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解剖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32
人体解剖学下肢的动脉、静脉和淋巴1.下肢的动脉主干及分支营养下肢的动脉大部分来自髂外动脉,只有少数(髂腰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闭孔动脉)来自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经腹股沟中点的深面血管腔隙入股部,称股动脉。
股动脉伴股静脉经股三角入收肌管,穿收肌腱裂孔到腘窝,改称腘动脉。
腘动脉在胫神经和腘静脉的深面下行,到腘肌的下缘要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在小腿后面浅、深两层肌肉之间伴胫神经下行,经内踝后方转入足底,分为足底内、外侧动脉;胫前动脉向前穿小腿骨间膜上部至小腿前面,然后沿骨间膜的前面、小腿前群肌之间伴腓深神经下行至足背,改称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穿第一骨间背侧肌至足底,与足底外侧动脉吻合成足底弓。
下肢动脉的分支见图4-27及表4-22.下肢主要动脉的压迫止血点(一)股动脉:可在腹腹沟中点向后压迫至骨盆缘。
(二)胫后动脉:可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向外压迫。
(三)足背动脉:可在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向深面压迫。
3.下肢的静脉(一)下肢的浅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见本章第二节、第六节)(二)下肢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除股静脉、腘静脉为一条外,胫前、后静脉等均有两条;除臀部各静脉汇入髂内静脉外,其它均经股静脉汇入髂外静脉。
4.下肢的淋巴结(一)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它们的输出管均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二)腹股沟深淋巴结:约3-4个,沿股血管的近侧段排列,接收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腘淋巴结的汇入,它们的输出管经股管汇入髂外淋巴结。
(三)腘淋巴结:5-6个,沿腘静脉排列,收集小腿后面的淋巴,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图4-27 下股动脉示意图表4-2 下肢动脉及其分支简表。
2024年下肢动脉讲课稿课件一、教学内容1. 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分布特点2. 下肢动脉的生理功能3. 下肢动脉疾病及其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2. 掌握下肢动脉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3. 能够分析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重点:下肢动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下肢动脉解剖模型2. 下肢动脉疾病临床病例3. 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下肢动脉疾病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疾病类型。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病例并给出诊断意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分布特点。
(2)下肢动脉疾病有哪些常见类型?各类型的临床特点是什么?(3)针对下肢动脉疾病,简述治疗方法及原则。
2. 答案:(1)下肢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分布特点:下肢动脉主要分为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
它们呈树状分布,为下肢提供血液供应。
(2)下肢动脉疾病常见类型及其临床特点:a.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坏疽等。
b. 动脉栓塞:突发性下肢剧痛、皮肤苍白、温度降低、动脉搏动消失等。
c. 动脉瘤:局限性动脉扩张,可触及搏动性肿块,伴有疼痛。
d.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感觉异常、溃疡等。
(3)下肢动脉疾病治疗方法及原则:a. 保守治疗: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等。
b. 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
c. 外科手术:动脉旁路移植、动脉瘤切除等。
d. 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