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这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在患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族史是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一个关键指标。
如果父母或近亲有此类患者,那么个体罹患这些应该高于普通人群。
2. 年龄与性别:年龄是诱发这两种健康问题的一个显著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失去对血糖的正常调节能力,从而增加了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壁,并引起动脉硬化。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 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是诱发冠心病和其他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最终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或堵塞。
5. 肥胖与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是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长期超重或肥胖将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6.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度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摄入过多脂肪、盐分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积极管理遗传风险:如果有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存在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积极定期体检,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2. 健康饮食与均衡营养:合理安排三餐摄入营养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分、高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蛋白质的食物摄入。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王婧文;孔维颖;白云浩;王显【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糖尿病组);不合并糖尿病的单纯冠心病病人100例(非糖尿病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冠心病症状总积分、是否有高血压、血糖和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可增加140%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病风险;三酰甘油升高可增加170%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病风险.合并高血压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不增加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中医主症总积分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呈正相关.【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15)023【总页数】4页(P2999-3002)【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作者】王婧文;孔维颖;白云浩;王显【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56.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1]。
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临床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相对不足的异质性较大的一类疾病。
心血管事件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发生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2]。
除高血糖危害外,2型糖尿病病人常存在其他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等,极大增加心血管事件危险性。
1.1 病例来源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糖尿病组);不合并糖尿病的单纯冠心病病人100例(非糖尿病组)。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糖尿病中大血管病变为较常见并发症,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学基础,可引发糖尿病患者死亡。
相关研究表明,大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死亡病例中约占65%[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心血管并发症较高,因此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盐酸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为胰岛素增敏剂,可提高胰岛素抵抗。
盐酸吡格列酮可有效降糖,还可调节脂肪、抗炎,进而促进患者恢复[2]。
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分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0.3±5.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6.4±4.4)年,平均体重(78.4±8.5)kg ;对照组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66~83岁,平均年龄(70.4±4.9)岁,平均糖尿病病程(6.8±5.1)年,平均体重(77.9±8.4)kg 。
患者中排除具有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肝脏、肾脏功能异常者。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其中抗血小板聚集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号:国药准字J20080078),100~300mL/d ;调节血脂口服辛伐他汀(批号:国药准字H20010168),10~20mg/d ;控制血糖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批号:国药准字H20023371),2g/d ,1年为一疗程。
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1次/片,1片/d ,1年为一疗程。
治疗过程中需每2个月随访一次。
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PAI-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选择素水平、HbAIc (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血糖、血脂等。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4倍。
而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者又约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80%,其中冠心病占死亡原因的55%。
笔者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防范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
对象和方法
2004~2008年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按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103例,其中男64例,女40例,合并冠心病30例。
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0例和非冠心病组73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定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法)、甘油三酯(tg)和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
a(apoal)、载脂蛋白b(apob)、血清尿酸(ua)。
统计学处理方法:以x±s表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临床资料和测量指标比较用t 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法。
结果
非冠心病组与合并冠心病组临床资料及各项检测指标,见表1。
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
讨论
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一。
大量研究证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甚至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危险因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显著增加。
大量的循征医学资料证明,60%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糖尿病冠心病与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相比,病情容易恶化,预后差。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脂质异常(高tg、低hdl和高ldl)、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凝血、纤溶活性受损,因而,糖尿病不仅作为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还可以增加其他危险因素的危险性。
袁申元等报告,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达26.9%。
本组2型糖尿病103例中并发冠心病30例,发生率为26.5%,与其报道一致。
流行病学研究已基本明确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年龄、性别、吸烟等。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经计算机统计,从12个因素中选出与2型糖尿病病人冠心病发病可能相关的7个因素: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bmi、空腹血清c肽、tg、ua。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升高1%,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增加11%。
血糖值>4.2mmol/l时,随着血糖值的升高,心血管病危险性呈连续性增加,即血糖值与冠心病有剂量关系。
其机制是糖尿病患者的糖化代谢产物增多,使得动脉管壁发生变化;高血糖会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激,促进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并使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灌注。
但亦有研究获得相反结果,通过糖尿病并冠心病组与单纯糖病组对比证实:血糖控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
无显著相关性。
haffnar认为:高血糖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一种弱危险因子。
本组结果显示,冠心病组hba1c(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pbg较非冠心病高,差异有显著性,而fbg无显著性差异,证明pbg的危险性比fbg更严重,在治疗中更应注意控制高pbg。
但meigs的研究表明,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和随机血糖)与冠心病发生无关。
本研究结果亦提示血糖水平可能不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虽然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与冠心病常见危险因子(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纤溶系统活性减低)紧密相关,但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之间关联性尚有争议。
本组观察到血清c肽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联,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tg升高及hdl-c降低。
yudldn认为2型糖尿病病人tg水平与普通人群相比差别不明显。
故难以将2型糖尿病病人冠心病高发病危险性用高tg血症来解释。
本研究观察到血rlg水平与2型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的发生有关联。
高tg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一个强危险因子。
然而,其作用似乎仍是通过胆固醇代谢途径实现的。
高tg常伴hdl-c降低,后者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明显相关。
本研究还观察到血清ua水平亦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rathann曾报道,糖尿病高ua血症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不依赖于血压和肾病。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为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除了预防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tg血症、肥胖等),亦应注
重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高tg血症、高ua血症。