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教案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4
望岳导学案执教人:时间:学生姓名:课型:新授课课题:教具: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特点。
2.反复诵读,分析景物意象。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重点反复诵读,分析景物意象。
难点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板书设计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过程一、导入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 ------(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工部集》杜甫诗歌的四个创作历程1、漫游时期:拥有气概和抱负。
如《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由早期的积极乐观变得悲壮凄凉,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
如:《兵车行》3、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是诗歌现实主义发展时期:“三吏”、“三别”4、漂泊西南时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望岳》写作背景十五年间,和《登兖州城楼》诗写作年代相近。
杜甫的父亲杜闲这时官兖州司马。
可能当时急于省亲,来不及登泰山,所以写了《望岳》。
每课一练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音有误的一项。
( )A.岱.(dài)宗 夫.(fú)如何B.决眦.(zì) 碣.(jié)石C.澹.澹(dàn) 竦.(sǒng)峙.(chí)D.萧.(xiāo)瑟.(sè) 青未了. (liǎo)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贬谪B.会当凌.绝顶 凌:登C.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D.造化钟.神秀 钟:钟爱3.选出下列各句停顿有误的一项。
( )A.多少/楼台/烟雨中 B.会当/凌绝项C.不畏/浮云/遮望/眼 D.闻道/龙标/过五溪 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五溪以外的龙标县。
B.千里莺啼绿映红。
辽阔的江南,到处一派绿树红花莺啼燕舞的景象。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为什么(这样)动荡啊,山岛(是这样的)高耸突兀。
D.一览众山小。
(那时)远眺,群山定会显得极为渺小。
5.选出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是实写,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宽阔,意在显示作者的宏大抱负和博大的胸襟。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景、情、理三者交融,表现诗人的伟大抱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饱含生活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才能达到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朝B.《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C.《登飞来峰》—王安石—唐朝D.《观沧海》—曹操—三国E.《望岳》—杜甫—唐朝课内巩固阅读阅读古诗,完成7~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五首》随堂训练与积累【基础存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zhē()蔽(2)天lài()(3)决zì()(4)钟磬.()(5)碣.()石(6)竦.()峙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自缘.()(2)万籁.()(3)沉寂.()(4)五岳.()(5)钟.神秀()(6)凌.绝顶()(7)阴阳..割昏晓()(8)水何.澹澹()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得到王昌龄被贬谪的消息后,正在江南漫游的李白写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当时踌躇满志的情怀。
C.《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常建所作的一首诗。
D.读了《望岳》一诗,我们感受到了泰山的雄伟和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气概。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将下列文学常识连线。
人名字号作品李白少陵野老《望岳》王安石孟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青莲居士《登飞来峰》曹操半山《观沧海》6.根据语境,默写名句。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写景兼写时令的句子是。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曹操在《观沧海》中表现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4)《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助鸟儿抒写内心感受,以及看到幽谷清潭令人摒弃了世俗杂念的诗句是,。
【阅读经纬】(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小题。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0诗五首【课标要求】学习古诗文要多朗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积累,加强感悟和体会。
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艺术魅力,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2、理解诗意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3、赏析名句。
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当堂检测】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
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______。
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A、碣(jié)石岱(daì)宗自缘星汉B、竦(sǒng)峙决眦(zhì)万籁禅房C、澹澹(dàn)不畏曲径(jīng)愁(chóu)心D、萧瑟(sè)造(zaò)化钟罄(qìng)寂静2、下列诗句朗读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诗句运用了对偶修辞的一项是()A、水何澹淆,山岛竦峙。
B、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下列诗句没有体现诗人政治情怀的是()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我寄愁心与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合作探究】二、填空题1、从格律诗分类来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
30.诗五首一、字音字形后禅.院()万lài____钟磬.()dài____宗决zì____ 碣.石()澹.澹()竦峙..()二、重要词语1.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体在线古体诗:产生较早,唐以前无此诗名,唐代出现律诗,始称律诗为近体诗,非律诗为古体诗。
古体诗每篇句式不拘,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比较自由。
近体诗:唐代律诗、绝句的通称,亦称今体诗。
律诗:八句一首,包括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两句为一联,分四联,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称颔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称尾联或末联。
绝句:亦称截句,四句一首,格律甚严,分五绝、七绝。
