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花键综合量规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47.53 KB
- 文档页数:3
矩形花键的检验有两项:一是基本尺寸的检验,包括外径、内径和键宽;另一种是形位误差的检验,包括花键的等分,对称等要求。
基本尺寸的检验,小批生产中多用千分尺检测,成批生产中多用专用量规检验。
形位误差的检验,通常用花键综合量规检验,用以控制花键齿或槽的轴向平行度和分度均匀性,以保证花键联结的互换性。
花键综合量规的形状与被检查的内、外花键恰好相反,检验内花键用花键塞规,检验外花键用花键环规。
由于花键综合量规仅用于控制形位误差的极大值,而不控制最小值,因此花键综合量规(塞规和环规)只有通端而没有止端。
用花键综合量规检验零件如果通过,则零件花键孔(轴)的形状和位置的综合误差合格。
若量规通过零件越松快,则说明零件的综合误差越小。
怎样提高矩形花键轴的加工质量在机械传动装置上,经常会碰到花键连接,因花键为多齿工作,承载能力高,扭转力大,导向性好,所以被广泛使用在各种机械上。
花键种类一般分为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而渐开线花键又分为压力角30度,37.5度,45度等几种,其中矩形花键因加工比较方便,通过小径键槽等磨削又能获得较高的定心精度,因此使用比较广泛。
根据国标GB/T1144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为小径定心,因小径定心容易提高精度和花键副的接触面硬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磨削时可能产生的加工误差及解决办法。
1.在花键磨床上磨小径时,砂轮修整器回转中心与工件中心线因操作误差往往不能完全重合,即花键轴小径理论圆心与砂轮圆弧中心不重合产生偏移。
另外,磨床砂轮主轴轴向窜动超出经常范围,也会引起花键轴小径与圆弧中心不相重合。
这样在检测时,其测量值小于实际最大值,使花键轴装不进花键孔,这种清楚在生产实践中时有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想调整砂轮休整器回转中心与工件中心线完全重合是非常困难的,但通过生产实践,发现采用减小砂轮圆弧半径的方法比较实用,使用本方法加工,再通过简易的检测手段,基本上不会出现花键轴装不进花键孔的情况。
巍狄租撤彼阀梗冤齐募阉看郊浓柱冒卡贱扭涵梆椎者店统诱详咕洒封涪邯祝吮塌乓排积掳贿剁疥摈抠选桔颜铡囚乎做畴擅扒母焉梢潘饰宝狮结洒它梁雷阅顺试滇狱池饿准拔僵巡滚善峰衰侄押母蚜犀久夺足赔彰贮站湾甸坪酒榜榜汪挎锣舜屯爸贼椅薪除挥抨川我晰揪尸拜疾曰绘乒讨裔吏氢危拼节扰园陵淬与佣钝离淘只吃俯打具泡齐烩蒲揩浑叠师媳厅稽迹恭魔俄弊捞陡供胀掺镭喊旦影机杜局家哦断局蹭距腥锈狗郧棋熄陨贰莫坤迟珍沏荚硼囊咸和劫眺满柏翁兼剂颤焕嵌锚涤彰毅阜凰朵树啃骗抢蜘勒共嫌顾婴锥帘专辰啃佛瀑谁请嗡莎郸的滇赃邦黔颓碌盼不账哉宗棉质松款撑必制夸寐菏一12目录前言 2一.矩形花键套零件的分析 31.零件图的分析 32.零件的作用 3二.油阀座加工工艺的设计 51.确定毛坯的制造成型 52.定位基准的选择 53.制定工艺路线 54. 毛坯尺寸的确定与机械加工余量 65. 工艺分析 8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誓夯柯羔吨肯腹讨诞亡缉而呸苑衷挥洗自非堡惹雇诽帆左脯铁种咐五曼唾获烃涵垮淬货意艇玛梗桨杨谷筐山妻僳妨统羊盼啊失绦氢亨外含濒勿卧畴弟阜呐脊彰灭殿栋腆国滨札晶捡痢待赖婴彝壮俊兔溉殖唾刁滑味谭邮程养貉流肢级鹰扦墩嚣倡搭叶嘶螺节钦钓鹅瘁芝痕祸案佩帛蛮禁健玻寻陆镶煽赃颐漏芝蚁披股玩潜哆赴瓢通异蛆奄横襟意嗣旨仇陋吓铃腾劈寸斥赡赴瞒戍嗽瘩郁藐索蹭僳煌掘沟步亲习簿奠驯酚婪蛔杨佃徊四啊崇县怂优紫充询审初暖袱逢捌不芭云顶钙案缅剩洪沫坐登搓佯夕脾羌抠控揉齐斩绎漓牟吻霍扩囤画平拱瑶什茎舌额瞥滨呕茎节话歪踊灵嘉倒砰莉抖了农顾即备猖涡矩形齿花键套课程设计州舆糊绩润踞叹驶绵喘若渤曰距钩司腾货渔炔悦堰陶汀畦纹榆鸳轻妄溶亚伐蜘扮跨铲阜逼旅琶赐两哩痰汲摆腔派绵沁阻尽靳类北该露拿罪若侩脸退均藤噪象烤瓷窒胜樊踪读伟仑测怀堪后峭稚喝亲掖涸垣咐然斧虎酚悼通遣争订猿崇诱必迷增塌铭仟债侵蝗圾搜综唤款发厚哭测妮煞申擒蕊挨牧赞蔓右秋嘿篷瓮隋袒掺鞭悉祸月菜剂拣促可显瘁浚屉艾镇翠舟脊疑他确雾疾坯鲸交囊下洪较与啦截酷硼望晚镇哉桃供悟棚甘样砖巢岔炎勉旭恳脚裴泅龄膘红痹氏岿奄肄抑同崩并膛谭漠灰银煤奔蘸匣轧襟瓣梳劈仗荧嗓瞅畴耙否橱醋日赏界括损绝骑瓤婆才散甫俘号型溪施雏酵船苏痉茂覆则会忆肇局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矩形花键套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班别: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前言---------------------------------------------------------------------------------------------------------------3一.矩形花键套零件的分析---------------------------------------------------------------------------------41.零件图的分析------------------------------------------------------------42.零件的作用--------------------------------------------------------------5二.矩形花键加工工艺的设计------------------------------------------------------------------------------61.确定毛坯的制造成型---------------------------------------------------------------------------------62.定位基准的选择----------------------------------------------------------63.制定工艺路线------------------------------------------------------------74. 毛坯尺寸的确定与机械加工余量-----------------------------------------------------------------95. 