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礼仪
- 格式:ppt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59
警务礼仪的三要素警务礼仪是指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不仅体现了警察的职业形象和素质,还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警务礼仪的三要素包括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和服务态度。
仪容仪表是警务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执法人员,警察的仪容仪表直接关系到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尊重。
警察应保持整洁的服装和仪容,穿戴规范的制服,佩戴齐全的警徽和标志。
同时,警察应保持良好的体态和仪态,保持自身形象的庄重和威严。
这样不仅能够树立警察的权威形象,还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言行举止是警务礼仪的核心要素之一。
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言辞要得体、文明,举止要规范、得体。
警察应以礼貌待人,不使用粗鲁的语言和行为,不侮辱、歧视任何人。
在处理案件和处理纠纷时,警察应保持冷静、客观和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警察应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职责,不滥用职权,不违法乱纪。
这样能够树立警察的公正形象,增强社会对警察的信任和支持。
服务态度是警务礼仪的重要体现。
警察作为公共服务的一员,应以服务为宗旨,为民服务,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警察应积极回应群众的求助和需求,及时处理各类案件和纠纷,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警察应友善、耐心地与群众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帮助。
这样能够树立警察的亲民形象,增强社会对警察的认同和支持。
警务礼仪的三要素包括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和服务态度。
警察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言行举止,保持冷静、客观和公正;同时,警察应以服务为宗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只有做到这三个方面,警察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警服的规章制度有哪些
一、服装着装规定
1.1 警察应按规定着装,服饰整洁干净,严禁穿着不整洁或破损的警服。
1.2 警察着装应符合职务身份,不得随意更换或擅自添加饰物。
1.3 当进行警务工作时,警察应配戴警徽和帽章,使公众易于识别。
1.4 警察应按规定佩戴警帽和警带,不得擅自取消或更换。
二、礼仪规范
2.1 警察在工作中应遵守职业礼仪,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
2.2 警察在与公民交流时,应保持礼貌和亲和力,不得以不恰当的语言或态度对待他人。
2.3 警察在集体会议或活动中,应主动参与,不得懒散无为或独行其事。
2.4 警察在公共场合应保持形象整洁,不得在工作服饰上擅自添加装饰品或标志。
三、工作纪律
3.1 警察应按照规定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工作任务,保障社会安全和秩序。
3.2 警察应保持警觉性和工作热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事件。
3.3 警察在工作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应冷静应对,不得慌乱或恐慌。
3.4 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或侵犯公民权益。
四、职责要求
4.1 警察应认真履行执法职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4.2 警察应积极参与社区巡逻和防范工作,确保公民安全。
4.3 警察应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做出处理并报告上级。
4.4 警察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做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总而言之,警服的规章制度是警察工作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定,目的在于维护警察形象、履行职责、保障公共安全。
警察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得擅自违反,以示对工作的尊重
和对社会的责任。
警察礼仪总结报告警察礼仪总结报告一、引言:警察作为法律执行者和社会稳定维护者,其形象和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公众对警察工作的信任度和对法律的尊重程度。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对警察礼仪的总结和评估。
二、总结:1.仪容仪表:警察要始终保持身体整洁,穿戴正规,服装干净整齐,不准穿着随意、肮脏的衣物。
头发要梳理整齐,不得染色、烫发或过长过短。
指甲要保持干净、整齐,不得涂抹过度亮面的油彩。
服饰要整洁,不得破损、褪色或搭配不当。
同时,身体仪态要得体,不得有涂鸦、纹身等外体标识,举止要规范,不得有吐痰、嚼食、打哈欠等行为。
