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护理翻身卡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一种辅助翻身枕的制作与应用作者:周佳琦姚娟祝秋萍顾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11期【摘要】目的自制辅助翻身枕用于防压疮的发生,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方法根据力学和材料学原理设计了一种改良式辅助翻身枕,为43例需翻身的病人定时翻身后使用该翻身枕固定体位,观察翻身效果并了解病人、家属及护士的满意度。
结果43例病人按时翻身后应用该翻身枕固定体位,均无新压疮发生,5例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得到改善,且病人感觉舒适,护理人员使用方便。
结论通过辅助翻身枕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压,避免软组织的损伤,也有效改善失禁性皮炎,保持会阴部及肛周干燥,给予患者自然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翻身;压疮;失禁【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1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疾病特殊、病情复杂、年龄大等特点,需卧床休息,采取有效翻身,正确的卧位摆放尤其重要。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损伤,是监护室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护理工作中,为患者翻身是重症监护室的日常护理之一,也是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的重要护理措施【1】。
同时,预防及治疗压疮的关键措施是防压支撑工具的选择【2】。
至今为止为患者翻身最常用的方法是还是一侧垫高枕头,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翻身枕有三角海绵枕、R型翻身枕、梯形枕、踝部枕等,这一方法针对的尾骶部的压疮有效,但对于肢体偏瘫、意识障碍、两便失禁患者的卧位摆放,下肢肢体的压疮预防效果不佳。
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创新研究设计出的改良式多功能翻身枕投入临床使用,可以很好地满足各类体位的摆放,尤其是对侧卧位时下肢肢体的摆放,可以保持会阴部的干燥,防止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保持两侧肢体的有效空间,防止机械性压疮的发生;还能防止因患者无意识移动肢体,碰撞床栏所造成的皮肤挫伤。
现将制作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 设计与制作1.1 设计运用物理力学与材料学的结合原理,在临床原有翻身枕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款辅助翻身枕。
压疮翻身卡的书写内容
翻身护理
(一)目的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适用于不能自理的病人.
(二)操作方法
要领:托重心,用合力,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撞碰,不擦皮,既轻又稳亦省力.
1、一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左侧卧位)
(1)护士立于病人右侧,两腿距离10-15cm 以维持平衡,重心恒定.将病人左右手交叉置腹部.
(2)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右手将病人右肩稍托起,左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颈项部;右手移至对侧左肩背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上身移向近侧. (3)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左手伸入病人腘窝,右手扶于足背,屈膝双下肢;右手沿腿下伸入达尾骶部,左手移至对侧左臀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下身移向近侧.
(4)调整体位.左手扶背,右手扶双膝,轻翻转病人,抬起病人右腿,拉平裤子,托膝使病人屈髋膝置于床旁;抬左腿拉平裤子放于床中.平整衣服,以软垫支持病人背部和双腿,取舒适卧位.侧卧翻平卧,护士立于病人左侧,步骤同上,两手动作相互调整.
2、一人巧翻身法
(1)两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侧卧位)对于身体胖重且不能活动者,如截瘫,偏瘫,昏迷等病人则宜采用两人协助翻身.
(2)两位护士站在病床的同侧,一个托病人两手放于腹部,托其颈肩和腰部,另一人托臀和腘窝部,两人同时将病人抬起移向床缘,分别扶托肩,背,腰,膝部位,轻推,
使病人转向对侧.。
关于建立压疮报告制度的通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患者安全目标”切实加强压疮的预防和管理,确保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护理部修订了“压疮预防”报告制度,规范了压疮的上报时间、难免压疮的申报条件及程序,科学设计了《压疮危险性评估量表》、《压疮情况报告表》等。
将对难免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进行跟踪、科学、规范的评估,对压疮的防治实施持续、动态、全程的管理, 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防范和管理意识,有效的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 确保病人安全。
护理部同时成立了“压疮护理小组”负责对难免性压疮、院外带入压疮、高危病人皮肤问题、肛周溃烂、意外损伤等进行专业指导和会诊工作。
希望各护理单元收到通知后,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熟悉压疮报告制度及相关报告程序,提高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落实。
附:压疮护理小组成员:XXX压疮的预防、报告制度一凡长期卧床、年老体弱、严重消瘦、水肿、大小便失禁、中风病人均要填写“压疮评估量表”.1.凡评估分值W18分者,对病情许可翻身的病人,应设立翻身卡,记录、签名。
W12者按第三项中“预报程序”上报。
2.病区应对评估分值W18分者,在《护士动态日志》进行三班交接。
二已发生压疮的病人:1.护士应正确评估压疮创面情况,并在压疮情况报告表上记录压疮的部位、面积、程度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2.护士长填写“压疮情况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交护理部,另一份留科室内保存。
院内发生的压疮要立即填报,院外带进的最迟在48小时内填报。
3.病区护士长每天检查病人的压疮情况,及时纠正、调整护理措施。
4.转科病人有压疮的,转出科室应主动把“压疮情况报告表”交转入科室,并双方共同检查病人全身皮肤情况,核对压疮登记情况。
三对难免发生压疮的病人:护士长应及时进行预报。
1.预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
2.报告程序:护士长根据预报条件及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分值《12 分者,将评估表交到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压疮护理小组于48小时内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压疮的护理措施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压疮的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在工作中严格细致的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定时翻身,减少局部组织的压力,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翻身的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情况而定,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1h翻身一次。
建立翻身记录卡,每次之间按顺时针方向翻身并记录。
2)、保护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使之处于空隙位,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卧气垫床,并在骨隆突处和受压局部垫气垫圈、海绵圈或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等。
