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腰腿痛问题的保健与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40
腰腿痛的健康教育
当我们感到腰腿痛时,往往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肌肉劳损、姿势不当、骨骼结构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等。
为了减轻腰腿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健康措施:
1. 锻炼身体: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减少腰腿痛的发生。
常见的锻炼方式包括游泳、瑜伽、走路等,但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2. 保持正确的姿势: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会增加腰腿痛的风险。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不良姿势。
3.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腰腿痛的压力,因此保持适度的体重对减轻腰腿痛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4. 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腰腿痛的风险。
在工作时,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身体,伸展肌肉和关节,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
5. 合理使用床垫和枕头:选择适合自己的床垫和枕头可以提供腰椎的支撑和保护,减少腰腿痛的发生。
过硬或过软的床垫和枕头都不适合。
综上所述,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适当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措施,我们可以减轻腰腿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正确的姿势、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及选择适合的床垫和枕头,都是减轻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如果疼痛持续且严重,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老年人普遍的腿疼是怎么回事_缓解腰腿痛的方法有哪些-健康百科展开全文很多人都有腿疼的症状,当人们出现这样的情况之时,最好及时将诱发因素找到,这样今后才能够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
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引发他们出现腿疼症状的因素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老年人腿痛怎么回事?1、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个年龄段,其骨质疏松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进而就容易出现腿疼的情况。
所以,老年人应该注重补钙事宜,这样就能够增强骨骼的韧性和强度,从而就能够降低自身患骨科疾病的几率,最终就达到了预防腿疼症状出现的目的。
2、骨关节炎骨关节炎这种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多为关节软骨的退化和增生。
由于骨关节炎的病理是关节处发生病变,所以具有慢性发作的特点。
但是,在患者关节处出现病变之时,他们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并且这种疼痛会一直跟随着患者。
3、动脉堵塞当人们的下肢动脉出现堵塞的情况之时,也会出现腿疼的症状。
老年人发现自己的下肢有堵塞状况之时,一定要立即去做治疗,否则会给自己的动脉血管造成很大的刺激,进而就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动脉硬化的状况,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患者身体的病痛。
年轻人腿痛怎么回事?1、运动过度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做健身,而在健身之时如果控制不好强度和运动时长,那么可能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当腿部的肌肉出现过度拉伤状况之时,就会引发人们出现腿疼的症状。
不过这种拉伤一般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当然前提是需要人们做好对自身的护理事宜,不要继续去做高强度的锻炼。
2、受到了外伤年轻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事件,从而就可能会出现扭伤和摔伤腿部的情况,一旦如上这些状况出现,那么一定会附带腿疼的症状。
如果患者有骨折的情况,那么腿疼的程度会更加强烈。
3、风湿性关节炎年轻人相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不太注重对自身的保养事宜,尤其在保暖措施的实施方面。
所以,这些年轻人就相对容易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的情况,从而就会引发自己出现腿疼等不良症状。