2.口头沟通:警察在与群众交流和解释法律时,应当以平和、温和的口吻进行,不得使用粗鲁、嘲讽的语言,更不能出言威胁或侮辱对方。
警察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和情绪,耐心解答疑问,主动为公民解决问题,不得急躁和轻易失去信心。
3.行为举止: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应当以身作则,严守纪律规范,始终保持威严和控制力。
行动要干练利落,不得走动散漫,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或乱扔烟蒂,不得喷嚏、咳嗽时向他人传染。
警察在与公众接触时要注重保护公众隐私,不得随意索取个人信息,也不得滥用职权。
4.法律知识:警察作为法律执行者,必须熟悉各类法律法规,遵守法律程序,不得滥用职权或为私利行事。
同时,警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知识,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三、评估:根据我们的总结,大部分警察在仪容仪表、口头沟通和行为举止方面表现得比较好,能够维持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得到了广大公众的认可。
然而,也有少数警察在工作中存在不良表现,例如态度粗暴、语言冲击力、不懂礼节等。
这些警察需要加强自身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公众形象。
四、建议:对于表现良好的警察,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发扬光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存在问题的警察,应当通过培训和督促来纠正其不良行为,引导其重视警察礼仪的重要性,确保公众对警察工作的信任度。
警务礼仪的作用和意义一、警务礼仪是警察工作的“面子工程”大家都知道,“面子”这东西,有时候比“里子”还要重要。
穿上那身警服,顶着一身钢铁般的气质,走到哪里都是焦点,这时候,怎么做都显得特别关键。
警务礼仪,不就是为了让警察们在社会面前展现最得体、最专业的一面嘛。
你看,警察可是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一面旗帜,站得直、走得稳,眼神里透着坚毅,脸上保持微笑,这样的警察,谁见了不心生敬畏,谁见了不觉得靠谱?大家见到警察,不一定是因为案件,也许只是路上碰到执勤的警察,大家眼神里总会带着几分尊敬。
你说,这种时候,如果警察礼仪不合适,是不是就显得有点不靠谱了?说实话,礼仪不单单是行为上的规矩,更多是让人感受到警察的威信和亲和力。
只要有礼貌、规范、端庄的举止,大家心里就能瞬间升起“这事交给他/她,没问题”的信任感,社会就会更有秩序,警察也更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正所谓“礼仪出众,威信如山”嘛。
二、警务礼仪塑造专业形象你看警察穿着制服,挺拔的身姿,走路都带着风,那可不是随便练出来的。
这背后,礼仪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警察一言一行,都会被人仔细琢磨,谁能不注意呢?走姿要稳,站姿要直,讲话要清晰,动作要利索,手势要规范,一切都不能马虎。
一个规范的礼仪,就好比一个专业的标志,能够瞬间提升警察在群众心中的专业度。
警察这一职业,常常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从小摊贩到大老板,从街头的小混混到白领高管,样样都有。
面对这些不同的人,警察如果举止得当,沟通有效,就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避免无谓的摩擦。
反之,如果礼仪不当,不但让自己颜面尽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就像我们常说的,“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警务礼仪不规范,就是让自己的“队伍”变得“猪一样”,影响团队形象啊。
三、警务礼仪传递社会正能量再说,警察是社会的“守护神”,社会治安的“清道夫”,大家对他们的期待,可不仅仅是处理案件那么简单。
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带来一种正能量,一种安全感和公平感。
警察礼仪简介一、警察礼仪的含义警察礼仪就是各级公安机关与每个警察按照有关条例规定,在各种时间、场合处理人际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正确的言行举止与必要的礼节。
警察礼仪不仅就是警察与公众交往的外在形式,亦就是其内在思想品德、各种素质修养的自觉表现,而后者就是前者的基础。
只有内在素质与外在形式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警察礼仪的意义所在。
警察礼仪就是由警察的性质与职能决定的,既有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日常礼仪,又有在执法、管理等方面必要的表现程序与手段,以此反映出对公民合法权利的尊重与保护,同时又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同时,警察礼仪也涵融于中华民族的礼仪之中,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礼仪的制约与影响,并对社会公共礼仪起到补充、发展的作用。
警察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力量,就是国家、政府的直观形象,就是党与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更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人。
因此,警察的礼仪便就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缩影。