3)、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者,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及仔细听取患者主诉,如:皮肤及指(趾)甲的颜色、皮肤温度变化、疼痛等,并适当调节松紧,衬垫应平整、柔软,如发现石膏过紧或凹凸不平,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整。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作用1)、保持床单被服清洁、平整、无皱褶、无渣屑。
以避免皮肤与碎屑及衣服床单皱褶产生摩擦。
2)、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衣服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发生拖、拉、推等现象。
3)、患者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可在患者大腿下垫软枕。
4)、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可在便盆上垫软纸。
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1)、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被服的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洗净擦干,局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
2)、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因其影响汗液蒸发,致使皮肤受热潮湿。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
2)、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蘸少许红花酒精用手掌大小鱼际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环形按摩,由轻到重,每次按摩3-5分钟,已压红的软组织或已发生的压疮,只能用上述方法在周围按摩。
自制折叠式翻身床板及其在预防褥疮中作用李真玉;孙桂梅;邹玉梅【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01(24)2【摘要】@@褥疮是对卧床病人威胁较大的主要并发症。
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劳动程度,我们自制了一种折叠式翻身床板,解决了值班护士人员少,为患者翻身困难的问题,在褥疮的防治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临床资料rn将30例患者分成两组,使用组对照组各15例,使用组平均年龄72岁,其中4例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11例为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史。
对照组平均年龄65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史10例。
rn1.2 制作方法rn取与原床板相同,宽120cm的床板,首先截取3块,其长度与原床板长度相同,两边木板宽度为45cm,中间木板宽度为30cm,然后将这3块木板横截从床头量到床尾85cm处,成为6块木板,最后用合页7~11个依次连接之,保证中间木板宽度为30cm与原床板长度相同宽为120cm的折叠式翻身床板。
备2根长度相同为一组的不同长度的支架若干对。
【总页数】1页(P40)【作者】李真玉;孙桂梅;邹玉梅【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临床学院内分泌科;佳木斯大学临床学院内分泌科;佳木斯大学临床学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2.1【相关文献】1.电动翻身气垫床在预防ICU危重患者褥疮中的应用效果 [J], 聂清芳2.自制多功能翻身带在脊髓损伤病人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 [J], 王玲;周敏;肖红琼;李忠丽;李华萍3.自制多功能翻身带在脊髓损伤病人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 [J], 王玲;周敏;肖红琼;李忠丽;李华萍;4.橡胶气圈和自制海绵垫在褥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小娟;邢轶青;周莉娜5.决明子翻身枕在预防褥疮中的作用 [J], 黄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身垫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翻身垫的作用翻身垫是一种辅助护理用品,用于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翻身,减轻护理人员的力气,保护患者的皮肤,预防压疮的产生。
翻身垫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长时间固定在床上造成的不适,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二、翻身垫的选择1. 选择适合患者体型和重量的翻身垫,确保翻身垫的尺寸和质地符合患者的需求。
2. 需要选择防水透气的材质制成的翻身垫,以便于清洁和消毒。
三、翻身垫的使用方法1. 确保翻身垫平整地铺在患者身下,避免起皱和变形影响翻身效果。
2. 在翻身时,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的一侧,将翻身垫从患者的一侧滑动到另一侧,避免拉扯患者的皮肤和肌肉。
3. 翻身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统一动作和力度,避免用力过猛或过轻。
4. 完成翻身后,及时将翻身垫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四、翻身垫的注意事项1. 使用翻身垫时,需注意患者的体位和皮肤情况,避免因错误的翻身方式而造成疼痛或皮肤损伤。
2.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更换体位,使用翻身垫时不能取代定期翻身的保健动作。
3. 翻身垫使用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舒适度和反应,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适当的停顿。
4. 定期检查翻身垫的使用状况,发现破损、变形或脏污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五、翻身垫的维护和储存1. 翻身垫使用后需要及时清洁和消毒,避免滋生细菌和致病菌。
2. 清洁后的翻身垫要晾晒或烘干,保持干燥和卫生。
3. 不使用时,翻身垫应放置在干净、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形。
结语:翻身垫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护理用品,对于床上照护的患者来说,它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舒适的体位,预防压疮的发生,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翻身垫的功效和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在医护工作中,护士和护理员需要深入了解翻身垫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做好翻身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康复健康保驾护航。
维护、储存和经常检查翻身垫的使用状况至关重要。
R 预预防防压压疮疮的的健健康康教教育育宣宣传传卡卡压疮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压疮也叫褥疮。
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
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卧床患者。
病因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一般来说,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翻身不便及肢体感觉迟钝者易患褥疮,临床上多见于以下三类患者:1.昏迷及瘫痪病人2.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病人。