腰腿痛的治疗方法文章目录*一、腰腿痛的治疗方法1. 腰腿痛的治疗方法2. 出现腰腿痛要注意什么3. 哪些人最容易得腰腿痛*二、哪些疾病会引起腰腿痛*三、腰腿痛如何预防腰腿痛的治疗方法1、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1.1、保守治疗理疗,按摩,牵引,针灸,局部封闭等,可以缓解症状,但疗程比较长,且易复发。
1.2、针刀闭合性手术对骨质增生,退行性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绝大部位损伤性腰腿痛及内科疾患引起的腰腿痛,可在1-2个疗程内根治。
无任何后遗症和并发症。
无刀口,无疤痕,是慢性腰腿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2、出现腰腿痛要注意什么患者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的食物。
少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同时还可以让自己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栗子、甲鱼、猪腰等等的食物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是患者的生活方面,多关注自己的病情,让自己好好的休息起来。
建议患者平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合理膳食,从而让自己更好的增强免疫能力,希望患者好好的重视。
3、哪些人最容易得腰腿痛 3.1、从年龄上,本病一般发生在20--40岁之间,即青壮年易发生此病比例大约占整个发病率的80%.3.2、从性别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因为男性体力活动较多。
较频、腰部活动范围大。
3.3、从体型上,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哪些疾病会引起腰腿痛1、腰椎关节错位人的腰椎之问由关节连结着。
当腰椎关节错位后,改变了椎间孔的形状,也改变了神经根出口处骨纤维孔和骨纤维管的形态,还改变了腰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原有状态,因而造成对神经根的刺激或激惹,引起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
2、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腰椎问盘突出多数为退行性的,其病变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而症状也与年轻人的表现不尽相同。
初起时以腰背或下腰部酸痛不适为丰,后期可有剧烈的疼痛或伴有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当弯腰抬腿时,可以加剧疼痛。
3、脊柱转移癌症脊柱转移癌以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肾癌转移为多。
健康讲座-老年腰腿痛患者的康复和活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形态变化--细胞的变化、组织和器官的变化、整体外观的变化生理功能减退--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老年人腰腿痛常见的疾病--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部扭伤及其它腰腿痛的易患因素✧易患因素1--不良坐姿✓研究表明,坐位时当腰椎越趋向后凸值,间盘内压力越大;当腰椎越趋向前凸位,间盘内压力越小✓引起腰椎后方韧带终点过度牵伸,不仅引起某些腰痛而且可以加重腰痛✧易患因素2--频繁的腰椎屈曲✓每人从早至晚,常常处于腰椎屈曲状态✓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可达3,000至5,000次/日✓两个易患因素共同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易患因素3--长期负重✓脊椎负重100kg时,正常的椎间盘隙变窄1.0mm,向侧方膨出0.5mm。
而当椎间盘退变时,负同样的重量,椎间隙变窄1.5~2mm,向侧方膨出1mm。
✓研究发现姿势对腰部的负重有非常大的影响。
当脊柱负重兼屈曲、旋转时,各种不同作用力同时作用于纤维环后部,此时对纤维环的威胁就更大了。
✓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在提重物时,物体离身体越近,椎间盘的负荷就越小。
弯腰提物时,若保持腰部平直也能减小椎间盘的负荷。
✓所以提重物时应离身体近些,腰部尽可能保持平直,以下蹲的方式提取低方位的重物,尽量避免增加腰椎间盘的负荷。
腰腿痛的康复—McKenzie 方法在评估和治疗中运用反复运动强调患者的独立性避免依赖于治疗师使用最少的干预方式运动用于患者疼痛治疗技术--伸展原则力学、伴有侧方成分的伸展原则、侧方原则力学✧绝对禁忌证✓1、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
✓2、各种感染。
✓3、疾病炎症活动期。
✓4、中枢神经受累(脊髓受压体征,马尾病灶等)。
✓5、严重骨骼疾病。
✓6、骨折,脱位和韧带撕裂等骨关节肌肉系统不稳定因素。
✓7、血管性疾病。
✓8、糖尿病晚期。
✧相对禁忌证✓1、轻至中度骨质疏松,无并发症。
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症常見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我國是一個逐步邁向老齡化的社會,近年來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醫療保健的不斷完善,人類壽命逐年延長。
加之老年群體多為次亞健康群體,大多數處以依靠性環境生活,其疾病的預防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研究表明老年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人1:3的老齡化社會中日益增多。