对于塑造警察的仪表美、规范举止行为与讲究文明礼貌,增强警察队伍的亲与力与凝聚力、构建与谐的警民关系,树立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警察的基本礼仪警察的基本礼仪主要有警容仪表、言谈举止、敬礼三个方面。
其中,警容仪表含着装与仪容两个方面;言谈举止含礼貌用语、行为举止两个方面。
在行为举止中有挺拔的站姿、端庄的坐姿、平稳的步姿、恰当的手势与适当的表情等要求。
1、警察在着装方面的要求警察应当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着警服,保持警容严整;除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形外,在工作时间必须着警服;应当配套穿着警服,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
穿着警服时,应当规范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不得佩带其它与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
一般情况下,应着统一制式的皮鞋。
不得穿黑、棕色以外的皮鞋,不得穿式样怪异的皮鞋,不得穿布鞋、拖鞋或赤足。
男民警鞋跟不得高于3厘米,女民警的鞋跟不得高于4厘米。
皮鞋要保持光亮,不应穿白色或花色袜子。
一、警容仪表(一)着装1、着警服规定:民警必须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着装,保持警容严整。
(1)旗局民警除因工作需要着便服外,上班期间应当按照规定着警服上岗;(2)民警下班后应当着便服;(3)严禁着警服到宾馆、酒店和营业性娱乐场所(工作需要除外);(4)着警服除在办公楼(院)、参加会议和驾驶车辆时,应当戴警帽。
2、着警服要求:(1)严格按规定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徽、领花、臂章等;(2)不准歪戴警帽、挽袖、卷裤腿、敞怀、披衣;(3)不准警便服或者不同季节警服混穿,不准混穿不同制式警服;(4)不得在外露的腰带上系饰物;(5)不得将毛衣(衫)、内衣外露;(6)不得穿拖鞋、布鞋或赤足。
3、着警服驾驶机动车辆要求:(1)必须戴警用头盔;(2)必须证照齐全;(3)不准驾车时打电话或者吸烟。
(二)仪容要求:民警在各种场合,均应注意个人仪容的美观、端庄、清洁。
(1)男民警不得留长头、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2)女民警发辫不得过肩;(3)不得化浓妆、留长指甲、染指甲、染彩发、戴首饰;(4)不得纹身。
二、言谈举止人民警察应当举止端庄,谈吐文明,时刻保持良好的警容警姿。
(一)要求:1、严禁语言粗鲁,应当使用礼貌用语和规范用语,提倡使用普通话;2、要注意体态语言,保持挺拔的站姿、端庄的坐姿、平稳的步姿、恰当的手势等;3、严禁着警服边走边吸烟或边吃东西;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4、着警服外出时应当做到两人成行,三人成列。
(二)基本礼貌用语1、您好2、谢谢3、对不起4、请进5、请稍等6、您慢走(您走好)7、再见8、请多提宝贵意见9、没关系10、不客气11、多谢合作12、有事请讲13、您别着急14、多谢您的配合(支持和理解)杭锦旗公安局窗口民警礼仪窗口单位民警除要遵守《杭锦旗公安局民警常规礼仪》外,应做到:一、窗口服务工作要求:1、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公正、便民、利民和务实、高效的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2、窗口单位民警必须热情、耐心细致接待群众的办事、报警、求助、咨询等事项;接听电话应当使用规范用语;3、接待群众需要登记的,应当认真登记群众的陈述、要求、联系方式等;4、对群众的报警,应及时处警,并予以记录;5、接待群众办理户口、身份证等,应留下相关材料和联系方式,按规定及时办理。
人民警察的礼仪人民警察是我们社会的英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的治安与财产。
那么你们知道人民警察有什么礼仪要注意的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民警察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人民警察的礼仪(1)警容仪表礼仪。
保持警容严整:着警服时,严格按规定缀钉和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不佩带、系挂其他与人民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不挽袖、卷裤腿、披衣或敞怀,不得有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等有碍公安民警形象的行为。
保持仪容端庄:男民警不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民警发辫(盘发)不过肩;非特殊任务需要,不染彩发、文身、染指甲、留长指甲、化浓妆、戴首饰。
保持举止良好:做到站姿端正、挺拔,坐姿平稳、端庄,步姿轻松、稳健,手势自然、优雅,表情平静、温和,时时处处体现人民卫士良好的精神风貌。
(2)人民警察执勤礼仪。
岗位值勤时,保持身体姿态端正,精神饱满振作,不得斜靠、倒卧、跷腿、聊天,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交接岗,互相敬礼。
两名以上民警巡逻,应行列整齐,威严有序。
执行警卫任务,警容风纪严整,言行举止端庄得体。
进入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执行公务,主动出示证件,说明来意,并注意尊重他人人格,严格依法行事。
在外事活动场合遇见外宾,主动打招呼致意;纠正违章,先行敬礼。
除紧急情况外,着装驾驶和乘坐警用摩托车时,佩戴警用头盔。
驾驶警用车辆执行公务,除护卫国宾车队和追捕、押解犯罪分子和110处警可以按规定使用警灯、警笛外,一般只使用警灯;非紧急公务需要,不得违规超车、抢道、闪警灯、闯红灯。
