水,过去会将这部分酸性水直接进行排放,从而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会对附近的水资源形成直接的污染。
在酸性水当中涉及到了一些粗PVC,如果直接将这部分内容排放掉反而会增加总体的消耗。
通过密闭循环改造水洗净化系统后,能够通过工业用水来在水洗塔中对其进行喷淋吸收,那么水槽当中那些浓度较低的酸性水就会被泵送出来,经过了石墨冷却后送入泡沫水洗塔,最终利用泡沫吸收的方式来将其中的盐酸提取出来。
提取出的盐酸需要储存到盐酸槽当中进行外销处理。
这样一来,水洗酸密闭循环系统的改造,能够有效的降低酸性水的排放,从而在避免环境污染和实现水资源保护的同时,也避免了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夹带损失。
聚氯乙烯厂生产流程叙述一. 乙炔车间1.1. 原料岗位生产流程叙述:袋装电石用小车运到鄂式破碎机旁,将电石从袋里倒出放入破碎机破碎,经皮带机送到料仓内。
1.2. 加料岗位生产流程叙述:与原料岗位联系把电石运到料仓,加料到计量斗。
用氮气置换一贮斗后,打开活门向一贮斗加入电石。
(加料时开氮气阀门以置换排除贮斗内空气,防止加料时发生燃烧爆炸事故)1.3. 发生岗位生产流程叙述:二贮斗中的电石,由电磁振动输送器连续加入发生器内,电石与水在发生器内发生反应,生成的粗乙炔气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渣降捕集器、正水封、冷却塔进入清净系统及气柜中。
“水”由工业水和废次钠及电石上清液一起连续加入渣浆捕集器,然后流入发生器内,以维持发生器温度在75℃~90℃,并保持发生器内的液位;电石分解后的稀电石渣浆,从溢流管不断溢出,浓渣浆及其它杂质由发生器内耙齿耙至底部,定期排出。
当发生器压力高于10000Pa时,乙炔气由安全水封自动放空,当发生器压力降低时,乙炔气由气柜经逆水封进入发生器,保持发生器正压;乙炔气在渣降捕集器经初步冷却及洗涤后,进入正水封,然后进入喷淋冷却塔和填料冷却塔,将乙炔气降温到常温,进入清净系统。
1.4. 清净岗位生产流程叙述:乙炔气由冷却塔顶部出来进入水环泵,加压送入1#清净塔和2#清净塔,用次氯酸钠溶液直接喷淋,使粗乙炔中的PH3、H2S等杂质氧化成H3PO4、H2SO4等酸性物质;再送入中和塔,与从塔顶喷淋而下的5~13%浓度的碱液逆流接触,中和粗乙炔气中的酸性物质,乙炔气(乙炔气纯度>98.5%)从塔顶出来后送合成车间。
清净塔所用的NaClO是由泵从NaClO高位槽抽到2#清净塔使用,2#清净塔使用过的NaClO 再由泵打到1#清净塔使用,1#清净塔使用过的废NaClO排到废水槽供给发生使用。
1.5. 压滤岗位生产流程叙述:电石渣浆从发生岗位溢流到浓缩池后,用渣浆泵打到程控压滤机,通过压滤形成渣饼和清液,程序设定松开、取板、拉板卸下渣饼,最后铲车装车运到料场;清液水先经过热水泵送上凉水塔,冷却后的清液用冷水泵打到乙炔车间。
电石法P VC生产工艺安全研究刘尚莲,顾 准(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00)摘 要:聚氯乙烯树脂因应用领域广、生产成本低而在我国发展迅速。
但是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文就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艺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聚氯乙烯;电石法;工艺安全Study the Security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PVC w ith Calci u m Carbi deLIU Shang-lian,GU Zhun(Ch ien-Sh i u ng I nstit u te of Techno l o gy,Jiang su Taicang215400,Ch i n a)Abst ract:Po lyv i n yl Chloride(P VC)w as w ildly applied in m any fields w ith lo w cost of producti o n,so it w as devel oped rapidly in our country.But pr oducti o n of P VC w it h ca lciu m car b i d e had high hazard,where explosion,firi n g,poi soning and so on w ere easil y to take place,wh ich no t only lead to personnel i n j u ry and death,but also env ironm ental pol l u ti o n.The safety production o f P VC w ith ca lcium carbide w as stud ied.K ey w ords:po l y v i n y l chloride(PVC);calc i u m carbide;process safety聚氯乙烯(P o l yv i nyl Ch l o ri de,简称PV C)树脂作为五大合成高分子材料之一,性能价格均比较优越,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1]。
PVC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1.生产工艺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
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石法制备PVC中,原盐电解后氯化氢用于生产PVC,剩余的钠部分用于生产烧碱,所以,氯、碱实际上存在共生关系,氯碱平衡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2.成本分析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两种工艺在不同经济发展周期,成本差别较大。
