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业的现状和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296.33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快递业的现状和趋势
邮政一蠢以求就楚快的 一一: 多年晌的
海明. 为讨好扬贵妃。遂邮驿f 之外H夜
燎程地把荔枝送进我. 场繁搬骂的漉 -
个“快 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快递业越来越
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类
用于快递的交通工具越来越频繁地穿梭在大
街小巷。那么,什么是陕递呢?我国《邮政法》
84条第三款明确指出,快递“是指在承诺的时
限内快速完成的寄递活动”。那么,什么又是
寄递呢?《邮政法》84条第二款指出,寄递“是
指将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按照封装上的
名址递送给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活动,包括
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而按照我国
《邮政行业标准》表述:“快件的单件重量不宜
超过50公斤:快件的单件包装规格任何一边
长度不超过150厘米,长、宽、高三边之和不
宜大于300厘米”。这就是按照法律和相关规
章解释的快递与寄递的定义。下面,就我国快
递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和未来趋势,我谈一谈
个人的见解。
一、快递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快递的根本属性是寄递,也是邮政业的
基本属性。
有人认为,快递的根本属陛是“快”。我不
这样认为。我认为快递的本质屙I生就是寄递,
是完成信件、包裹和印刷品的寄递活动。
邮政自古以来就是快的。一千多年前的
唐明皇为讨好杨贵妃,遣邮驿千里之外日夜
兼程地把荔枝送进宫,其场景描写的就是一 口文/召B钟林
个“快”字。
UPS是1907年成立的,当时没有汽车,
用马车运送包裹,直到5年后,1913年买了第
一辆汽车运送包裹。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
于1908年。上海邮政1917年购置了第一辆
汽车,用于运输邮件。
国务院2009年8号文件《关于印发物流
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中,对物流有一段
描述:“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
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
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业大,在促进产业
结构调整、转变经济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
争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的国标定义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
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
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
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我从快递与物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
行分析。
相同点:1,都是属于第三产业,对国民经
济建设和民生有重大的关系。2,都是从事物
品流通,物品空间位置转移的行业。3,都是需
要一定的运输工具,需要一定的生产场地完
成装卸、运输作业。4,都是2007年国务院7
号文件所鼓励发展的现代服务业。5,都是今
年国务院振兴十大产业中,国家重点支持的
产业。
不同点:1,快递的经营的对象是信件包
裹,快递的物品有一定的通信属性,相当数量
的快件是信息的载体。2,快递有相当数量的
产品是禁限寄的(服务标准中都有详细的规
・38-
定);物流经营的对象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
液体,也可以是气体,不受限制,如大件、危险
品等。3,快递的服务方式是FJN门、桌到桌;
物流是港到港、站到站。4,快递的生产流程中
只有分拨,没有仓储;物流生产流程中没有分
拨,只有仓储。5,快件全过程可以跟踪到每一
件,物流做不到。6,快递在生产流程中产权属
于寄件人,物流的物品属于货主,谁付了钱属
于谁。
快递的物品属于特种物品。物流的物品
属于特种类物品。
而有关我国邮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大致
情况如下:随着我国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开
等一系列体制改革的进行,2006年9月起先
后组建各省市邮政管理局,2007年1月组建
国家邮政局。2007年3月陆续成立各省、市快
递协会,2009年2月中国快递协会成立。至
此,邮政市场监管的体制已建立,形成政府监
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格局。
目前快递服务的法律法规也已完善:《邮
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市场业务
许可办法》,以及建立起社会监督员队伍、统
计信息上报制度;快递企业信息系统规范、快
递企业业务操作指导规范也已先后出台。快
递行业标准即将升级为国家标准。快递企业
的评价体系也确定为:标准时限达到率、消费
者申诉率、社会满意度调查。从2011年10月
制订了快递企业星级评定制度,按企业规模
分等级,按服务质量评星级。一共分4级,每
一级分4星。这项工作将作为常态管理。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快递最早出现在上个
世纪的八十年代初,1980年7月15日在一些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首先开办国际EMS业务,
1984年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
1990年11月《邮政法实施细则》第19条
第一款在规定的邮政企业经营范围中明确了
“邮件的特快专递业务”,可见,邮政企业经营
快递业务是法定授权的。
现存的全国性网络快递公司最早的是
1993年申通快递和顺丰速运;1994年天天快