3.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病人。
预防一、床铺要松软平整,尽可能地经常改换卧床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
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拖、拉等,以防止擦伤皮肤。
二、经常检查患者骨骼突出处以及受压部位,定期按摩全背或受压处,按摩时自上而下,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切勿擦伤皮肤。
受压局部要垫气圈、棉圈、海绵垫等。
三、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其尿垫,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
四、对使用夹板或者其他矫形器械的患者,应加上松软的衬垫,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调节夹板或器械松紧。
五、卧床患者不可使用掉瓷的便盆。
使用便盆时应协助病人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肤擦伤,同时臀部与便器间应垫软纸、海绵或海绵垫。
六、鼓励病人进食,保证充足的营养。
饮食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每日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
七、平时注意多活动身体。
有活动能力的老人,不要睡卧过多;不能单独行动者,应在他人帮助下适度活动;因病卧床者,一旦病情许可,应尽早离床。
八、要经常用温水洗浴、擦背,保持患者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
健康饮食①给予高蛋白食品。
②多食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菜籽油等,有润肠功效,利于缓解便秘。
③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等。
自制简易翻身单在长期卧床护理的应用和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自制简易翻身单在长期卧床护理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2年1-9月新丰县人民医院外科术后卧床患者、昏迷患者300例,分为试验组24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本科自制简易翻身单进行翻身,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徒手翻身法进行翻身。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翻身所用时间、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患者褥疮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感。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翻身所用时间明显缩短、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褥疮发生例数为0例,而对照组患者褥疮发生例数为7例,发生率为11.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例数0例,而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例数为13例,发生率为21.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制翻身单能有效缩短翻身时间,降低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自制翻身单能有效减少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能有效避免因翻身操作而导致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标签:自制翻身单;护理;褥疮褥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一种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又称压迫性溃疡或压疮[1]。
有研究[2]证实,当毛细血管压超过2.13 kPa,毛细管对组织的灌流作用便受到抑制,出现障碍,而超过2.67 kPa时,持续2~4 h即可导致褥疮的发生,提示间隙性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护理人员定时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是防治患者褥疮发生的重要有效护理措施[3]。
如何顺利进行翻身操作,又不对患者病情产生影响是临床护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科自2012年起开始应用自制简易翻身单对长期卧床不起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护理操作,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9月新丰县人民医院外科术后卧床患者、昏迷患者3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240例,男138例,女102例,年龄34~82岁,平均(60.59±18.34)岁,平均卧床(28±13)d,平均Braden 评分(11.29±3.27)分[4];对照组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2~84岁,平均(61.28±17.96)岁,平均卧床(27±17)d,平均Braden评分(10.98±2.69)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卧床时间及平均Braden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压疮的预防护理体会【摘要】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家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压疮评估预防护理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加拿大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综合性医院压疮的发生率是15.1%,而中华护理杂志报道:曾对34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调查中发现,压疮的高发率位居第二。
压疮的高发人群是年老体弱、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等无自主行为能力或疾病影响不能改变体位的患者。
随着病家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也就是说可能引发护患纠纷,而预防发生也就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我科通过有效的预防护理,压疮发生率自2006年的1.2%下降到2009年的0.5%,从而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为创建和谐就医环境尽一份力。
现将护理体会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勉。
1压疮的概念1.1美国的NPUAP(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在2007年2月的会议上对压疮下的定义:压疮(pressuresores)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出处,是压力的损伤结果,或者是压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1.2我国护理学沿用的压疮概念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2压疮的病理学压疮的病理实质是:受累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
一般认为≥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32mmHg)的持续压力,即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而影响组织血供,导致组织缺氧。
