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汉语》第三册 第4课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7
教案设计作业我从北京来(第三课)教学对象:以英语为母语的,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初中生。
所用教材:《快乐汉语(英语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内容:《快乐汉语(英语版)》第三课“我从北京来”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翘舌音,能听辨汉语的四个声调●能够认读生词●学会书写生字“从、性、出、期、住、邮”●学会并运用基本句型“从+地点/方位代词+动词”表起点●学会使用句型:A+比+B+形容词+一点儿●能够用汉语进行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怎么发翘舌音●本课生字\生词●句型“从+地点/方位代词+动词”●自我介绍与询问他人个人信息课时安排:共用四课时第一课时:复习第二课的重点;第三课生词操练;学习生字“从、性、出”第二课时:学习生字“期、住、邮”;解释句型“从+地点+动词”;范读课文(一);讲解主要句子。
第三课时:复习生词生字、操练句型;介绍北京、上海;讲解课文(二);句型“A+比+B+形容词+一点儿”第四课时:复习;会话模拟练习(汉语达人秀);检查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三分钟)点名;询问未出勤同学的状况。
二、复习(五分钟)复习听写上节课的生字,利用上节课的课件抽查同学们生词的识记情况,随机抽取课文句子请同学们读出来。
三、导入新课1、用汉语问答(四分钟):你叫什么名字?你姓什么?你是哪国人?你家在哪儿?你多大?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告诉同学们,这些个人信息在填表时有别的问答方式。
于是,展示生词。
并与之前的提问一一对应。
板书:你叫什么名字?——————————姓名你是哪国人?———————————国籍你家在哪儿?———————————出生地点你多大?—————————————年龄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出生日期除此之外,同时把别的生词展示出来:性别、住址、电子邮件、职业、电话。
2、讲练生词(二十分钟)1)领读生词。
●翘舌音:在带读“住址”“职业”“出生”“日期”时,要在翘舌音的字上加重,并且注意更正学生在读音上的错误。
《体验汉语》小学第三册第三课《我的家》教案设计第一篇:《体验汉语》小学第三册第三课《我的家》教案设计第三课《我的家》一、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二、选用教材《体验汉语小学用书》第3册第3课三、教学对象泰国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大概6-7岁,母语为泰语,有两年的汉语基础。
四、教学内容1、生词:10个,包括7个动词短语,1个副词,1个疑问代词,一个语气词。
2、语言点:________在做什么?______在_______。
______呢?3、课文:我的家五、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1)通过词汇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动词短语并熟练造句。
2)通过语言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并能够熟练地进行交际运用,学习致用。
3)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点和词汇基本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于对话中。
2、技能领域1)听:学生能够听懂生词和对话体课文。
2)说:学生能够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于日常交际中。
3)读: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语调和发音朗读生词和课文。
4)写:学生能够书写重点生词。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有主动询问别人在做什么的愿望,并主动用所学句型与对方交流。
4、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好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汇1)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动词短语:看报,洗衣服,吃饭等2)准确理解副词“在”的含义和用法并正确使用。
2、语法掌握“______在做什么?”“_____在________。
”这一基本句型,并通过大量的情境练习帮助学生在交际中灵活运用。
七、教学方法1、利用实物直观,增强学生对生词的理解。
2、利用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词。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和动画视频,帮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4、设计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性。
八、教学时间全课共两个学时,分为两讲,约100分钟完成。
