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教程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168.51 KB
- 文档页数:4
《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能够对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
3、能够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4、能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从正反两方面综合说明天气变化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5、能举例说明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并说明酸雨对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意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人类对天气的改变和适应。
三、教学过程猜谜语导入:出示关于天气情况的谜语。
(教师引入正题)同学们,今天是什么天气?(学生回答)(教师)这样的天气,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回答)天气与我们密切相关,关系人们的衣食住行。
同学们知道天气变化对我们的哪些影响呢?(学生发言)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对不同天气环境对人类影响的分析区别,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不同情景下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作用。
如晴天、下雪、微风、大风、干旱、雷雨、雾、绵绵细雨、暴雨、连阴雨等情景,都比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选择进行。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后,对其观点进行总结。
具体情况视学生的回答而定,但一定主意要让学生明白,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好有坏,即使同一天气状况,对不同的人类活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
(承转)我们知道了天气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影响,于是古人是“靠天吃饭”,即使到了现代,也得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预报天气带给我们的影响。
那么,我们人类的活动会不会对天气也会产生影响呢?(学生回答)会。
(教师)那么大家说说人类的活动会对天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发言)(教师)大家有没有去过农村(或城市)?那里给你的什么感觉?(学生)讲述自己的感觉。
(教师)其实农村的天气环境要比城市好得多,那里没有那么多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汽车,更没有那些污染大气的工厂。
15. 天气与生活-青岛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2.掌握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3.学习一些天气现象的基本知识,如风、雨、雾、霜等;4.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回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同天气,问学生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启发学生思考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不同天气的影响讲解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如晴天对活动有利,夜晚天气凉爽,室内需要增加衣物等,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 学习天气现象知识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现象,如风、雨、雾、霜等,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风的产生、雨的形成、雾的成因、霜的原理等。
4. 实验和观察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如测量温度、观察云的形态、测试风的速度等。
三、教学过程1.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1.1 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回答天气与生活有什么关系。
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1.2 教师引导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对生活有影响的天气。
2. 不同天气的影响2.1 知识讲解讲解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如晴天对活动有利,夜晚天气凉爽,室内需要增加衣物等。
2.2 组内分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组织其中优秀的代表进行分享。
3. 学习天气现象知识3.1 视频展示教师通过电子设备或预先下载好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
3.2 知识讲解结合视频的展示,讲解风、雨、雾、霜的知识。
4. 实验和观察4.1 实验1:温度的测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放置不同的温度计,让学生自行寻找并记录温度。
4.2 实验2:观察云的形态安排实验课时间,在课外场地安排观测云的形态实验。
4.3 实验3:测试风的速度教师准备风车、风筝和风速仪,让学生自己测试风速。
四、教学评价1.完成教学设计的学生达到90%以上;2.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不同天气现象对生活的影响;3.学生能够自行进行一些天气现象的实验和观察。
15.天气与生活【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教学目标】1.乐于探究和发现,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学会合作交流。
2.欣赏天气,体验天气,观察研究天气,认识到天气对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3.了解灾害天气的危害,体会预知天气重要性,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体验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1.课前了解都有什么天气状况;了解不同天气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2.有收集关天气的图片、谚语。
教师准备: 各种天气情况下的图片及相关介绍,有关天气的谚语、视频资料,教学课件及各种行业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吹泡泡、玩风车、纸飞机等游戏。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假如我们在户外玩这些游戏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有风泡泡会跑的更远,纸飞机会飞的更高;如果有阳光会看到五颜六色的泡泡)如果明天我们去郊游,所需的物品、出行的车辆等都准备好了,可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2.引出课题:在户外,借助风和阳光,游戏会变的更有趣;外出郊游,我们最关心的是天气。
看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板书:天气与生活)。
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课前收集资料的了解和对天气现象前概念的认识,在自主探究中随机汇报交流。
预设1:交流知道的天气现象,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美丽照片,初步感知天气。
1.认识天气现象,初步了解天气。
小组讨论,交流了解的天气现象(如雨、雪、雾、风、闪电、雷等)。
2.借助古诗词,欣赏美丽天气图片。
