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36.50 KB
- 文档页数:14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细胞分化: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基本过程(1)愈伤组织:由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2)脱分化:又叫去分化,是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3)再分化:愈伤组织继续培养,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植物材料(1)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2)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营养物质(1)大量元素,如N 、P 、K 、Ca 、Mg 、S 。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为: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 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植物体 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植物材料、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及pH 、温度、光照等。
4.菊花茎段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的植株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且培养基中不必添加植物激素。
5.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6.菊花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流程:制备MS 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2)微量元素,如B 、Mn 、Cu 、Zn 、Fe 、Mo 、I 、Co 。
(3)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
3.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二者的浓度、使用的顺序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4.环境条件:如pH 、温度、光照等,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 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 ℃,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 h 。
三、菊花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制备MS 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1.制备MS 固体培养基:配制各种母液―→配制培养基―→灭菌。
课后训练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B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 .外植体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片段或器官D .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2.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
为了防止发生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
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
A .茎尖B .子房壁C .叶片D .花粉粒3.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的是( )。
A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B .离体状态C .导入外源基因D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4.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4 d 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B .接种时外植体未灭菌C .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D .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5.用菊花的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出试管苗。
下面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行培养时,一次性加足营养物质以防止污染B .整个培养过程应在光下进行,有利于长叶C .要根据培养过程的实际情况,更换培养基D .整个培养过程都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以免杂菌的污染6.在制备MS 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
①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可直接用移液管从母液中取 ②配制母液时,无机物中大量元素浓缩1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 ③配制培养基时,琼脂要及早加热熔化 ④MS 培养基的pH 要求不太严格,可控制在5~7之间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7.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 .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C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感染杂菌则前功尽弃D .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插入培养基中即可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菊花的组1 专题3 课题【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织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1.下列生物学过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蝌蚪生长发育成了小青蛙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解析:细胞全能性指已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
壁虎尾巴重新长出,属于再生,不是细胞的全能性,A项错误。
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项错误。
小蝌蚪属于青蛙的幼体,C项错误。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项正确。
答案:D2.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过程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解析:从流程图可知,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即b和c步骤,再分化发生在c 步骤。
答案:B3.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不含有有机物C.③试管中的细胞具有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和液泡都大的特性D.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解析:由于⑤是由①的组织经培养成的个体,故二者的全能性应该相同,A项错误。
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②试管中含有有机物蔗糖等,B项错误。
③试管中细胞为高度液泡化的细胞,C项错误。
植物激素比例的不同,常诱导分化出不同的器官,D项正确。
答案:D4.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根的分化明显,而芽的分化不明显,可能原因是( )A.未见阳光B.培养时间不到C.培养基营养过多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合适解析:愈伤组织产生根或芽,取决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例。
中学高效课堂高二生物选修1导学案
导学案答案:
1、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
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
C.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
D. pH、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组织培养也特别重要
2、下面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菊花组织培养实验,请将操作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找出,
并加以改正
实验小组为避免配制培养基的麻
烦,按照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和有机⒈
物配置了三种母液。
将灭菌后的母液
混合物用紫外线灭菌后加入琼脂制成⒉
固体培养基。
任意选取菊花植株茎段⒊
为提高材料消毒效果,用90%酒精消⒋
毒1min、氯化汞溶液消毒30s。
为了⒌
保证无菌操作,用蒸馏水擦拭工作台⒍
并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工作台上进行接⒎
种。
为了加快培育速度,将菊花切成
3cm长的小段,任意插入培养基中,⒏
每个培养基中接种2~4块外植体,⒐
接种后,用纱布封好。
接种后的外植⒑
体放在操作台上培养,在脱分化过程⒒
中每天光照2h,再分化过程每天光照⒓
12h。
生根的试管苗直接移栽到大田⒔
土壤中进行栽培。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2、了解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各种因素3、掌握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难点:无菌技术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引言:植物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将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从细胞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出细胞分化)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根本原因。
问题:这些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能不能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呢?学生思考回答讲述: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比较专一,要培养成完整的植株并不容易,但在离体状态时,给予一定的条件还是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大家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回答: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讲述:同学们讲得很好,植物细胞虽已高度分化,但细胞内有该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与基本过程问题指导学生阅读: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是什么?②什么是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和愈伤组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教师分析讲解: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脱分化(又称去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愈伤组织:植物组织或细胞离体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形成一种新的组织,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师生共同分析:1、材料因素的影响2、培养基的影响:阅读了解MS培养基主要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