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一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二使用教材《快乐汉语》第三册第4课(李晓琪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版)三教学对象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三中文专业班,已学习汉语两年。
共35人,全部为泰国本土学生,其中有三人曾到中国云南参加汉语夏令营活动。
学生整体汉语水平偏低,学生间汉语水平差距很大,所以课上会适量使用泰语中介语。
四教学内容1.生词:8个,名词6个,数词1个,连词1个。
2.语法:(1)A没有B 那么+形容词(2)很+形容词+的(3)数词+多+量词(4)“……的时候”3.课文: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一)(二)五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词汇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实物名词、数词和连词的准确意义和用法;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掌握本课四个语法点的语义特征和准确用法,并可以完成语法练习;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用本课所学语言点和词语描述你所在的城市概况。
2.技能领域:(1)听:能够听懂语速较慢的课文内容。
(2)说:能说出本课重点句型。
(3)读:听完课文后,能够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流畅。
(4)写:能够掌握“博、场、筝、市、展、览”的正确笔顺。
3.情感领域学生有询问和描述感兴趣的城市概况的愿望。
4.学习策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词汇:数词“多”和形容词“多”的区分;连词“那么”的意义和常用搭配2.语法:(1)理解并掌握“A没有B 那么+形容词”句式的用法和比较意义(2)理解“数词+多+量词”的意义,区分与“数词+量词”的不同。
七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按照“生词——语法——课文——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
2.从复习旧课的语言点入手,引出新课内容。
3.运用图片等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设计互动活动,展示学生主体性。
5.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
八教学时间全课分为主讲课和练习课,共四课时,分为两讲。
每讲两课时,共110分钟。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初级上阶段)
选用教材:《快乐汉语》第十一课
教学对象:零基础的泰国3、4年级小学生,
教学内容:7个生词我们班我们班
男男学生女女学生
大部分学生可以用例句介绍自己班的情况“我们班有___个学生”
“我们班有___个女学生”
“我们班有__个男学生”
教学重点:1、生词学习
2、介绍班级情况句型的使用
教学难点:1、认读汉字
2、听读音能够辨析词语,能够熟练说出新句型。
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句型。
2、学生能掌握本课介绍班级的句型,并能在拓展练习中比较正确地运用
教学原则:1、参与性原则: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较为顺利地完成课堂学习
2、启发性原则:利用图片、视频、教师引导语等启发学生主动认识、
理解、掌握及运用课上所学语法点
3、活动性原则:利用图片模拟情景,让学生自己用所学句型介绍自
己班的情况
教学媒介:1、视频媒介:利用视频为学生提供拓展练习情景。
《快乐汉语》第六课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快乐汉语》第一册第六课《他个子高》教学对象:柬埔寨小学三年级,可用汉语进行简单会话的非母语学生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3对反义词(长短、大小、高矮),并且可以使用它们进行描述事物的基本特征。
2.认读部分汉字和拼音。
3.掌握韵母v的发音,写法,声调,和由它形成的复韵母类型。
4.学习汉字“手”的写法。
5.快乐文化行:(1)了解和学习眼保健操(2)学习小儿歌《五官歌》6.看图讲故事课堂时数:3课时(135分钟)教学内容:一、复习和认识事物的基本特征“大、小,长、短和高、矮”,以及认读汉字。
(45分钟)。
教学备品:挂图、卡片,纸张,视频,彩笔教学步骤:1、复习:老师先展示人物五官的精美图片,吸引学生关注这堂课的内容,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五官的名称,通过挂图提问学生,接下来让他们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大、小,高、矮,长、短。
2、活动(1)、请孩子们到台前进行,高矮、大小、头发长短,的比较。
让台下的孩子也参与进来,比如说,为台上的孩子由高到矮排队等。
(2)、将自己的手画在纸上,然后举起来比较大小。
(3)、可以请孩子们比较头发的长短,从而引导他们比较动物的耳朵或者尾巴的长短。
(4)跟我来画画,老师口述,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来画画,比如:老师说大眼睛,学生就在自己的纸上画出来,最后让学生展示成品画,看它像什么。
最后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联想自己身边的事物来进行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等。
