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浙教版 新教材 七下第04课 编辑视频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教案
课题:Don’t eat in class?(共 6 课时)
第 4课时Section B(1a-1d)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掌握以下单词及短语:out, go out, practice, dish, do the dishes, before, practice the guitar, help sb. to do sth. ,on school night.
2) 能掌握以下句型:
---Can Dave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 No, he can’t
---Does he have to do his homework after school?
---Yes, he does.
技能:能运用以上句型
2、过程与方法:过程:先学单词后进行听力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语言谈论自己家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习本课时出现的新词汇及表达方式。
2) 通过进行听力训练,让学生们能听懂本节课时所出现的新的表达方式。
难点:能运用所学的语言谈论自己家规
三、教学思想和方法:(1)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
(2)教法要体现学法,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教学中学会学习方法,懂得课内课外自我学习。
(3)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四、教学关键: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做到学什么就能理解、掌握和记住什么。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4课物联网展望》教学设计活动1:物联网与大数据大数据是数据获取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存储介质不断扩容的必然产物。
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概念首次正式被提出。
2016年,有科学家这样描述大数据:大数据代表着信息量大速度快、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需要特定的技术和分析方法获取其中蕴藏的价值。
从人人互联、人机互联到万物互联,物联网中的数据更加庞大,对数据技术的要求更高。
活动2: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随着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在人工智能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训练,它可以学习的数据越多,决策判读的准确率也会更高,物联网的海量节点和应用产生的数据是其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
人工智能大大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更是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随着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概念应运而生,被视为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
AI0T即AI+IoT,即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oT)融合,以实现万物智联,是物联网发展的热点之一。
AIoT正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社会各个方面,也将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活动3:物联网与云计算物联网与云计算都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互联网是两者的连接纽带。
通过物联网能把实物上的信息数据化并进行管理,为了实现对物联网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依靠云计算高效的、动态的、大规模扩展的处理能力。
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能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安全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促进社会的发展。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满足物联网终端“低时延、高稳定”的需求,在云计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边缘计算应运而生。
边缘计算能够在靠近用户或数据源的位置提供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
第7节探索宇宙1教学目标2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学时重点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学时难点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三位概念。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探索宇宙歌谣:《小星星》设问:小时候的你们对天上的星星好奇吗?学生答:好奇活动2【讲授】探索宇宙讲授:古往今来,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仰望天上繁星似锦,神秘莫测,充满遐想,创作出无数神话,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脚踏实地地用科学方法观察和探索宇宙。
远古时代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星空。
设问:人们用肉眼观察星空,还提出过一些非常重要的理论,你们知道吗?这些理论在现在看来是不对的,但它们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
学生答: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提问:简单说说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
学生A: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它天体绕地球转动。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体绕地球转动。
讲授:人类对宇认识的第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许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的信息。
不管是使用哪种望远镜,人类始终没有离开过地球。
太空技术的发展,人造地球卫星、航天探测器、载人航天器的出现,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人类走出地球到太空中去,与其它天体近距离接触,1990 年,美国航天飞机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能探测到的宇宙空间比在地面探测到的宇宙空间大得多,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130亿光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一步完善。
《现代天文理论》认为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空间是150亿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
算一算:1光年= 千米(9.46×1012)时间是100多亿年。