老年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為慢性疾病,病程長、遷延不愈,多伴有腰部形態改變和功能障礙,常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腰背疼痛,腰部活動受限,下肢疼痛、麻木,行走困難或間歇性跛行,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因而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護理問題,需要被及時發現並給於相應的指導措施,以免影響治療,甚至出現併發症。
1常見護理問題及原因:1.1疼痛:大部分患者因疾病造成的疼痛而導致生活品質下降,心情焦慮,睡眠紊亂,心腦血管疾病復發。
有些患者程強迫體位,不願翻身,抬腿等活動,結果導致褥瘡和肌肉萎縮,甚至會形成下肢靜脈血栓。
1.2憂慮:陌生的環境容易雜訊患者的不安與緊張,有些患者出次發病就診,對此類疾病的認識不足,對治癒缺乏信心,對愈後效果及是否復發心存憂慮。
1.3恐懼:需要手法重定及骶管注射治療的部分患者,因害怕疼痛或擔心術中發生意外或手術失敗,導致下肢癱瘓甚至危機生命的後果而極度緊張,解釋工作不當會使患者心情猶豫,拒絕治療。
1.4自理缺陷:老年患者多因自身行動不便價值疾病疼痛或感知能力改變,無法獨立完成日常生活需要,易發生跌倒,墜床等危險。
1.5納差:老年人自身代謝能力降低,脾胃虛弱,食物被不易消化。
生病後活動量減少,而導致胃口欠佳,進食減少。
1.6腹脹和便秘:飲食指導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常由於腰腿痛導致活動減少,從而引起胃腸蠕動減慢,易發生便秘,而老年患者更易發生便秘。
便秘使排便時腹壓增高,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另外,臥床時間的延長,使胃腸蠕動速度下降,而導致腹脹或排便時間延長,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延長,水分被過多的吸收而造成便秘,加重患者痛苦,使患者不願意進食,有意減少排便次數。
治腰腿疼的养生方法
1.锻炼身体: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缓解腰腿疼痛。
可以选择一些轻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2. 调整坐姿:保持正确的坐姿有助于减轻腰腿疼痛。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伸展一下身体。
3. 按摩: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可以自己按摩或者请专业按摩师帮忙。
4. 中药治疗:一些中药材可以缓解腰腿疼痛,如巴戟天、独活、黄芪、当归等。
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5. 调节饮食:适当调节饮食也有助于缓解腰腿疼痛。
应该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
6.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也对缓解腰腿疼痛有很大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减轻身体的疼痛,并有助于更好地治疗疾病。
- 1 -。
老年人腰痛应该如何缓解?老人腰部问题由来已久,不必过于担心,年纪大了身体器官逐渐退化,尤其是骨关节退化的更快,导致腰部出现一些疾病,出现腰痛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及时的治疗,是没有什么大碍的,老年人需要加强体质的锻炼,对腰部有很大的帮助,是很容易恢复的,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几种缓解腰痛的方法。
老年人腰腿痛的特点:(1)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
(2)症状结构复杂多样,腰腿痛多呈持续性或发作性加剧,卧床休息症状不能缓解。
(3)病变位置呈多源性、多节段性。
(4)病因上多为多因素复合型。
多数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或不稳,部分有单节段或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
(5)治疗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老年人多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手术及麻醉风险大、技术要求高。
腰痛是在老人身上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症状,如果遇到扭到腰的情况时,需要躺在床上休息,至少休息3-5天,这样的话可以起到缓解腰痛的症状,可以帮助损伤的部位愈合,但是卧床休息的时间不要太久,以免出现肌肉萎缩的疾病。
老人也需要经常性的进行运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再像年轻的时候一样进行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可以适当的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网球都可以起到治疗腰痛的效果,避免激烈的运动导致出现的腰扭伤等症状。
很多年轻人因为担心长辈睡得不好,于是买比较贵的席梦思床给长辈休息,其实睡什么床不那么重要,主要是睡觉的姿势需要保证好,在喜欢仰卧的老年人,可以在小腿下面垫上一床被子,这样的话有利于血液的循环,放松老年人的腰部,不会承受太重的压力。
按照中国的传统,老年人应该安享晚年的,但是疾病让老年人很困苦,老年人体质弱,抵抗力也比较差,作为子女应该多关心老人,让老年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注重饮食清淡,增强身体锻炼。
希望老年人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