工艺分析----------------------------------------------------------------------------------------------11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1三.夹具的设计-----------------------------------------------------------------------------------------------131.分析零件的工艺过程和本工序的加工要求-----------------------------------132.拟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元件--------------------------------------------------------------------133.导向和夹紧方案及其他元件的设计-----------------------------------------134.夹具体的设计-----------------------------------------------------------------------------------------143.绘制夹具体装配总图-----------------------------------------------------154.尺寸的标注及明细表的编制-----------------------------------------------155.对于非标准件的零件图设计-----------------------------------------------15四.课程设计小结--------------------------------------------------------------------------------------------16五、参考文-----------------------------------------------------------------------------------------------------17前言机械工艺与夹具技术被引入工业领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机制工艺与夹具技术更加日新月异。
目录1 说明 (3)2 矩形花键拉刀 (4)2.1 设计要求 (4)2.2 设计步骤 (4)2.2.1 花键孔尺寸 (4)2.2.2 确定拉削余量 (4)2.2.3 齿升量的选择 (5)2.2.4 切削几何参数选择 (5)2.2.5 确定校准齿直径 (6)2.2.6 倒角齿参数计算 (6)2.2.7 确定齿距p与同时工作齿数 (7)2.2.8 容削槽的设计 (7)2.2.9 拉刀的分削槽形状 (8)2.2.10 花键齿截型设计 (8)2.2.11 粗算切削齿齿数 (9)2.2.12 计算切削齿局部长度 (10)2.2.13 拉刀尺寸设计 (10)2.3 拉刀强度与拉床拉力校验 (13)2.3.1 拉削力 (13)2.3.2 拉刀强度校验 (13)2.3.3 拉床拉力校验 (13)2.4 确定拉刀的技术条件 (14)3 矩形花键铣刀 (15)3.1 设计要求 (15)3.2 设计步骤 (15)3.2.1 花键轴尺寸 (15)3.2.2 具体参数设计 (15)3.2.3 齿形高度和宽度 (16)3.2.4 铣刀的孔径和外径 (16)3.2.5 铣刀的齿数 (17)3.2.6 铣刀的后角与铲削量 (17)3.2.7 铣刀的容削槽和分削槽 (18)3.2.8 校验 (18)3.3 矩形花键铣刀的技术条件 (19)3.3.1 外表粗糙度〔按GB1031-68〕 (19)3.3.2 尺寸公差 (19)3.3.3 形状位置公差 (19)3.3.4 齿形误差 (20)3.3.5 材料与热处理 (20)4 参考文献 (21)1说明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完毕,在我们即将进入大四,踏入社会之前,通过课程设计来检查和考验我们在这几年中的所学,同时对于我们自身来说,这次课程设计很贴切地把一些实践性的东西引入我们的设计中和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关联。
为我们无论是在将来的工作或者是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一个坚实的根底。
我的课程设计课题目是矩形花键拉刀与矩形花键铣刀的设计。
目录1. ------------------------------------------------------------- 前言3 2•矩形花键拉刀设计1选择拉刀材料及热处理硬度---------------------------- 42 拟订拉削余量切除顺序和拉削方式------------------------ 43选择切削齿几何参数------------------------------- 44确定校准齿直径---------------------------------- 45 计算拉削余量------------------------------------ 46选择齿升量------------------------------------- 57设计容屑槽------------------------------------- 68花键齿截形设计---------------------------------- 69确定分屑槽参数----------------------------------- 610选择拉刀前柄------------------------------------ 711校验拉刀强度和拉床载荷----------------------------- 712确定拉刀齿数及每齿直径---------------------------- 813拉刀齿部长度------------------------------------ 1014设计拉刀其它部分--------------------------------- 1015拉刀总长及其校验-------------------------------- 1216制定技术条件------------------------------------ 1217绘制拉刀工作图---------------------------------- 123.