通常情况下,在国际宏观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由于油价较高,乙烯法生产成本较高,电石法成本优势明显;而一旦国际经济进入衰退,油价将在低位运行,电石法由于能耗较高,煤电油运等价格有支撑,成本优势消失。
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攀升,使乙烯法PVC成本增加,而电石法生产则受此影响较小,从而导致国内电石法PVC生产装置建设的新一轮热潮,使电石法PVC产能急剧扩大,对乙烯法PVC生产形成了极大挑战,许多乙烯法企业处于亏损边缘。
但随着2008年5月之后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调,乙烯法的成本优势明显,电石法生产厂家微利运行,甚或难以为继。
电石法成本构成主要由电石费用、氯化氢费用和水电费构成。
国家标准规定:生产1吨PVC消耗电石1.45~1.5吨,(一般以1.45计算,但一般实际生产过程中消耗会高于这个比例,只有少数能达到标准),消耗氯化氢气体0.75~0.85吨(一般以0.76计),每吨耗电量约450~500kw?h,另有其它项目开支,如包装费、引发剂、分散剂、水费、管理人员费用等因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总体来讲,电石法的成本构成分配比例约为:电石占65~70%,氯化氢占15%,电力占6%,其他制造费用占6%。
电石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为耗电较高,不但在生产PVC时要耗费电力,由焦炭制备电石也要消耗大量的电,如生产1吨电石约需消耗3450 kw?h的电、0.6吨的焦炭和0.9吨的石灰石。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分析一、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工艺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1、两种原料路线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分析(1)电石乙炔法工艺简介该方法是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由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VCM),然后经聚合制得聚氯乙烯。
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乙炔制备和净化,氯乙烯合成、产品精制及氯乙烯聚合。
这一制法工艺和设备较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故受环境保护等所制约。
(2 )乙烯氧氯化法工艺简介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M工艺由8个单元组成,即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EDC)精馏、EDC裂解、HCI加氢脱炔、VCM精制、废水处理和焚烧。
乙烯氯化分为低温法(50 C )、中温法(90 C )及高温(120 C),上海氯碱化工股份限公司已引进德国的高温氯化法,其反应温度200〜230 C ,压力〜MPa,该反应器有固定床及流化床2种。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氯化氢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由于电石乙炔法较简单,而乙烯法流程较长,因此投资大,但后者的氯可完全利用,“三废”均可处理而不排出。
2、两种原料路线所得VCM产品的质量指标对比及杂质影响分析【1](1)现国内电石乙炔法路线生产PVC厂家的实际使用的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如表1。
表1国内电石乙炔法生产PVC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2)国内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VCM单体指标如表2。
表2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VCM单体的规格电石法氯乙烯中含水量w 500 x 10- 6〜600 X10- 6,较乙烯法氯乙烯含水量w100 x 10- 6高出4〜5倍,前者对生产PVC高质量产品有一定难度。
从表1 及表2 中看出单体氯乙烯中的杂质种类较多, 2 种原料路线所得的氯乙烯中所含杂质种类各不相同。
电石法生产PVC树脂的成本分析发表时间:2020-10-10T07:01:01.24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17期作者:李彪[导读] PVC由于自身性能优良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从而促进了PVC产量的增加。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电石法生产PVC树脂的成本及其措施。
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摘要:PVC由于自身性能优良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从而促进了PVC产量的增加。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电石法生产PVC树脂的成本及其措施。