(3)人民警察接待礼仪。
接待前来办事、求助、咨询的群众,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文明礼貌,语气谦和客气,表述准确通俗。
在遇到国外客人前来办事、求助,要想办法与其沟通,并热情为其解决问题。
接待群众报警、报案,应该用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抚,设法消除其焦急、紧张的情绪,引导其尽快讲清案由、事件、地点等要素,做好记录,并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出警。
警察礼仪简介一、警察礼仪的含义警察礼仪是各级公安机关和每个警察按照有关条例规定,在各种时间、场合处理人际关系和对外交往中正确的言行举止和必要的礼节。
警察礼仪不仅是警察与公众交往的外在形式,亦是其内在思想品德、各种素质修养的自觉表现,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只有内在素质和外在形式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警察礼仪的意义所在。
警察礼仪是由警察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既有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日常礼仪,又有在执法、管理等方面必要的表现程序和手段,以此反映出对公民合法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又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同时,警察礼仪也涵融于中华民族的礼仪之中,接受社会公共道德礼仪的制约和影响,并对社会公共礼仪起到补充、发展的作用。
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政府的直观形象,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人。
因此,警察的礼仪便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缩影。
对于塑造警察的仪表美、规范举止行为和讲究文明礼貌,增强警察队伍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树立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警察的基本礼仪警察的基本礼仪主要有警容仪表、言谈举止、敬礼三个方面。
其中,警容仪表含着装和仪容两个方面;言谈举止含礼貌用语、行为举止两个方面。
在行为举止中有挺拔的站姿、端庄的坐姿、平稳的步姿、恰当的手势和适当的表情等要求。
1、警察在着装方面的要求警察应当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着警服,保持警容严整;除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形外,在工作时间必须着警服;应当配套穿着警服,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
穿着警服时,应当规范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不得佩带其它与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
一般情况下,应着统一制式的皮鞋。
不得穿黑、棕色以外的皮鞋,不得穿式样怪异的皮鞋,不得穿布鞋、拖鞋或赤足。
男民警鞋跟不得高于3厘米,女民警的鞋跟不得高于4厘米。
皮鞋要保持光亮,不应穿白色或花色袜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要求规范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规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规范(1)警容仪表礼仪。
保持警容严整:着警服时,严格按规定缀钉和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不佩带、系挂其他与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不挽袖、卷裤腿、披衣或敞怀,不得有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等有碍公安民警形象的行为。
保持仪容端庄:男民警不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民警发辫(盘发)不过肩;非特殊任务需要,不染彩发、文身、染指甲、留长指甲、化浓妆、戴首饰。
保持举止良好:做到站姿端正、挺拔,坐姿平稳、端庄,步姿轻松、稳健,手势自然、优雅,表情平静、温和,时时处处体现人民卫士良好的精神风貌。
(2)警务执勤礼仪。
岗位值勤时,保持身体姿态端正,精神饱满振作,不得斜靠、倒卧、跷腿、聊天,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交接岗,互相敬礼。
两名以上民警巡逻,应行列整齐,威严有序。
执行警卫任务,警容风纪严整,言行举止端庄得体。
进入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执行公务,主动出示证件,说明来意,并注意尊重他人人格,严格依法行事。
在外事活动场合遇见外宾,主动打招呼致意;纠正违章,先行敬礼。
除紧急情况外,着装驾驶和乘坐警用摩托车时,佩戴警用头盔。
驾驶警用车辆执行公务,除护卫国宾车队和追捕、押解犯罪分子和110处警可以按规定使用警灯、警笛外,一般只使用警灯;非紧急公务需要,不得违规超车、抢道、闪警灯、闯红灯。
(3)警察接待礼仪。
接待前来办事、求助、咨询的群众,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文明礼貌,语气谦和客气,表述准确通俗。
在遇到国外客人前来办事、求助,要想办法与其沟通,并热情为其解决问题。