3压疮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影响病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而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
发生压疮的老年人比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死亡率增加6倍。
4评估压疮发生的危险性首先,责任护士采用Waterlows量化评估表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预测压疮发生的危险性,筛选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实施重点预防护理。
新型翻身钟标准卧位牌在压疮预防中的设计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翻身钟标准卧位牌在预防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Braden评分≤12分的高危35例,调查患者、家属、护士满意度及有无压红现象的差异。
结果:翻身措施落实及时有效,提高了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结论:外观新颖、选材方便、直观易懂,省时实用,在压疮预防中利于交接、责任明确,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便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卧位牌;压疮;预防压疮是指因压力或压力合并剪切力或摩擦力的作用,对骨突出皮肤和(或)皮下组织造成的局部损害[1],尤其好发于老年、伤残和危重症人群[2],定时翻身是经济而有效的减压措施。
目前国内临床中压疮翻身记录时常用纸质翻身卡,护士根据患者受压部位进行翻身后签字,在护理工作中即耗时耗费,又容易被忽视,甚至翻身时间往往与患者体位不相符合,易流于形式。
新型翻身钟标准卧位的设置采纳了现代预防压疮的护理新观念:30度侧倾翻身卧位,并考虑了组织受压和减压时间的问题,各受压部位承受压力时间为2小时,减压休息时间为4小时。
翻身钟标准卧位牌设计为24小时计时制,每2小时为一时间段,共6个时段,外观新颖、操作简便,将翻身卧位与时钟对应,直观方便、省时实用,在压疮预防中利于交接、责任明确,翻身措施落实及时有效,便于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住院的患者,Braden评分≤12分的高危压疮患者3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8岁,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患者、家属、护士满意度及患者皮肤受压现象进行比较。
1.2方法翻身钟标准卧位牌是以时钟为指示,设定为患者翻身的时间和标准卧位的一个标立牌,设计翻身时间为双时,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循环卧位为:12时平卧位-2时左侧30度-4时右侧30度-6时平卧位-8时左侧30度-10右侧30度,在固定标准时间有固定标准翻身卧位,指示背景颜色“平”为红色,“左”为蓝色,“右”为绿色,侧卧位时在患者背后放一软枕或体位垫,让患者背部与骶尾部平行斜靠在软枕或体位垫,使其胸背平面与床面呈30度倾斜角,双下肢屈曲错开,两膝间垫软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自制护理翻身卡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压疮。
对通过评估为高危人群,特别是老年病人、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不能改变体位者,应加以重点防护。
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减压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定时翻身是经济而有效的减压措施之一,也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垫,对于身体极度消瘦的患者,可以在骨隆突出处预防性的使用减压贴。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我科护理部设计并制作了皮肤护理翻身卡,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选择16开普通纸,制成表格形式,单面印制,页面、眉栏设有患者科室、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
表格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为日期/时间、皮肤情况、护士签名2、临床预防及应用:(1)将皮肤护理翻身卡用夹子置于床头或夹病历首页处,以便护士翻身或处置时随时记录。
根据不同时间体位变化填写卧位情况。
(2)做好基础护理,如:预防压疮发生的原因,做好“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同时加强营养。
免除不良刺激:勤清洗皮肤、勤更换及做好排便功能训练。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3)免除摩擦力和剪切力:如使用足跟保护垫,翻身时间每次控制在2小时内。
(4)改善营养:摄入优质蛋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A、和锌。
(5)病房的处理:病房要保持通风,清洁,用消毒水湿式拖地1~2次/d,空气消毒1次/d,lh/次。
整理患者病床单元:床铺要柔软、清洁,保持平紧、舒适。
3、使用效果皮肤护理翻身卡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了工作主动性,使护士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有据可查;使患者/家属享有自主参与评价护理质量的权利,使患者得到尊重,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使患者及家属较好地掌握了防止压疮发生的护理知识和方法,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自制护理翻身卡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压疮。
对通过评估为高危人群,特别是老年病人、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不能改变体位者,应加以重点防护。
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减压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定时翻身是经济而有效的减压措施之一,也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垫,对于身体极度消瘦的患者,可以在骨隆突出处预防性的使用减压贴。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我科护理部设计并制作了皮肤护理翻身卡,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材料与制作:选择16开普通纸,制成表格形式,单面印制,页面、眉栏设有患者科室、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
表格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为日期/时间、皮肤情况、护士签名
2、临床预防及应用:
(1)将皮肤护理翻身卡用夹子置于床头或夹病历首页处,以便护士翻身或处置时随时记录。
根据不同时间体位变化填写卧位情况。
(2)做好基础护理,如:预防压疮发生的原因,做好“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同时加强营养。
免除不良刺激:勤清洗皮肤、勤更换及做好排便功能训练。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3)免除摩擦力和剪切力:如使用足跟保护垫,翻身时间每次控制在2小时内。
(4)改善营养:摄入优质蛋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A、和锌。
(5)病房的处理:病房要保持通风,清洁,用消毒水湿式拖地1~2次/d,空气消毒1次/d,lh/次。
整理患者病床单元:床铺要柔软、清洁,保持平紧、舒适。
3、使用效果
皮肤护理翻身卡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了工作主动性,使护士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有据可查;使患者/家属享有自主参与评价护理质量的权利,使患者得到尊重,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使患者及家属较好地掌握了防止压疮发生的护理知识和方法,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