讨论:你能说出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吗?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相比,MS培养基的配方有哪些明显的不同?提示:略3、植物激素的影响问题指导阅读:①植物激素浓度的影响如何?②植物激素使用先后顺序的影响如何?③植物激素用量比例的影响如何?师生共同总结4、pH、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三、实验操作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知识内容,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
选修1专题3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a.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b.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3.情感目标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二、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四教学流程械要灭菌。
2.接种时要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不能倒插。
3.经组织培养获得的幼苗需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1.接种3 ~4d后,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统计多少外植体被污染,多少能正常生长,分析被污染原因。
2.是否完成脱分化和再分化。
3.是否进行统计、对照与记录。
4.生根苗移栽是否合格。
四、课题延伸讲解: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如芦荟、豆瓣绿、秋海棠、月季。
环节三:课堂小结共同回顾本节要点:呼应、回答。
突出本节重点。
环节四:课堂练习(2013·重庆,5)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演练、回答。
突出重点。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蝌蚪生长发育成了小青蛙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解析:细胞全能性指已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
壁虎尾巴重新长出,属于再生,不是细胞的全能性,A项错误。
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项错误。
小蝌蚪属于青蛙的幼体,C项错误。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 项正确。
答案:D2.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D.b过程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解析:从流程图可知,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即b和c步骤,再分化发生在c 步骤。
答案:B3.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不含有有机物C.③试管中的细胞具有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和液泡都大的特性D.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解析:由于⑤是由①的组织经培养成的个体,故二者的全能性应该相同,A项错误。
由①到②的过程中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②试管中含有有机物蔗糖等,B项错误。
③试管中细胞为高度液泡化的细胞,C项错误。
植物激素比例的不同,常诱导分化出不同的器官,D项正确。
答案:D4.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根的分化明显,而芽的分化不明显,可能原因是( )A.未见阳光B.培养时间不到C.培养基营养过多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合适解析:愈伤组织产生根或芽,取决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例。
高中生物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菊花的组织培养[基础全练]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 )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部分基因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解析: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的这种特性叫作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
答案:B2.下列现象属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是( )A.将胡萝卜根薄片放在培养基上培养成愈伤组织B.由愈伤组织形成植物芽的过程C.受精卵形成种子的过程D.由种子发育成植株解析:脱分化是指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由愈伤组织形成植物芽是再分化过程;受精卵形成种子和由种子发育成植株都是植物体内正常的发育过程,不属于脱分化。
答案:A3.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C.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D.pH、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组织培养特别重要解析: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也会因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导致实验结果不同;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常常要添加植物激素,但不是都必须添加植物激素,如菊花茎段组织培养不必添加植物激素;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D4.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B.给外植体消毒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解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二者含量相当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江苏高考,13)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解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功能向某一方面特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发生在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
理论上,每一个体细胞都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都有全能性。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遗传物质的改变。
答案:D2.(北京高考,1)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
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最好实例是植物组织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最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A、C、D三项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在一个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A.细胞失去了全能性B.细胞中的基因部分丢失C.细胞中的基因变异不同D.细胞中的基因选择表达解析:在一个生物体内,基因在机体的调控下,有选择地表达,从而形成一个结构统一、功能协调的个体。
细胞只有在离体状态下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D4.下列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提供了适宜条件的情况下,最易表达的是()A.枝条上的一个芽B.柱头上的花粉C.胚珠中的珠被细胞D.根尖分生区细胞解析:细胞的全能性高低不同,一般地说,生殖细胞的全能性比体细胞的全能性高。
答案:B5.植物组织培养是指()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等培育成植株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的组织解析: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或器官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温度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1.知道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流程及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
(重点)2.识记MS培养基的营养要素及功能。
(重点)3.尝试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
(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概念: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基本过程离体细胞、组织、器官――→AB――→C胚状体、丛芽等――→生长新个体①B是愈伤组织,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②A过程是脱分化,是指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又叫去分化。
③C过程是再分化,是指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
(3)全能性大小:一般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全能性越高。
特例:卵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都比较高。
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内因①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②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织培养的原因是嫩枝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2)外因⎩⎪⎪⎨⎪⎪⎧营养⎩⎨⎧矿质元素(含大量元素:C 、H 、O 、N 、P 、K 、Ca 、Mg 、S ;微量元素:B 、Mn 、Cu 、Zn 、Fe 、Mo 、I 、Co )有机物: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调节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使用顺序不同→结果不同两者用量比例不同→植物发 育方向不同环境因素:pH 、温度、光照等[合作探讨]探讨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提示: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完整植株探讨2:在生物体内,细胞并不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离体状态。