上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老年人腰痛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名方出处】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使用历史】约800年。
【主要成分】杜仲(盐炒),补骨脂(盐炒),核桃仁(炒),大蒜。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主治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典型征象】腰间似有物重坠。
【禁忌人群】湿热或寒湿痹阻及外伤腰痛不宜;外感或湿热内胜者不宜服用;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孕妇忌服。
青娥丸是古代男人补肾壮阳的常用药,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奇怪,青娥在古代是指年轻的女子。
既然这味药是为男人补肾而用,却为何在命名时用这样一个少女的称呼呢?说到这个缘由,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首古诗:三年时节向边隅,人见方知药力殊。
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
这首诗中夸赞了一个药方,意思是说如果坚持服用此药,可以让人恢复青春,强壮筋骨,疏通血脉,行房的能力也会变强,即便是年轻的女子,也不会嘲笑白发人没有用处了。
这个药方便是古人的补肾良方——青娥丸。
青娥丸最初载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来治疗肾气虚、风寒湿及劳役过度引起的腰痛,对五脏虚损也有显著疗效。
青娥丸为古代名方,最初记载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于治疗肾气虚、风寒湿及劳逸过度引起的腰痛,对五脏虚损也有显著疗效。
青娥丸的出现与唐朝时的一名官员有关,下面就为大家细细说下这个故事:郑姻,字文明,在唐宪宗时期,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据相位四年而罢。
唐元和七年,他以五旬之身,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
岭南地区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哪里承受得了这种侵扰,于是上任没几天,他就身染数疾,而且病情迁延不愈。
虽然他也服用了不少滋补名药,但病情总不见好转,身体也日渐羸弱。
这时,一位来自诃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李摩诃前来探望,并向郑姻献方上一味据说可以补肾壮阳的良药。
起初郑姻不信,奈何李摩诃苦苦劝他服用,于是就这样服药七八日后,他便感觉病情开始减轻,身体清爽许多,于是又接着服用,最后获愈。
3年后,郑姻任满回京。
老人腰疼的原因
1、胰腺疾病
胰腺疾病引起的腰痛,可由上腹部放射而来。
2、泌尿系疾患
急性肾盂炎或慢性肾盂炎是常见的腰痛原因,表现为腰部酸痛或钝痛,重者表现剧痛,沿输尿管放射,以至会阴部疼痛。
3、盆腔疾病
子宫位置异常(如后倾),支持它的韧带将受到过度的牵引,同时部分神经受到压迫,可累及腰痛。
生育过多的妇女,由于支持子宫周围的韧带松弛,无法将子宫保持在正常位置,使子宫脱垂,这必然引起腰痛。
4、退行性改变
长期腰椎活动量及负荷过大、姿势不正、首先可造成髓核脱水、椎间盘体积缩小,以致失去与原来周围组织之间的动态、静态平衡,逐渐造成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唇形成和关节突关节退变,刺激并压迫周围组织,尤其是神经组织,从而产生腰痛症状。
老年人腰痛并非都由退变引起,某些情况如肾脏疾患、脊椎转移癌等,也可引起老年人腰痛。
5、腰部软组织病变
腰部软组织病变主要有腰肌扭伤和腰肌劳损两种。
在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由于姿势不对或用力不当常可造成腰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而腰肌劳损往往是由于长期维持不平衡的体位。
6、骨质疏松。
腰腿痛的中医辨证施治在日常生活中,腰腿痛多是中老年人,一些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人群也容易腰腿痛,很多患者认为这不是病,不需要特别注意,只要休息好、日常做下按摩就可以。
但实际上还是会产生一些影响,如果严重可导致运动能力减退,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不管如何,腰腿痛都应当引起重视。
腰腿痛的具体表现可以分多种,如有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具体造成腰腿痛的原因多与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等有关,如果有这些症状一定要注意。
若要治疗,腰腿痛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严重的要进行手术治疗。
若从中医出发,中医的治疗往往要进行辨证施治。
在中医当中,腰腿痛被认为与肾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即“腰为肾之府”,如果肾脏出问题,腰部会最先反映出来。
中医当中对腰腿痛有实证和虚症两种常见的分型,在治疗腰腿痛病人的时候,先判断病人具体是什么证型之后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里先讲一讲,从中医出发腰腿痛的不同证型情况。
腰腿痛的实证中,比较常见有血瘀气滞型、寒凉淤血型两种。
前者通常是腰腿部位有局部的疼痛,并且感到刺痛,痛的位置相对固定,这种很可能或是因为外伤,或者长期久坐等造成的。
后者也会感到疼痛,同时也有怕冷畏寒的症状,这种一般是因为受凉导致的。
