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一、原子的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不
(居于原子中心)
原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子
显 电 性
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核外)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叫核电荷数
对于原子来说: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观察表格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铁
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
注意点:
1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略去不写)
找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铁
质子数
1 6 8 11 17 26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0
1
6
6
8
8
12
11
18
17
30
26
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值)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 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 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绕核 作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 在原子中只占很小的体积,但集 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的质量;原 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的数, 它们数量相同电性相反,所以原 子不带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
4、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如: H+ 、Na+、 Mg2+ 、Al3+
氯化钠的形成
Na
Cl
Na+
Cl-
NaCl
化学反应中的离子:
NaCl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