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控制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9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
一、导入案例1: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忆美元。
哈勃望远镜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15忆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1990年4月发射升空。
但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
由于直径达94.5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
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像预期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如果有一点更好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镜片的生产商珀金斯-埃默公司,使用了一个有缺陷的光学模板生产如此精密的镜片。
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置没设置好。
小郑装置上的1.3毫米的误差导致镜片研磨、抛光成了误差形状。
但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其他许多NSSA项目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分的时间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
实际上,镜片粗磨在1978年就开始了,直到1981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完工后望远镜又再地上待了两年。
美国国家航天局中负责哈勃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中的细节根本不关心。
时候航天管理局中一个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说:“至少有三次明显的证据说明问题的存在,但这三次机会都失去了”。
新授:(40分钟)二、新课案例二:扁鹊论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教学过程(第2课时)教学环节教学预设学生活动新授:(20分钟)1、控制的定义:所谓控制,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以计划为依据制定控制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实际执行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衡量实际工作绩效找出偏差,并根据偏差或调整实际工作活动或调整既定标准,是两者吻合的全过程。
管理学基础-0012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参考答案:提高劳动生产率2. 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
参考答案:高层管理者3.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参考答案:经济人4. 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是()。
参考答案:亚当•斯密5. 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就是企业目标的()。
参考答案:变动性6. 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
参考答案:高层管理者7.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参考答案:生产流程8. 对供应商的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
参考答案:协同能力9. 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参考答案顾客之上10. 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参考答案:积极强化11.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参考答案:管理的实践性12.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参考答案:事业部制结构13.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是不准确的。
参考答案: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14. 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参考答案: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15. 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的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关联多元化多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 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
A 技术环境B 政治法律环境C 经济环境D 社会文化环境参考答案:A,B,C,D2.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
第十九章: 控制的基础学习目的:为控制下定义解释控制为什么重要描述控制过程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控制说明哪些因素是管理者能够控制的对比组织目标和系统方法对组织的效果解释战略伙伴方法为什么能够提高组织的效果描述一个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解释控制是如何演变为机能障碍的什么是控制控制【control】监视活动以确保其按计划进行和纠正任何重大偏差的过程。
换句话说, 控制就是要消除计划与执行的偏差, 使组织一切活动都能按有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的方向进行, 使组织运行方式更加可靠、更加便利和更加有效。
控制的重要性1. 它可使管理者了解组织目标是否实现, 及没有实现的原因。
2. 管理者需要向员工授权控制的过程控制过程【control process】衡量实际绩效, 将其与标准比较, 采取管理行动纠正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的过程。
应该注意, 控制过程假定行动的标准总是存在的, 这些标准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目标。
衡量为了确定实际工作的绩效究竟如何, 管理者首先需要的是收集必要的信息如何衡量: 有四种信息常常被管理者用来衡量实际工作绩效个人的观察: 提供了实际工作的最直接和最深入的第一手资料。
统计报告:可以清楚有效地显示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但是它只是提供几个关键的数据, 信息有限口头汇报: 快捷的、有反馈的但在存档和重新使用方面诸多不便书面报告:更正式, 更精确和全面, 易于分类和存档当比较慢, 缺乏反馈。
衡量什么标准是衡量实际成果的尺度, 是从一个完整的计划中提取出来的对工作成果进行计量的关键点, 即将组织的总目标具体化为数量化的、可考核的、多样的部门目标、指标和标准, 使之成为衡量计划进度和最终成果的标尺和工具。
控制标准的类别实物标准成本标准资本标准收益标准时间标准比较通过比较实际工作成效与控制标准, 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没有出现偏差, 一是出现了偏差。
一般来说, 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与控制标准不可能完全一致, 两者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偏差, 因此, 人们往往规定了一个可以浮动的范围, 只要实际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内就可以认为不存在偏差, 则该控制过程暂告完成;而一旦实际结果在允许范围之外, 就可以认为存在偏差, 则控制过程进入下一步骤。
好坏,而且对组织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过越好,存货周转率较高,表明组织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
4.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用各种图表或表格的形式表示组织实际情况的控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得益于对原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处理,如果掌握了能够连续反映组织运营情况的原始记录,就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现代的控制方法(一)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T)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后来在西欧与日本逐渐得到推广与发展。
它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实现定量化,变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产品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设计质量、维持质量、提高质量等活动构成一体,形成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1.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1)始终关注顾客。
对于组织而言,顾客已成为组织的衣食父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正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并推崇。
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
为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组织的业务流程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固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让顾客放心满意。
(2)不断进行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组织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确保组织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第二十章控制方法?一、教学要点1、各种类型预算控制的内涵。
2、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各种类型的非预算控制的内涵。
4、审计控制的内涵、类型。
5、损益控制的内涵、作用及其局限性。
6、投资报酬率控制的内涵、作用及其局限性。
7、亲自观察控制的内涵及其作用。
8、报告分析法的内涵及其作用。
9、成本控制的基础、步骤和作用。
10、关键名词:预算、静态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比率分析、审计、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损益控制、投资报酬率控制、亲自观察控制、报告分析控制、成本控制?二、习题(一)填充题1、企业在未来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可以利用_________进行控制。
2、预算预估了企业在未来时期的_________或_________,同时也为各部门或各项活动规定了在资金劳动、材料、能源等方面的支出不能超过的额度。
3、静态预算是指_________。
4、弹性预算主要用于:_________。
5、一般来说,预算内容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和_________都是从财务角度计划和预测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需付出的费用。
7、收入预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
8、把成本准确地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有两种方法:_________和_________9、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常用的有两种类型:_________和_________。
10、成本分配的追溯法有两种:_________和_________。
11、_________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与外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的比率关系。
12、_________是由外部机构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
13、动因追溯使用两种动因类型来追溯成本:_________和_________。
来达到这样的目标。
这些现代的控制方法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提前发现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有效消除偏差,使得组织的运转不会脱离既定的目标方面,也有利于加速目标的实现进程。
一、传统的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在管理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控制方法就是预算控制方法。
所谓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而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控制。
1.收支预算收支预算是以货币的形式表示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具体又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反映了组织行为的预期结果,而支出反映了对组织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情况。
一个组织的收入与支出可以反映其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科学的收支预算,能有效控制组织的总体行动,保证组织的有序运转。
2.运营预算运营预算是指组织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
组织能否正常运转,主要取决于这些基本活动是否正常运转。
运营预算主要包括生产、销售、直接材料采购、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单位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预算。
这些预算当中,销售预算又是最关键的,主要因为它是计划的基础,又是组织收入的主要实现手段。
3.资产负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是表示某一个会计末期的资产、负债和净值这几项计划的预测结果,它是对组织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预测,如组织的资产负债表。
4.现金预算现金预算是以收支预算为基础编制的预算,它是根据实际现金收支的经验数据,来分别预测与安排现金的收入与支出数额,是组织在预算期内所需要的现金的详细说明。
这也是控制组织基本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5.利润预算利润预算是用来综合反映组织在计划期间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并作为预测组织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重要依据。
6.投资预算投资预算是对组织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等活动进行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