菊花的组织培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培育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供应养分和调整渗透压B.培育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的组织或细胞都必需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育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数目相同解析:2.下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探讨发觉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①过程所取茎尖中的叶原基具有较高的分裂、分化实力B.②过程的作用可能是阻碍病毒等进入茎尖分生组织C.③、④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脱分化D.培育基A、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解析:①过程所取茎尖中的叶原基具有较高的分裂、分化实力,A项正确;②过程中经过热水处理脱毒效果好,与阻碍病毒进入茎尖分生组织有肯定的关系,B项正确;③、④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再分化,C项错误;培育基A、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例如A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分化,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D项正确。
3.MS培育基和培育微生物所配制的培育基的主要区分是( A )A.MS培育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育基不含植物激素B.MS培育基不须要氨基酸,微生物培育基含各种氨基酸C.MS培育基不需碳源,微生物培育基含碳源D.MS培育基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微生物培育基不含有解析:MS培育基含有矿质元素、有机物、植物激素等,而微生物培育基不含植物激素。
4.在菊花的组织培育操作完成3~4天后,视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觉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缘由不行能是( A ) A.培育条件比如pH、温度等不相宜B.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C.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D.将外植体倒插入培育基中解析:一般来讲,进行植物组织培育时,培育条件应相同,如pH、温度等。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1.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B.芽发育成枝条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D.受精卵发育成植株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再分化形成完整植物体的过程。
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是在一定条件下离体完成的。
芽发育成枝条、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是植物体发育的一部分。
受精卵发育成植株,也属于正常的发育过程。
答案:A 2.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解析:愈伤组织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继续培养,细胞会发生再分化,生成芽和根,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
答案:B3.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C.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D.pH、温度、光照等条件对植物组织培养也特别重要解析: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也会因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导致实验结果不同,故A错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常常要添加植物激素,但不是都必须添加植物激素,故B错;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互相独立的,故C错。
答案:D4.下列有关菊花的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有三种培养基,其营养成分中的碳源应该是无机碳源B.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即在100 ℃下保持15~30 minC.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根后再使其生芽D.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解析:在该过程中,共需配制三种培养基,分别是脱分化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但这些培养基需要的碳源是蔗糖,而不是无机碳;在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要在121 ℃下保持15~30 min,以便于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等,100 ℃下不能杀死微生物的芽孢;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芽后再使其生根;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杀死外植体细胞。
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课前预习情景导入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植物无性生殖现象。
例如,马铃薯的块茎能够发芽生根,秋海棠的叶片能够长成新植株。
这些现象促使科学家去思考、解释。
1902年,有一位德国的植物学家大胆地预言:“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如同受精卵一样,具有潜在的发育成植株的能力。
”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F.C.Steward)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培养,由于细胞分化而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这个实验结果在生物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表明已经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如今,植物组织培养已不再神秘莫测,而发展成为常规技术。
本课题我们将通过菊花的组织培养来学习这一技术。
知识预览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具有。
2.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
3.过程:离体植物组织在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这种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芽等,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_。
答案:1.全能性2.细胞分化3.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不同植物组织或同一植物组织的不同部分,培养的难易程度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是________培养基,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添加和两种激素。
答案:1.不相同未开花植株2.MS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三、实验操作1.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进行灭菌。
2.外植体要先用消毒,再用消毒,最后用无菌水清洗。
3.接种时要始终在旁进行,对接种工具要灭菌。
4.一般地讲,容易进行组织培养的植物,往往是容易进行繁殖的植物。
答案:1.高压蒸汽2.酒精氯化汞3.酒精灯火焰灼烧4.无性1。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C.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不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物体的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在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答案]:C2.下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是()A.兰花的茎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C.扦插的葡萄枝长成新个体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柳树芽发育成枝条均属于个体发育部分;扦插的葡萄枝长成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
[答案]:A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B.镊子等器械需酒精灭菌C.操作前手需酒精消毒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解析]: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培养基需要高压蒸汽灭菌;操作前手需用酒精消毒,外植体应在酒精中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同时对镊子等器械进行灼烧灭菌。
[答案]:B4.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由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说明植物细胞()A.可以进行再分化过程B.可以进行脱分化过程C.可以进行减数分裂过程D.具有全能性[答案]:B5.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B.外植体消毒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C.接种外植体后,培养温度应控制在18~22 ℃,并且每日用日光灯光照12 h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解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二者相当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习目标:1.知道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流程及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
(重点) 2.识记MS培养基的营养要素及功能。
(重点) 3.尝试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
(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细胞分化: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基本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完整植株①愈伤组织:由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②脱分化:又叫去分化,是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③再分化:愈伤组织继续培养,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植物材料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②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营养物质 ①大量元素,如N 、P 、K 、Ca 、Mg 、S 。
②微量元素,如B 、Mn 、Cu 、Zn 、Fe 、Mo 、I 、Co 。
③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
(3)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二者的浓度、使用的顺序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4)环境条件:如pH 、_温度、光照等,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 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 ℃,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 h 。