教师谈话:课前,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天气的图片,谁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你的成果和感受?教师用实物投影仪交流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天气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教师用课件展示收集的美丽的天气(如碧空万里、阳光明媚、淅沥小雨、雨后彩虹、洁白树挂、大雪纷纷、多姿冰凌、迷人的秋叶等景象)和古诗词描写天气的图片(春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1、天气与生活发表日期:2004-4-1 本文章已经被查看385次教案设计者:李红梅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青岛版课题名称:11、天气与生活教材所在页:第44——48页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的第一课《天气与生活》。
本课以学生对天气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研究“天气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研究与天气有关的问题的欲望和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2、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通过搜集有关天气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欣赏、赞扬、体验大自然的美,意识到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
3、通过分析生活中人与天气关系的事例,了解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让学生感知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的工作及生活的影响。
4、学情分析:学生们对天气的变化,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对此并不陌生。
在导入学习本课时,学生并不会感到困难。
学生在了解不同天气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为学生探究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做好准备。
搜集有关天气的美丽图片,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相关图片欣赏美丽的天气,感悟天气与人的情感有密切联系。
了解有关天气的谚语,为学生在自由活动中相互交流有关天气的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而明确本课探究的主题——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科学课的探究过程是将科学课教学目标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导、激励、促进作用,是教的主导。
学生思考、倾听、讨论、交流、探索、建构,是学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体现双主性,才能确保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益。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
要知道桃子的味道,你就得亲自尝一尝,要学习游泳,你就得亲自下水拼一拼。
学生在了解不同天气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搜集有关天气的图片、了解民间谚语的过程中感受着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天气与生活》一、电视导入老师同大家一起看电视,课件播放《天气预报》。
师:知道什么栏目吗?生:天气预报。
师:它会让我们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天气。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欣赏不同的天气图片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同位前后位互相说一说。
(从晴天、雨天、雪天等方面谈想法)师:你们介绍的太精彩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课件播放优美图片,老师配以文字解说:晴天里,碧空万里,阳光明媚,小朋友们来到了草地上一起游玩;一场淅沥小雨过后,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如纱般的轻雾,给我们带来了朦胧的美感;下一点小雪啦,我和同事们一起打雪仗,大雪过后的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多姿的冰凌就像串串珍珠晶莹透亮。
师:看到晴天、雨天、雾天、雪天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生:讨论交流。
活动二: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师:看来天气真的很神奇!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的变化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美丽纷呈的世界,你认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从好、坏这两方面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天气有时象可爱的精灵,有时也会变成一只发怒的狮子。
老师有一组图片,真实的反映了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一起看看。
(课件展示:狂风刮倒大树、暴雨影响交通、大雪纷飞的晚上行人看不清道路、冰雹打坏庄稼、龙卷风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片狼藉、师:看完后你想说点什么?生:畅所欲言。
师:看来不好的天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
比如说刚才的海啸,就很可怕,咱们一起来看一段海啸录像。
生:观看录像。
师:有什么感受起来说一说吧。
(海啸让人们无法生活)师:看来啊,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它对我们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害的一面,天气变化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变化,所以,我们大家都要时刻关心天气情况。
那么,怎样关心天气,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来合理安排好我们的生活呢?生:畅所欲言。
(交流搜集的谚语)师小结:是呀,天气预报、青岛气象网、手机订制、看报纸、打电话12121、和一些天气谚语来提前预知天气,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掌握观察天气的方法,并识别与天气有关的标志;•培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和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到天气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能够观察并判断天气状况。
3.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什么是天气;•学生认识到不同天气状况的影响。
4. 教学内容和方法4.1 教学内容•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天气与健康;•观察天气;•与天气有关的标志;•环境保护。
4.2 教学方法•观察和体验法;•对比和归纳法;•课堂讨论和互动。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用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切入,如雨、雪、晴天等,引导学生交流当前天气状况以及有哪些影响。
5.2 学习5.2.1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天气和生活的关系,如气温高会影响人的健康,降雨会影响路面的情况等。
5.2.2 天气与健康•教师介绍天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5.2.3 观察天气•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天气,学生通过观察天空、感受气温等方式,判断当天天气状况。
5.2.4 与天气有关的标志•教师让学生识别与天气状况有关的标志,如气象站的旗帜、天气预报等。