肾阳亏虚和肝肾亏虚型是腰腿痛的两种常见的虚症,如果是肾阳亏虚,一般会有腰部怕冷的感觉,夜晚起床小便的次数会比较多,还可能会有性功能障碍的症状。
如果是肝肾亏虚,一般就是腰部、膝盖有酸痛感,日常会感到乏力。
针对这些不同证型,下面来讲讲中医辨证施治的常见方法。
患者为血瘀气滞型,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具体可采用腰痛逐淤汤治疗。
这一汤剂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丹参、当归、红花、桃仁、川芎、牛膝、地龙等,经水煎煮服用,在此汤剂中,桃仁、红花、川芎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牛膝等可有效止痛。
如果患者伴有其他症状可加减用药,如感到胀痛可加降香、橘核。
若是寒凉淤血型,中医治疗则以祛风止痛、滋补肝肾为原则,患者可服用风寒腰痛汤。
老年人腰腿痛体穴疗法(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腿部疼痛,或以腰酸腿软为特点,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喜揉喜按,体倦乏力。
(二)保健要点1.体穴疗法:常用穴位:委中、犊鼻定位: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犊鼻穴位于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正坐屈膝位,在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取穴。
操作方法:可以用拇指点按双侧委中,点按的力量要适中。
如此反复5~10次。
10天1个疗程。
患者也可自行按压。
2.体育康复法: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
太极拳、五禽戏均可使腰腿的筋骨得到缓和而充分的活动。
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太极拳,如体力条件较好可练四十八式太极拳、五禽戏。
3.药物外敷法:可用伸筋草、川断煎汤,取汁用毛巾在腰部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如有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劳动后加重者,可用肉桂、生姜炒至热后以绢包裹熨痛处,冷后再炒热敷。
4.饮食疗法:芝麻核桃粥:核桃仁(碾碎)、芝麻少许、大米100克,将核桃、芝麻、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枸杞羊肾粥:羊肾一个,枸杞子、大米,将羊肾、枸杞子、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
以上两粥均具有补肾的作用。
5.足浴疗法:药物:补骨脂、威灵仙,如有遇寒后腰痛加重,可加肉桂、川椒。
操作方法:将所有药物加水煎取3000ml,取药液置入药桶内,药液平面没膝,水温以40℃为宜,每次30~45分钟,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日1~2次。
疗程:30天为一疗程。
注意: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风险、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
老年人腿疼的原因及保健方法老人上了年纪,往往会出现腿疼的毛病。
腿疼不治,会影响到他们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腿疼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保健呢?下面是的老年人腿疼的原因,欢迎阅读。
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发于绝经后妇女以及老年男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
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增强引起骨量丢失所致;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年龄老化,导致激素自身调节失衡,使骨形成低下。
2.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关节病变,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酸痛。
清晨起床时疼痛较剧,稍活动后疼痛即缓解,活动过频疼痛又再起,休息后可再度缓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腿痛与气候变化有关,寒冷受凉时腿痛加重,温暖时缓解;同时患者膝部步行乏力,上下楼时疼痛明显加重。
3.间接性跛行: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时没有明显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
间歇性跛行的原因可以是由于腰部腰椎管内神经受压迫,也可以是由于下肢的血管病变所引起。
4.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
老年人腿痛非常麻烦,但也不是不能预防。
生活中注重一些小的细节,可有效防止腿痛的发生。
1.情绪平和。
老年人生活并非都是安逸清闲,那些受情绪影响和过分操劳者,会发生心身疲劳,出现头痛腰酸、四肢痛软、精力不佳、失眠等症状。
这就需要老年人调节情绪,减少劳作。
2.慎穿平底鞋。
人上了年纪后,足底肌肉和韧带会发生退行性衰老变化,足弓弹性也逐渐丧失,负重能力大大降低。
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年人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容易发生足、踝、膝、髋及腰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