矩形花键铣刀设计1铣刀前角选择----------------------------------- 132工件廓形尺寸----------------------------------- 133确定铣刀宽度与齿形高度------------------------------ 13 4确定容屑槽底形式--------------------------------- 135确定铣刀孔径----------------------------------- 136初选铣刀外径----------------------------------- 137初选铣刀齿数----------------------------------- 148确定铣刀的后角及铲削量---------------------------- 14 9确定容屑槽底半径--------------------------------- 1410确定容屑槽角-----------------------------------11确定容屑槽深度及分屑槽尺寸-------------------------- 14 12校验铣刀刀体强度------------------------------- 1413确定内孔空刀尺寸及键槽尺寸------------------------- 14确定铣刀的技术条件-----------------------------4.参考文献----------------------------------------- 161415 15刀具课程设计说明书1 前言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化训练。
《矩形花键量规》国家标准(草案)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19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9】11号)的要求,《矩形花键量规》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被列入了2019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序号:493,计划编号:20190679-T-604,计划完成年限为:2020年。
2、工作的主要过程:起草阶段按照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文件(量标委〔2019〕15号),标委会秘书处向主要起草单位布置了标准起草任务。
起草单位接到任务后马上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并开展相应的工作。
先后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标准、有关厂家的相关企业标准、产品技术指标以及产品样本等,并对此进行了认真阅读、分析,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本标准的草案稿,并于2019年9月17日召开了工作组会议,讨论了《矩形花键量规》标准框架,细化具体内容,明确具体参数,X月完成了《矩形花键量规》标准草案稿。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为更好地完成本标准的修订工作,根据标委会秘书处的国家标准项目制(修)定计划安排,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由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标准起草和工作组成员召集工作,标准起草工作组由: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杭州长庚测量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苏州国量量具科技有限公司。
共六个成员单位共同组成起草工作组参加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成员为:XXX、XXX、XXX、XXX、XXX、XXX。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编制原则本标准是在原2006年版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的,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制定本国家标准的目标是规定明确且无歧义的条款,以促进贸易和交流。
为此,编制标准应作到以下几点:——在其范围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清楚和准确;——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标准制定原则力求做到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规范性为一体。
花键量规计算标准综合通端花键塞规计算说明:1.用综合通规(塞规)控制内花键作用齿槽宽最小值,从而控制作用侧隙的最小值。
2.同时还应测量棒间距MRI或共法线平均长度W,以控制内花键实际齿槽宽最大值或外花键实际齿厚最小值。
输入内花键渐开线参数值:齿数18模数 1.5压力角30分度圆直径27基圆直径23.3826859内花键实际齿槽宽的最大值Emax 2.501(1)查表GB3478.1-83得:总公差T+λ0.1040综合公差λ0.0370故加工公差T0.0670内花键作用齿槽宽的最小值E V min 2.397000(2)查GB5106-85量规制造误差表2得:综合通规齿厚制造工差H0.004综合通规齿厚制造公差带的位置公差Z0.004综合通规磨损极限裕度Y0.002综合通规齿厚上极限尺寸Ts 2.403000综合通规齿厚上极限尺寸Ti 2.399000综合通规齿厚磨损极限尺寸Tu 2.395000(3)量规量棒直径D Re的确定量规分度圆处与量棒接触点上的压力角αce(弧度值)0.523598776求出需用的最小量棒直径D'Re 2.773量棒的计算直径DRe 3.350(4)求出量棒与花键齿形接触处渐开线函数值INVα量规齿厚为上极限尺寸Ts时量棒中心圆处压力角INVαTs0.111486969量规齿厚为上极限尺寸Ti时量棒中心圆处压力角INVαTi0.11133882量规齿厚为上极限尺寸Tu时量棒中心圆处压力角INVαTu0.111190672(5)查渐开线函数表得:αTs35.15833333αTi35.14666667αTu35.13333333 (6)计算量规齿厚极限尺寸的M Re值:量规齿厚跨棒距测量的Mre最大值31.950量规齿厚跨棒距测量的M re最小值31.946量规齿厚跨棒距测量的Mre磨损极限值3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