关键词:电石法;PVC;成本当前,PVC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石油乙烯法及电石乙炔法,其中电石乙炔法在我国仍占有较大比重。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煤化工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加上我国氯碱工业的实际状况,电石乙炔法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作为采用此工艺生产PVC的企业,要更好地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采取各种措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此为未来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PVC及电石法概述PVC是一种以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为引发剂,按聚合反应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PVC作为氯碱工业中主要的耗氯产品,成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长。
PVC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白色粉末、无定形结构,相对密度在1.4左右,支化度较小,玻璃化温度在77~90℃,温度达到170℃时即可分解,若光热条件一定,其稳定性较差;经长时间的暴晒或特定温度,即可分解,出现变色现象,若反应剧烈,其物理机械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电石法是利用电石即碳化钙,其遇水会生成乙炔,而乙炔与氯化氢合成就能制出氯乙烯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就能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的一种化学反应方法。
由于电石法的成本底,所以目前的使用相对较广。
然而,电石法所生产出来的聚乙烯单体,质量相对较差,而且在生产中会带来较大的污染,从而使该种方式的生存、利润空间受到了制约。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的综合利用发布时间:2022-05-07T07:32:31.04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5期作者:万广昊[导读] 还可以做到综合处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电石渣和废水,保护好环境,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
山东泰汶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泰安 271024摘要:长期以来,电石法生产PVC产生的大量电石和废水严重污染着环境,制约了PVC行业的发展。
综合利用和达标治理是电石法生产PVC企业的必由选择,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中的综合利用方面的内容,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引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电石法生产PVC已经成为了这一行业的通用技术。
我国企业在进行了多年的技术摸索与学习之后,基本已经掌握了电石法生产PVC的技术。
但是,无论是在我们的国内企业中,还是在国外同行中,如何做到在采用电石法生产PVC的的同时,还可以做到综合处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电石渣和废水,保护好环境,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
1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流程(1)乙炔气发生。
在乙炔发生器中加入一定液位的水,电石经破碎至一定大小尺寸,送乙炔发生器,电石与水在发生器中反应生成乙炔气体。
生成的乙炔气体经次氯酸钠净化除去硫、磷等杂质,冷冻除水后进入乙炔气柜。
(2)氯化氢的合成。
氯气与氢气在合成炉内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经冷凝除水后得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3)氯乙烯单体的合成。
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与干燥的乙炔气体按一定比例进入混合器中混合。
由混合器中出来的混合气体进入用氯化汞作触媒的转化器进行反应生产氯乙烯。
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反应的氯化氢、乙炔和生成的乙醛、1,1一二氯乙烷等化合物。
反应后的气体进入水洗塔,除去氯化氢(回收盐酸),再进入碱洗塔,用10%的氢氧化钠洗去残余的氯化氢及二氧化碳。
(4)聚合。
将一定量的氯乙烯单体、软水、引发剂、分散剂及其他助剂,加入到聚合釜中,用热水升温进行聚合反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直至反应结束。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PVC)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
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
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
在德国,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
PVC正以4%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生产和应用。