5.2.5 环境保护•带领学生认识污染环境的恶果,并学习如何保护环境,让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5.3 练习•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判断当天的天气,并自己想办法防止天气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5.4 总结•向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带领大家总结出如何预防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6.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能否自主观察和识别天气标志以及关注环保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7.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家里观察一周的天气状况,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对环保的理解。
青岛版科学三上《天气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天气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情况,引领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几种常见天气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2、知道获得天气预报的几种途径,提高信息搜集能力;搜集有关天气的美丽图片,了解有关天气的谚语。
3、了解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后了解灾害天气的危害,渗透环保教育;最后启发学生应用天气的知识,展开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完成一项小设计。
二、课前准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照片,有关天气的书籍,关于天气的网络课件。
三、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天气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天气。
2、新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学生自由回答:有风、雨、台风、龙卷风、雪、霜、春、夏、秋、冬四季等)在这么多的天气现象中,你最喜欢哪种天气现象呢?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我喜欢晴天,那样就可以到外面去玩了;我喜欢下雨天,雨中的风景很美;我喜欢下雪天,那样就可以打雪仗、堆雪人了……)同学们说的真好,你能告诉老师,在你喜欢的天气中,自己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春天的时候,气温逐渐升高了,花也开了,我们可以到郊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夏天的时候,太热了,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块去洗海澡,真的很舒服;我最喜欢有微风的天气,风轻轻地吹在脸上,感到很舒服,可是,风太大就不好了,那样会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脸上很疼;我最喜欢有雾得天,周围白茫茫的一片,就好像到了天宫一样……)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景观,下面,我们就先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风景图)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天气现象对我们都有好处呢?(学生自由发言:冬天下雪后,路很滑,对出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大雾天,视线状况不佳,汽车都不敢跑太快,上课会迟到,高速公路会关闭,飞机也会停飞;雨下的太多,会发生洪灾,冲毁我们的家园;冰雹会砸毁庄稼,毁坏农田,甚至会砸死动物和人;台风会冲毁海里的船只,毁坏岸边的设施,甚至会刮倒大树和房屋……)那你能告诉老师,在坏天气里,我们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雨天,要穿雨衣,不要扛着金属物品在室外活动,也不要在高墙、大树下避雨……)我们怎么能知道天气的好坏呢?(收听、收看、上网、天气预报服务、手机短信等方式)提前知道了天气的变化情况,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谁能举例说明一下?(知道第二天下雨的话,我们就要多穿一些衣服,出门要带雨伞,像逛公园、爬山、打篮球等室外活动就要取消;遇到台风警报时,海上的船只可以提前进入避风港,避免船毁人亡的后果;外出旅行时,预知天气状况,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改变行程,做好下一步的打算;农民伯伯知道了天气的好坏,就可以安排好农业生产……)3、探究活动看来呀天气真的对我们很重要呀!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天气的知识呢?现在就小组合作进行活动,你可以收集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针对季节的变化,提出学校、社区以及家庭需要改进和预防的地方;还可以收集有关天气的谚语,增强自己看周围事物而知天气变化的能力……学生自由活动,提供相关的书籍、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等。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天气与生活》课教
案
青岛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15课
《天气与生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查询、搜集有关天气资料,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和交流信息能力,学会合作。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意义,知道科学探究必须尊重实证。
3、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使学生初步产生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的思想。
4、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知道了解天气、预知天气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天气的图片(照片或图画),准备展示、介绍给同学们。
2、询问、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每人2则)。
3、调查、了解不同的天气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搜集相关的图片及资料。
教师准备:
补充、搜集不同天气的美丽图片、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的图片、影像及资料,气象学家的故事,有关天气的谚语等教学资源,查找、验证、选择相关网站,如:中国气象影视信息网、新浪网天气预报、天气在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着密切的关系。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图片,真实地反映了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请大家一起来看看。
4、教师引导:通过欣赏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体会?
5、学生谈体会。
6、小结:看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人们的活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早地做好各种准备。
我们怎么能知道近期天气的好坏呢?(收听、收看、上网、天气预报服务、手机短信等方式)提前知道了天气的变化情况,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谁能举例说明一下?(知道第二天下雨的话,我们就要多穿一些衣服,出门要带雨伞,像逛公园、爬山、打篮球等室外活动就要取消;遇到台风警报时,海上的船只可以提前进入避风港,避免船毁人亡的后果;外出旅行时,预知天气状况,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改变行程,做好下一步的打算;农民伯伯知道了天气的好坏,就可以安排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