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儿科课件 消化系统概述鹅口疮
- 格式:pdf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42
2024年新生儿鹅口疮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生儿鹅口疮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7章第2节,具体包括新生儿鹅口疮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学会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要点。
教学重点: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新生儿鹅口疮的病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病例,让学生分析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新生儿鹅口疮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鹅口疮的定义2. 病因3. 临床表现4. 诊断方法5. 治疗要点6. 护理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鹅口疮的定义及病因。
(2)列举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论述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答案:(1)新生儿鹅口疮是指在新生儿口腔黏膜上发生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2)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表现有口腔黏膜白色膜状物、不易擦去、患处疼痛等。
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临床表现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
(3)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原则为抗真菌治疗,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合理喂养、加强营养支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新生儿鹅口疮的学习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生儿鹅口疮的预防措施及家庭护理要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
2. 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表现。
2024年新生儿鹅口疮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新生儿常见疾病”,具体涉及第4节“新生儿鹅口疮”。
详细内容包括新生儿鹅口疮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2. 学会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新生儿鹅口疮进行正确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难点:新生儿鹅口疮的发病机制、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新生儿鹅口疮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疾病对患者及家庭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新生儿鹅口疮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2)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表现及分度;(3)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新生儿鹅口疮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发放新生儿鹅口疮护理措施的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鹅口疮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2. 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表现及分度;3. 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4. 案例分析与随堂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鹅口疮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2)列举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3)谈谈你对新生儿鹅口疮预防方法的看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新生儿鹅口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方面,仍需加强实践操作训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生儿鹅口疮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提高护理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生儿鹅口疮的发病机制;2. 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措施的具体实施;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第五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鹅口疮一、鹅口疮的病因及临床表现1.病因;为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所致。
多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患儿。
新生儿可因奶头、乳具污染而传播,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
中医认为本病系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致心脾积热,邪热上乘于口舌;也有因先天禀赋不足,气阴两虚,或后天乳食调护失宜、久病久泻之后,阴液耗伤,虚火上炎于口舌而发。
2.临床表现: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白膜。
初起时,呈点状和小片状,微凸起,可逐渐融合成大片,白膜界限清楚, 不易拭去。
如强行剥落后,可见充血、糜烂创面,局部黏膜潮红粗糙, 可有溢血,但不久又为新生白膜覆盖。
偶可波及喉部、气管、肺及食管、肠管,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
二、心脾积热、虚火上炎证的证候、治法、主方1 .心脾积热证候口腔舌而满布白屑,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吮乳啼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舌红,苔薄白,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治法清心泻脾,解毒泻火。
方药清热泻脾散加减。
2 .虚火上炎证候口舌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显著,或口舌糜烂,口干不渴, 额红,手足心热,虚烦不寐,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指纹色紫。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第二节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的中西医病因1 .中医病因:本病中医归属在门疮范畴。
中医认为多由风热乘脾, 心脾积热,或虚火上炎所致。
外感风热之邪、内应于脾,风热夹毒上乘于口而发为口疮。
或素体虚弱、或久病久泻,气阴两虚,虚火上炎, 熏灼门舌而生疮。
2.西医病因:西医认为本病主要为感染单纯性疱疹病毒所致。
二、疱疹性口炎的辨证论治1 .风热乘脾证候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糜烂为主,甚则满口糜烂,周围黏膜色红,疼痛明显,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或伴发热,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疏风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凉膈散加减。
2.心火上炎证候舌上、舌边溃烂,色赤疼痛,烦躁多啼,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2013-7-17儿科廖若莎2
鹅 口 疮
儿科 廖若莎
2013-7-17儿科廖若莎9
授课内容
一、概述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诊断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施治
六、临证心得
2013-7-17儿科廖若莎10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鹅口疮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要点;熟悉病因病理;了解正常护理方法。
2013-7-17儿科廖若莎11
2013-7-17儿科廖若莎13
2013-7-17儿科廖若莎20
2.辅助检查:
取白屑涂片检测,可见霉
菌丝及念珠菌孢子。
2013-7-17儿科廖若莎21
3.穴位按压法 :双手指尖按压人中,双侧下关、颊车,按压时间为1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1~5次为1疗程。
2013-7-17儿科廖若莎30
六、临证心得
1.鹅口疮在新生儿多见,为餐具感染或乳母奶头不洁所致。
故本证防治,当积极宣传卫生观念,做好餐具消毒及乳母喂奶前消毒奶头。
2013-7-17儿科廖若莎34
2.本证西医
治疗,一般不能
使用抗生素或激
素,否则易致病
灶扩散,加重病
情。
2013-7-17儿科廖若莎35
3.患儿家长一般不要以硬物(如汤匙)刮口腔或舌面上白屑,否则易致出血,更易引起感染。
2013-7-17儿科廖若莎36
5.食疗配合外用疗效佳。
2013-7-17儿科廖若莎38
保证充足的睡眠!
2013-7-17儿科廖若莎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