近年来PVC在东南亚的增长数度尤为显著,这要归功于东南亚各国都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可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
PVC(聚氯乙烯),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化学和物理特性: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
PVC其实是一种乙烯基的聚合物质,其材料是一种非结品性材料。
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
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
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
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
PVC可分为软PVC和硬PVC。
其中硬PVC大约占市场的2/3,软PVC占1/3。
软PVC 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但由于软PVC中含有柔软剂(这也是软PVC与硬PVC的区别),容易变脆,不易保存,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
乙烯法电石法PVC工艺大比拼乙烯法PVC由于原料来源于石油,产品利润与油价关系密切。
而电石法PVC所用原料及电力均来自国内,一般不会受国际市场冲击,仅取决国内市场情况。
由于前几年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使得电石法PVC在生产成本上占据明显优势,从而引发了产能的爆发式增长。
2006至2008年,原油价格高企,乙烯价格达到1400美元/吨以上,而电石价格持续徘徊在2500元/吨左右,当时电石法PVC的生产成本比乙烯法低2000元/吨以上。
乙烯法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乙烯消耗量、氯气消耗、耗电量、加工助剂、管理人工费用等,每生产1吨PVC要消耗乙烯0.5吨,消耗氯气0.65吨,两者约占成本的60%左右。
近两年,由于原油价格下跌,乙烯等原料价格一度跌至1000美元/吨以下,而电石价格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目前上涨到4200元/吨以上,电石法聚氯乙烯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已丧失殆尽,未来电石法PVC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成本:乙烯法凸显1. 电石法PVC 和乙烯法PVC 生产成本分析电石法成本主要由电石费用、氯化氢费用和水电费构成。
国家标准规定:生产1 吨PVC 消耗电石约为1.45-1.5 吨(一般以1.5 计),消耗氯化氢气体0.75-0.85吨(一般以0.76 计),每吨耗电量约为450-500 度,另有其它项目开支,如包装费、引发剂、分散剂、电费、税费、管理人员费用等因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电石法生产成本的经验公式为:生产成本=[(电石成本+氯化氢成本)/0.8+其它费用]*1.17=[(1.5*电石价格+0.76*氯化氢单价)/0.8+其它费用]*1.17;其中大致的成本构成比例为:电石占65-70%,氯化氢占15%,电力占6%,其它制造费用占6%。
电石法一个显著特点是耗电量高,虽然国家标准规定的PVC 生产的每吨耗电量仅为450-500 度,但是生产电石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是很大的,生产1 吨电石大约需消耗3450 度电。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简介聚氯乙烯(PV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造管道、地板、电线电缆、隔热材料和交通工具内饰等。
电石法是一种主要的 PVC 生产工艺,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工艺及其原理。
工艺流程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电石电石是一种灰色固体,主要由氢氧化钙(Ca(OH)2)和电石石灰石(CaC2)组成。
制备电石的过程很简单:将石灰石与焦炭一同送入电炉内,经过高温反应生成电石。
反应方程式为:CaC2 + 2 C → 2 CaO + 4 CO电石的主要成分是乙炔气体,每吨电石可生产出约 400-450 立方米的乙炔气体。
2.合成氯乙烯将电石生成的乙炔气体和氯气送入氯化反应器内,通过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
氯乙烯通过冷凝后被收集。
反应方程式为:C2H2 + Cl2 → C2HCl + HClC2HCl + Cl2 → C2H2Cl2C2H2Cl2 → C2H3Cl + HCl3.合成聚氯乙烯聚合反应是将单体化合物组装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将氯乙烯作为单体加入聚合反应器,并在催化剂(如过氧化物等)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
该反应由于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冷却。
反应方程式为:n(CH2=CHCl) → [-CH2-CHCl-]n4.精炼和成型聚合得到的 PVC 是一种奶白色固体。
在后续的操作中,需要对 PVC 进行精炼和成型。
精炼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得到的 PVC 分子量、添加剂和填料等方式进行。