答案:一、字音字形chán籁qìng岱眦jiédàn sǒng zhì二、重要词语1.因为。
2.未尽,没完。
3.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集中,聚集。
4.会当,定要。
凌,登。
1.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常以想象奇特见长。
请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的理解。
点拨:这两句有三层意思:一是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只好将这种愁思托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三是说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将这愁心寄予,别无他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被贬的朋友。
诗五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
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
[活动形式]查找资料、知识竞赛、讨论、改写诗句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巅峰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积淀。
她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
她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我们学习古诗词,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代圣贤对话,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
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歌,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借景阐理写意人生的手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
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
三、各显其能猜作者请大家根据幻灯片上的图象和提示语猜出本文五首诗歌的作者。
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
曾给幼小时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静夜思》。
2.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后人称之为“诗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他的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3.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
在他们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4.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小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他的诗《清明》的句子。
5.他是江西临川人,宋朝的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积极推行改革,后遭保守派的攻击而失败。
四、七嘴八舌话背景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说出五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30.诗五首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
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教学设想古诗节奏明快,很适合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各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把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诗意的品味融合在朗读过程中。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江南春》《登飞来峰》一、导入以古诗文背诵比赛入题二、诵读赏析1.结合自己的了解,谈谈对曹操的评价补充说明:曹操,字孟德,汉魏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利用汉末混乱的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维护汉王朝的旗号下,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成为魏王朝的实际创建人。
2.补充材料碣石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介绍3.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互读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4.出示习题,检验理解程度。
1)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它描写的具体景物是它们具有的特点。
2)表现诗人想象的诗句是使用了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5.讨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示:海上波涛起伏,动荡的情景,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大海的博大,象征了诗人的胸怀,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6.共同朗读,总结赏析写景抒情类诗歌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朗读(初步感知)——想象(身临其境)——联想(体会诗人之情)——品味(诗的意境、语言)三、根据《观沧海》的学习体会,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学《江南春》《飞来峰》1.自学指导:应主要分析诗歌描绘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学生进行朗读品味,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读,互相提出改进的意见。
3.自学检测1)《江南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飞来峰》抒发了作者胸怀的诗句是阐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提示:只有站得高,才不会被“浮云”等事物遮住视线,才能看得远,看得清。
4.品味语言四、作业1.背诵2.充分发挥想象,将诗中的意境描绘成一幅图画。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望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检查背诵,最后由《飞来峰》导入《飞来峰》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望岳》则是写诗人由望岳而想象的将来登岳的情景。
《诗五首》随堂训练与积累【基础存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zhē()蔽(2)天lài()(3)决zì()(4)钟磬.()(5)碣.()石(6)竦.()峙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自缘.()(2)万籁.()(3)沉寂.()(4)五岳.()(5)钟.神秀()(6)凌.绝顶()(7)阴阳..割昏晓()(8)水何.澹澹()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得到王昌龄被贬谪的消息后,正在江南漫游的李白写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当时踌躇满志的情怀。
C.《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常建所作的一首诗。
D.读了《望岳》一诗,我们感受到了泰山的雄伟和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气概。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将下列文学常识连线。