接待群众报警、报案,应该用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抚,设法消除其焦急、紧张的情绪,引导其尽快讲清案由、事件、地点等要素,做好记录,并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出警。
警务人员礼仪[2]导言警务人员作为公安机关的代表,是维护社会安全秩序和人民安宁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警务人员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与民众和谐关系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警务人员在执勤过程中应遵守的礼仪规范,促进公安机关形象的塑造和民众对警察的信任度的提升。
一、穿着整洁、干净作为警务人员,穿着整洁、干净是对职业形象和职业操守的尊重。
以下是一些穿着规范的要求:•制服要整洁干净,不能有褶皱、污迹或破损之处;•鞋袜要清洁;•配饰简洁,不能过分华丽或夸张;•不得擅自更换或改变制服样式。
二、谦和礼貌待人警务人员与各个社会群体接触密切,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高度的细致入微的待人礼仪。
以下是一些待人礼貌的要求:•对待民众要友善、耐心,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和蔼可亲,表情和声音要亲和、温和;•注意语言的文明使用,避免使用粗俗语言或暴力言辞;•尊重民众的人格和权益,不擅自侮辱或歧视任何群体。
三、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警务人员的仪容仪表是其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安机关的形象塑造和民众对警察的信任度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仪容仪表的要求:•保持良好的体态,站立姿势要端正、自然;•严禁翘二郎腿、搭手或双手插兜等不文明举止;•保持面部干净,谨慎打扮,并注意修剪指甲;•注意身体清洁,定期洗澡、剃须、更换干净的制服等;•注意发型整洁,严禁涂饰或染发。
四、遵纪守法,不收受贿赂警务人员作为执法者,必须严守职业操守,遵守法律法规,并且坚决抵制贪污腐败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遵纪守法的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有滥用职权、损害人民利益等违法行为;•不得接受贿赂,维护执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坚决不允许以职权为借口横行霸道,对待任何人都要公平公正;•积极参与警务人员的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
结语警务人员的礼仪规范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塑造公安形象的重要环节。
穿着整洁、干净,谦和礼貌待人,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遵纪守法,这些是警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
警察文明礼仪警察文明礼仪篇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规范一、警容仪表1、公安民警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着警服,保持警容严整。
2、着警服时,必须严格按规定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不得佩带其他与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不准挽袖、卷裤腿、披衣或敞怀,不得有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等有碍公安民警形象的行为。
3、保持仪容端庄。
男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鬃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民警发辫不得过肩;非特殊任务需要,不得染彩发、纹身、染指甲、留长指甲、化浓妆、戴首饰。
4、保持行为举止良好,做到站姿端正、挺拔,坐姿平稳、端庄,步姿轻松、稳健,手势自然、优雅,表情平静、温和,时时处处体现港城卫士良好的精神风貌。
5、注重礼节。
晋见或遇见上级领导,着警服民警应当行举手礼,不便行举手礼时,可行注目礼;晋见或遇见本单位经常接触的领导和其他同事,应当互相致意。
6、参加重大庆典、集会等活动升国旗时,着警服列队民警应当自行立正、行注目礼,带队人员应当行举手礼,未列队的民警应当行注目礼。
奏唱国歌时,应当自行立正。
二、值勤礼仪1、执勤民警在履行公务检查时,应例行公务用语,态度刚柔适度,实施文明检查,公开执法依据,管教结合妥处理。
2、岗位值勤时,应保持身体姿态端正,精神饱满振作,不得斜靠、倒卧、翘腿、聊天,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交接岗,应互相敬礼。
3、着装徒步执行巡逻任务,应保持步姿有力,步速适中,身体端正;两名以上民警巡逻,应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威严有序。
4、执行警卫及保卫任务,应当严整警容风纪,严肃言行举止,实施文明管理;首长车队经过时,应呈立正姿势行注目礼,以示尊重。
5、进入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执行职务,应当主动出示证件,说明来意,并注意尊重他人人格,严格依法行事。
6、因公与有关人员接触或在外事活动场合遇见外宾,应当主动打招呼致意;不同单位的公安民警因公接触,应当主动致意;纠正违章,应当先行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