成型是指将 PVC 粉末通过加热和挤出等方法形成不同形状的制品。
工艺原理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为单体聚合,即将单体分子组装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本工艺主要有三个反应,分别是制备电石、合成氯乙烯和聚合合成 PVC。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反应的原理。
制备电石电石是一种灰色固体,主要用于制备乙炔气体。
电石的制备过程是通过将石灰石和焦炭放入电炉中进行高温反应得到的。
反应式为:CaC2 + 2 C → 2 CaO + 4 CO在这个反应过程中,焦炭用作还原剂,而石灰石则是氧化剂。
乙烯法电石法PVC工艺大比拼乙烯法PVC由于原料来源于石油,产品利润与油价关系密切。
而电石法PVC所用原料及电力均来自国内,一般不会受国际市场冲击,仅取决国内市场情况。
由于前几年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使得电石法PVC在生产成本上占据明显优势,从而引发了产能的爆发式增长。
2006至2008年,原油价格高企,乙烯价格达到1400美元/吨以上,而电石价格持续徘徊在2500元/吨左右,当时电石法PVC的生产成本比乙烯法低2000元/吨以上。
乙烯法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乙烯消耗量、氯气消耗、耗电量、加工助剂、管理人工费用等,每生产1吨PVC要消耗乙烯0.5吨,消耗氯气0.65吨,两者约占成本的60%左右。
近两年,由于原油价格下跌,乙烯等原料价格一度跌至1000美元/吨以下,而电石价格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目前上涨到4200元/吨以上,电石法聚氯乙烯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已丧失殆尽,未来电石法PVC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成本:乙烯法凸显1. 电石法PVC 和乙烯法PVC 生产成本分析电石法成本主要由电石费用、氯化氢费用和水电费构成。
国家标准规定:生产1 吨PVC 消耗电石约为1.45-1.5 吨(一般以1.5 计),消耗氯化氢气体0.75-0.85吨(一般以0.76 计),每吨耗电量约为450-500 度,另有其它项目开支,如包装费、引发剂、分散剂、电费、税费、管理人员费用等因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电石法生产成本的经验公式为:生产成本=[(电石成本+氯化氢成本)/0.8+其它费用]*1.17=[(1.5*电石价格+0.76*氯化氢单价)/0.8+其它费用]*1.17;其中大致的成本构成比例为:电石占65-70%,氯化氢占15%,电力占6%,其它制造费用占6%。
电石法一个显著特点是耗电量高,虽然国家标准规定的PVC 生产的每吨耗电量仅为450-500 度,但是生产电石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是很大的,生产1 吨电石大约需消耗3450 度电。
PVC树脂电石法生产工艺及应用分析我国PVC树脂工业在日益增长的经济之中得到了较为引人注目的增长。
从增产能量来看,我国在PVC树脂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
然而,想要满足发展更快的PVC树脂生产加工的需求往往显得有些困难,这主要是由于众多原因所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给率只能维持在百分之七十五左右。
事实上,在如今电石生产工艺之所以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首先选择的工业,是因为国内的乙烯资源的供给量无法满足旺盛的需求量,再加上下降的进口数量在反倾销现象中日益凸显,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乙烯法生产成本在不断增长的国际原油和石化产品的价格之中也变得越来越高。
本文将围绕着PVC树脂电石法生产工艺这一话题展开,对此话题进行探究和分析,主要涉及到其应用成本和市场现状,除此之外还会剖析其应用分析。
标签:PVC树脂;生产艺术;应用成本分析;市场现状1 PVC树脂介绍聚氯乙烯,它的另一个名称被广为人知:PVC树脂。
PVC树脂产品的性能无论是在物理还是化学方面都是较为良好的。
故而,在众多领域都会有它的身影,例如工业和建筑业等。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用型PVC树脂”就被产生出来了。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取方法,行业将PVC树脂生产工艺进行了划分,一共有三种类型,电石法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
在这三种类型的生产方法之中,PVC树脂纯粉有被划分成了三种类型。
2 PVC树脂电石法生产工艺及应用分析2.1 生产工艺电石法和乙烯法是PVC树脂生产工艺目前的两种制备工艺。
这两种制备工艺的生产原料存在较大的差异。
前者主要是电石;而后者是石油。
以后者这种制备工艺为主主要是國际市场上PVC树脂的生产工艺。
对PVC树脂进行制备的时候,共生关系存在于氯和碱之间。
对于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而言,他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将氯碱平衡考虑在其中。
2.2 应用成本分析总体而言,电石法的成本构成主要有三种,它们的分配比例也是各不相同,占有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的电石;占有百分之十五的氯化氢;占有百分之六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