(5)连连看:给孩子们一组图,让他们选择写有汉字的卡片贴在对应的图画上,比如:“大熊猫”教学重点:要告诉学生,除了有明显特征或是习惯用语的情况以外,大小、高矮、长短,通常是在比较事物的时候使用。
二、学写汉字和认读拼音教学备品:挂图和相匹配的音乐,图片,拼音卡片。
教学步骤:1、快乐文化行“猜猜看”:老师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猜一猜它在中国是用来做什么的。
然后老师再展示一副配图,帮助孩们继续猜测,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并且讲述它的文化背景和功能。
2024年制作《摘苹果》游戏识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教材《快乐汉语》第三册第五章《摘苹果》游戏识字部分,详细内容涉及汉字识别、词语搭配、句子构造等。
重点学习汉字:苹果、摘、篮、高、低、快乐等,以及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书写本课学习的汉字。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句子构造,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摘”的笔顺,词语搭配和句子构造。
教学重点:汉字识别,词语运用,句子构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摘苹果》游戏识字PPT。
2. 学生每人一份汉字卡片。
3. 学生每人一本《快乐汉语》教材。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发学生对苹果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摘苹果》。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课件,讲解汉字“苹果、摘、篮、高、低、快乐”的读音、笔顺和意义。
3. 例题讲解:以“我摘了一个苹果”为例,讲解句子构造。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汉字卡片,组成词语和句子。
5. 游戏环节:学生参与《摘苹果》游戏,巩固所学汉字。
六、板书设计1. 《摘苹果》2. 汉字:苹果、摘、篮、高、低、快乐3. 例句:我摘了一个苹果。
4. 词语搭配:高高的苹果树、低低的篮子、快乐的摘苹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汉字,组成一个有趣的句子。
答案示例:我摘了一个高高的苹果,感到非常快乐。
2. 书写练习:正确书写所学汉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汉字笔顺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广告牌、商品包装等。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果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汉字“摘”的笔顺,词语搭配和句子构造。
2. 游戏环节:学生参与《摘苹果》游戏,巩固所学汉字。
3. 作业设计:根据所学汉字,组成一个有趣的句子。
第三册《识字4》课堂实录第三册《识字4》堂实录作者:佚名转贴自:江苏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论坛点击数:31 第三册《识字4》堂实录王莽识字4堂实录贾红淮阴师范附小常熟市实验小学二6班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第一次见面,是吗?生:是。
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姓贾。
大家怎么欢迎我。
生鼓掌。
师:今天这节,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识字4。
板书。
师:今天,还有几个小客人也到了我们堂。
看看是谁?动画演示:我是小花猫,我和小朋友一起上。
师:猜一个字。
田字头上一根草。
生:苗。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小花猫:猫字的边上加反犬旁,就是“猫”字。
生读。
师: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其他偏旁组合起组成新字,一起看看,认识吗?生:提手旁,口字旁,反犬旁,目字旁。
师:现在这些偏旁就要和苗做朋友了,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生:提手旁。
师:这个字念什么呢?生:描。
师:这是苗加上什么?生:目字旁。
师:这个字读什么?生:瞄。
师:这词又和谁做朋友了?生:口字旁。
师: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了。
生:喵。
齐读。
师:下面他又和谁做朋友了?这个字刚才已经认识了。
生:猫。
师再继续转转盘。
生:金字旁。
师:这个字平时少见,它读什么呢?师:再读几遍。
生读。
师:看,小花猫在干什么呢?小花猫:我发现这些字里,有的读音和苗相同,有的不太一样,怎么记住它呢?师:我们看看,哪些读音和猫相同。
生:瞄。
生:描。
师:这两个字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读。
师:那么,哪些字的读音和它相似呢?生:喵。
生:还有锚。
师:下面我们开火车读。
师:小朋友一起读。
齐读。
师:记住了吗?生:记住了。
师:小朋友读的时候要看清楚。
多读几遍,就读得好了。
生自读。
师:有拼音宝宝帮忙,还不太难,现在没有它帮忙了,我要快速转转盘,小朋友有没有信心读出。
生:有信心。
指读。