人名字号作品李白少陵野老《望岳》王安石孟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青莲居士《登飞来峰》曹操半山《观沧海》6.根据语境,默写名句。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写景兼写时令的句子是。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曹操在《观沧海》中表现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4)《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助鸟儿抒写内心感受,以及看到幽谷清潭令人摒弃了世俗杂念的诗句是,。
【阅读经纬】(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小题。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时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
第30课诗词五首一、字音字形迢.迢(tiáo)皎.皎(jiǎo)纤.纤(xiān)札.札(zhá)泣涕.(tì)风掣.(chè)都.护(dū)琵.琶(pí)羌.笛(qiāng)擢.(zhuó)搔.(sāo)簪.(zān)机zhù(杼)jīng(荆)门hàn(瀚)海狐qiú(裘)锦qīn(衾)yuán(辕)门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迢迢..牵牛星:遥远。
(2)纤纤擢.素手:伸出。
(3)脉脉..不得语:含情凝视的样子。
(4)家书抵.万金:值,相当。
(5)白头搔更短.:稀疏。
(6)将军角弓不得控.:拉,拉开。
(7)瀚海阑干..百丈冰:纵横。
(8)明月别.枝惊鹊:另,另外。
2.词类活用解释浑欲不胜簪活用词语:簪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插簪子3.古今异义区分(1)相去.复几许古义:距离。
今义:到,往。
(2)仍怜.故乡水古义:爱。
今义:怜悯。
(3)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三、作家作品《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因其诗成就斐然,被称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长传不衰的诗作有《月下独酌》《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等。
《春望》的作者是被后人誉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情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深广地反映了唐代的现实生活。
著名的诗文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长传不衰的诗作还有《望岳》《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雄浑瑰丽,气势豪放,色彩鲜明,风格多样。
《诗五首》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5分)
竦.峙()萧瑟.()岱.宗()决眦.()水何澹澹
..()
2.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5分)
《观沧海》王安石《李太白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曹操《杜少陵集》
《望岳》李白《樊川诗集》
《江南春》杜甫《王临川集》
《登飞来峰》杜牧《乐府诗集》
3.原文填写:(5分)
⑴《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
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⑶《望岳》一诗的名句是。
⑷《江南春》写景的两句是。
⑸《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
4.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6分)
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4分)
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6分)
7.在五首诗词中:(7分)
A、《观沧海》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望岳》D、《登飞来峰》E、《江南春》(只填序号)
属五言律诗的是:属七言绝句的是:
属唐代作家的作品有:即景生情、饱含哲理的是:
寄情明月、赠送友人的是: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作品是:
寄予作者伟大抱负的作品是: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托月送友”的情怀。
读读下面的诗句,分别谈谈它们抒发了什么情怀。
(6分)
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⑵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
⑶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用行楷将《江南春》抄写在下面方格内。
(4分)
第二部分:
(一)
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4分)
11.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字,诗中描写的实景是,虚景是。
(5分)
1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分)
1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3分)1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6分)
(二)
读《望岳》,回答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杜甫早年的作品。
(3分)
1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7分)
⑴岱宗夫如何(岱宗:)
⑵造化钟神秀(造化:钟:)
⑶齐鲁青未了(未了:)
⑷阴阳割昏晓(阴阳:)
⑸决眦入归鸟(决眦:)
⑹会当凌绝顶(会当:凌:)
17.这里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工美化,从哪个诗句中可以表现出来?(6分)
18.一句写出了泰山之高;写出了诗人望岳心情的激动;写出诗人面对岱宗引发的畅想和宏愿。
(3分)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绝顶”的不同含义。
(6分)
⑴会当凌绝顶。
()
⑵晓云绝顶聪明。
()
⑶吴老师博学多才,可是才30多岁,头顶上的头发就掉光了,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真是聪明“绝顶”。
()20.你有自己追求的人生绝顶吗?试言之。
(6分)
参考答案:
1.略2.略3.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⑸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⑴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⑵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重;抒情:云层再厚,困难重重,决不畏惧,穿云欲望,抒发开阔之情;明理: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就能看得远”这一道理。
5.略6.凡事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高峰。
(意近即可)7.略8.略9.略10.《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11.观;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里1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3.以抒情为主14.“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
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5.现实16.⑴即泰山⑵天地,大自然;集中,聚集⑶未尽,没完⑷山北山南⑸裂开眼眶⑹定要;登17.是自然造化,从“造化钟神秀”中可以看出。
18.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最高峰;
极端,非常;指头上没有头发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