递;1999年韵达快运;2000年圆通速递;2002
年中通速递,2003年汇通速递。
外资快递公司主要包括:1988年UPS与 拥有四十多年运输经验的中国外运集团签订
代理业务合作协议,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业
务。1994年UPS宣布在中国的三大航空口岸
北京、上海和广州建立代表处。1996年5月与
中方合作伙伴中国外运集团共同在北京成立
其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
1980年DHL进人中国,找代理;1986年
成立合资公司。1988年TNT进入中国大陆
市场。
快递业务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求,满足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需要。快
递发展呈现超常规的发展:1987年全国快递
全年业务量153万件,业务收入8000万元。
2010年全年业务量23.4亿件,比上年增长了
25.8%,23年时间增长了1530倍;业务收入
574.6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19.8%,23年间增
长了717倍。
2010年9月14日,我国快递单日突破
1000万件在线运行,列世界第三位。2011年
前三个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
务量累计完成25.2亿件,同比增长53.3%;业
务收入累计完成531.4亿元,同比增长28.9%。
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6.7亿元,同比
增长58.1%;异地业务收人累计完成307.3亿
元,同比增长37%;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
计完成135.7亿元,同比增长4.9‰
2011年前三个季度的业务结构和收人结
构分析如下:
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
分别占全部快递收人的8.8%、57.8%和25.5%;
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7%、
73.6%和3.7%。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
1.6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
3.4个百分点,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
下降了5.9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
别为80.8%、10.1%和9.1%,业务量比重分别为
79.4%、11.5%和9.1%。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
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中部地
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快
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
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2个百分点,快递
・39・
业务量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当前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的特征
1、各市场主体协调发展
全国已经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
接近7000家,其中7 分属12个重点快递品
牌企业。国营、民营、外资三大板块协调发展,
市场呈现的状态是三二制,三大板块市场份
额各占三分之一。
201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比2009年增长
25.9%,其中民营增长37%、外资增长32%,国
营增长9%。
2、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快递业务从1980年153万件到
2010年23.4亿件,收入从不足一个亿到将近
600亿,从业人员达到60万,经过三十年发
展,快递已成为具有相当经济规模和社会影
响力的行业。
相当一段时间,快递业务量增长都在两
位数,接近GDP的两倍,是第三产业增长速
度的2倍多。去年日量1000万件,今年达到
1300万件。
3、电子商务助推快递发展
2009年中国网上购物交易规模2586亿
元,2010年中国网上购物交易规模超过5131 髓蕾经济发埏. {=会分 缃化。以嫒人
民 活术 提蕊寂I消旋燃念转变。快逆暇务
L三渗透到 .流趣垂.汹旋的各个领域.各个
环锚.]ID 征¨常 活 I: {l睡ljjlI依赖f|
翻rj 食张呵喙接的快递暇务
亿元,每天产生的包裹500万件,快递行业四
成多的业务量来自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配
送,有的企业高达六、七成。
4、区域发展特征明显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地业务量占
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68%。可见,快递发展与
地方经济紧密相关。
5、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细化,以及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快递服务已
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各个环
节,用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更加依赖门到
门、全程可监控的快递服务。为此,快递业为
了适应上述变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服务能
力稳步提升,服务网络加速拓展:目前服务网
点达6.4万处,国内重要节点城市相继建立了
规模较大的分拨场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网
点覆盖面达95%,省辖市网点覆盖率达
88.9%。市场产品日益创新:一些快递企业先
・40・ 快递业务发展之迅猛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