3.菊花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制备MS 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1)制备MS 固体培养基:配制各种母液―→配制培养基―→灭菌。
(2)外植体消毒:取菊花嫩枝―→流水冲洗―→加洗衣粉刷洗―→流水冲洗20 min ――→吸干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6~7 s ―→无菌水清洗――→吸干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2 min ―→无菌水清洗(至少3次)。
(3)接种:菊花茎段插入培养基时注意方向,不要倒插。
每瓶接种6~8块外植体。
(4)培养:最好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并定期消毒。
培养温度控制在18~22_℃,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_h 。
(5)移栽:移栽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
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
(6)栽培:将幼苗移栽后,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适时浇水、施肥,直至开花。
1.判断对错(1)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 )(2)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不加植物激素也能成功。
()(3)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入无菌箱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即可。
()(4)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提示:(1)√(2)√(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程度越低的材料,越容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入无菌箱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进行培养,培养期间应定期消毒,防止细菌等微生物污染。
(4)√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的发生是十分关键的。
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诱导作用的物质,它们是() A.铜、锌等微量元素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C.蔗糖和葡萄糖D.维生素和氨基酸B[愈伤组织的形成除了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加入植物激素,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等,用以调节细胞分裂和分化。
]3.下列符合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的是()A.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B.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栽培→移栽C.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栽培→培养→移栽D.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移栽→培养→栽培A[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为“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接种后先培养再移栽,最后是栽培。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提示: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完整植株2.在生物体内,细胞并不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离体状态。
例如:植株上的分生组织细胞在体内只能进行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但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这是生物体内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归纳总结]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
(3)体现条件:①离体状态;②一定的营养物质;③植物激素;④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温度、pH、氧气、光照、无菌等)。
(4)细胞全能性大小与细胞种类的关系:①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
②一般地说,离体后的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充分体现。
③离体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其细胞核的全能性可借助卵细胞的细胞质体现出来。
④未离体的细胞的全能性不能表达,只是在机体的调控下进行定向分化。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1)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2)激素使用的先后顺序及其用量的比例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影响。
①激素使用的先后顺序产生的影响: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分化频率提高 ②激素用量比例产生的影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结果 比值高时促根分化,抑芽形成 比值低时促芽分化,抑根形成 比值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典题通关]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外植体――→①愈伤组织――→②芽、根―→植株请回答:(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 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 d ,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巧点拨] (1)无病毒植株的培育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作物育种方面的重要应用,所选择的材料应不含有病毒。
(2)MS 培养基的配方中无植物激素,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激素的调节,所以在配制好MS培养基之后要加入植物激素。
(3)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而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而抑制根的形成。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时常采用根尖或茎尖部位,原因是该部位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MS培养基的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植物组织培养也应注意无菌操作。
(3)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答案]](1)茎尖(或根尖)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2)有机物植物激素外植体消毒不彻底(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1)如果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要从愈伤组织中提取某种成分,则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该是怎样的?(2)为什么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一般是幼嫩的茎组织?提示:(1)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这样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2)因为幼嫩的茎组织中的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能力。
1.科学家将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此过程依据的原理和技术是() A.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工程B.细胞的分化和基因工程C.细胞的全能性和组织培养D.花药离体培养和单倍体育种C[由单个细胞发育成许多完整个体,尽管涉及细胞的分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等,但其原理仍然是细胞的全能性。
要完成植物外植体的脱分化、再分化等,必须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当然从工程技术的分类范畴分析,组织培养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故选C。
]2.某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
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污染主要是由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C.调节培养基pH能解决污染问题D.调节培养温度能解决污染问题B[通过4个曲线图可以看出培养基灭菌时间、培养基pH、培养温度对污染率没有太大影响。
由离体组织灭菌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可知,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菊花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1.MS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满足离体植物细胞的特殊营养要求。
2.外植体为什么要经过消毒才能接种?提示:外植体上残留的杂菌会和外植体争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并且产生大量对外植体有害的物质,导致外植体死亡,所以要先消毒再接种。
[归纳总结]1.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2.造成培养物污染的原因与处理污染种类细菌污染真菌污染污染原因可能是由操作人员造成的,如未戴口罩、接种时说话、手未消毒或器械灭菌不彻底等可能是由植物材料消毒不当引起的处理措施将被污染的培养瓶统一放在高压蒸汽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再打开培养瓶进行清洗特别提醒:试管苗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培养一株完整的试管苗,必须先进行生芽培养,然后进行生根培养,如果顺序颠倒,就不好诱导生芽了。
(2)试管苗应该进行见光培养。
(3)试管苗一般在高湿、弱光、恒温下异养生长,移出瓶后一定要保温、保湿。
(4)试管苗光合作用能力低,在移栽前应给予较强光照且进行闭瓶炼苗,以促进小苗向自养转化。
如图是运用某种技术培养兰花植株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这种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技术叫做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B.③、④过程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节C.用此方法克隆植物要尽量选择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不充分的基因型D.这种技术可与基因工程、航天工程结合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C[用此方法克隆植物要尽量选择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C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