地球相对于宇宙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球,这个小小的星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在前面一节我们学习了太阳系的组成,地球是其中一员。
太阳和月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太阳的概况(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了解人类发现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对事物认知的规律。
3、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人类发现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物质观打下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全方位立体的影响,让学生明白科技发展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天文观的科学理解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太阳的结构和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结构的认识和太阳活动三、【教学过程】【导入】名句导入师:这里的“星星”指的是什么?学生:绝大多数是恒星。
师: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有了星星的点缀,才会变得如此之绚丽。
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颗行星,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恒星是哪一颗?学生:太阳。
老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下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活动一】请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下自己心中的太阳,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其特点。
老师归纳总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太阳:质量、体积、温度、日地距离。
太阳的体积:介绍太阳的直径、体积。
太阳真的大么?学生:大。
老师:可我觉得一点都不大,将太阳直径和银河系的直径相比较,太阳小的多。
银河系与宇宙相比较,银河系占了宇宙的几千亿分之一。
在通过美国巨星强森和小李子相比较,强森和奥尼尔相比较,让学生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
大和小是相对的。
【太阳概况】太阳的质量:老师:请学生讲述一下宇宙的发展史。
学生: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老师: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布鲁诺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发生了巨大改变,依靠的是人们敢于质疑前人的结论,敢于探索,敢于挑战权威,甚至人们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而被活活烧死,比如布鲁诺。
七年级(下)Unit4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描述家人的外貌特征。
2. 学会询问和回答年龄。
3. 学会谈论自己的家庭。
4. 学会使用形容词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1. 描述家人的外貌特征。
2. 如何正确的询问和回答年龄。
教学难点:1. 谈论家庭成员的职业和爱好。
2. 运用形容词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1. 七年级(下)教材Unit4相关课文和练习题。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和句型。
2. 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家人的外貌特征。
Step 2:呈现1. 展示图片或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让学生听与看并回答问题。
2. 多媒体呈现部分相关课文,让学生跟读。
Step 3:练习1. 运用展示的图片或相关的描述,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猜测描述的对象是谁。
2. 让学生自由搭配人物和特征进行描述。
Step 4:听说训练1. 播放相关录音,学生跟读。
2.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对话,询问和回答有关外貌特征的问题。
3. 整班展示,让其他学生猜测描述的对象。
Step 5:语法讲解1. 复习询问和回答年龄的表达方式。
2. 解释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Step 6:练习1. 进行口头练习,让学生询问和回答年龄。
2. 进行图画描述比较,让学生说出每个人的外貌特征并做比较。
Step 7:写作训练1. 提供一个图片或相关的描述,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
Step 8:巩固与拓展1.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2. 教师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Step 9: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Step 10:课堂结束1. 进行课堂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
第四课编辑视频素材1.教学目标了解视频的获取方式了解视频的基本格式能在软件中导入视频、背景音乐、添加字幕能选择合适的格式保存视频文件2.重点难点重点:导入视频、音频、字幕难点: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对视频素材加工和合成3.教学过程导入师:请同学们欣赏两段视频(播放视频),思考这两段视频有什么不同点?生:欣赏,回答师:同学们刚才回答的很好,这两段视频一个是网上下载的,一个是自己拍摄的,一个格式是.flv,一个格式是.mpg。
师:我们获取视频的途径一般就有网上获取和自行用相机或者摄像机拍摄这两种。
视频的格式除了刚才老师展示的flv和mpg,同学们平时接触到的还有哪些?生:回答师:(PPT展示)介绍常见的视频格式师:了解了视频的获取途径和基本格式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视频新授(一)插入视频素材师:(播放校园电视台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这个视频素材有哪些元素生:画面、声音、字幕、背景音乐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素材,制作一个类似的作品。
请同学们参照课本18页,完成任务一。
任务一:请将视频素材导入软件,并消去原音。
生:试一试生:上台演示操作师:讲解注意点和学生尝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二)插入音频素材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把视频已经导入到了软件中并且将原音消除,下面我们要来给这段视频配上一段钢琴曲。
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在软件中导入音频素材生:试一试生:上台演示操作师:总结讲解操作(三)添加字幕师:(播放范例)范例中的视频还有字幕,我们如何添加呢?能不能给你的视频结尾添加上作者信息和制作时间呢?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请同学们参考老师给出的方法尝试在视频结尾添加你自己的信息和制作的时间。
生:试一试生:上台演示操作师:总结操作演示(四)保存作品师:辛苦完成的作品怎么保存下来分享给其他人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或者讨论试一试生:试一试师:讲解保存方法、回顾视频格式生:将作品保存、上交师: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