师:自己看看,有没有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只要记住偏旁,再记住右边的苗就可以了。
师:我们看图,图上是什么?生:绿绿的禾苗。
生:嫩嫩的禾苗。
师:我们继续看这边,这个就是描红的描。
儿童中部国语(第三册)
古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家强。
”只有通过培养孩子们的语言文化能力,才能培养我们国家的文化智慧,使孩子们要成为未来的主人翁。
因此,“少儿国语”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少儿国语(第三册)》是一本用来帮助中国少儿学习中文的著作,是中小学生语言文化素质提高的主要工具。
书中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诗词等内容,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内容细致地分类,形成传统文化以一张张完整的图片,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实用性的内容,如应对现代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等,以及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国语的视频,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
《少儿国语(第三册)》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们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使他们明白“一言千金”的道理,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念,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一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二使用教材《快乐汉语》第三册第4课(李晓琪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版)三教学对象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三中文专业班,已学习汉语两年。
共35人,全部为泰国本土学生,其中有三人曾到中国云南参加汉语夏令营活动。
学生整体汉语水平偏低,学生间汉语水平差距很大,所以课上会适量使用泰语中介语。
四教学内容1.生词:8个,名词6个,数词1个,连词1个。
2.语法:(1)A没有B 那么+形容词(2)很+形容词+的(3)数词+多+量词(4)“……的时候”3.课文: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一)(二)五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词汇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实物名词、数词和连词的准确意义和用法;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掌握本课四个语法点的语义特征和准确用法,并可以完成语法练习;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用本课所学语言点和词语描述你所在的城市概况。
2.技能领域:(1)听:能够听懂语速较慢的课文内容。
(2)说:能说出本课重点句型。
(3)读:听完课文后,能够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流畅。
(4)写:能够掌握“博、场、筝、市、展、览”的正确笔顺。
3.情感领域学生有询问和描述感兴趣的城市概况的愿望。
4.学习策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词汇:数词“多”和形容词“多”的区分;连词“那么”的意义和常用搭配2.语法:(1)理解并掌握“A没有B 那么+形容词”句式的用法和比较意义(2)理解“数词+多+量词”的意义,区分与“数词+量词”的不同。
七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按照“生词——语法——课文——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
2.从复习旧课的语言点入手,引出新课内容。
3.运用图片等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设计互动活动,展示学生主体性。
5.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
八教学时间全课分为主讲课和练习课,共四课时,分为两讲。
每讲两课时,共110分钟。
本教案为主讲课的110分钟。
包括生词和语法部分。
九教具图片、词卡、多媒体十教学步骤第一讲(第一、二课时,110分钟)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说明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问候,教师点名,环视全班。
教师向学生传达上课信息,目的在于提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到课堂上。
复习旧课(5分钟)复习第三课生词以及重点句型。
教师拿出生词卡片,没有拼音,请同学们认读。
PPT展示,教师将第三课重点句型例句列出,请学生读,并让学生说出句型结构:1.妈妈替孩子买衣服。
2.我替朋友寄信。
3.Mary 替弟弟做饭。
4.哥哥替一个饭馆送外卖。
句型结构:代词/名词+替+代词/名词+动词(pron./n+替+pron./n.+v.)1.我们给他打电话吧。
2.我跟你买中文书。
3.妈妈给孩子准备吃的东西。
4.小明给小红写信。
句型结构:代词/名词+给+代词/名词+动词(pron./n+给+pron./n.+v.)复习生词有助于学生牢记新词,为准确运用提供保障。
例句是上节课接触过的,学生会有熟悉感,能轻松想起主要句型结构,并能回忆起课文中的句型。
学习新课导语(2分钟)大家说的都很棒,看来第三课大家学的都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是关于北京的,大家去过北京吗?今天我们看看新课里的北京是什么样的。
PPT展示课文标题。
生词和重点词语:本课生词8个(47分钟)1.读生词,正音。
2.讲练生词和重点词语。
词汇教学部分分四步完成,听——读——讲——练。
名词讲解主要使用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生词。
◆以PPT集中展示生词1.教师领读两遍。
2.学生齐读一遍。
3.学生接龙式读一遍,每个人读两个生词。
4.教师随时正音。
◆城市:PPT展示著名“城市”图片,让大家猜城市名。
分别是:北京、香港、上海、哈尔滨、曼谷、伦敦总结出这些我们都叫做城市。
教师:这是什么?目的语:城市。
教师:我们可以说一……城市。
目的语:一个/座城市。
(PPT展示文字)◆广场:暹罗广场图片——天安门广场图片——广场◆风筝:图片——一只风筝◆博物馆:图片+英文◆展览:图片教师:在博物馆做什么?目的语:看展览。
教师:这是什么?(风筝展览图片)目的语:风筝展览。
教师:这是什么展览?(著名电影展览图片)目的语:电影展览。
◆北边:示泰国地图,标出英文方位字母,复习南边,东边,西边。
北边N西边WE 东边S南边◆那么:PPT展示两张图片:苹果足球出示句子:这个苹果有足球那么大。
(苹果很大很大)◆多:十个——十多个(比十个多一些,不确定多多少)个别正音时有错即纠,集体有误时,纠正要有普遍性。
通过图片加深印象,快速问答,注意名量搭配。
3.再读生词。
4.生词游戏。
教师领读一遍:先单个读生词,再读由生词扩展出的以课文内容为序的短语。
如:风筝——展览——风筝展览。
学生齐读一遍。
结合以前的生词,进行猜词游戏。
两人一组,一个人表演一个人猜,时长一分钟,猜的词最多的一组获胜,可以领到一枚小红旗贴。
猜词词语:城市、博物馆、风筝、展览、快餐、送外卖、打电话、名片、菜单、兼职、训练........学生加深记忆。
课间休息导入(3分钟)教师拿出生词卡,请学生认读,并说出相关短语。
语法和重点句型(30分钟)◆A没有B+那么+形容词复习之前学过的比较句。
(1) A 跟 B 一样 + adj.小红和晓梅一样漂亮。
(2) A 跟 B 一样 + v.我跟爸爸一样喜欢京剧。
(2)A 比 B + adj.他比我高。
(3)A 比 B + adj.+..........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一点。
图片——句型转换(1)小红没有晓梅那么漂亮。
(2)我没有爸爸那么喜欢京剧。
(3)我没有他那么高。
(4)那件衣服没有这件衣服那么贵。
◆很+adj.+的很大的广场很漂亮的花园很流行的颜色很有趣的展览◆数词+多+量词“多”一般用于十位以上的整数,如:二十、三十、四十……我们班有二十多个学生。
图书馆有一百多本杂志。
我们的学校有一千多个学生。
◆……的时候秋天的时候国庆节的时候教师:什么时候说老师好?目的语:上课的时候。
教师:什么时候说老师再见。
每一目标句的引出都先从学生的集体朗读开始,然后请学生单独读。
复习以前的比较句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新的比较句,几组比较句的转换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快速掌握的目的。
重点语法点练习(15分钟)目的语:下课的时候。
爸爸、妈妈的房间大我的房间小爸爸妈妈的房间比我的房间大。
我的房间没有爸爸妈妈的房间那么大。
我喜欢大房间。
我出生的城市大这个城市小我出生的城市比............这个城市没有.........大我喜欢..........我们的学校大他们的学校小我们的学校比........他们的学校没有.........大我喜欢.........这个电影那个电影有意思这个电影比那个电影有意思。
那个电影没有这个电影有意思。
我喜欢这个电影。
这件衣服那件衣服漂亮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没有........我喜欢........先带领学生转化看例句,了解比较句中前后两者的关系。
归纳总结(5分钟)请同学们回忆今天的生词,能说几个说几个。
生词:城市、广场、博物馆、风筝、展览、那么、多、北边语法:(1)A没有B 那么+形容词(2)很+形容词+的(3)数词+多+量词(4)“……的时候”早上的时候,博物馆里有个很大的展览,有五百多只风筝。
看展览的人没有去广场的那么多。
两句话基本概括了本课的重点生词和语法。
布置作业(2分钟)1.生词练习:课本p25页的笔顺练习。
2.完成练习册p18-20的练习题。
3.预习本课课文。
巩固新知,在此基础上预习课文会更容易。
十一教学心得通过课堂中的操作检验了我的大部分设计意图的可行性和效果,多媒体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发现第一堂课学生积极性要高于第二节课,课堂上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减少了学习的焦虑感,第二课时的语法讲解时间略多,学生接收较困难。
第二课时缺乏有趣的得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
作业的设计过于简单,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有创意的作业,比如信息收集类、实践类等。
十二板书设计城市 1.A没有B那么+形容词广场 2.很+形容词+的风筝 3.数量+多+量词博物馆多那么 4........的时候展览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